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背景和思想淵源

2017-05-13 10:41劉姝君
青春歲月 2017年6期
關鍵詞:鄧小平理論淵源背景

【摘要】鄧小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飛躍,創立了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開辟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鄧小平理論在本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產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和思想淵源,是歷史與邏輯之必然。

【關鍵詞】鄧小平理論;背景;淵源

一、鄧小平理論的形成背景

1、國內背景

1956年以后,我國基本完成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國轉入了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新時期。新時期就需要新的理論指導,在同年召開的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就曾試圖解決這個歷史課題。八大深刻地分析了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提出了進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政治路線,所以后來就出現了1956年、1957年經濟發展較好的形勢。然而,遺憾的是我國后來的發展形勢并為能按照八大的路線走下去。反“右傾”、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運動等等,這一連串的運動把八大的發展路線斬斷了。

這里我們要特別關注“文化大革命”的反面教育?!拔幕蟾锩北粡V泛認為是自1949年建國以來最動蕩不安的災難性時期?!拔母铩睂ξ覈洕?、政治、文化等工作的破壞,怎樣估計都不會高。但是,這場運動也有一個深刻的好處,那就是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了“左”傾的錯誤?!拔母铩笔?,把“左”推到了極端,最終使矛盾激化并暴露無遺。這樣,人們就清楚的看到了“左”傾錯誤所帶來的嚴重危害,并且要下定決心糾正它。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沒有“文革”的反面教訓,要糾正黨內一直占主導地位的“左”傾錯誤是不可能的,如果不克服“左”傾錯誤的指導,回到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的正常軌道上來,回到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上來,即使提出了鄧小平理論,那也會被視為“異端”、“邪說”。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20年的實踐活動和經驗教訓,對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是必要條件,但并不是充足條件。理論的產生來源于實踐,鄧小平理論在本質上是一種嶄新的理論,因此如果沒有嶄新的實踐是不可能被創造出來的。而這個嶄新的實踐最重要的標志是改革開放和全面開展的四個現代化建設。從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六中全會,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積累了不少的經驗,為新理論的創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材料。實踐的呼喚和實踐所提供的經驗材料,這兩方面的結合,使得新理論的產生具有了必然性和現實性。

2、國際背景

鄧小平理論雖然主要是立足于當代中國的實踐,但也絕不是與世隔絕的,它也是當代世界主流的體現和時代精神的反映。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世界人民歷來熱愛和平,反對世界大戰。而且,在二戰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是當代國際局勢的新發展。發展要求和平,和平促進發展。鄧小平曾多次講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正當世界迅猛發展、周邊國家和地區迅猛發展的時候,我們中國卻關起門來搞“以階級斗爭為綱”,搞“文化大革命”,耽誤了許多時間。因此現在要集中力量發展自己,而且要抓緊,不能耽擱。

鄧小平理論還與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不可分。二十世紀是社會主義從理論走向實踐的偉大時代,社會主義實踐經歷了曲折的發展歷程,既有輝煌的成就,從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但是,也由于社會主義國家自身的食物和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戰略,社會主義國家又慢慢被打倒了,最后所剩無幾。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到了嚴重挫折和危機。而鄧小平理論就是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大變化這樣的背景下,對其提出的問題結合當代中國的實際進行探索、深思的碩果。

二、鄧小平理論的思想淵源

恩格斯在談到哲學同經濟條件的關系時曾指出哲學是受經濟、政治、法律和道德所支配影響的?!暗?,每一個時代的哲學作為一個特殊的分工部門,都有由它那些先驅者傳授給它,而它便以此出發的一定思想資料作為前提?!倍鞲袼闺m然說得是哲學,但這也同樣適用于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鄧小平理論雖然是嶄新的理論,但它也有思想淵源,而不是憑空臆造的。這個思想淵源就是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

1、馬克思主義對鄧小平理論的影響

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是以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的理論為依據的。根據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就是在發達的社會生產力的基礎上,實行公有制、計劃經濟、按勞分配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等,他們關于社會主義基本特征的理論在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中一直都很流行。然而,在我國進入改革開放之后,又一次把“什么是社會主義”這一問題提了出來,而鄧小平卻在對社會主義基本特征的重新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去探索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問題。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正式提出了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命題,其命題涵蓋了三個方面的內容:生產力方面要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生產關系方面要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根本目的就是最終要實現共同富裕。

再者,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提出社會主義社會將要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按勞分配制度、全社會要按計劃生產和分配的著名理論的同時,還強調社會主義理論在實踐運用時“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當地的歷史條件為轉移”,在他們的晚年,特別是當他們看到落后俄國革命高潮的出現時,就設想過在俄國這樣落后的東方國家,可以跨越資本主義的“卡夫丁峽谷”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并強調,像這樣的國家,必須積極“吸取資本主義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無產階級在取得政權,成為統治階級后,首要任務就是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在社會制度方面,他們著重強調了社會主義社會是一種不斷變革的社會。

2、列寧主義對鄧小平理論的影響

由列寧直接領導的俄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盡管時間不長,但也有了一些正反面的實踐經驗。列寧主張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然后結合俄國實際,訴諸群眾,訴諸實踐,在探索中加以解決。依據這一思路,列寧一開始采取了直接過渡的方法,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但是實踐了三年多之后,證明此路已行不通。于是他改用迂回過渡的方法,實行新經濟政策,最終取得了重大突破。由此看來,列寧建設社會主義的思想更具體也更寶貴。其思想在與俄國革命實踐相適應的過程中,經歷了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列寧的思想很靈活,出現了錯誤,立即糾正,不斷在實踐的過程中調整自己的思想理論,這一點對鄧小平在我國改革與發展的進程中所做的一些政策調整影響極大。

3、毛澤東思想對鄧小平的影響

毛澤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道路的探索是鄧小平理論的直接的理論來源。從總體來講,毛澤東沒有解決怎樣去很好的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而且還犯了許多錯誤,但是,他在進行探索的過程中,也提出過許多正確的、符合實際的思想,雖然這些思想沒有得到貫徹,但其理論的正確性還是值得肯定的。

鄧小平曾說過:“基本點還是那些。從許多方面來講,現在我們還是把毛澤東同志已經提出、但沒有做得事做起來,把他反對錯了的糾正過來,把他沒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還是做這件事。當然,我們也有發展,而且還要繼續發展?!?/p>

【參考文獻】

[1] 鄧小平. 鄧小平文選[M]. 人民出版社, 1993,3.

[2] 列 寧. 列寧選集[M]. 人民出版社, 1995,4:638.

【作者簡介】

劉姝君(1994—),女,四川巴中人,成都市雙流區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鄧小平理論淵源背景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轉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質
跟蹤導練(一)5
試述科技發展的淵源與未來趨勢
張學良愛國主義思想形成淵源的幾點思考
鄧小平的城鄉統籌發展思想及其現實啟示
基于Modelica的高爐頂壓控制仿真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梳理學術淵源 審視發展空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