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株潭地區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研究

2017-03-22 17:37鄭曉紅時遇輝
企業文化·下旬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創新發展

鄭曉紅?時遇輝

摘要:長株潭地區的產業集群的創新發展,有其共性的一面,也有其獨特性的一面。通過對長株潭產業集群的結構分析,以及長株潭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的模式分析,提出了促進長株潭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的舉措:技術革新主導、中小企業培育、大型企業裂變和衍生。

關鍵詞: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發展模式

一、長株潭產業集群的結構分析

長株潭產業集群內部的各個企業成員,由于相互之間的地位、作用、影響力和合作的方式不同,可分為三種聯接模式。

(一)中心—衛星模式

中心—衛星模式是指產業集群內部某產業的企業成員中,有一個企業成員是核心,而其它的企業成員都是為其提供配套的產品部件或所需要的服務,類似于衛星圍繞行星運轉。這樣的產業集群的結構模式的產業具有以下的特點:

①產品的特點是產品結構復雜,產品的系統集成性強,往往是成套裝備產品;

②技術特點是產品集成中的技術含量較高,在技術的研究開發上要求技術力量強大,資金充裕;

③生產特點,中心企業是大型、特大型企業,規模宏大、企業資金量投入大、生產系統復雜,技術、管理要求高。而衛星配套企業則主要生產某些單一部件,并且形成一定的規模,生產系統地相對簡單些;

④明確分工的產業鏈。產業上下游企業之間分工很明確,而且呈現明顯的產業垂直互動關系,配套產品生產企業之間的競爭較多激烈。由于以上這些特性,在中心——衛星模式產業集群的集群內部,知識學習的績效顯著,在知識的溢出上的流向一般都是從中心企業向衛星企業流動。整個產業的競爭力,特別是高端的競爭力往往取決于中心企業。在長株潭產業集群中,這種模式較多地出現在大型機械制造,設備制造的產業。例如,株洲的中車集團南方電力機車制造公司,其中心企業在株洲田心,配套產品生產企業則在長株潭各個城市分布。

(二)多中心模式

多中心模式是指產業集群內部某產業的企業成員中,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中心成員,其它成員可以同時為若干個中心成員提供配套的產品部件或服務。這種產業集群的聯接模式的特點如下:

①產品系統集成性的特點。產品的零部件的數量規模不是很大,產品的系統集成性不是很高;

②產品種類和產業的供應鏈的特點。產業生產的產品種類很多,每種產品的市場規模和市場需求都比較大,在產業供應鏈上,各個配套企業分工明確,中心企業和配套企業間有較強的互動關系,而配套企業之間具有一定強度的競爭。

③產品的復雜程度。產品的復雜程度往往不是很高,中心企業將各部件進行產品的系統集成出最終產品,因此產品具有較強的系統集成性。

④產品的技術特點。產品的集成過程中,需要較高的技術含量,而配套的零部件的生產則所需的技術含量則相對低些。

⑤產品生產企業的規模特點。中心企業一般規模較大,投資金額大,配套企業則規模相對小些,生產體系簡單些。

多中心模式的產業集群中衛星企業依存于中心企業,因此,集群的學習績效也很顯著,在知識的溢出上主要為中心企業向衛星企業流動。在這個產業中,中心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決定了整個產業的競爭力。這類型的產業在長株潭產業集群中如三一重和山河智能。

(三)網絡式的產業集群聯接模式

網絡式的產業集群聯接模式是指產業集群的成員企業的規模、實力和地位都比較接近,構成了每個產業鏈環節上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企業集群,這種產業集群的聯接模式中沒有中心企業和衛星企業之分,往往產業鏈關系的聯接強度較薄弱。這樣產業集群的特點如下:

①產品的生產過程的特點。產品的供應鏈比較短,而且自動化程度高,前后工序連接十分緊密,不能分離;

②產品的技術特點。這種產業集群聯接模式的企業的產品的技術含量分為二種情況:第一種是技術含量很低的產品。因低技術含量的產品的生產進入成本低,產品的系統集成的能力要求低,所以不會孕育出中主企業,因此整個產業集群企業呈現網絡狀聯接形式;第二種是高科技的產品。因為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是高度的知識集成體,產品的零部件往往是科技含量很高的,生產企業對其已經進行了封裝的模塊化零部件,這樣使傳統生產模式下的零部件集成就失去了意義;

③產業集群的資源依賴性。在這種高科技產業集群,往往存在著對區域當中高科技人力資源的高度依賴,呈現出知識經濟的以知識資源為核心競爭力的顯著特征。依據以上特點,這種企業集群中,成員企業之間的聯結關系很弱,互相學習互動性也不強,成員企業之間競爭性很強。在長株潭產業集群當中,這種聯接模式往往出現在知識密集度高的高新技術產業,或者出現在勞動密集型,而知識含量不高和資金規模要求不大的產業。

上面所分析的長株潭地區三種產業集群的聯結模式隨著產業集群的發展,在產業集群的技術發展水平、產業集群成熟程度、產業集群所受市場競爭程度、產業集群規模發展的大小等等一系列內因和外因的影響下,相互之間也會出現替演變。如從中心——衛星模式向多中心模式演變或從多中心向中心——衛星模式演變,或者從網絡狀模式向多中心模式演變。

二、長株潭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的主要模式分析

長株潭地區不同技術特征和規模結構的產業,其成長有不同的環境要求,包括地理位置、基礎設施、商業環境、制度條件等。當一個區域的商業環境或制度條件不利于專業分工、外部交易費用過高、內部交易成本相對較低時,企業一般選擇交易內部化方式,組成大型企業。當政府的政策措施調整、技術設施改善、市場體系發育后,外部環境有利于社會分工、合同化生產時,企業一般選擇專業化的生產方式。盡管選擇這種方式生產經營的企業也需付出相應的或更多的交易費用,但可節約一定的管理運行成本,并通過規模生產有望獲得規模經濟效益,因此綜合經營效益是企業專業分工與地區集聚的原因,這也是長株潭產業集聚、集群發展的基本原因。據對長株潭產業集群的歷史考察,其發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依托地方傳統特色產業的創新發展模式

在一些長期保持地域文化特色,繼承傳統工藝方式的地區,匯集一批產品相似、規模不同的企業。如長沙的花炮、湘繡,株洲的陶瓷、紡織,湘潭的湘蓮、檳榔等特色產業,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在原來產業集群基礎上進一步壯大,開始在國內外形成品牌效應,均屬這一模式。以瀏陽花炮為例,目前瀏陽共有花炮生產企業974 家、原輔材料企業542家、花炮經營公司約210家、集團公司10家,花炮品種從30 多個發展到14個類別4000 多個品種,銷售遍及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占全國總量的2/3左右。

(二)依托專業園區招商引資的創新發展模式

專業園區是培育產業集群的搖籃,依托專業化園區集聚創業的有利條件,圍繞產業鏈,引進相關產業,長株潭以較快的速度形成了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食品加工和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等產業集群。以長沙電子信息產業為例,依托長沙軟件產業基地,先后引進營業收入10億元以上的軟件企業2家,10億元以下的軟件企業13家,過千萬元的企業50多家,涉及電信郵政、金融稅務、新聞出版和醫療衛生等各個領域,表現出明顯的集聚效應。

(三)依托原有產業比較優勢的創新發展模式

經過幾十年建設,長株潭奠定了較好的工業基礎,一批國有大型工業企業集聚了行業的技術力量,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規模,創建了自己的優勢品牌。在技術、品牌等方面已經具有相對優勢的產業,通過進一步的資源整合,初步形成了株洲有色冶煉和深加工、長株潭電機裝備制造、長沙精細化工等產業集群。株洲是國家的老工業基地,曾布局了株洲硬質合金、株洲冶煉廠等重點有色冶煉加工企業,以重點企業為核心,逐步發展,形成了由34 家企業為主體組成的株洲布色冶煉及深加工產業集群。

(四)依托骨干企業裂變衍生的創新發展模式

大型種子企業通過技術轉移、資產重組、流程分離等方式,沿價值鏈分離或孵化、衍生出一批配套企業,催生了工程機械、株洲軌道交通裝備、湘潭精品鋼材等一批產業集群。長沙以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和山河智能為核心,形成以83 家配套企業為主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株洲依托株洲電力機車公司和時代集團,形成了包括26 家企業在內的株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湘潭以湘鋼為母體,加速配套產業發展,形成以7 家企業為重點的精品鋼材產業集群。

在長株潭地區,第一、二、三種是較為普遍的模式,第四種模式越來越表現出其創新發展的獨特優勢。

三、促進長株潭地區產業集群發展的舉措

通過對長株潭地區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的分析,采用科學合理的舉措,促進長株潭地區產業集群的創新發展。

(一)中小型企業地理集聚是地方傳統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的重要因素

作為傳統產業較為發達的老工業基地,產業集群是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中小企業是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的微觀基礎。植根于本土的中小企業,由于其靈活的運行機制,能及時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產品結構。在生產企業、銷售企業以及交易市場地域集中的情況下,這些企業能有效地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因企業空間集聚,經營者溝通機會增多,相互交往加深,人際關系構架起信息網絡和創新網絡,使企業經營信息交流與產品技術創新變得更為便利。傳統產業集群帶動中小企業沿產業鏈分工,走專業化、協作化、配套化生產的路子,在新形勢下能增強集群整體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這在花炮、服裝、湘繡等傳統行業中都有體現。

(二)大型企業集團多種型式裂變與衍生是集群形成的有效途徑

經濟科技實力雄厚大型企業集團依托自身優勢,包括創新的成果、充足的資金,或獨特的產品等,通過產學研合作、主輔分離、資產重組、結構調整等多種模式,分離部分生產單元或創辦新的小企業,實現一個企業集團向一個產業集群的演進。企業通過裂變,可做大企業規模,壯大企業實力。圍繞主導產品、核心技術發展配套產業,可促進專業分工,拉長產業鏈,同時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并以新的生產組織方式構建促進制度改革與創新。實踐證明,企業裂變不是簡單的重復建設,而是產業結構的拓展和升級,是新技術的有序溢出,是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是催生、催聚、做大產業集群的重要方式。因此,大型企業集團的裂變,使產業發展中的集聚與裂變有機結合,對于推動產業集群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三)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是集群發展的強大動力

產業集群創新的發展,從近期看,存在著因自身產品結構單一或產品老化導致的風險,動態多變環境的風險;從長遠看,有防止產業衰退,保持持續競爭力的任務。長株潭產業集群創新發展過程中,有自主研發能力弱,生產模仿為主,產品技術含量低,徘徊在低端產業鏈上,企業生存艱難的教訓,但同時也不乏創新意識強,創新投入大,產學研合作好,依靠自主創新的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的創新型集群的案例。實踐證明,產業集群的近期生存和長遠發展都需要區域創新網絡的支撐,需要依托創新網絡集聚的區域內外創新資源,形成的知識創新功能,生產學習功能,交流擴散功能以及優化選擇功能,將區域個體的創新集成為整個集群的自主創新能力,推進創新和集群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路征,李唯,鄧翔.如何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美國亞利桑那州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分析[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113-120.

[2]孫智慧,孫靜,王偉.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績效提升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4):366-370

[3]張驍,唐勇,周霞.創新型產業集群社會網絡關系特征對創新績效的影響——基于廣州的實證啟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6(2):184-188.

猜你喜歡
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創新發展
創新發展背景下的高職本科人才培養對策
基于供給側改革理念的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策略研究
我國數據新聞的傳統因素及創新策略
群眾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
基于產業集群導向下中小型企業工業產品創新設計模式再造
新常態下蚌埠市玻璃產業集群發展探究
我國微型金融發展中的問題與思路
基于山東生態農業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研究分析
安徽省產業集群與城鎮化的互動關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飲品產業集群效應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