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的課改得失和方向

2017-03-18 21:20耿西恩
學周刊·中旬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理論探討課程改革小學數學

耿西恩

摘 要:小學數學教育改革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工程。雖然小學數學的課程改革在不同的地區都取得了水平不一的課改成果,但也遇到了許多困難,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需要廣大教師對改革進行整體的設計,轉變教學思想,創新教育方式,逐步提高自身專業水平讓課程改革沿著正確的方向推進。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理論探討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8-004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026

隨著時代發展,數學這一基礎性學科的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早在上世紀中期,美國和前蘇聯就對本國的中小學數學學科進行改革,以適應現代社會對數學的需求,為國家未來的發展儲備人才。這股浪潮逐步擴散到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使得這項活動變成了一項世界性的教改活動。我國目前進行的新課程改革也意在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為未來的人才戰略做出貢獻,其中的小學數學改革備受關注。

一、小學數學改革的教材變化

本次小學數學的改革是變化最大,影響最深,也是最為廣泛的一次改革。從教材的編寫上來說,進行了部分內容的整合,打破了數學和幾何原來涇渭分明的分割編排方式,在一本書中,不再具體劃分哪一部分是代數,哪一部分是幾何。而且,把原來初中一些簡單的知識下移到了小學,以保證這門學科在小學階段的完整性。

小學數學教材的調整與變化似乎并沒有從難度的角度考慮。為了更積極地應對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小學數學教材適當融合了部分現代數學的內容,諸如簡單函數、計學、計算及附屬數學教學初步知識以及簡單集合等概念,在小學數學課本中有了初步的滲透。讓小學生盡早接觸這些概念,可以在他們的大腦中對這些概念形成一個早期的認識。

不僅如此,本次小學數學教材的變化還體現在對于一部分傳統的數學教學內容處理上,對那些傳統的基礎性數學進行了結構化、系統化的處理,使其更加嚴密和完整。從數學教學的導向上來看,教材更加引導教師對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寫作規則進行進一步的規范,保證學生能夠規范流暢地使用數學術語和符號??傊?,現在的小學數學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數學素養,讓學生從開始學習數學就養成科學嚴謹的精神。

二、小學數學課程改革遇到的問題

整體上看這次的新課程改革,其最大的意義應該在于喚起了人們對于素質教育的熱情,讓人們看到了教育工作者的種種努力,其打破僵化思維和傳統教學模式的勇氣和嘗試都值得人們尊重,可以說,各種新課程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各地區也都產生了質量不等的課程改革成果。然而,在理論探討層面和課程實踐方面也都暴露出一些問題,有的人甚至批評這次的新課程改革失之于理想化,許多地方形式大于內容。

首先,過多地考慮了數學學科的特點,過多地追求對數學學科的理解,加強了對數學邏輯思維發展的培養,但對數學的教育教學方法考慮不足。其實,也就是說愿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教材編寫者考慮了數學概念體系的完整性,卻沒有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教材在數學抽象的概念理解上比重有所增大,這樣就導致學生理解上的困難,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沒有必要的負擔,甚至影響了學生對于小學數學的興趣,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對于數學概念過于嚴密的追求直接導致了學生對于數學概念了理解程度的下降。

其次,隨著數學教材難度的增加,盡管教師用了很大的努力,但學生對于教材知識點的接受能力在下降,或者說,接受起來是感到吃力的。新課程改革后的教材實際上比以前的提高了難度,教材的某些定義甚至連教師都沒有接觸過,不能保證完全吃透,尤其是在偏遠的小學,有許多還是代課教師,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感到壓力倍增。這樣就直接降低了學生對于教材的興趣甚至是數學這個學科的興趣,使得學習數學的學生成績兩極分化。

新的教材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對教學中數學技能的傳授重視程度不夠。比如,教師十分吃力地給學生講解了乘法交換律的含義,但是當教師向學生提問“5×8和8×5是否相等”這樣的例子時,學生就會不知所措。因為學生知識強行記憶了乘法交換律的意義,而沒有真正明白乘法交換律的本質。

最后,從教學實踐的層面來看,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培養與訓練時,對演繹法教授得比較詳細,而對于更加抽象的歸納法和類比法等數學思想卻輕輕帶過。這讓學生在進行數學思維的歸納和總結時舉步維艱,常??紤]不周全,不能夠用來處理所遇到的問題。與此同時,因為教師缺乏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對這些抽象概念進行形象化的傳授,最終被迫使用強硬的教學手段,直接導致了學生在面對需要簡單推理的事件過程中缺少科學化和系統化的思維方式,對問題不能進行完整、嚴謹而詳實的思考。

三、問題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從以上這些分析中可以看到,這一次教學改革在很多方面并沒有完全達到當初所設想的程度。這也正是前文所說的,改革失之于理想化,太過理想的教材編排和理念,顯然和教學實踐有些脫節,以至于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忽略了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對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掌握不準確。在信息量上的設置明顯過大,對于心智發育還不齊全的小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想要快速讓學生獲得大量的數學知識并不現實。另一方面,則是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理念更新普遍估計不足。無論多么新的理念,無論這理念聽起來多么完美,更無論教學改革的設計多么讓人激動,其結果最終都要落在教學的具體實行者——教師的身上。然而,教師的水平參差,所受到的教育不等,工作之后的成長環境也不同。他們在學校受到的就是傳統的教育方式,接觸的也是傳統的教育理念,長期的教育結果極易導致思維的固化,自身不能接受不能改變的,也往往很難在課堂上實現。這就普遍導致很多教師的課有其形而無其神。

要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教育改革者更大的魄力。首先是在改革教材的同時改變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而不是僅僅用考試成績來定學生的優劣。目前,我們已經在開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嘗試和改革。其次,教師的繼續培訓、理念的更新和思想的更新,都需要一個長久的過程。最后,對教材的大膽處理,需要結合一線教師,結合長期的教學實踐,任何脫離教學實踐,忽視受教者的教學改革都將遇到各種意料不到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茹建文.關于構建小學數學發展性評價體系的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05(2):45.

[2] 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78.

[責任編輯 馮紅偉]

猜你喜歡
理論探討課程改革小學數學
冬病夏治穴位敷貼劑型改造的理論探討
“雙創”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改革探索
中藥灌腸療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經驗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