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楚地對屈原作品的影響

2017-05-22 17:46任情江海粼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神秘楚地自然

任情?江海粼

摘要:自古以來,楚國大地就籠罩著一股神秘的氣息,它的山水草木都是充滿靈性的。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楚國人們在這片充滿特色的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繁衍著。楚地為他們提供了生存的自然環境,又以其獨特的環境影響著楚地人們的生活,甚至文學作品,戰國時的愛國詩人屈原就是其中代表。楚國大地為屈原的創作提供了源泉,影響了他的作品與人生。

關鍵詞:楚地;神秘;自然;愿望

法國的斯達爾夫人在她的《論文學》《論德國》等書中,將歐洲文學分為南北兩大文化區域。早在2000多年前,劉勰在他的《文心雕龍》里面就提到了文學具有地域性?!段男牡颀垺防锓Q北方早起的《詩經》為“辭約而旨豐”“事信而不誕”,是質樸的“訓深稽古”之作,而南方后起的《楚辭》則為“環詭而惠巧”“耀艷而深作”。南北文學在美學上存在著幾乎相反的風貌。這種反差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又取決于文學的地域性,地域對文學的影響是一種綜合性的影響,它源于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影響下的人文環境。

一、楚巫文化影響下的神話色彩

戰國時期楚國的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北、湖南全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荊楚大地。我國最早的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在黃河流域,在唐代以前,我國的人口以及一些先進的文明都集中在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北方,這與北方的地勢,氣候環境有關。而地處南方的楚國大地相對于繁華的北方,則顯得落后與蠻荒。地理環境烙下了楚地給人們的印象,然而,在屈原的筆下卻處處體現了他對楚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深切贊美,同時也正是由楚地的這種地理環境影響著他的創作,促成了他的成就。

地理環境是大自然為人類生存提供的基地,是在科技尚不發達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更為嚴重,因而,在人們心中形成了一種“成事在天”的觀念,他們對自然更多的是崇敬。自然環境不僅為人類生存提供了便利,同時也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屈原的作品作為南方文學的代表,在內容、意象以及風格上深深打上了楚地地理環境的烙印。

古時,由于認識的限制,人們總是把希望寄托在寄托在神靈身上。在我們今天看來,這些都是迷信的行為,是不可信的。盡管這些做法在實質上并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在心理上卻為人們找到了依托。楚國是一個極具神秘色彩的地方,它的神秘除了體現在它復雜低性能給人們造成的視覺效果外,同時也體現為它的巫術盛行。

神秘的楚巫色彩使人們提到楚國的文化藝術,他們的靈魂就會立即飛騰起來,楚國人一進入藝術的世界,神就與他們一起載歌載舞。在《離騷》中,使人目眩神迷的是出現在長詩里的無比神奇的神話世界。詩人從古代流傳著的大量神話傳說中汲取豐富的形象,然后通過自己奔放不羈的想象把他們組織起來,構成了層出不窮的生動情節和美麗畫面。清人王邦采在《離騷匯訂》中將離騷分為三大段,其中第二大段是寫詩人在想象中的追求與幻滅。在詩中,詩人的思想隨神話的足跡四處遨游,在詩人的筆端,日神,月神,風神,雷師,以及鳳鳥,飛龍,飄風,云霓都供他驅使,縣圃扶桑,這些神話中的地方都是他所到之處,詩人通過想象,將自己與神話聯系起來。

屈原代表作《九歌》本是上古時代的一種樂歌之名,被用來做屈原的這十一篇作品的名字?!毒鸥琛肥且环N大規模的娛樂性歌舞,它與祭祀神鬼有關。例如,《湘君》《湘夫人》記錄的是傳說中的舜帝及其二妃的事,《河伯》寫的是傳說中的黃河之神與其妻子洛水女神宓妃的戀愛故事。諸如此類的還有山鬼、云中君等,這些故事都是根據楚地地理特點想象出來的。

二、舉世混濁水獨清

楚地復雜的地形在視覺上給人們帶來迷惑,也影響了當地人的生活,更從人們思想上影響著一輩又一輩的人。楚地位于北溫帶地區,氣候深受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控制,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250到1750毫米之間,加之,其境內遍布河川、湖泊、溪流,湯湯流水與該地的作家發生了密切關系。

屈原的作品多次出現與水有關的事物,例如《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歷來人們認為它取材于傳說中的舜帝與堯的女兒娥皇,女英的故事,也有人認為湘君,湘夫人是一對湘水配偶神。無論哪種觀點,毋庸置疑的是這兩首詩都與湘水有關。詩中甚多提及與水有關的地方。如:故事情節的前章寫了湘夫人經過一天追尋,駐足“北渚”(夕次于北渚),后章則寫她降臨于“北渚”(帝子降兮北渚)。在湘夫人追尋的過程中還提及到了洞庭,沅水,同時還將筆觸放在江臯,江中,以及水中的白蘋,蛟龍等。

在屈原的筆下,涉及楚地水澤的地方可以說是隨手拈來。作者對楚地的水是充滿的特殊的感情的。他跋山涉水,用水來表達自己心中最真切的想法?!妒酚浨袀鳌防锩嬗涊d,屈原最后一次被放逐時,至于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問之,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彼兄零枇_江,打算用死來表明自己的忠貞。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屈原對水的崇尚之情。在他眼中,周圍的一切都是昏暗的,只有自己的心才是最清明的,既然為世俗所不容,何不清清白白地離去。他離開人世的方式是跳江,他既不愿意與渾濁的現實社會同流合污,想必也不愿意被其他事物所污染。于是他選擇了跳江,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澄明清白。

三、香草美人明心志

植物作為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元素,它可以直接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同時還影響到人們的精神活動領域。人們通過植物,經過主觀的加工來表達他們的思想觀念以及感情。楚國的地理環境和氣候非常利于植物的生長,更為屈原的作品注入植物的獨特魅力。在屈原的作品中,出現了大量的植物之名,他將這些植物比作美人,賦予這些植物美好的形象。他對植物的喜愛使他不由自主地將它們用進自己的作品中,還融入了自己深切的感情。

屈原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愛國詩人,他一心為楚國的命運著想,并打算全身心地奉獻給楚國。但是,君主的昏庸,世風的沉淪,黑暗的現實遮蔽了他尋找光明的路,現實的失望與打擊使他感到苦悶,同時又激起他尋找明君賢臣的愿望。他不便直言,于是,借助于香草美人來敘說自己的愿望。在詩的一開始,他便用“申椒、菌桂”比喻明君,后來又用“蘭蕙”比喻志同道合的人??傊?,這樣的例子在《離騷》中比比皆是。

除了對香草美人的頌揚外,屈原還曾對其他植物做過細致的描寫。在他的《橘頌》中,他又轉而頌起橘來了。作品中是這樣敘說的“受命不遷,生南國兮”,又云“獨立不遷,豈不喜兮”,這是在說橘是南國的忠臣者也。關于橘的故事在《晏子春秋》里還曾提到過,晏子曾說:“橘生淮南而為橘,生于淮北而為枳?!遍倬哂胁贿w不涉的品格,屈原在拿橘自比,用橘的品行堅定來比喻自己對祖國的忠誠、至死不渝。

自古以來,南國楚地就是給人一種充滿神秘與幻想的地方,遼闊的藪澤,汪洋浩瀚的江湖,鐘靈毓秀,似乎特別使人賦予幻想和善于深思。因此,南方的文人們,往往神馳于八表之外,思入遽古之初,不受任何空間時間的限制?!耙环剿琉B育一方人”,生活在這樣一個極具特色的地方,使屈原伸手影響,并使之堅定了為楚國獻身的決心。

參考文獻:

[1]童慶炳.文學理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褚斌杰.詩經與楚辭[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毛慶.屈原與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

[4]周曉琳,劉玉平.空間與審美[M].人民出版社,2009.

[5]金開誠.屈原楚辭研究[M].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6]劉洪濤.湖南鄉土文學與荊楚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歡
神秘楚地自然
鄉愁
選美大賽“神秘”選手:為了病危繼父我來跳支舞
“神秘”中企收購德國機場或夭折
《自然》關注中國科技雄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