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織藝術的黑色花冠
——顏翔林教授新版《死亡美學》導讀與評論

2017-03-09 23:57
關鍵詞:美學意象價值

章 輝

(玉溪師范學院 文學院,云南 玉溪 653100)

編織藝術的黑色花冠
——顏翔林教授新版《死亡美學》導讀與評論

章 輝

(玉溪師范學院 文學院,云南 玉溪 653100)

《死亡美學》從美學、文化哲學、神話學、闡釋學等多重角度,對人類精神現象的最高命題——生與死予以本體論、生存論、價值論的運思,進而展開對死亡現象的美學探究?!端劳雒缹W》以“死亡意象”為核心概念,結合文化史、藝術史的豐富資料,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意的見解。全書具有高度的邏輯思辨性,結構豐富完整,分析細致入微,不僅有助于藝術受眾把握死亡意象的創造與欣賞,也對當代人詩意地領悟死亡這一根本性哲學問題具有啟發意義。

死亡;《死亡美學》;死亡意象

一、死亡美學的可能性與《死亡美學》的緣起

“死”是與每個個體生命最密切相關的問題之一,盡管人們在最大程度上忌諱它,回避它。但是,一個無情而冰冷的事實就是:每個人從生下來就在逐漸走向死亡。但正是“死”,促使人沉思生存的意義與價值,為人類其他一切的思考與行為提供了一個原生點。正如海德格爾所言:“在向死存在中此在對它本身之為一種別具一格的能在有所作為?!盵1]恰恰由此,死亡哲學成為可能。

那么,除了對死亡的純粹理性的形而上思考之外,是否還有其他視角對死亡加以感性的呈現呢?當莊子鼓盆而歌時,這便是給死亡哲學第一次帶上了美學的詩意色彩。它是一種洞察和智慧,也是一種豁達與灑脫。若我們能藝術性地洞燭死亡的幽微,揭示死亡的奧秘,解釋死亡的意義,乃至傾聽死亡敘述,感受死亡抒情,欣賞死亡意象,洞悉死亡隱喻,那么,人類波瀾壯闊的歷史和理想便平添了一種或崇高或悲壯、或哀婉或神秘的美,這也就有了死亡的審美意義。由此,死亡美學成為可能。

正是鑒于此,顏翔林先生自20世紀80年代末赴湘求學之時,就開始關注死亡現象的美學價值,試圖從這一新穎的角度解讀藝術中的死亡之花。他曾一度將其作為碩士論文選題而展開研究,后因時間不足,方改作他題。20世紀90年代初,在南京任教的顏先生于執鞭之余,再度重拾此題,矻矻成書。1996年,該書終于以《生存與毀滅——對死亡意境的美學研究》為名,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并獲得美學界前輩樊籬先生的高度評價。兩載后,顏先生又孜孜不倦地將書稿加以完善提高,攜至滬上,獲得學林出版社資深編輯曹堅平先生的垂青,改以《死亡美學》的新名重新出版。2008年,《死亡美學》又獲得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慧眼識玉,得以再版。近年,顏先生又在百忙之中精益求精,將此書再次全面修訂,交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發行。這部經歷十余載磨礪而出的著作,可稱為顏先生為死亡的美學價值所編織的黑色花冠。用宋代歐陽修的話來形容此書的際遇,可謂“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價,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貴賤也”。此為《死亡美學》的現實緣起。

而該書的理論緣起在于:在作者看來,死亡是生命的終極,但也是美學價值和創造力的誕生起點。死亡作為人生最強烈、最灼痛、最悲哀、最激憤昂揚的詩意印象,構成藝術創造的動因和源泉。從藝術創造主體來看,藝術家在具有強烈生命意識的同時,也往往具有獨特的死亡意識,具有發達的想象力和敏感的死亡體驗,對于死亡這一哲學的最高主題有著獨特的領悟。千百年來,他們借助作品或是肯定死亡,或是否定死亡乃至超越死亡,使得死亡成為一個文化現象、精神現象和心理現象,構成哲學和藝術的永恒母題。死亡是嚴肅的哲學課題,但對于藝術,死亡除了嚴肅而外,還蘊含了豐富復雜的情感內容,包容了難以言喻的精神現象和琳瑯滿目的審美意象。美、愛、良知、意義、智慧、信仰、價值等等精神性的存在,無不潛藏在藝術對死亡的詩意表現過程中,飄泊在審美的神秘空間里。

鑒于此,本文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的新版《死亡美學》做一導讀與評論,以便讀者能對此書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二、《死亡美學》的邏輯結構與主要內容

新版《死亡美學》全書共13章40萬字,由導論、價值論、本體論、創作論、接受論5個邏輯相承的板塊組成。

導論部分即第一編《美與藝術的永恒家園》,簡述本書的緣起,指出從美學角度探尋“死亡”這一黑色魔咒的重要而恒久的意義所在,拈出“死亡意象”一語作為本書的核心概念并加以界定。此外,還分析了藝術活動主體對死亡的不同態度(肯定死亡、否定死亡、超越死亡等)。

價值論部分即第二編《死亡的價值追問》,梳理歸納出了死亡的倫理價值、宗教價值和美學價值,并指出:古典藝術家注重前兩者的開拓和深化,而近現代藝術家則從本體論意義、生存論意義和超越性意義三個層面注重對后者的提升和高揚。此外,作者還進一步探究了死亡價值實現的可能性,依照目的性和客觀性的相互聯系,條分縷析了4種情況:A.主觀有目的與客觀合目的的體現價值;B.主觀有目的與客觀背目的的喪失價值;C.主觀無目的與客觀背目的的喪失價值;D.主觀無目的與客觀合目的的體現價值。對于以上不同情況,作者均根據古今中外的藝術現象來加以歸類和分析,體現了思辨的精神。

本體論部分即第三編《人類精神的黑色花冠》是本書的重頭戲。作者首先把死亡作為一般的文化現象來考察(這是外部研究),接著再進入到特定的美學性質的內部研究,對死亡意象進行了一般的探討,最后切入到死亡意象的美學巡視。在第一步驟中,作者細致探尋了原始時期的死亡觀、西方古典時期的死亡觀、中國古典時期的死亡觀(包括儒家的死亡觀、釋家的死亡觀、道家的死亡觀、現代死亡觀和后現代死亡觀)。在第二步驟中,作者對藝術境界中的種種不同死亡意象做了界定和分類,并分別加以舉例。在第三步驟中,作者重點考察了三個問題:死亡意象的象征意蘊;死亡意象的價值實現;死亡意象的情感傾向。這三個步驟,構成了本書的最核心內容。因為藝術世界中的死亡意象具有想象性和虛擬化的特點,它比現實世界的死亡現象更為豐富多變,故而作者還對藝術世界中的死亡方式、死亡原因、死亡過程做了分析,使論述更加全面和豐滿。由于作者的思維嚴謹縝密,還注意到了以下兩個層面:相關性的觀照(死亡與語言、死亡與愛及性、死亡與美、死亡與高峰體驗);特殊性之詮釋(非人物性質的死亡、喜劇性死亡、音樂象征死亡)。整個第三步驟的探討長達143頁,作者在其中旁征博引,縱橫捭闔,既結構宏大,又纖毫畢致,顯示了淵博的學養和寬廣的學術視野。

創作論部分即第四編《面對死亡的藝術靈感》,作者援引豐富的中西方藝術史現象,闡釋藝術家的死亡意識,對死亡的審美選擇及其產生的生活背景,藝術家超越死亡的工具(神游山水、沉醉藥酒仙、寄寓性愛、向往虛無、反思歷史、走入哲學、回歸神話與宗教),藝術家創造死亡意象的過程、特點等等。

接受論部分即第五編《如何解讀藝境中的死亡意象》,從闡釋學、接受美學角度分析欣賞者對于死亡意象的接受過程。包括接受的條件(文化語境、藝術經驗、意識觀念),接受時的判斷(價值判斷、理性判斷、審美判斷)和接受的內容(情感分享、意義領悟和審美發現)。

以上五部分的論述中,作者所采取的寫作思路是:首先,在一般方法論方面,作者遵循邏輯思辨和歷史經驗相統一的基本原則,探究藝術與死亡的諸種邏輯聯系,詮釋它們的美學特征。其次,在具體方法論上,兼取多學科、多視角的方法,移植和借鑒現象學、解釋學、接受理論、符號學、語言學、心理學、文化學、神話學等學科的觀念和方法,選擇其合理性的思想資源,深入分析研究藝術文本中的死亡意象。再次,就一些具體的技術性方法而言,作者適當地采用了統計、類比、訓詁、考據等方法,力圖對死亡意象做出相對精細的說明。因此,高度的思辨性成為本書的特點。

不過,盡管全書的運思具有高度的理性與邏輯性,但在具體行文中,作者的文字卻絕非枯燥乏味,而是常常做到生動形象,善用精妙的譬喻,使得理論著作也同樣流暢可讀。例如,在第七章《死亡意象的美學巡視》中,作者以行云流水般優美的散文筆調,為讀者解析藝術史中林林總總的死亡意象的審美蘊含與象征意蘊,使讀者接受藝術的感性洗禮。在此過程中,作者呈現了中外繪畫、文學、音樂、建筑、雕塑等多種藝術門類的名作,展示了藝術死境中的繽紛的現象,使得“死亡”這一在俗世生活中被人忌諱的主題變得充滿意味和美感。

三、《死亡美學》話語的創新之處

理論性學術著作的價值在于創新。對于此,《死亡美學》的作者是有著強烈的自覺意識的。在書中,顏翔林教授自稱“不滿足扮演思想鸚鵡的角色,力求不重復他者的話語而做出獨創性的闡釋”[2]7。下面,本文就來舉例分析該書所提出的一些新概念、新看法和新命題。

有人單憑一些片面的感性現象(如中國傳統戲劇偏愛大團圓結局等)認為中國藝術沒有死亡意識和悲劇意識。美國學者H·G·布洛克斷言:“人類本身是相似的,他們居住的環境也大體上相似,因而可能發展出大體相似的文化?!盵3]作者贊同這一理論,在細致考察了儒家、道家、法家、佛家等中國傳統主流思想和《楚辭》《莊子》《古詩十九首》、魏晉玄言詩、《世說新語》、元代悲劇、《牡丹亭》《紅樓夢》《聊齋志異》等傳統藝術杰作之后,指出東西方文藝中無疑均能夠正視死亡,“武斷地說中國文化和藝術缺乏死亡意識和悲劇意識,無疑是缺乏美學考察的無知,或者是閉目不視的傲慢與偏見”[2]5。這顯然是一個有助于重新認識本國傳統文化的全新理論發現。

“死亡意象”一詞并非作者首創,但作者對它的闡釋卻深刻辯證,頗有新意。作為《死亡美學》一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研究的邏輯起點,作者認為死亡意象“只適用于藝術的疆界……表征藝術對死亡的詩意沉思和審美表現”[2]11。它“以詩意的敘事、象征、寓意、隱喻等藝術手法,表現死亡對于人類精神結構的深刻影響,展示超越知識形式的詩意對于死亡的想象性否定”[2]12。

在死亡價值論中,作者澄清了某些混淆的觀點:死亡意象的美學價值不等于認識;死亡意象的美學價值是倫理又不完全是倫理;死亡意象的美學價值不是純粹的美感。尤其對于最后一點的闡釋,作者以開放的心胸和與時俱進的學術姿態,反對“藝術=美”的僵死公式,認為:“藝術是精神結構有價值的自由象征,……審美只能作為藝術的價值構成之一,它有審美價值,也有‘審丑’的價值?!盵2]63作者指出,死亡意象可能給人絕望和哀傷的美感,也可能給人以丑感和痛感,“重要的是,它只要給予人以一種精神提升和凈化,讓接受者領悟到一種美學意義,獲得某種價值的生成就完成了藝術使命”[2]64。

在死亡本體論中,作者又繼續深化了這一思想。作者說:“我們竭力排斥的一個方面,就是把美學狹隘地和審美等同起來,把審美價值視為藝術的全部價值?!鋵?,‘藝術價值’這一概念的包容性比較寬泛和富有自由性?!盵2]141于是,我們可以“把死亡意象理解為存在著審美價值和非審美價值兩個方面”[2]141。在這一理論的前提下,作者又著力批判了源于19世紀末德國的生命哲學及其派生物“生命美學”中“美=生命”的公式,啟示讀者:“眾多的藝術文本告訴我們,無論是男性人物還是女性人物,死亡意象都可能顯現審美意義?!盵2]143并且“現代藝術中的死亡意象更多和丑感和痛感的審美體驗相聯系”[2]143?!皩ΜF代派藝術而言,死亡意象的非審美價值超過審美價值?!盵2]144

作者還注意運用西方近現代經典理論來解釋死亡意象。例如在本體論中,作者在闡釋藝術世界中的死亡原因時,還創造性地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潛意識心理結構理論)來分析古今中外的死亡意象,探尋主人公的心理本能(死亡本能),在相關性的觀照中,又用馬斯洛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高峰體驗”理論來分析死亡意象中的兩種體驗“幻覺的快感”與“理性的痛感”。

在全書的五大板塊中,作者對于任何一個領域的研究都不是淺嘗輒止的,而是條分縷析,新意迭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五編《如何解讀藝境中的死亡意象》中,作者發前人之所未發,提出了“虛無”的終極判斷。作者早些年曾經提出這樣的觀點:歷來人們對死亡意象的審美判斷中,由于很難擺脫現實性的功利目的、知識形式,囿于種種利益追求和意識形態,所以皆未能達到最高的審美狀態。只有超越一切現實界的“虛無”,才是最高的審美,即“虛無是美的本體與本源,也為美之最高懸浮存在”[4]218。在本書中,作者進一步認為,“藝術最核心功能之一即在于引導人們的心靈走向純粹的虛無,超越現實界的功利、知識,達到對精神、自我的純粹觀照”[2]364??梢哉f,“美即虛無”這一獨特的理論不僅對于死亡美學適用,而且對于整個美學都具有本體論的獨特而深刻的意義。作者因此特別推崇《莊子》中的死亡意象,認為它是與虛無同一的,因為“它超越了功利目的和知識形式及其他社會集團的意識形態,它關注人類形而上的生存與毀滅的普世命運”[2]365。與此相呼應,作者又提出了“兩忘”這一獨特的情感分享形式。它直指最高層次的純審美形式和純審美體驗,是對傳統的同情、共鳴的情感分享形式的突破。

四、結語

莊子云:“方生方死”(《莊子·齊物論》),他顯然在啟迪我們:探討死也就是探討生。的確,生命正是通向死亡的漫長旅途,死亡是每個生命的終極歸宿。如果說在自然界,死亡是新陳代謝的需要,那么在人類社會,有時正是由于有了死亡,生命才能得以升華,人生價值才能得以實現。顏翔林教授解讀死亡本體,不是出于悲觀厭世,而是提醒我們注意生命意義之所以可能的阿基米德點,以更全面、健全和理性地看待生死,并懂得欣賞死亡意象所帶來的審美價值。因此,閱讀新版《死亡美學》,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感悟:死亡美學思索“死”的這一極乃是為了“生”的那一極。正是因為有了死亡的黑色花冠,藝術才得以升華,人生之美也才得以更全面、更健全、更理性地呈現。

[1] 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陳嘉映,王慶節,譯.熊偉,校.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7:290.

[2] 顏翔林.死亡美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3] H·G·布洛克.美學新解[M].滕守堯,譯.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191.

[4] 顏翔林.懷疑論美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 龔 勤)

Weaving Black Corolla of Art——Introduction to Prof.Yan Xianglin's New Edition "Death Aesthetics"

ZHANGHui

(School of Humanities,Yuxi Normal University,Yuxi Yunnan 653100)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esthetics,cultural philosophy,mythology,hermeneutics,etc,DeathAestheticsexplores life and death——the supreme proposition in the phenomena of the human mind——on the aspects of ontology,existentialism,and theory of value,and then studies the phenomena of death from aesthetic perspective.Taking "death images" as its core concept,this book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creative ideas by using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history of culture and the history of Art.The whole book has a high logical thinking,a complete structure and a nuanced analysis.It is enlightening to modern people on understanding not only the creation of death images but also poetic comprehension of the fundamental philosophical problem of death.

death;DeathAesthetic;death image

10.3969/j.ISSN.2095-4662.2017.04.010

2017-05-09

章輝,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西方美學。

I206

A

2095-4662(2017)04-0058-04

猜你喜歡
美學意象價值
撫遠意象等
盤中的意式美學
詩詞里的意象之美
外婆的美學
意象、形神
純白美學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妝”飾美學
《活著》的獨特意象解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