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現狀及治理對策

2017-04-29 09:13陳學鶯
經營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會計信息披露上市公司

摘 要:會計信息披露制度起源于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和委托代理關系的形成,其質量的關鍵在于披露是否真實可靠,披露是否充分及時以及披露的對象之間是否公平。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違規、違法的事件屢有發生,本文結合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分析信息披露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關治理對策。

關鍵詞:上市公司 會計信息披露 會計監管

一、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現狀

會計信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及受托管理責任的履行情況,是企業財務決策的語言,也是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我國在2006年12月13日通過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要求保證披露的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等質量保證,但事實上我國目前披露的會計信息存在許多問題。本文通過搜集深圳證券交易所“誠信檔案”中“信息披露考評”結果,判斷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高低。為使結果更加直觀,這里對各個等級進行了賦值,不合格=1,合格=2,良好=3,優秀=4,并計算了均值。從表1中可以看出,深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均值在整體上在良好等級附近呈現波動的趨勢。

從深交所“上市公司誠信檔案”中“處罰與處分記錄”來看,2014年共有19條記錄,2015年共有25條記錄,2016年共有33條記錄,且個別公司經常受到處罰與處分,可見會計信息披露問題越發嚴重,主要問題為會計信息披露不真實、不及時、不充分、不公平。

1.會計信息披露不真實。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钡怯行┥鲜泄緸榱颂岣吖善笔袃r,迅速籌集資金,而選擇對外披露不真實、虛假的信息,存在“報喜不報憂”現象。

2.會計信息披露不及時。信息具有時效性,一旦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不及時,信息便失去了價值,且還可能會導致內幕交易的達成,損害市場經濟。雖然《管理辦法》已經明確指出,當上市公司發生了可能影響股票價格的重大事件時,應及時對外公布,然而如今還是有很多上市公司違反規定,根據自身利益而決定披露時間。

3.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豆芾磙k法》中規定信息披露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據深交所的數據顯示,存在因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而違規的上市公司,他們對應該披露的信息沒有做完整充分的披露,而是避重就輕,選擇披露對自己有利的信息,避開不利的信息,如對重大投資項目披露不充分,會造成信息失真,誤導投資者。

4.會計信息披露不公平。會計人員在形成會計信息過程中不應偏向哪一方,應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如實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結果。在我國行業內部尚存在不正當競爭,導致審計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不能得到保證,尤其中小會計事務所內部質量控制薄弱、出示不實審計報告的問題突出。

二、影響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規定是借鑒西方發達國家證券市場信息披露制度的經驗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而建立起來的。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信息披露制度的改革,但對會計信息具體行為的認定還不明確,因此對于有些模糊的規定,在認定違規行為、分擔法律責任時難以執行,導致有些上市公司在利益的驅動下鋌而走險來獲得自身最大的利益。

2.外部會計監管不規范。從以上現狀的分析,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時常常出現不真實、不及時、不充分、不公平的現象。上市公司的審計監管由具有注冊會計師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負責,目前法律對注冊會計師審計范圍的規定的限制,加上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過程中不嚴格遵循審計原則,甚至丟失職業操守,又或因利益驅動,幫助上市公司造假等,因此由于外部會計監管還不夠規范,導致違規現象頻發。

3.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不合理。近幾年,我國上市公司出現了了機構設置繁瑣、股權結構不合理及監管不到位的問題,追蹤溯源,是由于我國上市公司很多都是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的,股權結構還呈現“國有化”特征,經常出現“一股獨大”以及內部人控制的局面。

三、規范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對策

1.完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健全法律法規建設。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已經先后制定并發布的關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法規和制度,但還需進一步完善。針對現存法律、法規不細致之處,立法機構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體系,尤其明確會計信息披露違規行為的認定標準和處罰處分方法,使執法機構有法可循。

2.構建政府、行業和社會監督三位一體的立體監管框架。在我國,具有監督會計信息職能的政府機關有財政、稅收、 審計、工商管理等,各部分的協調統籌具有一定困難,在對信息披露的要求上未能形成一致性,導致政府監管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引入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給予行業監管機構一定的權利,對會計信息披露進行專門的監督管理,同時強化輿論影響和媒體監督,提高股東和投資者獲取公司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和公平性,即構建政府、行業和社會監督三位一體的立體監管框架,

3.完善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結構。要完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需要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各司其職,相互協調和監督。首先,一個健全有效的董事會中,獨立董事的角色至關重要,要確保獨立董事的獨立性,不受控股股東和公司管理層的限制,以達到監督、制衡的作用。其次,上市公司應建立內部審計委員會,完善內部審計制度,以保障公司財務的透明度,且內部審計委員會要獨立于會計機構,可聘請道德素質高、專業水平過硬的人員進入委員會,保持較強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4.建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信用考評制度。深圳證券交易所于2001年頒布《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辦法》,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進行考核,社會投資者可以從“誠信檔案”里了解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質量等級和處分情況,該考評有利于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督,因此應該繼續推進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信用考評制度,完善信用考核機制,提高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對于考評等級低的公司,應在擴大經營和申請貸款等方面受到限制,對在信息披露中表現優秀的公司給予更寬松的籌資條件,從而在更公平的環境中優化社會資源配置。

參考文獻:

[1]周翼翔. 公司內部治理機制與績效的交互效應——基于內生性視角的經驗證據[J].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04):93-105.

[2]徐維蘭,薛寶莉.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現狀及其內部治理對策——基于深交所的經驗數據[J]. 會計之友,2011,(27):118-120.

[3]黃軼飛,劉玉峰.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法律責任的弱化治理[J]. 會計之友,2014,(29):24-27.

[4]徐田野.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財經問題研究,2014,(S1):86-89.

作者簡介:陳學鶯(1996.01—)女。福建龍巖人。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專業學生。研究方向:會計信息披露。

猜你喜歡
會計信息披露上市公司
基于產權會計理論對國企低效原因回顧與思考
會計信息的提供者對會計信息披露的影響研究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探究
上市公司財務會計報告披露問題研究
對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思考
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
行為公司金融理論的現實意義
XBRL在我國會計信息披露應用的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質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