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昂Q笪幕敝黝}全員運動會的創意設計與實施

2017-04-17 22:37石峻
基礎教育參考 2017年5期
關鍵詞:海洋文化全員主題

石峻

[摘 要]為改變傳統的學校運動會的諸多弊端,探索設計與實施了“海洋文化”主題全員運動會,以課程化的形式推進校運動會的開展,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發展,凸顯“學生運動會為學生”的校運動會宗旨。

[關鍵詞]海洋文化;主題;全員;運動會;課程

傳統的學校運動會,通常以“田徑”比賽項目為主,設置的項目通常為跑(短跑、中長跑、跨欄跑)、跳(跳高、跳遠、三級跳遠)、投(壘球、鉛球、實心球)三大類,受競賽規程“每人限報2項、每項限報2人”的限制,每班參賽人數不足全班人數的30%,從而形成了“多數學生看、少數學生干”的比賽場面?!皩W校運動會為學生”是學校舉辦運動會的宗旨,但傳統的學校運動會顯然對這一宗旨貫徹得不夠,存在諸多弊端。為此,浙江省樂清市智仁鄉寄宿小學進行了新的探索和嘗試。

智仁鄉寄宿小學雖然坐落在東海之濱,但很少對學生們進行有關海洋知識、海洋文化的普及。據對全校三至六年級共計366名學生的問卷調查得知,只有3.6%的學生知道“什么是海嘯”;1.1%的學生初步了解“海洋法庭”是一個什么樣的機構;1.6%的學生下海體驗過“撿花蛤”等勞作活動??梢?,當下學生對海洋知識、海洋文化的掌握及海洋勞作體驗是何等欠缺。但如何加強對這些海洋知識、文化、技能的學習與傳播?近年來,學校一直探索“活動主題化、主題課程化”之路,所以在實施“農耕文化”主題運動會課程之后,又將“海洋文化”作為運動會的主題,旨在進一步將校運動會以課程形式推進實施,從而讓學生習得有關海洋的知識與運動技能,同時也傳承海洋文化,并形成系列化活動課程。

一、“海洋文化”主題全員運動會的設計

1.將海洋勞作活動中的體育元素引入運動會,指向體育核心素養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空間。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海洋環境和資源條件優越。廣大漁民在灘涂養殖、出海捕魚與大自然戰風斗浪中形成了很多寶貴的生產、生活技能,其中有些本身就是體育運動技能,有些只要稍加改造便是運動技能。于是,學校收集了大量海洋漁民勞作技能,充分挖掘其中的體育元素,通過引進、改進等方法手段,將其引入運動會競賽,直接指向體育核心素養的發展。至此,根據小學階段各年級學生能力水平,學校把運動會的主題確定為“海洋文化”,并選擇了9個集體項目和15個個人項目作為運動會比賽項目(見表1)。

2.改變勞作方式方法,適切運動競賽需求

海洋勞作活動與體育活動有著本質的區別,勞作活動主要是體力勞動,而體育活動主要是身體練習,至此,就需要通過嬗變、改造勞作活動的方式方法等手段,使其符合體育競賽需求。如“拋纜繩”項目,源自漁船靠岸時漁民將纜繩拋向岸邊把船固定在碼頭操作過程的一個環節。通過改造,將拔河繩截取一段,盤繞成圈,讓學生以從體側向前將拔河繩拋出的形式進行比遠。再如“賽龍舟”項目,源自漁民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而學校的“賽龍舟”是多人跨坐在“龍舟”(將兩條體操凳連接在一起,下裝若干個小輪子而成)上,集體雙腳蹬地將“龍舟”向前滑行達到終點,重點發展的是學生們的下肢、腰腹力量及團隊協作精神。

“泥馬”是漁民下海涂釣跳跳魚、捉蟶、拾泥螺等的常用交通工具,使用時雙手握住泥馬上的橫檔,單腿跪在泥馬上,另一只腳在泥涂上蹬,只要擺穩橫檔、身體平衡,泥馬就在海涂上疾行如飛,故有“海涂輕騎”之稱。而學校的“踩泥馬”比賽就是源自這一海涂勞作活動,所用的“泥馬”是用兒童滑板車將底盤加高制作而成,練習方法與海涂上的“踩泥馬”一樣。諸如“拋纜繩”“賽龍舟”“踩泥馬”等項目,其作用和價值是其他項目無可替代的,不僅體現了“海洋文化”主題,也體現了體育競技的味道。

二、“海洋文化”主題全員運動會的實施

1.課堂內外組織學練,掌握屬性,提高技能

“海洋文化”主題全員運動會的競賽項目基本上都是原創的,學生第一次接觸。既然是運動項目,就含有一定的運動技術技巧成分,因此,就有必要教會學生掌握。如“踩泥馬”項目,要讓學生熟悉“泥馬”屬性,還要讓學生掌握全身協調用力的方法;再如“巧過鐵索橋”“爬漁網”“章魚爬行”等攀爬項目,在加強學生保護與自我保護的同時,要讓學生掌握手腳協調用力的方法與技巧,而這些運動技術都需要在體育課上進行傳授。

體育課教學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教學,教師可以根據項目的特點將其有機整合到教學中。如“巧過鐵索橋”“爬漁網”“章魚爬行”就可以同體操教學中的“攀爬”教學單元整合;“拋纜繩”“沙灘地擲球”就可以同“投擲”教學單元整合;“大海尋寶”“沙灘拾貝”“種花蛤”就可以同“跑”的教學單元整合,等等。這些方法策略,能有效地把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在讓學生掌握這些運動會競賽技能的同時,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此外,在運動會項目確定后,學校的場地及相關器材實行全方位開放,學生在課間、課外隨時隨地可以進行自主練習,以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練中掌握競賽技能,培養自主鍛煉的習慣,同時為運動會的順利開展做好鋪墊,打下基礎。

2.集體個人模塊推進,個別調整,整體實施

為期兩天的運動會,賽場上沒有檢錄處、沒有預賽,學生不佩戴號碼布,也聽不到發令槍聲,一切比賽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整個比賽分集體項目和個人項目兩大模塊進行,每個模塊均安排一天時間。集體項目模塊分兩個場地同時進行;個人項目模塊將各項目分布在不同區域,采用定點、定項目、定裁判員、定時間段同時進行,學生只需要在規定的時間段去參加比賽,隨機分組,隨到隨比。如果學生對比賽成績不滿意,可以向裁判員申請再賽一次,一般情況下,大部分項目都是一次性決出比賽名次,從而打破了傳統運動會賽程嚴密、賽規嚴格的做法,充分體現了比賽自由、自主。個人項目比賽中,為避免個別項目參賽學生人數過于集中,學校還專門成立了賽事協調小組,負責參賽學生的調度,力求保證各項比賽進程順利推進。

三、“海洋文化”主題全員運動會的實施成效

1.全員參與,體現了“學生運動會為學生”的校運動會宗旨

集體項目是以班為單位組隊參賽,個人項目取消“限報”的規定,只要喜歡就可以報名參加。據統計,除集體項目外,學生參與個人項目比賽人均達到了4.5項,沒有落下一位學生,實現了“人人參與、個個爭先”的校運會目標,體現了“學生運動會為學生”的校運動會宗旨。

2.校本化設計,凸顯了體育核心素養的發展

從比賽項目的確定到比賽的組織實施,從開幕式的成功上演到閉幕式圓滿謝幕,一切都是圍繞“學生的發展”這一教育理念,一切都是根據學生的特點、需求及學校辦學理念、課程理念、地域資源特點而進行校本化設計,凸顯了體育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及體育品德三大核心素養的發展。集體項目凸顯了“集體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個人項目不失體育競技運動的本真,凸顯了“個人運動技術與能力的體現”。開幕式上各班學生圍繞“海洋文化”主題自編自導的入場儀式,以及閉幕式上“致敬海洋”頒獎典禮,都彰顯了“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

3.課程化推進,突出了“海洋文化”的主題特色

課程推進注重的是過程?;诤Q髣谧骰顒佣O計運動會項目的舉措,不僅弘揚了海洋文化,傳承了大海謙恭儉樸、海納百川的胸懷和勞動人民戰風斗浪的時代精神,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了海上作業的辛勞,從而積極發展體能,培養堅毅品質。從賽前每一個比賽項目的遴選、比賽器材的制作與改進、器材的適應性學練到入場式、比賽、閉幕式,每一個環節學生都參與其中,充分體現了運動會課程化的特點,突出了“海洋文化”的主題特色。

4.運動會創新,贏得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為期兩天的校運動會受到了社會及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樂清電視臺、《樂清日報》《溫州晚報》《溫州都市報》爭相報道了運動會的盛況,中國文明網、浙江文明網、浙江民辦教育網、網易溫州頻道、樂清教育網等多家網站也報道了運動會的盛況,一時間,學校微信公眾號關于運動會的報道被大量閱讀與評論。

“海洋文化”主題全員運動會是以海洋知識、技能、品格培養為著眼點而創生的拓展性課程,學生掌握海洋知識的過程就是認識海洋、與海洋交朋友的過程,學習海洋勞作技能的過程就是培養運動能力、創造力的過程,經歷體驗、磨練的過程就是培養海洋精神的過程。因此,“海洋文化”主題全員運動會的設計與實施有利于幫助學生從小了解海洋、關注海洋,培養學生愛海洋、愛家鄉、愛環境的美好情懷,使學生發展體育運動能力,擁有強健的體魄,并形成寬容、堅韌、合作、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參考文獻(編者略)

(責任編輯 張慧籽)

猜你喜歡
海洋文化全員主題
全員核酸
圖們市開展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全員培訓
全員校運會,全員齊參與
三臺縣:“三個全員”提升紀檢干部能力
海南省海洋文化旅游開發探析
沿海高校學生海洋觀培養與塑造淺析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跨文化城市建設研究
淺析古詩詞教學中意象教學的策略
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的“五步走”
近十五年山東半島海洋文化研究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