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2017-05-09 20:31蒲德忠
速讀·中旬 2016年8期
關鍵詞:創設情境生活化教學小學數學

蒲德忠

摘 要:數學知識和生活有密切聯系,在課堂教學中把生活和數學知識結合起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數學。那么具體如何進行生活化教學呢?下面筆者將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創設情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小生活經驗很是缺乏,對生活中的各種現象都會充滿好奇心,對在自己不明白的知識也都具有濃厚的求知心。如果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抓住了小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進行生活化教學,必然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自身教學實踐中,筆者仔細分析了學生心理活動的特點,依據課本知識結合生活實例,創設相關情景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并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結合生活實例進行數學教學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基本都是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對生活中的計算活動產生一定的認識。如在學習“認識鐘表”、“認識人民幣”、“認識圖形”等這些知識后,學生可以對生活中的實物有了大概的認識,在生活中遇見后學生又會對其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使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前,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注意觀察這些物品,加深學生的印象,那么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提問這些物品和數學有什么聯系?學習了數學的數字,才能認識鐘表,才能了解人民幣的價值;學習了數學的加減法,才會懂得計算。在認識數學圖形的教學時,教師也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例,比如認識圓形,那么生活中的籃球就是例子;還有正方形的學習,生活中的例子就可以拿盒子之類作比較。由此可以看出,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是有密切聯系的,只有把握到這一點,教師的教學才會更有趣、更生動。

把數學知識和生活結合起來,可以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更加直觀清晰。生活中的物品運用到教學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想象生活實例,再結合老師所教的知識,這樣在他們腦海中形成的知識就不是孤立的了,而是有事實依據的。小學階段學生的想象力豐富,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有時候會對數學學習的客觀性造成影響,因為數學知識是具有科學性、邏輯性的,因此教師要靈活運用生活中的實例激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數學思維。

二、創造生活化的問題情境

問題是學習的源泉,有了問題的產生,學生的學習才能更加有動力,學習效果也能更加明顯,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從而激發他們的發散思維,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活動中創造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繼而集中他們在數學課堂學習時的注意力。

在認識人民幣和學習加減法后,教師就可以創設一個問題情境,鞏固學習的知識。如問題情境可以設成“小明的媽媽給了他20元錢,讓他去超市買東西。小明買了一個冰淇淋3元錢,問小明還剩多少錢”。如果是針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就可以加深問題情境的難度,如“小明的媽媽給了他20元錢,小明買了3包鹽,每包鹽2元。小明還買了5顆糖,一顆糖的價格是2元,問小明還有多少錢”。買東西這件事是學生在生活中都會去做的,這樣的問題情景對于教師是非常容易的,而對于學生來說這樣的問題情景也是非常有趣的,把生活中實實在在發生的事結合數學知識,這樣的問題情境對學生的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

教師也可以在知識學習后進行情景模擬,策劃一場充滿數學知識的模擬生活活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肯定很高。在數學圖形學習后,組織一場圖形歸類活動,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圓形、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放入正確的地方;在學習了加減法后,舉行“買玩具”的實踐活動;在認識了人民幣后,拿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讓學生認識。這樣的活動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愉快中獲得知識;這樣的活動也是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的,同時這樣的學習方式也可以讓學生和教師拉近距離,讓學生更為親近老師。因為學生對教師有一種天然的敬畏感,一些膽小的學生甚至對老師有害怕厭惡的情緒,所以,如果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多創設問題情境,經常與學生進行互動,對學生和教師之間感情的聯系是很有幫助的。

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舍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方式的特點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在課堂中是主體位置,而新課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地位,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實行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教師要改變只注重課本知識的情況,而是要把課本知識與生活、與科技、與社會結合起來,在不斷地教學中發現它們之間的結合點,把教學生活化。這樣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也了解到了生活中所發生的各類事情,學生也可以感受到生活和知識真切地結合。

數學學習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數學知識的客觀性、要求的準確性、數學思維的邏輯性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這就更要求教師注重知識教學方式,設計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做好生活和數學知識的結合,在課堂教學中列舉生活實例,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也不是那么困難,也不是那么深不可測,同時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念。

知識的鞏固少不了練習,數學更是如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設計數學試題的時候注意語言的恰當性,能夠學以致用,就說明學生的學習效果是相當不錯了。數學習題和生活聯系起來,把生活中發生的事情通過數學習題表現出來,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可以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意識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從而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有個積極的感受,繼而對數學學習也有了新的認識,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學習并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小學數學的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并運用到教學實踐活動中去;也只有這樣的教學才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幫助學生有價值的學習,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讓他們感受到豐富的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的價值,也可以讓學生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提高學習成績。在不斷的教學活動中還需要教師擁有創新意識,不斷探索發現更多的教學方法,有效的結合實際生活和數學教學,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新知識。

猜你喜歡
創設情境生活化教學小學數學
建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之我見
淺談初三語文閱讀教學
也談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