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料庫視野下的現代漢語“患”字義項分布研究

2017-03-28 20:04吳賢華李仕春
關鍵詞:弊病義項例句

吳賢華,李仕春

(西南大學文學院,重慶北碚400715)

語料庫視野下的現代漢語“患”字義項分布研究

吳賢華,李仕春

(西南大學文學院,重慶北碚400715)

通過運用語料庫技術,以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形式對現代漢語“患”字義項分布情況進行研究,在《現代漢語詞典》原有的3個義項基礎上發現了5個新義項,并從認知語義學角度出發進行描寫,認為隱喻、轉喻在其新義項的產生機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語料庫;患;新義項;隱喻;轉喻

《現代漢語詞典》(以下簡稱《現漢》)作為國內最權威的規范型中型語文詞典廣受關注和信賴?!冬F漢》第6版雖然在第5版基礎上修訂得更趨完善和規范,但在釋義方面仍然存在不夠完善之處。近幾年來,不少學者通過語料庫手段對《現漢》中某些常用詞的釋義進行獻疑和補充,諸如核心顏色詞、品性義場代表詞、人體上肢下肢義場代表詞、動物義場代表詞、植物義場代表詞、天氣屬性義場代表詞、空間屬性義場代表詞等。還有部分學者對“綠”“看”“狗”“龜”“請”等個別詞做了詳盡的義項分布研究。這些研究對我國詞典編纂的進一步完善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但其中有部分研究對于新義項的產生缺乏理論依據。以下以現代漢語單音多義詞“患”為對象進行個案分析,在義項分布描寫基礎上對新義項產生的理據和機制進行探討,以期為《現漢》“患”的釋義之完善貢獻微薄之力。

一、現代漢語“患”字義項分布描寫與分析

據統計,“患”在北大CCL現代漢語語料庫中共有50 720條語料。本文以李仕春[1]介紹的下載和標注語料的方法為參照,在北大CCL現代漢語語料庫中按比例抽取不同類別的較有代表性的語料,分別是當代語料中的7類(口語、史傳、應用文、報刊、文學、電視電影、網絡語料)和現代語料2類(戲劇和文學)。其中,報刊下屬語料又分為7類,分別為人民日報、作家文摘、市場報、故事會、讀書、讀者和青年文摘。所用語料共計14 613條,約140萬字。通過建立“患”字語料庫對上述所用語料中“患”的義項進行窮盡性標注和分析,得出“患”在現代漢語中的分布情況。

(一)《現漢》第6版中“患”已有的3個義項分布

《現漢》中“患”已有的3個義項①:1)禍害;災難:~難︳水~。2)憂慮:憂~︳~得~失。3)動害(?。?~病︳~者。它們在語料庫中的分布情況如下:

1.禍害,災難。在所建語料庫的語料中,共有2 953條語料含有此義項。約占所建語料庫總數的20.20%。由該義項構成的復字詞②有:患難、患難與共、患難之交、患難夫妻、后患、禍患、水患、隱患、災患、心腹之患。例句:

(1)而后趙內部矛盾亦深,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之下,后趙處境艱難。(倪方六《中國人盜墓史》)

(2)也許這不全然是虛情假意,共[患]難也會使政治聯姻產生感情,雖然不一定是愛情。(《讀書》第103期)

(3)得罪人,在這年月,是會招來禍[患]的。即使不提禍[患],她也不愿欺騙大家,說這是不值得慶賀的。(老舍《四世同堂》)

2.憂慮。在所建語料庫的語料中,共有973條語料含有此義項,約占所建語料庫總數的6.67%。由該義項構成的復字詞有:患得患失、憂患。例句:

(1)他的電影充滿了憂[患]意識,如果說張藝謀的精神氣質接近李白,那么陳凱歌更接近杜甫。(丁亞平《中國當代電影史》)

(2)宦海中的庸人常因官位升降而[患]得[患]失,自強者則把磨難和失意當作錘打哲學思想的砥石。(《人民日報》1996年11月)

(3)常言道得好,“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們想殺我,光明磊落的出手便了。(金庸《天龍八部》)

通過語料庫例句分析,復字詞“憂患”又分三種情況。一是作為名詞,意為“困苦患難”,如飽經憂患、患難與共。二是作為名詞,意為“憂慮,擔心”,表示這一義項時又有“憂慮的心理”和“令人憂愁的事情”兩種情況。三是作為動詞,意為“憂慮,擔心”。例句:

(1)詩人描寫了荒漠“仙人掌”的執著、堅毅與不屈的意象進而表述了自己面對險惡環境而奮斗的經歷,襯托出了當時詩人的心態以及對人生命運的憂[患]及關注。(文美惠等《當代世界文學名著鑒賞辭典》)

(2)在他的散文里,閑適、詼諧跟憂[患]互為表里,透出一種從容不迫、略帶凄涼的“調子”。(《讀書》第80期)

(3)皇帝有皇帝的憂[患],大臣們有大臣們的憂[患],庶民有庶民的憂[患]。(《讀書》第98期)

(4)這樣的個人,若非道士,而是小說家,即使本心并不憂[患]什么,也讓瞧著的人,能硬瞧出點兒憂[患]著什么的意思似的。(梁曉聲《表弟》)

(5)在那肉體受到摧殘、心靈受到屈辱的年月,你憂[患]成疾,開過刀,仍以殘軀護我遠行。(碧野《作家文摘:花開花落——祭亡妻》)

3.動害(?。?。在所建語料庫的語料中,共有9 932條語料含有此義項,約占所建語料庫總數的67.88%。由該義項構成的復字詞有:患者、患病。例句:

(1)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癥。我的心念,此時轉向于你們,轉向于我黨及我國的將來。(陳廷一《宋氏家族全傳》)

(2)心病的發生,與[患]者的性別和人的特殊生理特點也有一定關系。(溫長路《民謠諺語話養生》)

(3)如果乙方讓[患]有嚴重傳染病的親屬住在房內治病,影響房屋出租,則是不允許的。(曾鵬飛《技術貿易實務》)

(二)運用語料庫技術分析得到的“患”新義項分布情況

1.名疾病,弊病。在所建語料庫的語料中,共有303條語料含有此義項,約占所建語料庫總數的2.07%。由該義項構成的復字詞有:疾患、病患。例句:

(1)祖斐“啊”的一聲,才感覺酸痛,上次碰跌的舊[患]復發,她勉力站起來,“沒事沒事”。(亦舒《異鄉人》)

(2)我們這里新引進了氬氦冷凍治療的方法,對這種無法手術的癌癥病[患]特別有效。(六六《雙面膠》)

(3)叩齒:先叩后牙,再叩前牙。固齒強齒,預防牙周疾[患]。(子柔《時光向左,女人向右》)

2.指生病的人,受傷的人。在所建語料庫的語料中,共有99條語料含有此義項,約占所建語料庫總數的0.68%。由該義項構成的復字詞有:病患,傷患,醫患。例句:

(1)這樣的疾病稱為轉化癥,是病[患]無意識地以身體的癥狀來避開巨大的內心沖突。(呂萬安《一看就懂的中醫養生智慧》)

(2)雖然他是個傷[患],坐的卻是過硬的椅子,因為這里其他的椅子全是這樣。(崔西·西克曼和瑪格莉特·魏絲《龍槍兄弟之戰》)

(3)我想我們在前面兩個問題當中實際上概括了一個思想,就是醫[患]關系在本質上是一個合同關系。(百家講壇《明明白白看病》)

3.有病的,有問題的。在所建語料庫的語料中,共有20條語料含有此義項,約占所建語料庫總數的0.13%。由該義項構成的復字詞有:患眼、患耳、患腿、患肢、患牙。例句:

(1)滴藥時可取側臥位,或僅頭轉向一側,讓[患]耳向上。(和秀紅,楊志玲《養生與健美方法100例》)

(2)據臨床醫學統計,95%以上的人在接觸傳染源后24小時內發病。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患]眼→水→健眼”或“[患]眼→手→健眼”兩種方式,并以前者為主。(《市場報》1994年8月)

(3)做石膏或夾板固定的病人,一般應將[患]肢抬高,放置部位以不使對位好的斷骨發生移位為原則。(《人民日報》1996年6月)

4.動染上(某種毛病或病態的現象)。在所建語料庫的語料中,共有86條語料含有此義項,約占所建語料庫總數的0.61%。該義項沒有復字詞。例句:

(1)現在,應該是輪到我們美國人正視自己[患]上的‘美國病’的時候了?!保ā蹲x書》第97期)

(2)我[患]了文化饑餓癥,捧起這些中國歷史文學,便狼吞虎咽起來。(《讀書》第28期)

(3)難道說聲“不”對你們就這么難嗎?想想吧,你們可能[患]上了取悅別人的毛病。(電視劇《家有兒女》)

5.指(外部)傷口。在所建語料庫的語料中,共有187條語料含有此義項,約占所建語料庫總數的1.28%。由該義項構成的復字詞有:患處、患部。例句:

(1)你永遠都不會老到不能使用祛痘產品,不過一定要將它直接用于[患]處,而不是粉刺周圍的皮膚(因為這樣會對其他區域的皮膚造成傷害)。(安妮塔《懶女孩的美麗指南》)

(2)你應該立即設法將斷刺拔出,然后把生茄子切開搽抹[患]部,消腫止痛。(《人民日報》1995年10月)

(3)我們還有更先進的止痛膏藥。敷在[患]處,保證72小時不痛。(畢淑敏《預約死亡》)

(三)包含“患”字的專有名詞和固定用法

專有名詞:無患子科(植物學專名),過患(佛教用語)。在所建語料庫中共有8條。

二、現代漢語單音多義詞“患”新義項產生的理據與機制

(一)義項產生的理據

隨著社會進步和語言的發展,人們對事物認識和表達的需求不斷增加,而我們往往無法在短時間內記憶大量“新詞”。這時,人的大腦就會自然選擇一種更經濟的認知手法——隱喻和轉喻,即利用事物間的相似性和相關性,將語言的表達從一個概念域投射到另一個概念域,達到經濟認知和記憶的目的。這種認知方式導致了語詞多義性和多功能性的產生[2]。在認知語義學中,多義性被看作是范疇化現象,即語詞相關意義構成以原型為核心的概念范疇;另一方面,多義現象又是人類以隱喻和轉喻等認知手段為工具,對基本范疇語詞進行意義擴展的結果[3]。

認知語義學把隱喻看作是人們對抽象、模糊的經驗進行概念化的一種手段。在概念化過程中,那些熟悉的、具體的事物往往被用來作為參照物。因此,隱喻能夠把一個認知域相關的成分投射到另一個認知域中,新的意義就在這個投射過程中產生。Lakoff曾用隱喻的方式建構意象圖式,描繪出語詞新意通過認知域投射而擴展的途徑。語法隱喻也是語詞功能擴展的一個重要途徑[4]。Halliday指出,語法隱喻是用某一語法類別去代替另一語法類別,而不是用一個詞直接取代另一個詞[5]。語詞在詞匯語法層面上通過“一致式”與“隱喻式”的轉化而得到一個名詞或動詞的意義即名詞化和動詞化,這是兩種常見的語法隱喻現象。人們可以通過名詞化把由動詞表達的過程或者由形容詞表達的屬性在“隱喻式”中轉化成由名詞來表達,從而形成了同一語義結構框架下的不同詞類。

轉喻則是同一認知域之內的概念映射,是同一概念結構中不同成分的視角化使詞產生多義的。也就是說,在同一概念結構下,即使認知語境有所差異,也可以從多個視角激活多種意義。LAKOFF G, JOHNSON M[6]和K?VECSES Z[7]等人歸納了10多類30多種轉喻關系,如部分喻整體、控制者喻被控制者、行為反映喻情感、身體感受喻情感、地點喻事件、感知事物喻感知行為、容器喻內容、材料喻物體、生產者喻產品等。通過強調(Highlight)或凸顯(Profiling)同一認知域或同一框架結構中的某個成分也是轉喻擴展意義的一個重要途徑。

(二)義項產生的機制

以上理論依據可以幫助我們對“患”新義項的產生機制進行分析。

以相似為基礎的隱喻映射是隱喻的一項基礎。義項“動染上(某種毛病或病態的現象)”例句中“經營者無能”“文化饑餓”“取悅別人”都不是生理上的疾病,而是屬于現代社會環境下產生的一些不好的習慣或病態的現象,而“染上某種不好的習慣”恰好與“生了某種疾病”的過程極為相似,“患”恰到好處地描述了該語境下所需要的語義??梢?,“患”的“動染上(某種毛病或病態的現象)”義項顯然是“動害病,生病”這一義項的隱喻義項,是以相似為認知基礎的隱喻映射。

從隱喻的認知域看,《現漢》中的“動害(?。绷x項屬于一個動態認知域,“疾病,弊病”則是“害(?。边@個動態認知域向靜態認知域的投射,動詞演變成了名詞,于是產生了“疾病,弊病”義,形成了同一語義結構框架下的不同詞類??梢?,義項“名疾病,弊病”是“動害(?。闭Z法隱喻的結果。

前面我們提到,在同一概念結構下,認知語境有所差異,也可以從多個視角激活多種意義。由此“名疾病,弊病”又衍生出多個義項。從主客體角度看,“生病的人,受傷的人”是“疾病,弊病”所對應的主體,“生病的人,受傷的人”與“疾病,弊病”是主客體關系。因此,“生病的人,受傷的人”是“疾病,弊病”義從同一概念結構下的另一視角激活的新意,是轉喻的結果;而“生病的人,受傷的人”又具有“有病的,有問題的”屬性,于是又通過從主客體認知域向屬性認知域的隱喻投射產生了“有病的,有問題的”義項。

再從轉喻的范疇來看,“名疾病,弊病”屬于抽象的整體范疇,泛指所有的??;而“指(外部)傷口”例句中的“患處”“患部”則是“病”這個抽象整體大框架中的一個具象化的成分,指具體的傷痛部位。這樣,“患”就通過凸顯“疾病,弊病”統一框架結構中的某一個成分實現了轉喻擴展意義。

通過上述分析,“患”產生新義項的理論過程如圖1所示。

三、結論

通過對語料庫中“患”的語料標注與分析得出,“患”在《現漢》原有3個義項的基礎上新增5個新的義項,共8個義項:“禍害,災難”“憂慮,擔心”“動害(?。?,生病”“名疾病,弊病”“指生病的人,受傷的人”“有病的,有問題的”“動染上(某種毛病或病態的現象)”“指(外部)傷口”。

語料庫技術越來越成熟和完善,利用語料庫技術進行詞典編纂變得更加普遍,它也將在今后的詞典編纂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注釋:

①本文列舉的3個義項是以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纂的《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商務印書館出版)為準。

②據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第一章第三節:“單音綴詞可稱單字詞,復音綴詞可稱復字詞?!?/p>

[1]李仕春.語料庫視野下的現代漢語“綠”字義項分布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62-66.

[2]黃群英,章宜華.認知語義的演變與詞類和義項的劃分[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4):114-119.

[3]章宜華.多義性形成的認知機制與詞典義項的處理——兼談多義詞的語義理據及詞典義項解讀[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5(3):14-17.

[4]LAKOFF 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Press of Chicago University,1987.

[5]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1985.

[6]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Press of Chicago University,1980.

[7]K?VECSES Z.Metaphors of anger,pride and love[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86.

責任編輯:穆剛

Research on the Meaning Items’Distribution of“Huan”in the Modern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us

WU Xianhua1,LI Shichun2
(School of Literature,Southwest University,Beibei Chongqing 400715,China)

Through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corpus,the meaning items’distribution of“Huan”in modern Chinese was described in the form of combination wi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Based on the original three meaning items,the five new meaning items were discovered in the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and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semantics.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etaphor and metonym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ducing mechanism for the new meaning items.

corpus;Huan;new meaning items;metaphor;metonymy

H164

A

1673-8004(2017)02-0052-05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7.02.010

2016-05-06

西南大學科研基金資助項目“語料庫視野下的現代漢語單音多義詞義項分布研究”(SWU1509502)。

吳賢華(1990—),女,土家族,湖北鶴峰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字學研究;李仕春(1973—),男,山東莒縣人,教授,博士,主要從事詞匯學、語言學研究。

猜你喜歡
弊病義項例句
好詞好句
好詞好句
好詞好句
樂凱工業探傷膠片弊病在線自動檢測高速成像技術研究
好詞好句
兩用成語中的冷義項
論網絡玄幻小說的特點和弊病
Enhanced Precision
建筑涂層幾種常見質量弊病產生的原因與防治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