?

小班個別化學習環境創設的研究

2017-03-08 22:52上海市普陀區長風二村幼兒園沈翊秋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7年19期
關鍵詞:室內環境小班創設

上海市普陀區長風二村幼兒園 沈翊秋

創設個別化的學習環境一方面有利于啟發幼兒的智力,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全面提升幼兒的智力水平。兒童智力的發展依賴與環境不斷地互動,兒童自主地建構起各種知識經驗,從而獲得對外在事物的認識。良好的幼兒園室內環境包含著各種充滿教育元素的圖片、文字和實物,能夠潛移默化地使兒童通過操作和探究獲得智力的發展。同時幼兒還可以通過參與環境布置,激發其學習興趣,增強求知欲望,最終獲得認知學習的內在動機。第二方面可以提高幼兒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通過合作與溝通體驗創造美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幼兒園室內環境中物品的裝飾和呈現方式,以及教師有意布置的教學作品展示,不僅可以讓幼兒直接地感受美、體驗美、欣賞美,形成正確的審美能力,而且通過參與環境的創設,幼兒還能夠體驗創造美的樂趣,在感受合作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中萌發美好的情感。第三,個別化學習環境也可以促進兒童社會性的發展。幼兒園室內環境組織得當,就能以此為平臺激發幼兒之間的交流、談話、互助,有效地支持幼兒的社會交往。幼兒在參與環境創設的過程中,更是可以通過與教師、同伴的交流互動,逐漸擺脫自我中心主義,學習體會他人的意圖和看法,從而實現從“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變。

一、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

個別化學習環境的創設存在諸多問題,由于需要為不同年齡與性格特點的孩子創設不同的學習環境,耗時耗力,無法顧及所有方面,也可能考慮不全面,可能就會出現環境與孩子各方面不相適應的狀況。目前的幼兒園個別化環境創設并不理想,具體來說,幼兒園個別化學習環境的創設存在以下問題。

(一)忽視兒童思維方式,缺乏動手能力的展示

通常,幼兒園個別化學習環境創設的初始目的是重裝飾,輕實用,不能完全體現出其“個別化”。環境創設追求的是教師和家長視野中的“豐富、美和童趣”,而沒有深入探究背后的對于兒童的教育價值和意義以及對幼兒發展可能產生的一些教育影響。教師出于自己工作方便的目的,對室內環境區域的設置、物品的擺放等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另外,教師也不能結合主題教學有目的、有計劃和循序漸進地投放和利用材料,教學具的使用率不高,目標性不強,區域里的教具大多都成了應付參觀與檢查的擺設,很少與孩子發生真正的互動,與此同時,幼兒的動手能力也不能得到很好的鍛煉與展示。

(二)忽視個別化環境創設的協調性,教師觀念偏離原目標

個別化學習環境的創設需要一定的協調性,即相互之間不能有較大分歧與沖突,要充分考慮幼兒的思維特點進行設置,恰當地制定個別化學習環境創設方案與預期目標。有些班級室內環境布置明顯地呈現出“責任田式”的特征,即依據不同的教育主題對室內空間進行“責任田式”的、界線分明的劃分,各個區域與主體環境之間缺乏系統、整合的聯系,不僅各個區域的教學目標不明顯,而且整個環境創設的主題目標不突出。

說到教師觀念偏離原目標指得就是教師不能較好地區分“兒童參與”與“師生合作”的關系,在需要幼兒主動參與的時候教師便不能干預,而需要教師引導的時候必須做出相應的引導,而不能放任自由,缺少哪一樣,都不能實現教學原目標,如果違背,也就偏離了目標。

(三)忽視環境功能的利用,無法發揮個別化學習環境的優勢

目前多數幼兒園個別化學習環境的創設往往注重整潔、安全和美觀,墻飾裝飾缺乏層次性,空間利用不夠充分,幼兒的作品過高或不在幼兒視線內,墻飾的內容不能體現季節性、趣味性的特點,且長時間沒有變化,也看不出兒童的發展。同時活動區材料的投放不充足,品種單一、材料種類單調且數量不能滿足幼兒活動需要;活動的區與區之間安排不夠合理,安靜的圖書區,插塑區等與熱鬧的音樂區等相距太近,互相影響太大,造成區與區之間的相互干擾,這些都不利于環境作用的發揮。

二、小班幼兒個別化學習環境創設的有效策略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擬提出下列個別化學習環境的創設策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個別化學習環境創設實踐的探討。

(一)放還創設權力,以幼兒的思想、興趣為個別化環境核心

幼兒園環境是幼兒的環境,是幼兒可以參與創設、有發言權的環境,也就是說,個別化學習環境的創設要尊重幼兒的思想與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創設出既屬于“個別化”的,又是幼兒樂于接受、容易接受的學習環境。

(二)以“分享式”教學作為個別化環境創設的輔助

在個別化學習環境的創設過程中,應該為小班的幼兒提供更加寬敞的空間,實現一種“分享式”教學,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受其身心發展條件的制約,參與環境布置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要為不同年齡幼兒創設自主選擇和活動的區域環境,并給予恰當的引導。如小班的孩子由于知識能力與生活經驗方面的欠缺,尚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在環境創設中往往處于被動地位。為此,教師可以讓每個孩子在室內的安全、干凈衛生的墻面上自由選擇一個地方作為表達自我感受的空間,自選材料加以裝飾。孩子們可以根據主題的深入和發展,以及自身知識經驗的積累不斷地增添、自由地變換內容。這樣做既可以提高孩子對環境的興趣與關注度,又可以強化其自主與分享意識,實現“分享式”教學。我在所帶的小班進行“喂小動物吃飯”的活動便充分體現出“分享式”的快樂,用透明的材料進行展示可以強化幼兒的觀察力,而這些恰恰是幼兒自己發現的,教師通過側面的觀察注意到了這一點,進行游戲道具的改進,在喂食時可以看到食物的滑落過程,這對于小班幼兒無疑是很新奇的,在此活動中我們想要達到的預期目標就是能關注球的大小以及杯子大小的關系。

環境的教育性和互動性體現在幼兒園的所有設施都應是可實際利用的,都是以幼兒的發展為目標的。因此,環境內的所有設施應合理安排,經常向幼兒開放,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充分利用每個班級的教育環境資源,經常性地開展同伴之間、師幼之間、家園之間、班與班之間、級組之間的開放性活動,有助于實現一定程度的資源共享。如開展相同的主題活動時,平行班之間進行環境設置時可以各有側重、各有特色,然后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向孩子開放。孩子們則可以自由選擇、相互參觀,這樣既可以避免資源的重復和浪費,又可以加強孩子與同齡小朋友之間的交流與分享,擴大與環境互動的范圍,使孩子從廣泛的資源中獲得更多的成長。

猜你喜歡
室內環境小班創設
軟裝飾元素在室內環境設計中的應用
小班教學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軍事游戲的開展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如何在幼兒園小班開展區域活動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多肉植物垂直綠化在室內環境中的應用探究
植物在航站樓室內環境中的應用
室內環境下移動機器人三維視覺SLAM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