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整體分析法在初中物理解題中的廣泛應用

2017-03-23 23:21申立奎
新課程·中學 2017年1期
關鍵詞:初中物理

申立奎

摘 要:初中學習的科目中,物理算是一門難度比較大的科目,因為其中涉及較多關于物理力學的分析,所以在針對初中物理教學中,幫助學生在解決物理力學時做好力學分析是極其重要的。以初中物理為切入點,對其學科的整體分析法解題思維進行分析,探討解題技能。

關鍵詞:初中物理;解題技能;整體分析法

初中物理學習對于學生的解題思維和分析能力的要求較高,其中最主要的是整體分析法。整體分析法的重點在于對整體和全過程的把握,要求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要系統全面和綜合地進行分析和解決,對整體有了良好把握后逐漸尋找到最佳的處理方案。整體法沒有將事物的細節或者是過程中的細小環節作為重點,而是追求全面把握,有效降低了解題難度,學生在做題時更有信心,即使是難度大的題目也不會選擇放棄,這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整體分析法在物理課堂上有著很好的應用前景。

一、整體化思想與整體分析法

一個物理問題一般總聯系著一個系統,所謂物理的整體化思想,就是暫時不注重系統的某些因素的分析,暫時忽略或模糊系統的某些細節,而是重視各因素之間的聯系、系統的整體結構,從整體上考慮問題的題設、題斷及其相互關系,從整體上去把握解決問題的方向,并作出決策。通過對整體的把握,讓學生養成全面、從全局出發考慮問題的習慣,使學生不僅看到物理問題的每個局部,而且更應該注意整體和局部之間的關系。具備整體意識有助于學生處理其他問題時形成全局觀念,多方面研究問題,避免片面性。就思維過程而言,整體思想既有綜合又有分析,它常常依靠直覺思維從整體上認識、把握目標,然后,再依靠邏輯思維準確達到目標。中學物理教材為學生形成整體意識提供了許多知識素材,典型的如物體系中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多物體、多過程中功能關系的處理等。教學時我們應當抓住機會,逐步使學生形成整體意識,這對學生的學習和今后的工作都有利。

二、以研究物為整體

初中物理解題過程中,多個相互聯系或者作用的物體在不同的物理過程中有著多個運動特征,這一類型的物理題目較多,也是困擾學生的一類重點物理題目。其實解決這類問題并不困難,學生只需要掌握解題方法,難題就會迎刃而解。針對這一類型的題目,學生可以將多個相互作用或者聯系的物理當做一個整體使復雜問題簡單化,在這個基礎上再結合其他相關物理理論和基礎知識準確解答問題。將研究物作為整體進行分析的方法在物理解題中應用范圍較廣,學生需要在了解整體法的具體使用范圍基礎上,巧妙運用整體法解決難題。這樣就將內部的各種作用力簡化到了兩個相反方向的總作用力。這種目標明確,通盤考慮的方法就把題目化繁為簡,有效防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片面解題方法。

例1.如圖1所示,裝有滑輪的升降裝置的底板質量為m,一個質量為2 m的人站在底板上,用力拉繩子使它勻速上升,求人的拉力應為多大?(不計滑輪和繩子的重量,也不計繩子和滑輪之間的摩擦力)

思路分析:在這個受力系統中,我們將人和承載人的地板看成統一的受力系統,這個系統的總體受力情況是向上,并且是做勻速運動,說明受力平衡。然后再對向上的力進行分析,方向向上的力總共有三個,分別是人的拉力,以及兩端繩子的拉力。而向下的力則只有一個,即總體的重力作用,這樣就能清晰了解各個力的作用方向,然后根據已知對拉力進行求解。

解:如圖2所示,3 mg=4F,F=3 mg/4

評析:從以上方法中可以看出,整體法是從整體觀點出發,始終著眼于系統和外界之間的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關系,物理的概念清晰明確,運算起來方便。

三、以物理過程為研究的整體分析法

關于初中學習中的物理知識,大多是關于物體運動過程中受到的力的分析研究,所以有針對性地提出將物理過程作為研究對象的整體分析法是解題的有效方法之一。大多數物理教師都會運用這一種解題方法,并要求學生掌握。在物理課堂上老師會經常帶領學生進行物理分析來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對物體受力細節等進行具體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在理順題目的因果關系、題目給定限制條件以及題目的實質后,有秩序和根據地解決好物理難題。因此,以物理過程作為研究整體解決問題的方法非常必要,在初中物理整個階段的教學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進行具體物體受力分析的過程中,一般是分步來進行的。首先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先讀題目,然后根據題目的限制對物理進行整體化,找出一個受力的整體后再進行受力的分析。第二步,要通過深入分析題目以及物理過程,去除干擾因素和次要條件,抓住問題的實質。這一步驟是研究物理過程的核心環節,在把握好題目給定的物理過程后,還要將題目涉及的其他因素和條件分析出來,找到思路和突破口,再利用制約性的條件抓住題目的本質,有效還原題目根本。第三步,在閱讀和分析題目時要注意主次分明和輕重分明,找到題目的關鍵詞和關鍵句,并且能通過分析得到隱含的條件,加快物理題目的解題速度。

四、以研究物和物理過程的綜合為整體

以研究物和研究物所經歷的研究過程的綜合為整體進行題目分析的情況是以上提到的兩種整體法的綜合,適用于既存在多個相互聯系和作用的物體,又存在物體經過了幾個物理過程的情況。解決這類問題時,如果單純以研究物為整體進行研究或者是以物理過程為整體研究都是片面和單一的,不能準確找到題目的突破口和入手點,題目中涉及的研究物、研究物經歷的物理過程、限制條件以及隱含條件等都不能準確找到。因此,在解決這類問題時,要將研究物和物理過程結合為一個整體,再對題目進行分析和研究,物理題目的難度也就大大降低了。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逐漸滲透整體法的內涵和思想,引導學生活學活用、化難為易,準確分析和掌握所學知識并解決實際問題。

整體分析法在初中物理解題過程中有著較好的應用實例,就目前來看,運用整體分析法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對于物體受到多個力作用下的受力分析,并且這種分析方式不難掌握,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教學方法?,F階段的整體分析法已經有一套較為成熟的理論體系,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魏明莖.圖像分析法在職校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2012.

[2]史雷.對高考物理選擇題解答技巧的教學研究[J].高中數理化,2016.

編輯 孫玲娟

猜你喜歡
初中物理
興趣——學生學習物理最好的動力
淺析微課視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學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微課來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性
三維目標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優化策略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