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2017-04-12 17:54方曉華
雙語教育研究 2017年4期
關鍵詞:語言文字雙語少數民族

方曉華

(1.新疆師范大學 語言學院;2.新疆少數民族雙語教育研究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7)

2017年5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召開了推進中小學雙語教育工作座談會,①強調全面普及和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加授本民族語言文字教學”的雙語教育,確保實現3至5年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雙語教育全覆蓋,到2020年少數民族學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目標。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教育工委書記李鵬新強調,全面普及和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加授本民族語言文字教學的雙語教育,這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治疆方略的關鍵之舉、治本之策,也是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交給我們的重大政治任務、政治責任。筆者認為,自治區黨委的這一決策部署標志著新疆雙語教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同時也意味著新疆普及雙語教育進入了最后的攻堅階段。

目前,對少數民族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執行少數民族雙語教育的最終模式,有人還存在一些疑慮和模糊的認識,甚至認為雙語教育的步伐太快,客觀條件不太具備。如果不解決這些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就會阻礙國家和自治區決策部署的貫徹執行,影響雙語教育的發展和人才培養。所以有必要深入認識少數民族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大意義及作用,堅定不移地執行國家和自治區的決策部署。

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

在多民族、多語言國家內選擇一種社會功能廣泛的語言作為通用語,并給予其相應的法律地位、政策支持,是建設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趨勢,也是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舉措。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語言豐富的文化大國,有56個民族,其中,很多民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在這種情況下,確定統一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

在2000年10月31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中規定,普通話和規范漢字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那么,普通話和規范漢字與常說的漢語漢字是什么關系?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仍然是漢語漢字,但又不是一般的漢語漢字。所謂普通話和規范漢字是針對漢語方言眾多的國情而言的,各方言之間差別巨大,有各自的交際范圍,因而有必要加以規范。普通話就是從語音、詞匯、語法和用字上規范化了的現代漢語標準語。

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以下簡稱“漢語漢字”),是特定的規范化了的“漢語漢字”。因此,人們在很多領域習慣上還是簡稱為“漢語漢字”,如新疆雙語教學界所說的“漢語授課”“民漢兼通”“漢語文”等指的都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而且在很多場合中,如作為一門課程使用時只能用“漢語”或“漢語文”。

選擇現代漢語標準語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其歷史淵源和現實的必然性。歷代各朝,不管統治者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都把漢語漢字作為通用語言文字通行全國,漢語漢字在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語?,F今,中國90%以上的人都以漢語作為母語,漢語漢字已最廣泛地用于國家政務、法律、教育、商務、民間社會甚至網絡等領域,少數民族中越來越多的人轉用或兼通漢語,漢語漢字是各民族之間交流溝通、實現民族團結、民族發展進步的主要工具。漢語漢字從民族語言文字上升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眾望所歸,是增強國家認同、加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促進各民族之間互相了解、增進民族團結的需要。

因此,少數民族學習和使用漢語漢字就不能看成是“學習和使用漢族的語言文字”,而是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那種認為這是“漢化(同化)少數民族”“消滅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的言論,是對國家語言文字政策和雙語教育的錯誤認識,甚至是誣陷。世界各國的公民都要學習和使用該國的官方語言或共通語,否則就無法在該國生存。

也有人拿“語言平等”來質疑學習和使用漢語漢字以及雙語教育政策,甚至提出既然少數民族要學習漢語,那么漢民族也要學習少數民族語言。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了各民族語言平等,如維吾爾語、哈薩克語、錫伯語,不管人口多少,使用領域差別多大,各民族語言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但也存在使用功能上的不平等。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國家的標志,代表國家的形象,從這個角度來說,某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是不能與其相提并論的,這不是一個層面的問題。當然,我們也強調在新疆少數民族聚居區工作的漢族干部也要學習少數民族語言,但這和語言平等問題是兩碼事。

新時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仍然處于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的核心,在實施普通話普及攻堅上,我們必須堅持以服務國家發展要求為核心,向國家戰略聚焦。因此,從法律上和國家語言戰略上來說,作為國家公民,少數民族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容置疑。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于凝聚全體公民的精神和意志,有利于促進各民族人民的交往、交流,有利于加快各民族共同實現現代化發展的步伐,也有利于推動全社會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

當然,國家也從法律和政策上保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②,少數民族語文在一定的領域內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少數民族中小學還保留“民族語文”課程,要加強該課程在學習和使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以及傳承少數民族文化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時代的發展和國家、民族的進步,要求我們的民族教育也要有相應的改革,要打破原有的藩籬,進一步實現開放和發展。

二、少數民族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必要性

少數民族有必要學習和使用漢語漢字嗎?提出這樣的問題似乎有些幼稚,試看世界上哪一個國家的公民不學習使用該國的通用語或官方語言?世界上有哪一個國家的學校不用該國的通用語或官方語言作為主要的教學語言?這是一個常理,所以,似乎沒有論證的必要。然而,境外“三股勢力”肆意污蔑我們的雙語教育是“同化少數民族”,是“消滅少數民族語言和文化”,還有部分人對使用漢語漢字作為主要教學語言存有疑慮、認識模糊。因此,有必要從國家利益、法律政策和現實需要等角度來進一步闡述這一問題。

(一)少數民族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國家法律賦予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公民有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權利”③,《民族區域自治法》和《教育法》也都有類似的規定。對以漢語為母語的人來說,要求學好普通話和規范漢字,克服方言的影響,實現“語同音”;對少數民族來說,在學好母語的同時,必須要學好漢語,不能把漢語當成可學可不學、學好學不好無所謂的第二語言。

這里所說的“權利”,包括一種身份認同,在其他國家,如果公民不會該國的通用語或官方語言,他的身份是值得懷疑的(新進的移民例外)。

作為中國人,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都擁有學習和使用漢語漢字的權利。有權利必然也有責任和義務,那就是端正對漢語漢字的認識,學好、使用好漢語漢字,維護祖國語言的純潔,以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而感到驕傲自豪。

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中華民族是歷史上形成的實體民族,漢語是中華民族的共同語,是這個大家庭內溝通的橋梁、情感的紐帶,這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事實。因此,從法律高度來認識少數民族學習和使用漢語漢字,就可以理直氣壯,不受任何流言蜚語和惡毒攻擊的影響,堅定不移地學好和使用好漢語漢字。同時,其他任何人和組織都不得阻攔或反對,更不能別有用心地攻擊污蔑這是“同化、漢化少數民族”。

為了保障這一權利,政府和教育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少數民族雙語教育應運而生。通過雙語教育,可以讓少數民族學生在學校內學習漢語漢字,并利用它來更好地發展自己、健康成長。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家長和學生衷心擁護雙語教育,積極參與雙語教育,就是他們行使這一權利的表現。

(二)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增強國家認同,加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應當有利于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有利于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有利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雹芰暯娇倳浽诘诙沃醒胄陆ぷ髯剷弦仓赋觯阂粩嘣鰪姼髯迦嗣竦奈幕J同,培養和樹立各族人民的國家意識、公民意識和中華民族意識。⑤

語言統一是國家統一的文化基礎。兩千多年以來,中國多次改朝換代,之所以沒有分裂,使用漢語漢字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立即采取了“書同文”措施,把當時大秦帝國內的包括北狄、東夷、西戎、南蠻等族群的語言文字都統一到一個語言、一種文字上來。雖然史書上不曾明確記載這些族群原來使用什么語言,但秦統一以后他們都逐漸使用漢語漢字(當時還沒有漢語漢字的說法),這才是一個統一國家的象征。

漢語漢字使得中華文化傳承五千年而不曾斷流,使中國成為世界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文化傳承沒有中斷的國家。漢語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記載、傳承著包括少數民族文化在內的各民族文化。由于歷史的原因,漢語方言之間語音差別較大,一直沒有實現“語同音”;國內部分少數民族沒有掌握漢語漢字,只使用少數民族語言,影響到了他們對國家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因此,進一步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于實現“語同音”,語言通則心相通,少數民族置身于中華民族大家庭,能增強對國家的認同,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各族人民學習和使用漢語漢字的過程就是學習、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過程。通過漢語漢字直接學習傳承中華文化、現代科技文化,使得各民族群眾都能夠面向全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獲得更大的發展。

總之,學習和使用漢語漢字,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形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局面。

(三)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于民族之間互相溝通、加強民族團結,是民族團結的象征

中國有56個民族,大多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需要一個族際共同語才能做到溝通交流,才能建立情感和友誼。語言不通就無法交流,不溝通不交流如何互相了解?如何實現民族團結和睦?

歷史上,由于使用漢語的人口多,漢語文獻多,文化教育發達,所以各族人民選擇漢語作為各民族的族際交際語,學習漢語漢字蔚然成風,民間通漢語者比比皆是,還涌現出很多用漢語漢字寫作的文學家。新中國成立之后,國家首先在學校教育中開展漢語漢字教育,提高了少數民族兼通漢語的能力,培養出更多的通曉漢語漢字的少數民族人才。同時,在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的漢族也學習少數民族語言。語言相通,來往密切,從事共同的社會生產和生活,大大促進了各民族之間互相了解,真正實現了民族團結。

在新疆,我們強調少數民族要學好漢語漢字,通過漢語漢字來了解和學習中華文化,了解其他民族的生活和習俗,從而開闊視野,促進民族的進步和發展;同時,也強調在基層工作的漢族干部要學好少數民族語言,了解他們的生活和需要,這樣才能做好工作,幫助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因此,搞好民族團結不是一句空話,互學語言和文化是民族團結的前提和根基,語相通,交流易,和諧容易生成;語不通,心不通,就容易產生隔閡和矛盾。

現行法律上又確定了漢語漢字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地位,少數民族可以更加理直氣壯地學習和使用漢語漢字。各民族有了共通語,在廣泛的接觸和交往中容易建立起友情,實現民族和睦相處,把民族團結真正落到實處。

(四)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于做好雙語教學,提高民族教育質量,培養面向未來的少數民族人才

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基本教育教學語言文字,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進行教育教學?!雹蕖懊褡遄灾蔚胤揭陨贁得褡鍖W生為主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從實際出發,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本民族或者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實施雙語教育?!雹甙央p語教育正式納入教育大法。

在雙語教育體系中,無論哪一種模式,主要的課程都要求使用漢語授課,體現與傳統教學模式的不同。因此,學習和使用漢語漢字是實施雙語教育的前提和保障。教師具有較高的漢語能力,才能用漢語授課,才能廣泛借鑒漢語漢文資料,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學生具有較高的漢語能力,才能用漢語學習,開闊視野,健康成長。這樣的雙語教學才會有好的效果,反之,雙語教學的質量就無法保證。

雙語教育旨在提高民族教育的質量,培養合格的人才。新時代的少數民族人才必須是“民漢兼通”,具有開拓進取精神的全才。學習和使用漢語漢字,就能充分利用豐富的漢語教學資源,借鑒內地和新疆漢語學校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管理經驗,用來改善和發展少數民族教育,縮小民漢教育之間的差距。

因此,雙語教育是民族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它改變了民族教育的方式,把漢語作為主要教學語言,發揮漢語信息量大、更新更快的優勢,用于各課程學習,從而提高民族教育的質量,培養學生達到“民漢兼通”,成為面向未來的合格人才。同時,使用漢語授課可以擴大教師和學生的視野,加強各民族師生之間的交流,從中國、世界和全人類的視角來看待學習、思考問題,這有利于教師和學生端正教與學的態度,增強信心,不斷取得進步。

(五)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于少數民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

由于語言使用的人數、領域不同,社會文化歷史不同,各語言使用的頻率和范圍是不一樣的。漢語作為國家通用語言,不僅使用人數最多,而且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以及學校教育中都廣泛使用,這是其他少數民族語言無法替代的。在中國這個大環境中,少數民族語言使用范圍有限,社會信息擁有量有限,如果只掌握少數民族語言會制約個人的發展。所以,在中國,學習并掌握漢語漢文,是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獲得更大發展空間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少數民族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當今世界是信息世界,不同語言的信息量和傳播范圍不一樣,決定了語言的社會功能不同。語言的信息和知識的擁有量也直接影響到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拿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相比較,國家的大政方針、法律政策首先是用漢語公布的,漢語的大眾傳媒,包括報刊雜志、書籍、廣播電臺和電視臺等媒體可以說是既多樣又豐富;相反,少數民族語言的媒體和資源有限,報刊雜志、書籍、廣播電臺和電視臺等媒體十分有限;漢語的網絡資源豐富而且搜索方便,與世界接軌同步,而少數民族語的網絡資源有限,沒有文字的少數民族更沒有自己語言的網絡。以學生學習來說,中小學生的漢語課外讀物和輔導材料非常豐富,而少數民族語言的學習材料,除了教材和練習冊,學習輔助材料匱乏,學生用什么來學習?國家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初中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要達到400萬字以上,沒有可讀之物,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素養如何形成?教師也一樣,不懂漢語,沒有豐富的教學素材只能自己琢磨教材,摸著石頭過河,教學質量可想而知;懂漢語就可以上網查找教學資源,網絡資源非常豐富。不同的信息量,教學資源的豐富與否,決定了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學業發展的差異。這是從信息角度談民漢教育的差距,語言信息量對教師和學生個人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再從就業和工作來看,懂漢語,就業的渠道多,范圍廣。新疆每年招考數萬名雙語教師和公務員,第一條件是漢語能力要過關(當然,南疆的公務員也要求具備少數民族語言能力),不懂漢語,就失去了報考的機會。就是經商,懂漢語的商人,商品的來源渠道和消費對象也更廣,很多維吾爾族年輕人去內地做生意打工,實現個人的發展和致富。相反,不懂漢語,就業的渠道窄,甚至在家鄉都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傊?,如果不通曉漢語,則很難走出家門,只能在縣里、鄉里,甚至村里發展,受到極大的限制;但如果通曉漢語,則可以在全疆、全國乃至全世界謀求發展,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可見,少數民族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國家、社會和個人來說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三、少數民族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緊迫性

(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已納入國家語言戰略,進入攻堅階段

所謂國家戰略是指“綜合利用國家資源和力量,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和意識形態等,實現國家目標,促進國家利益的整體計劃”。語言戰略是指把語言作為國家重要的文化資源,把國家語言能力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代表,以確保國家安全和發展為目標的整體計劃。語言戰略是國家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國家的語言戰略主要體現在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法律、政策、規劃、制度中。本文無意介入國家語言戰略的研究,只是從這一角度來論證少數民族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緊迫性。

2007年,國家語委公布《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應用科研工作“十一五”規劃》,提出我國將開展國家語言戰略研究。⑧國家語言戰略和國家語言能力是近幾年學術界極為關注的話題,特別是國家“一帶一路”的提出,語言是基礎、是前提,圍繞這一話題展開的研究更加廣泛深入。

2016年8月,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了《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⑨(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指導今后一個時期語言文字事業科學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自然也是國家語言戰略的主要內容?!兑巹潯诽岢龅?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全面提升語言文字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語言文字事業服務國家需求的能力,實現國家語言能力與綜合國力相適應。

《規劃》制定的核心指導思想是,語言要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國家的發展需求。從這個意義來說,語言文字事業向國家戰略聚焦,向農村和民族地區攻堅,向社會應用推進,向現代治理轉型,向國際領域拓展,就是這個時期國家的語言戰略。

《規劃》還提出了“十三五”國家語言文字事業的發展目標,就是一個基本,兩個全面:到2020年,基本普及普通話;全面實現解決信息化的關鍵技術,大幅度提升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國家需求的能力。

從《規劃》中可以得知,國家語言戰略要求我們:一是,重視語言文字事業,努力提升語言服務于國家戰略和國家發展需求的效率,努力提升國家語言能力;二是,把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提升到服務國家戰略和服務國家發展需求的高度來認識和落實,這是新時期對語言文字工作的總要求。據統計,至2015年我國普通話的普及率已達到73%,今后普及普通話的重心是基礎薄弱的農村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因此,2020年以前,在上述兩個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就是國家語言戰略要求,就是“十三五”的攻堅任務。

為保證《規劃》的實施,《規劃》還提出五大任務和五大工程。其中首要任務是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首要工程也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向民族地區和農村邊遠地區攻堅??梢?,在少數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特別是南疆地區,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薄弱的地區,因而也是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對象。我們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辦法,確保到2020年,新疆少數民族學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

(二)堅定不移地執行自治區黨委的決定

2017年5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召開推進雙語教育工作座談會,⑩提出3至5年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雙語教育全覆蓋,到2020年少數民族學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這一決策部署完全符合當前國家語言戰略的要求。

為此,自治區黨委進一步重申了新疆“全面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教學、加授本民族語言文字”的雙語教育主旨,決定從2017年秋季學期起,中小學起始年級全面實行國家通用語言授課,少數民族學生加授母語課程,逐個年級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授課全覆蓋。

之前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頒發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學前和中小學雙語教育發展規劃(2010-2020年)》?中由于種種原因,除烏魯木齊等北疆城市外,各地雙語教育的主要模式是模式一;此外還有30%左右的普通班,繼續實施傳統的以少數民族語授課加授漢語課的模式。目前新疆的雙語教育是三種模式并存,各地因地制宜,自我選擇合適的模式。如果繼續堅持這一現狀,很難在2020年前達到國家和自治區確定的目標。

國家和自治區確定的決策部署是服務于國家戰略,服務于國家發展需求的,它涉及國家和自治區的政治、經濟、民生以及社會生活的利益與需求,不能讓語言問題制約了新疆經濟和社會發展、文明開放進程。

現在,只有3年的時間,要把絕大部分模式一和普通班都轉到模式二,實行漢語授課加授民族語文全覆蓋,時間緊、任務重、困難多。

對待這一問題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沒有完成任務的信心,強調條件不具備,按部就班,維持現狀;還有一種是堅定信心,一定要完成國家和自治區確定的決策部署,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解決什么困難,保證任務的最終完成。我們主張的是后一種態度,下定決心完成任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一是,要讓國家語言戰略目標和自治區黨委確定的雙語教育決策部署家喻戶曉,變成人人行動、群策群力的動力;二是,當前的首要任務是解決合格的雙語教師問題,采取各種辦法和措施補充調換,確保轉換雙語教育模式所需要的合格教師;三是,改革課堂教學,調動教師、學生學習和使用漢語的積極性,采用各種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既完成各課程的學習任務,又提高學生的漢語運用能力;四是,要積極穩妥,逐年級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授課全覆蓋,做好“幼小銜接”“小初銜接”,使教師和學生逐步適應雙語教育的最終模式。

(三)盡快實現少數民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

上述國家語言戰略和自治區黨委的決策部署都是為了進一步促進少數民族個人的發展和進步。幾年前自治區黨委曾經把當時沒有就業的數萬名少數民族大學畢業生送到內地高校培訓一年,強化漢語的學習和運用,然后回新疆或在內地安排就業;南疆各地政府也組織了待業的少數民族青年去沿海地區工廠務工,這批青年回來以后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帶頭人。就少數民族個人來說,學習和使用漢語可以提高素質,開闊境界,在內地或家鄉就業發展,實現自己的理想,并帶動當地民眾脫貧致富。因此,學習和使用漢語也是當前改變新疆地區農村面貌,引導少數民族脫貧致富的有效措施。

國家已經把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提出到2020年達到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戰略任務,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也提出相應的決策部署,我們再來認識少數民族學習漢語漢字,推行雙語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倍感責任重大。只有一往無前,群策群力,不斷探索,扎扎實實地落實,努力爭取完成這一任務,才不辜負國家和自治區黨委的信任,才能真正實現少數民族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目標。

注釋:

①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事務委員會:《新疆召開推進中小學雙語教育工作座談會》,2017-05-27,http://www.seac.gov.cn/art/2017/5/27/art_36-281579.html。

②道客巴巴:《中國少數民族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權力》,2017-02-13,http://www.doc88.com/p-8176310485136.html。

③④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2005-08-31,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5-08/31/content_27920.htm。

⑤搜狗百科:《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http://baike.sogou.com/v100122098.htm?fromTitle。

⑥⑦360doc:《〈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最新修訂》,2016-01-28,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128/15/29861581_531241752.shtml。

⑧搜狗百科:《國家語委關于印發〈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應用科研工作“十一五”規劃〉的通知》,http://baike.sogou.com/v69354130.htm?fromTitle。

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國家語委關于印發〈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通知》,2016-08-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8/s3127/s7072/201609/t20160913_281022.html。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學前和中小學雙語教育發展規劃(2010-2020年)》,2013-05-29,http://www.xjedu.gov.cn/xjjyt/jyzt/xqjywlxz/ctzc/2013/60171.htm。

[1]戢廣南.破除雙語教育思想障礙,增強各民族學習國家通用語言的自覺性[N].新疆教育報,2017-09-18.

[2]蘇金智.文化和諧論和國家語言發展戰略[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12,(3).

[3]張文木.在推進國家語言戰略中塑造戰略語言[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1,(3).

[4]張藝.國家漢語戰略初探[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2005,(4).

[5]趙世舉.切實推進國家語言能力發展戰略[N].光明日報智庫,2016-05-11.

[6]孫渝紅.語言教育與國家戰略[D].西南大學博士論文,2009.

猜你喜歡
語言文字雙語少數民族
語言文字運用專項練習
語言文字運用題的變與不變
小題精練(四) 語言文字運用
小題精練(三) 語言文字運用
我認識的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一)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二)
快樂雙語
快樂雙語
快樂雙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