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課程改革如何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

2017-04-26 10:47桑海英孫先洪
課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2期
關鍵詞:信息素養核心素養

桑海英+孫先洪

【摘要】當前,核心素養已成為教育界的熱詞。研究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學生核心素養的強化,就成為未來初中課程改革的頂層設計。因此,要想充分發揮核心素養理念在初中課程改革中的指引作用,我們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以達到強化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核心素養理念的轉化;課程核心素養觀的樹立;教師教學素養的提升;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兼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 初中課程改革 信息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6-0008-02

2016年9月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在北京師范大學正式發布,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提出是在國際大背景下,國家對未來教育發展提出的新目標,寄托了國家對教育未來發展的期望?!吨袊鴮W生發展核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要素,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十八個基本要點。根據這一總體框架,可針對學生年齡特點等進一步提出各學段學生的具體表現要求。初中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這一階段的教育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習慣,端正的學習態度以及正確的學習方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要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頂層設計,針對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制定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改革措施,來達到最終強化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一、核心素養理念的轉化

目前,“學生核心素養”受到全世界教育界的普遍關注,作為世界性的研究課題倍受矚目。所謂“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1]

核心素養,是世界范圍內普遍實行的一個的理念,讓這種理念轉變為初中生成長的精神支柱,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轉化:一是我國學生核心素養模型的構建是在借鑒國際經驗,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和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科學性、民族性、時代性。因此,在學習國際先進理念與做法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自己的民族本色。二是將基本的核心素養轉變成為具體學科的核心素養,要體現不同學科的特色,同時還要注意不同學科之間共性核心素養的培養。三是將學科的核心素養轉換成為學生的核心素養,要注意各個不同學段學生核心素養培養重點的不同,要有所側重,同時又要注重不同學段核心素養培養的銜接,要有延續性。這樣才能符合學生身心和認知發展的規律,切實提高他們的核心素養。

二、課程核心素養觀的樹立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涵蓋了知識、技能以及情感三個方面,核心素養要比單純的“知識”以及“技能”更適合當今的中國社會,核心素養可以整合學科知識、基本能力、核心能力與情感態度。核心素養可以重視知識、技能與情感的統一,致力于培養全面發展的健全的個體?!爸袊鴮W生發展核心素養”作為課程改革以及發展的指揮棒,所著眼的是如何兼顧學生的認知、技能以及情感的全面發展,防止出現不均衡發展的現象。臺灣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國民核心素養指出,不僅要尊重“基本能力”,也同時尊重“學科知識”,應視各領域/科目之性質與學習階段之差異,彈性調整“能力”的培養與“知識”的學習兩者之間的比重(蔡清田、陳伯璋、陳延興、林永豐、盧美貴、李文富、方德隆、陳圣謨、楊俊鴻、高新建、李懿芳、范信賢,2013)。[2]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課程目標包含學科知識、基本能力、核心能力與態度情感等方面,而非過去將課程目標僅僅局限于學科知識而將基本能力、核心能力與能力指標都排除在外,或者反之,僅有基本能力與能力指標,而將學科知識排除在外。

因此,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應該樹立新的課程改革價值觀——課程核心素養觀,課程核心素養觀是對課程知識價值觀的一種超越。核心素養是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的綜合表現。這種課程核心素養觀是對課程知識價值觀的一種繼承與發展,是對課程價值觀認識上的又一次飛躍。

三、教師教學素養的提升

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關鍵在于要有一批具有較高教學素養的教師隊伍。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現在中學師資在大學也主要接受的是分科教育,在畢業之后教師培訓中,也主要是針對分科知識的技能培訓,因此,導致了他們的課程與教學認知層次低,認知視野狹窄。如果教師僅僅滿足于自己所學學科的知識與技能,不能及時充實與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將很難適應當今教育的迅速變革,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將不能付諸于實現。因此,要想學生具有核心素養,首先是教師隊伍應該具備教育教學核心素養?;诤诵乃仞B的教學,要求教師要抓住知識的本質,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掌握所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感悟知識的本質,積累思維和實踐的經驗,形成和發展核心素養。[3]只有卓越的教師才能培養卓越的學生,因此,國家需要改革現存的教師教育體系,完善教師培訓機制,提高在職教師的核心素養,同時,在教師的選拔上,把真正具備核心素養的人才吸收到教師隊伍中來。

四、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兼顧

社會心理學家奧爾波特曾說:“明確而堅定的價值觀的有無是區分一個人人格是否健康、心理是否成熟的標志?!碑斍暗某踔猩?,出生在教育信息化大浪潮下,復雜的文化生態環境以及多元文化影響著他們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因此,初中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應該兼具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成績和分數已不再成為家長和學校追求的唯一目標,而是更加關注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教育,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和責任擔當,積極履行公民義務,理性行使公民權利,具有國家意識,能自覺捍衛國家主權、尊嚴和利益,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樹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理想和信念,真正地做到立德樹人。

因此,要充分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初中課程體系和評價標準要以“學生核心素養”為統領,設計個性化的課程體系??梢蚤_設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走學生個人課程設計與實施的路子。第一,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發展和成長規律,開展豐富多彩的選修課,讓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尋找自己的興趣點,鍛煉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第二,建立初中學生發展引導機制,成立專門的學生發展小組,有針對性地對學生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比如學業、心理、理想信念、思想品德等進行及時發現和處理。這些措施的實行不僅能讓學校和教師對學生的人生發展方向有準確的把握,而且還能幫助他們科學地設計適合自己未來發展的課程體系,能夠使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相結合,并最終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課程。

五、重視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網絡學習已經日益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教育組織形式。學生使用網絡信息技術、智能手機等先進的技術設備的移動式、碎片化學習已成為常態,因此,學生信息素養的提高就顯得尤其重要。

較高的網絡自我效能感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英語網絡教學環境的偏好,而且可以形成更好的學習態度,影響搜索策略以及面向網絡使用的學習結果。[4]因此,教育研究者今后應該更加關注學生對有關網絡教學的觀念以及使用的研究,探索他們對于英語網絡學習環境以及網絡教學的態度,才能真正有效地推進網絡教學的貫徹實施,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促進學生的個性化自主學習,使學生在英語網絡教學中獲益。[5]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N].2016-9-14.

[2]蔡清田,陳伯璋,陳延興,林永豐,盧美貴,李文富,方德隆,陳圣謨,楊俊鴻,高新建,李懿芳,范信賢(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草案擬議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委托研究報告).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

[3]史寧中.推進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革[J].中小學管理,2016(2).

[4][5]孫先洪.網絡自我效能感與網絡英語學習環境的偏好的實證研究[J].外語學刊,2016(1).

猜你喜歡
信息素養核心素養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關于導學案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
“通信系統仿真”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借助MOOC打造一門有趣有視野的信息素養通識課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