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特色文化產業發展路徑初探

2017-05-19 19:11李濱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政策建議發展路徑四川

李濱

【摘 要】 文章概述了四川特色文化資源的優勢,分析了“十三五”時期四川特色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難得機遇,探討四川特色文化產業發展路徑: 以新的理念,指導特色文化資源科學轉化;以新的方法,推動特色文化產業加快發展;以新的舉措,保障特色文化產業科學發展;以新的格局,促推特色文化產業跨越發展。

【關鍵詞】 四川;特色文化產業;發展路徑;政策建議

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四川文化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四川“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一定要把握好實施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積極挖掘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潛力,以新的理念、方法、舉措以及全新的格局,推動特色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四川巴蜀文化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是中國上古三大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川是我國唯一一個同時具有世界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遺產的省份,也是多民族聚集區,民族文化特色濃郁:川西神秘的金沙、三星堆、古蜀文化、三國文化;三州地區遍地寶藏,像甘孜的“康定情歌”、涼山的“中國彝族文化”等。國家的《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總體規劃》腹心范圍也在四川。顯而易見,四川特色文化資源豐富,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具有強大的優勢。

一、“十三五”時期四川特色文化產業發展面臨難得機遇

1、居民消費需求轉變

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居民家庭的消費由原來的生存型向現在的發展型、品質型和享受型轉變,消費類型也從過去明顯的模仿性排浪式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轉變。據西南財經大學發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四川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三季度四川消費者信心指數略升。近年來收入分配結構和社會保障條件的改善,將為四川文化消費和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2、政策疊加效應明顯

文化產業扶持政策不斷出臺,2014年7月,四川制定出臺《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14—2020年)》等一整套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專項扶持政策,進一步優化了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環境。

3、文化融合趨勢向好

特色文化產業與一二三產業密切相關,融合了消費品工業、信息業、裝備制造業、旅游業、建筑業、體育產業、農業等各領域,將為其他行業升級改造提供動力,并不斷融合成新的產業形態。特別是“文化+”與“互聯網+”共生發展,能夠進一步彌補“互聯網+”技術層面融合帶來的缺陷。

4、互聯互通條件改善

特色文化產業的“跨區域”互動發展,很大程度上契合了目前四川文化產業的發展趨勢要求和空間布局特點,能有效解決文化產業區域布局不合理問題,同時也與文化及文化產業發展規律相一致。特色文化產業將緩解成都在全省經濟版圖中一城獨大的不協調問題,也有利于推動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發展。

二、“十三五”時期四川特色文化產業發展路徑思考

1、以新的理念,指導特色文化資源科學轉化

四川文化資源轉化總體能力不強,特色資源轉化的規?;?、集約化、專業化和科技化水平不高,文化產業區域競爭力不強,優勢文化產品生產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

“十三五”時期,四川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加快文化資源科學利用和有效轉化,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和產品支撐。各地要努力探索文化資源有效轉化途徑,比如成都市圍繞建設“世界田園城市”,大力推進文化產業聚集和產業結構調整,努力創建文化創意產業標桿城市;廣元市可以大力推動三國文化、紅色文化、蜀道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促進區域特色文化產業跨越發展。

2、以新的方法,推動特色文化產業加快發展

一是發揮市場配置特色文化資源的作用。堅持市場導向,發揮好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市場手段實現文化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優化配置。國有文化企業中已經完成轉企改制的,應該進一步健全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采取多種途徑盤活國有文化資產,運用好市場化的供給需求機制和投入產出機制,提高特色文化資源的利用和轉化水平,加快培育和壯大國有文化骨干企業。

二是依托產業園區整合特色文化資源。各級文化主管部門,應進一步引導文化產業園區與交通道路、基礎設施和城鎮化建設結合,形成以城鎮為中心的產業聚集發展格局?!笆濉睍r期,應圍繞成德綿文創產業核心區、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等重點產業集聚區建設,打造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使之成為文化資源轉化的重要平臺。

三是利用創意轉化特色文化資源。探索設立國家級和省級非遺項目的生產性保護基地,以創意為手段,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潛在優勢,開發獨特的創意文化產品,打造文化品牌。提高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四川藝術節、全省少數民族藝術節、自貢國際恐龍燈會、涼山國際火把節、綿竹年畫節、成都大廟會等會展節慶資源的創意開發水平,不斷推出文化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系列文化產品,增強節慶文化活動品牌的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

四是發展多元化的特色文化產業資本。吸引鼓勵國內各種非公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領域,以合資、獨資、聯營、參股、合作、特許經營等多種方式,積極參與特色文化產業項目開發、特色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和特色文化產品生產經營。積極利用資本市場,通過私募基金、公募基金、文化產權交易等各種形式,推動文化資本市場匯聚。完善文化產業投資指導目錄,建立健全文化產業招商政策,多方面吸引利用各類社會資本,加快構建文化資源整合、轉化、匯聚、轉換的良好格局。

3、以新的舉措,保障特色文化產業科學發展

一是完善特色資源保護利用規劃。研究制定特色文化產業相關地方法律法規,健全文化資源分級分類保護制度,完善保護規劃和措施,實行重點保護和專項工程保護相結合。從根本上遏制文化生態環境的惡化,大力實施文資源整合、優化、保護,確保文化資源的產業性轉化和可持續發展。

二是搭建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加強政府部門公共服務能力建設,著力規劃和建設一大批包括信息發布、投融資服務、統計分析、資源共享、交易展示、技術支持在內的文化服務平臺。培育壯大區域特色文化品牌,加大特色文化產業項目、示范基地、文化企業和品牌扶持力度。加強紅色文化、巴蜀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大熊貓文化等區域性特色文化品牌的宣傳、營銷和推廣力度。

三是加強產業人才資源開發。緊緊抓住培養、吸引、使用三個環節,大力培訓文化產業急需各類人才,培養、造就一大批經營管理文化企業的優秀人才、專業技術優秀人才和文化中介服務優秀人才。努力構建優秀文化產業人才不斷涌現的良好環境,為文化資源的優化整合、有效轉化、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四是落實特色文化產業相關政策。落實促進特色文化資源轉化有關政策,以及國家鼓勵和支持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的優惠特惠政策。在國家土地政策允許的前提下,對文化產業集聚發展用地實行優先保障,對基地和實驗區建設用地、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給予優先安排。鼓勵各地在新村建設中,重點考慮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用地需求,也可將城市轉型中退出的工業用地優先用于特色文化產業發展。

4、以新的格局,促推特色文化產業跨越發展

一是將四川特色文化產業發展融入大發展戰略格局。特色文化產業在推動四川進一步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拓展更為廣闊的空間,孵化出一批真正服務于“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優質企業。特別是從國外文化市場的角度合理兼容、創新開發一批特色文化創意產品,以文化交融服務于經濟發展成果。

二是嫁接“互聯網+”創新文化業態?!盎ヂ摼W+文化”意味著文化和科技的高度融合,可引導四川特色文化產業更貼近市場,突破四川文化產業發展界限。重點研究搭建四川特色文化創意產品推廣平臺,從而實現傳統文化產業以政府部門引導的自上而下發展模式向以企業為主的自下而上發展模式轉變,憑借線上線下的資源信息和內容的整合,推動硬件和內容的結合。

三是發揮小微企業作用助力萬眾創新。四川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以小微文化企業為主體。據不完全統計,四川小微文化企業數量占全部文化企業數量的90%以上。小微文化企業不僅是創新的主體,也是承接大眾創業的最佳形態。四川應重點發揮小微文化企業主體作用,強化小微文化企業的創新創意功能,可在成德綿區域打造文化企業創業帶,更好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參考文獻】

[1] 劉玉堂,黃南珊.促進文化資源轉化策論[J].三峽文化研究,2008.8.

【作者簡介】

李 濱,男,四川成都人,西南民族大學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高級講師,研究方向:國際關系史、旅游產業發展研究.

猜你喜歡
政策建議發展路徑四川
四川九寨溝發生七級地震
江蘇省中小企業融資現狀調查與思考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現代物流業發展路徑研究
科研經費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城市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對四川新高考中的不等式問題的一點思考オ
民間藝術作品著作權保護的困境與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