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017-03-28 20:04羅景峰
關鍵詞:泉州市遺跡泉州

羅景峰

(1.華僑大學旅游學院,福建泉州362021;2.中國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福建泉州362021)

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羅景峰1,2

(1.華僑大學旅游學院,福建泉州362021;2.中國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福建泉州362021)

在剖析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關系的基礎上,結合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的實踐,探討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為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旅游開發提供決策參考。

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必要性;可行性

“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福建省被定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核心區、泉州市被支持建設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促進了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的覺醒,為泉州市大力開展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泉州市擁有萬壽塔等18個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跡,在我國聯合申遺的9個城市中數量最多、影響最廣。近年來,以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為龍頭的文化遺產旅游開發有力地拉動了泉州市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總收入對GDP的貢獻率從2011年到2014年依次為6.75%、7.96%、8.57%、9.22%,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但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如基礎設施不完備導致的遺跡環境衛生變差、游客不文明行為導致遺跡被部分破壞、過度改造導致遺跡失去獨特藝術特質等。因此,有必要重新審視和探討如何科學、合理地實現“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問題;而開展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工作對解決這一問題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1]。通過開展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工作,可以明確哪些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適宜開發、開發的程度以及應注意的問題,哪些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不適宜開發及其原因所在,為相關部門決定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是否適宜進行旅游開發提供客觀、可靠、科學的參考依據,進而實現對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永續利用。

一、旅游開發與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的關系分析

國民旅游休閑時代的到來激發了新一輪旅游開發的熱潮,旅游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重要生活方式。其中,以北京故宮、八達嶺長城、秦始皇兵馬俑、樂山大佛、敦煌莫高窟等為代表的文化遺產旅游品牌日臻成熟,在大力拉動區域經濟的同時,弘揚了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相對于此,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一直以來沒有受到社會各界足夠的重視,冠以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與旅游相結合的旅游產品或線路少之又少?!?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這一國家戰略的提出,極大地推動了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與旅游的互動,泉州市迎來了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的機遇期。海上絲綢之路與旅游的結合,本身就有無限的可能和生命力[2]。深度開發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助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已經成為政府、業界及學術界的廣泛共識。分析和理順旅游開發與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之間關系,對于保護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塑造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旅游品牌,進而提升泉州的旅游競爭力意義重大。

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既需要有效保護,也需要進行合理的旅游開發,二者是辯證統一的。第一,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是非常珍貴的旅游資源,具有數量最多、種類齊全、價值地位高和影響大等特點[3],泉州具備開發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旅游的獨特優勢[4]。第二,按照“旅游開發是實現遺產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5]的觀點,對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進行適度旅游開發,將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與旅游活動有機融合,形成別具特色的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旅游品牌,緩解海上絲綢之路遺跡保護資金不足的壓力,促進海上絲綢之路遺跡文化價值的深度挖掘,提高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傳承能力,優化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生存和發展空間,進而實現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第三,正確處理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的“靜”與旅游開發的“動”,是實現二者共贏的關鍵[6]。因此,需要在開發中著眼長遠,科學規劃,嚴格管理,做到合理、有序開發,盡最大可能地避免旅游開發對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所帶來的負面和消極的影響,實現開發與保護在高層次上的協調統一。

二、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的必要性分析

(一)規范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與促進遺產資源安全的必然需求

目前,泉州對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加大了保護力度,取得許多成績。但仍存在著重大遺址輕小遺址、重申報輕保護、重開發輕傳承等現象。比如,對泉州市舶司遺址傳承與保護均不到位;在九如山遺跡,景區內時有刻字、燒紙等不文明現象出現;開元寺遺跡周邊被蠶食、寺內外相關建筑風格與寺廟建筑不協調,對遺跡生存環境具有一定威脅等。因此,有必要從制度層面規范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本著“保護第一、合理開發”的原則,在保障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資源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其可持續發展和永續利用。

所謂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可以理解為在對其進行旅游開發之前,通過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確定評價標準及等級,建立評價模型,對其旅游開發的適宜性及程度進行綜合評定的過程。通過實施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工作,可以科學、客觀地回答“某一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是否適于旅游開發?”“若適宜開發,開發程度如何?”以及“開發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等,為當地政府相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同時,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還可從源頭上杜絕因旅游開發而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和負面效應,達到對旅游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障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資源的完整性和延續性。

(二)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生存環境安全的必然需求

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生存環境安全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遺跡所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的安全性,二是遺跡得以傳承與保護的社會環境安全性,三是與遺跡緊密聯系的文化空間環境的安全性。在自然生態環境方面,由于經濟利益的驅動,加之重開發輕保護觀念蔓延,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自然生態環境堪憂,如開元寺范圍減小、九日山衛生環境欠佳、市舶司遺跡難尋等。在社會環境方面,憑借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戰略的實施,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生存環境的安全性有所提高,傳承與保護的宣傳力度也有所加大,但重大遺跡輕小遺跡的現象仍然存在。在文化空間環境方面,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及其相關地方特色文化遺產的逐年消失,也在某種程度上對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產生了不利影響,破壞了其特有的文化空間區位優勢。上述生存環境安全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對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活動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對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進行適宜性評價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從普遍聯系的觀點出發,考慮的因素不僅要包括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本身,還要將影響其生存環境安全的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及文化空間因素等包括進來。只有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生存環境安全了,才能實現其可持續發展和利用。

(三)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與其他旅游資源有機整合開發的必然需求

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雖種類齊全、數量最多、價值較高,但以之為核心要素開發設計的旅游品牌或線路,無論是在國內外知名度、影響力方面,還是在旅游經濟效益提升方面,所起作用較為有限,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目標推動尚顯乏力。究其原因,在于缺乏與其他旅游資源的整合開發。因此,若要提升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的整體實力,實行合作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7]。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與其他旅游資源的整合,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考慮:一是與泉州市域內較為知名的旅游資源,如清源山景區、閩臺緣博物館及閩南特色文化進行整合,在此基礎上還可效仿印象麗江、印象劉三姐等的成功經驗,打造具有泉州特色的“印象海絲”,以達到提升泉州市旅游競爭力的目的;二是與福建省內廈門、福州、漳州等地旅游資源進行整合,深度挖掘福建沿海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內涵,形成福建海上絲綢之路旅游帶;三是與我國海上絲綢之路聯合申遺的九個城市的旅游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形成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旅游帶。上述構想若要實現,前提是需要對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展開充分調研,在此基礎上對其是否適合于旅游整合開發進行評價。通過科學評價,找出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的優勢和劣勢,與其他旅游資源的特點進行有機整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達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切實提升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競爭力。

三、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的可行性分析

(一)理論方法的可行性

適宜性評價理論與方法已經在土地、生態、旅游開發等領域等到了廣泛應用和發展,日臻成熟。近年來,該理論與方法在遺產旅游開發方面也得到了推廣和實踐,取得了較好效果。孫業紅等構建了遺產旅游資源開發適宜性評價指標體系,采用線性加權法對遺產資源旅游開發的時空適宜性進行了定量評價[8]。沈蘇彥等提出了適應城市歷史文化街區發展需要的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模型,并運用熵值法與層次分析法對其進行評價分析[9]。陳煒等對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包括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方法及實例驗證等[10-11]。巴桑吉巴等以拉薩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例,在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基礎上對其進行評價[12]。DUGULAN D等運用統計方法,結合斯皮爾曼系數對中東歐國家的文化遺產與旅游、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評估[13]。這些理論、方法與實踐為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參考,且很多研究立足于遺產旅游開發領域,與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息息相通,具有較大相似性。因此,只要在原有研究基礎上明晰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的特色,對相關方法加以優化改進,便可實現對其適宜性評價研究。

(二)政策法規的可行性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被提升為國家戰略,使得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具備了前所未有的政策背景優勢?!度菔?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建設總體方案》《泉州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戰略規劃》等,指出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與旅游的有效融合是實現海上合作的重點,是實現民心相通的有效途徑。這為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政策支持。通過對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進行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研究,可以對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進行較為系統的調研與挖掘,使一些未被重視的邊緣遺產得到及時保護與傳承,將影響旅游開發的各種因素均納入適宜性評價體系中,并據此決策適合旅游開發的最佳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資源以及開發后的保障管理。這是符合當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總體方向的。同時,進行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工作,在相關法律、文件規定層面也是可行的,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等提出的“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及其內在含義。

(三)現實需求的可行性

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利益相關主體的現實需求,決定了對其進行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是可行的。泰山岱頂、麗江古城等眾多遺跡的破壞[14],使地方政府不得不重新審視對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問題,原來的過度追求經濟利益的開發模式已成為過去,科學規劃、客觀評價、可持續利用的綠色開發模式正逐漸受到人們重視。因此,當地政府在決策某一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是否適宜旅游開發前,需要對旅游開發的利弊進行權衡。這就需要有脫離地方利益的第三方機構提供客觀、公正的評價結論[15]。旅游開發商的終極目標是獲得最大經濟回報,國內主題公園五年關閉式的投資不是其需要的。因此,從開發商的角度出發進行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也是可行的。對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進行評價,可以對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進行較為深入和全面的挖掘,豐富其內涵,拓展其外延,并與其他地方特色旅游資源進行整合,打造具有泉州特色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游品牌和線路,可以有效提升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的市場競爭力,為旅游開發商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開展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工作將社區居民因素納入評價體系中,目的在于在實現跡遺保護的前提下,達到旅游扶貧、旅游富民的效果。這符合社區居民擺脫利益分配邊緣地位的訴求,也符合社區居民積極參與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愿望。因此,從社區居民角度出發進行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也是可行的。

四、結語

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開發利用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需要充分發揮其在旅游發展過程中的應有作用。開展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研究,不僅可以實現“保護”與“開發”的對立統一、各主體的利益均衡,還可以充分發揮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在泉州旅游發展中的中堅作用,進而提升泉州旅游整體競爭力,實現泉州旅游業的大發展、大繁榮。因此,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大背景下,進行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是必要和可行的。本文可以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其他8個城市開展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工作提供參考。

[1]宋晶.世界文化遺產地旅游開發的問題及對策[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26(5):1-3.

[2]汪平.“清新福建”融入“海絲”建設大格局[N].中國旅游報,2015-08-14(15).

[3]楊文棋.促進泉州海絲專項旅游持續發展的探討[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6):86-88.

[4]劉林智.海上絲綢之路及其特色旅游資源開發[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4,20(2):139-140.

[5]別金花,梁保爾.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研究綜述[J].旅游論壇,2008(6):446-450.

[6]何振良.試論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G]//中國航海學會,泉州市人民政府.泉州港與海上絲綢之路(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546-560.

[7]曾啟鴻,蔡文靜.海上絲綢之路區域旅游合作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08(9):167-168.

[8]孫業紅,閔慶文,成升魁,等.農業文化遺產資源旅游開發的時空適宜性評價——以貴州從江“稻田養魚”為例[J].資源科學,2009,31(6):942-949.

[9]沈蘇彥,尹立杰.歷史文化街區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以南京市為例[J].城市問題,2014(9):48-53.

[10]陳煒,文冬妮.西部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1(4):31-35.

[11]陳煒,張露露.西南地區佛教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模型構建[J].青海民族研究,2015,26(1): 21-26.

[12]巴桑吉巴,胡海燕,孟祥娜,等.拉薩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J].西藏研究,2014(6):43-48.

[13]DUGULAN D,POPESCU IOANA C,VEGHE C.An assessment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ultural heritage,travel and tourism,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J].Economic Science,2012,21(1): 1141-1147.

[14]鄭柳青,陳興中.物質文化遺產的非物質性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物質性認同[J].東南文化,2009(1):23-27.

[15]易小力.文化遺產旅游管理研究[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穆剛

Analysis on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Suitability Assessment of the Maritime Silk Rout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Exploitation in Quanzhou

LUO Jingfeng1,2
(1.College of Tourism,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Fujian 362021,China; 2.Center for Tourism Safety and Security Research of China Tourism Academy,Quanzhou Fujian 362021,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maritime silk rout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tourism exploitation,combining with the tourism exploitation practice of the maritime silk route cultural heritage in Quanzhou,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suitability assessment we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which may provide references to the protection and tourism exploitation of present the maritime silk route cultural heritage in Quanzhou.

Quanzhou city;the maritime silk route;cultural heritage;tourism exploitation;suitability assessment;necessity; feasibility

G122

A

1673-8004(2017)02-0014-05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7.02.003

2016-03-22

四川省旅游局遺產旅游重點研究基地2015年度研究項目“‘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研究”(YCB15-09)。

羅景峰(1975—),男,遼寧阜新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旅游風險分析與安全評價、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旅游開發與管理研究。

猜你喜歡
泉州市遺跡泉州
泉州
論泉州北管的“雜揉性”
鎮館之寶
——泉州宋船
韓信在淮安的遺跡
“十三五”期間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質變化趨勢研究
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幼兒園
泉州市婦聯“336”助力脫貧有高招
和你一起成長——寫在福師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慶之際
“破”與“立”——福建省泉州市公路局依法護路新探索
方外觀遺跡舊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