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竇娥冤》“人物矛盾”探析

2017-05-13 14:11孫樂樂
青春歲月 2017年6期
關鍵詞:竇娥冤竇娥

【摘要】針對王國維提出的“人物之矛盾”,探究竇娥形象的“矛盾性”體現為性格本身的矛盾和其與行為的邏輯矛盾,這種矛盾性不應該簡單地給予批評。結合作者以及時代,解讀竇娥,得出竇娥形象具有藝術性。

【關鍵詞】竇娥;人物矛盾;形象藝術

一、“人物矛盾”所在

自王國維《宋元戲劇考》的問世后,對《竇娥冤》一劇的論述逐漸多起來。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評價“關目之拙劣,所不問也;思想之卑陋,所不諱也;人物之矛盾,所不顧也”。他認為元雜劇以自然取勝,不用考慮人物的矛盾。從《竇娥冤》這部戲劇的情節內容來看,可以得出竇娥形象矛盾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性格本身隱含矛盾,二是行為與性格前后不同的矛盾。竇娥性格復雜而具有多重性,順從與反抗融合。行為與性格邏輯不嚴密,性格特征與情節沒有完全統一。竇娥形象看似矛盾——既是順從命運的“孝媳”,又是剛直不屈的“反抗者”;既是帶有儒學氣質的“才女”,又是直率潑辣的“怨婦”;既是善良感人的“義女”,又是不顧他人的“自私者”。

二、創作藝術下的“人物矛盾”

1、時代性

《竇娥冤》作為一出社會劇,是時代的特殊產物,而竇娥正是關漢卿那個時代的縮影。當時社會政治黑暗,有多少“竇娥式”的中下層百姓深受迫害,卻又無力反抗,這就本身造就了那個時代人們的復雜心理狀態,敢怒不敢言,想反抗卻又無能為力的狀態,它帶有歷史的矛盾性。竇娥性格之所以復雜和矛盾,體現在她內心深處是俠女義士,善良而具有反抗精神,但呈現出來的直接面貌是女囚,竇娥這種矛盾性格正是關漢卿浪子風格和斗士情懷的體現。

2、文化傳統

從中國古代文化背景來看,竇娥控訴天地的行為也不是唐突和矛盾的。古代人們對天的敬仰與崇拜,導致許多文學創作家容易把人與天地聯系在一起。竇娥本性是善良的,她不是與楚州的百姓為敵,而是像張驢兒,賽盧醫這樣的奸詐小人當道,黑暗官吏明目張膽地殘害百姓,竇娥是對一個社會發出的控訴,這控訴就應該感天動地。最初,竇娥對于天地的公正是毋庸置疑的,她認為代表青天大老爺的官吏“明如鏡,清如水”,希望官府替她伸冤,但官府并沒有踐行天道,臨刑前還希望自己的“冤枉事天地知”。竇娥雖是一個反抗者,但她畢竟是那個時代的人,對天的膜拜和信仰是沒有變的。

3、情感性

借人物的心理情感來刻畫人物個性,是中國古典戲劇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其表現手法的著重點在于情感的感染力上。我國古代的傳統觀點注重文藝本身的情感因素,對于元代作家而言,情感高潮是他們敘述的重點,也是他們寄情表達情感之所在,金圣嘆就有“至之情”的說法。竇娥蒙受巨大的冤屈后,所發的三樁誓愿全部實現,情節注滿了情感力量,為舞臺的表現增加了充沛的激情。美籍學者時鐘雯就認為元雜劇的創作最主要的是改變氣氛和強化感情表達?!陡]娥冤》這部劇作呈獻給觀眾的是社會的正義力量,給予觀眾的是一個宏大的主題。六月飛雪,三年亢旱所有神奇的現象能激發起觀眾的想象,使演員、觀眾的情緒達到了高潮,其惋惜,震撼之情深入人心。

4、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結合

關漢卿創作的一個鮮明特點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結合。而《竇娥冤》這部劇的復雜性和竇娥形象的復雜性就是現實主義批判向浪漫主義的轉變。關漢卿善于抓住現實細節,又使十分貼近生活的“竇娥”這一形象充滿浪漫色彩,造就了竇娥形象矛盾卻又飽含藝術特色。三年后誓愿應驗,竇娥托夢雪冤的結尾都是將不可能實現的愿望變成現實,都是現實主義手法浪漫主義色彩結合的表現。關漢卿創作《竇娥冤》中竇娥三樁誓愿的初衷,反映的是竇娥與封建勢力反抗精神,本身是戲劇沖突的高峰,是“感天動地”的浪漫主義筆法,反映的并不是內容本身。并且關漢卿引用“東海孝婦”的典故,也是象征地說竇娥的形象,即一個典型的孝婦形象。

5、矛盾的轉化——性格動態發展變化

竇娥的矛盾形象可以看做是一個動態的發展變化過程。竇娥思想的轉變和覺醒,必然引起人物行為的變化,這種覺醒的動態變化也體現了哲學上矛盾發展的前進過程。關漢卿創作《竇娥冤》的偉大之處在于成功地把外在的社會性沖突引入了心理意識層面,伴隨著善良與邪惡勢力戲劇性沖突的轉折與演進,竇娥強烈的心理動作也發生凝結與變化。竇娥矛盾形象的變化應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社會現象。這種雙重性格是外在的善惡沖突,以及潛在的情感、理念沖突相互扭結的復合形態的演變過程。關漢卿筆下的竇娥在經歷了“大人你明如鏡,清似水”對社會現狀的期望破滅“人是賤蟲,不打不招”的黑暗,經過張驢兒小人陷害,昏官誤判,逼得竇娥把她骨子里的反抗精神表現出來,達到了戲劇的高潮,所以她的性格由之前的逆來順受,安分守己變為怨天喊地,控訴社會。

6、人物個性的顯現

按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人物塑造論來說,性格即使有類型,但類型中還應有個性。李贄就有“全在同而不同處有辨”的說法。竇娥這種人物性格自身存在的矛盾正是正義善良性格類型中的個性體現。竇娥之所以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跟她獨樹一幟的人物形象分不開,即在順從與反抗的自我矛盾中掙扎,最終一迸而發的性格,正是鄭正鐸所認為的關漢卿塑造人物形象獨特的一面。她與古代其她婦女形象不一樣,關漢卿筆下的竇娥就是內心堅強,充滿反叛心理,關漢卿將這種心底的不平之氣抒發出來,這更是作者關漢卿心底的吶喊,是一個時代的吶喊。關漢卿創作以竇娥的個性取勝,他以文學創作的藝術,是竇娥這個時代的獨特之處,是作者內心的體現。

三、總結

竇娥形象雖然是復雜的,但正如王國維所說的“人物之矛盾,所不顧也”,竇娥形象提現了時代性,并且蘊含文化傳統與飽滿情感,加之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使她的形象呈現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是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典型,其藝術價值極高。

【參考文獻】

[1] 趙建坤. 關漢卿研究學術史[M]. 廣州: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8.

[2] 李昌集. 王國維對元雜劇三點批評的當代解讀—— 一個世紀學案的重新討論[J]. 文學評論, 2010(05).

[3] 蔣乃珺. 《竇娥冤》竇娥形象分析——兼談元劇形象塑造中的人物矛盾[J]. 南京曉莊學院學報, 2000(2).

[4] 王慧君. 試用矛盾分析法探究關漢卿元雜劇中的女性形象[J]. 文化學刊, 2016.

[5] 李 濤. 竇娥冤的矛盾藝術[J]. 語文教學之友, 2005(03).

[6] 王德勇. 我國古代文學評點中的人物塑造理論[J].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1984(01).

【作者簡介】

孫樂樂,女,西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

猜你喜歡
竇娥冤竇娥
竇娥冤
芻議《竇娥冤》悲劇的審美價值
論《竇娥冤》情感節制的審美追求
“剛”與“柔”的完美統一
《竇娥冤》的悲劇價值淺談
淺談《竇娥冤》的悲劇性
《竇娥冤》人物悲劇命運探究淺析
品味元雜劇《竇娥冤》的人物形象和風格特征
誰殺死了竇娥
竇娥的第三樁誓愿讓人不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