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畫中情思》的內視角

2017-03-28 20:04王小麗
關鍵詞:吉拉烏拉情思

王小麗

(廣西大學文學院,廣西南寧530004)

論《畫中情思》的內視角

王小麗

(廣西大學文學院,廣西南寧530004)

從敘述視角中內視角的角度對泰國作家西烏拉帕的長篇小說《畫中情思》進行分析,具體表現為內視角與人物形象的刻畫、內視角與作品信息的復制、內視角下懸念的設置,得出敘述視角選擇對作品人物形象塑造乃至思想內涵表達具有重要作用的結論。

西烏拉帕;《畫中情思》;內視角

泰國著名作家西烏拉帕,本名古臘·柿巴立,是泰國新文學的奠基人。他一生創作了多部作品,較為有名的有《魔鬼》《生活的戰爭》《畫中情思》和《后會有期》等,《畫中情思》和《生活的戰爭》是其代表作[1]?!懂嬛星樗肌饭适虑楣澆⒉粡碗s,主要講述女主人公吉拉娣的愛情悲劇。蒙拉查翁·吉拉娣在35歲那年,嫁給比她大很多的老人昭坤。度蜜月時,認識了在日本留學的諾帕朋,兩人互生情意。囿于封建禮教的束縛,吉拉娣將自己的熱情深藏。五年后,昭坤去世,諾帕朋學成歸來,然而他對吉拉娣的男女之愛已轉換成姐弟之情,并娶了妻。吉拉娣悲傷之下病情復發,離開了人世。臨走前,她將自己的心意畫在油畫上,送給諾帕朋。作為西烏拉帕中期的作品,《畫中情思》思想內容較早期作品成熟,藝術手法也更為老練。本文從作品的敘述視角著手,管窺《畫中情思》高超的敘述策略。

根據敘述者觀察角度,可將敘述視角分為外視角和內視角兩大類。外視角指觀察者處于故事之外,內視角指觀察者處于故事之中。就內視角而言,又細分為固定式內視角、變換式內視角、第一人稱敘述中的體驗視角等四種[2]。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敘述者所知的信息有限,這也是區別于外視角的主要特征?!懂嬛星樗肌坊静捎霉潭ㄊ絻纫暯?,也有一部分第一人稱敘述中的體驗視角。作品根據故事發展的需要轉換內視角,反過來推動了情節的發展,使故事更加生動感人。

一、內視角與人物形象的塑造

根據熱奈特在《敘事話語》中的分析,內視角中,敘述者僅說出來某一人物知道的情況,即“敘述者=人物”[3]。這樣一來,讀者掌握到的信息也就僅限于敘述者傳遞給我們的信息,讀者對人物形象的把握,往往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懂嬛星樗肌分械娜宋镄蜗?,基本上都是在作品進行中漸漸豐富起來的。文章一開頭就提到的巴莉,敘述者諾帕朋并沒有對其身份進行交代,中間偶有幾次提到未婚妻,卻沒說出名字,一直到文章結束才告訴讀者,原來巴莉就是他在敘述中提及的未婚妻,這樣,巴莉的形象才明朗起來——不丑也不美,受過教育,家境好,傳統意義上的賢妻;昭坤是吉拉娣的丈夫,也是諾帕朋父親的朋友,剛開始時,敘述者只強調他是一個好人,心地善良的有錢人,直到中間部分,讀者才從吉拉娣之口看出他的自私自利;吉拉娣的父親,第一次接觸到時,敘述者提供給讀者的信息是慈祥,然而,隨著作品的深入,他身上的頑固、守舊漸漸暴露;敘述者自己——諾帕朋,起初只知道他是金融專業的高才生,思想先進,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愛情,但最終,他回歸了傳統,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上沒了激情,愛情方面,也只是沖動行事,不能堅持。

主人公吉拉娣的形象,在內視角的敘述下,一步步揭開面紗。起初,“我”得知昭坤要和他年輕的妻子吉拉娣前來度蜜月時,在腦海里構思了她的樣子,“可能是四十左右的年紀,或許還年輕一點兒。說不定她待人傲慢,至少也是很會擺皇族架子的”[4],猜想她嚴肅、不茍言笑,做事慢條斯理、循規蹈矩。見面時,看到昭坤與兩名女性同來,沒等昭坤介紹,“我”就自以為是地將年長那位當成他的妻子,還準備主動打招呼。隨后,讀者才知道,吉拉娣看上去相當年輕,皮膚細膩,打扮入時且頗具豐韻。隨著諾帕朋與吉拉娣的接觸漸漸深入,讀者也跟著更加了解吉拉娣。她并非不茍言笑、循規蹈矩之人,相反,她為人隨和,相當健談,溫柔賢惠,而且有一定的藝術造詣,對事物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雌饋?,可算是完美的了,但她身上的缺點在兩人互生情意過程中顯現出來,她受封建思想毒害太深,不敢超越她那個階級對她的形象設定,愛情來臨時不敢勇敢地接受,而是一再壓抑自己內心的想法,使得諾帕朋最終放棄了這段感情,娶了自己的未婚妻。文章最后,吉拉娣的丈夫昭坤去世,她終于鼓起勇氣,在一幅畫上將自己的愛意傾訴。從這一點來看,她又是勇敢的?!拔宜懒?,沒有愛我的人,但是我感到滿足,因為我有了我愛的人?!盵4]93至此,吉拉娣這位大齡美麗的貴族女子形象,完完整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根據文章發展的需要,文中一些次要人物的介紹,則一筆帶過,如諾帕朋為昭坤夫婦請的日本保姆、昭坤從泰國帶來的廚娘、吉拉娣的兩個妹妹、吉拉娣的親戚以及昭坤的兒女等。這樣,在內視角的敘述中,人物介紹有詳有略,既突出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又能巧妙推動故事發展。

二、內視角與作品信息的復制

黃進炎研究西烏拉帕的作品時,認為《畫中情思》在藝術手法的運用上很有講究[5]。的確,西烏拉帕在《畫中情思》中運用對比、首尾呼應等多種手法,使得文章結構完整,主題突出,有極強的感染力。而反復手法的多次使用,則使得小說在敘事方面具有特殊的美學效果。在內視角的敘述下,信息的復制得以合理化處理。首先,文章開頭就反復強調那幅畫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巴莉認為“看起來太一般了”,“我”則用三大段文字來形容這幅畫的普通?!安o任何引人注目或動人之處”“沒有任何驚人之處”“它太一般了”[4]56-57,讀者從連續的敘述中,大致能感覺到那幅畫的普通,進而希望弄明白這么一幅普通的畫,諾帕朋為何要如此珍惜。敘述者沒有馬上給出答案,轉而以回憶的方式,給讀者講述一段發生在日本的往事,讀到最后,讀者終于明白了那幅畫的意義,對于之前諾帕朋反復強調山鷹圖對他意義之重大了然于心。在內視角敘述模式下,西瓦拉帕使用的第二次信息復制是在對昭坤的評價上。文中幾次談到諾帕朋對昭坤的印象,初次提及昭坤,“我”認為他為人豁達,心慈面善,而且有錢,這為后來談論他與吉拉娣的結婚之由埋下了伏筆。后來,寫到昭坤與吉拉娣在社交上受到廣泛歡迎,而吉拉娣的人緣較昭坤更勝一籌時,“我”解釋到,昭坤并非人緣不好,因為他是個好人,受到許多人的喜歡,顯然,這里描寫昭坤的好,是襯托吉拉娣的魅力之大。接著,在一次舞會后,“我”與吉拉娣談心,“我”為了套吉拉娣的話,在她面前夸昭坤心腸好。而文章接近尾聲,人們談及到昭坤,都是夸其人好。作者花大量筆墨敘述昭坤的好人形象,在讀者眼里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但仔細分析不難發現,昭坤的“好”,也是帶有缺陷的,他為了自己余生的幸福,不惜犧牲吉拉娣的快樂,可以說,他是自私的。反復強調他的好,更加劇了吉拉娣的悲——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吉拉娣嫁給昭坤是幸福的,沒有人能體會到她的悲。

第三,在內視角敘述模式下,對山鷹風景的描述也使用了信息的復制。作者在開篇有這樣一段話:

這是一幅油畫,畫面上一條潺潺小溪從山腳下流過,山坡上長著茂密的參天古樹;小溪的對岸怪石嶙峋,遍地都是野藤和五顏六色的花叢,一條羊腸小道蜿蜒其間。遠處,靠近河岸的洼地里有一塊大巖石,上面坐著兩個人。畫面幽深,看不清那兩個人到底是一男一女,還是兩個男人,但可以肯定其中有一個男的。畫上的“小溪岸邊”四個字,大概是作者為這幅作品取的名字,寫在下方角上的“山鷹”及年月日表明,時間已經整整過去了六年。[4]56-57

結尾處,對這幅畫的描寫如下:

這是一幅油畫,上面畫著一條潺潺的小溪從山腳下流過,山坡上長著茂密的參天古樹。小溪的對岸怪石嶙峋,一條羊腸小道蜿蜒其間,遍地都是蔓藤和五顏六色的花叢,遠處溪邊的一塊大石頭上坐著兩個人。這是一幅遠景,下方角上寫著兩個小字:“山鷹?!盵4]92

對比這兩段文字,有不少地方的描寫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潺潺小溪、參天古樹、怪石、羊腸小道、五顏六色的花叢、巖石上坐著的兩個人以及“山鷹”字樣。不難看出,這些描寫一樣的地方,是敘述者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對畫上所做的客觀復述。兩段文字也有明顯的不同,上一段文字明顯比下一段文字敘述詳細,如上段中對畫里所作兩人性別的猜測和畫這幅畫的時間,在下段中沒有出現。同樣是對這幅畫的描述,出現在前后兩個位置,內容有詳有略,與敘述者所站的位置相關。文章開頭,敘述者站在旁觀者角度,客觀描述了整幅畫的內容,文章結尾,因為讀者已與敘述者一起經歷了山鷹嶺之事,對畫中人物和作畫時間已知悉,沒必要再重復敘述。

此外,作品中還有不少地方運用了信息復制的手法,如吉拉娣與諾帕朋初次見面時穿的那套衣服、吉拉娣嘴唇的形狀、吉拉娣兩個妹妹的婚姻等等。通過內視角敘述下的信息復制,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此外,信息的復制,也讓我們看到敘述者思想上的波動和成長。就拿吉拉娣這一形象來說,書中不少人物單從吉拉娣年齡不小了還能嫁給昭坤這一有錢的“好人”出發以為吉拉娣是幸福的,卻忽視了他們的年齡差距,也很少有人能體會吉拉娣的“悲”。敘述者對這一點沒有明確表態,而是通過信息復制呈現自己的觀點,他從盲目認同周圍人的看法,到質疑吉拉娣的幸福,再到肯定幸福,最后驚覺吉拉娣的不幸這一思想認識上的波動和轉變中成長起來了。

三、內視角與懸念的設置

懸念是指“因對某行動的進展或結果抱有偏愛和感到焦急與沒把握而產生的一種情感或心態,特別是有正面人物參與其中的情況下所產生的情感或心態”[6]。在文學作品的欣賞中,懸念往往能激發讀者讀下去的欲望,使讀者對文中所寫人物及其命運、事態的發展懷有關切心理。

較之全知視角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特點,內視角對書中人物命運、事態發展往往知之有限。西烏拉帕通過改變敘述的方式和打亂時間順序,讓內視角得到全知視角的信息,進而在敘述中設置懸念,增強了文章的吸引力。

首先,作品中的總懸念是那幅普通的油畫對諾帕朋到底具有什么樣的意義。小說一開頭,敘述者就通過大量篇幅描寫油畫的普通,但敘述中,“我”卻告訴讀者,它在我眼里十分珍貴,恨不得將之掛在“我”座椅對面的墻上,天天觀賞。這幅畫對“我”到底有何重要之處呢?敘述者沒有直接講出原因,轉而從多年前的那個夏天開始講起。隨著故事的發展,讀者接觸到了那幅油畫所畫的地方——山鷹,開始猜想油畫的來龍去脈,然而,敘述者始終沒有提及油畫一事,直到文章接近尾聲,讀者才真正明白那幅畫對“我”的意義所在。作畫之人曾經是“我”深切愛戀的吉拉娣,但“我”一直不知道吉拉娣也深深愛著“我”,在“我”對吉拉娣的愛漸漸冷卻、轉換成姐弟之情后,她對“我”的愛卻始終如故。得知“我”要結婚的消息,新娘不是她,吉拉娣舊病復發,沒過多久便離開了人世,但她卻沒有因此責怪“我”,反而因這一生終于找到了自己所愛之人而感到滿足??吹郊废莸纳眢w,“我”肝腸欲斷,眷戀之情涌上心頭,然而,她還是離“我”而去了。這里,敘述者“我”以回憶的形式開頭,留下懸念,然后再以第一人稱體驗視角,敘述以前發生的事情,直到篇末才將答案揭曉,吊足了讀者胃口。

在總懸念背后,作品中也設置了不少小懸念?!拔摇钡谝淮闻c吉拉娣見面之前,對吉拉娣進行了猜想,見面時,面對兩位差別很大的女性,“我”不知道到底誰是吉拉娣。究竟是什么樣的女性會嫁給一個老年人呢?讀者不禁跟著好奇起來。關于吉拉娣的年齡,敘述者也設置懸念,不知情的人,跟內視角敘述者“我”一樣,以為吉拉娣最多二十五六,但吉拉娣自己卻頻頻提到自己年齡不小了。究竟是因為內視角掌握事情的有限性導致對吉拉娣年齡無從把握,還是吉拉娣故意夸大自己的年齡呢?文章在后來才給出答案。

就經驗而談,懸念的設置,往往被看成是作品技巧層面的東西而鮮少涉及作品主題和思想內涵。西烏拉帕打破了這一刻板看法。細細體味,作品中總懸念的設置,除了增加文章可讀性,也讓讀者思考諾帕朋這一人物形象。在那個年代,作為留學貴族,思想上有先進的一面,他不拘泥于傳統,對家里幫忙擇好未婚妻這一行為極為不滿,勇敢地追求心儀的對象。但他身上又體現了傳統的一面,回到家鄉后,他漸漸習慣了父母安排好的一切,對于愛情帶來的心動感覺,早已無動于衷。雖然當他知曉吉拉娣的心意后,將她的畫作掛在屋子里,也只不過是對逝者的一種尊重。諾帕朋在理想與現實面前,選擇了后者,歸根結底,是當時的環境所迫,讀者在哀嘆人物悲劇命運的同時,也隱約感受到改變命運的無力感。

四、結語

《畫中情思》作為西烏拉帕中期的作品,帶有很強的現實主義色彩。據泰國華文作家協會會長司馬攻先生介紹,西烏拉帕曾提出,對文學的態度,要把賞玩變成嚴肅[7],可見他創作文學作品的初心。欒文華在編寫泰國文學史時也認為,《畫中情思》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現實主義作品,有著深刻的思想內涵和重大的社會意義[8]。在愛情題材的背后,西烏拉帕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思考的空間。吉拉娣的愛情悲劇,到底是誰的責任?是她自己的內斂守舊,是諾帕朋的不夠堅定,是昭坤的阻擋,還是社會道德觀念的壓制?作品沒有明確給出答案,而是讓讀者自己去體味?!懂嬛星樗肌氛Z言簡潔流暢,故事簡單卻不單調,西烏拉帕通過內視角的敘述,塑造了一群個性鮮明、生動飽滿的人物形象。信息復制的手法,增添作品的美學效果;而懸念的設置,則增加了小說的張力。

[1]王逢振,李景端,嚴永興,等.新編二十世紀外國文學大詞典[M].南京:譯林出版社,1998:96-97.

[2]申丹,王麗亞.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后經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95-97.

[3]熱拉爾·熱奈特.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M].王文融,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179.

[4]西烏拉帕.畫中情思[M].欒文華,刑慧如,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2:57.

[5]黃進炎,唐旭陽.泰國小說《畫中情思》的藝術風格[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71-74.

[6]杰拉德·普林斯.敘述學詞典[M].喬國強,李孝弟,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223.

[7]司馬攻.把原著的風貌展現給讀者——序楊玲《畫家》[DB/OL].(2012-06-14)[2015-09-25].http://www.thaisinoliterature.com/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1009:fengmao&Itemid=80.

[8]欒文華.泰國現代文學史[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108.

責任編輯:羅清戀

Study on the Interior View of“Behind the Painting”

WANG Xiaoli
(College of Literature,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ior view of“Behind the Painting”written by the Thailand writer Sriburapha.The depiction of the internal perspective and characters,the re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perspective and works,the internal point of view under the setting of suspense were analyzed in the paper.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clusion of works characters and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expression.

Sriburapha;“Behind the Painting”;interior view

I106.4

A

1673-8004(2017)02-0042-04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7.02.008

2016-11-02

王小麗(1990—),女,湖北利川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外國文學研究。

猜你喜歡
吉拉烏拉情思
吉拉索要一輩子的承諾
當歸寄情思
絲路情思
影子回來了
認真王國奇遇記
尋找影子
那尼!怎么就開學了
拗九粥情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