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合肥市低碳城市經濟發展問題及政策建議

2017-05-30 13:52鄒振華
中國商論 2017年1期
關鍵詞:低碳城市供給側經濟發展

鄒振華

摘 要:現代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城市發展,促使城市化進程加快和城鎮人口擴大,但隨之而來的城市病也日趨凸顯,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城市的建筑用地增加,城市的交通,尤其是現代交通飛速發展,以車代步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汽車的尾氣排放——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物質使空氣污染日趨嚴重,溫室效應對人類的生活影響越來越大,由此低碳城市概念應運而生。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低污染、低能耗、高產出成為低碳城市經濟發展的理念。近年來我國各大城市都相繼提出以低碳化城市發展為目標,發展低碳經濟。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提出,各行各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度日趨加深,低碳城市的發展與“互聯網+”發展密不可分。中央提出的供給側改革也給低碳城市的經濟發展指引了方向。安徽省合肥市在低碳城市發展中成效明顯,為其他城市的低碳發展提供了借鑒,在未來的發展中如何將低碳城市發展得更快,經濟發展得更好,對合肥市提出了挑戰,將低碳城市發展與互聯網相結合,輔之以供給側政策性指導,是合肥市未來的發展方向。本文從這三個側面為合肥市低碳城市的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低碳城市 經濟發展 互聯網+ 供給側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1(a)-121-02

1 引言

所謂低碳,國內外的學者從其內在含義、實行的方式和追求的結果從不同角度給出了不同定義,這些內容涵蓋了低碳實行的目的,低碳實行的手段等。低碳城市并非片面追求較低的碳排放,更深刻地來說是經濟發展的轉型問題和可持續性發展問題。在同樣的投入和產出的情況下追求更低的排放量,以謀求城市自身發展的同時,帶動區域經濟的轉型發展。

城市是經濟發展的載體,謀求一國的低碳經濟發展要從城市開始。低碳城市的發展迫在眉睫。我國2008年啟動低碳城市試點計劃,2010年提出“NDRC計劃”,主要是從兩個方面推進低碳城市的建設,一個是在制度和核算機制建立方面,另一個側重于政策和體系建設,為低碳城市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各試點省市結合自身情況,針對自身城市經濟發展狀況,提出自身低碳城市的建設模式。

低碳經濟涉及社會的生產層面,還包括文化、生活、意識形態等。城市是居民聚居的空間,是經濟發展的承載體,城市居民低碳意識的樹立與碳排放量的大小息息相關。同時,推動低碳技術的發展也能帶動技術的進步,帶動創新能力的提高。合肥市低碳城市的發展對于合肥市的城市發展轉型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為其他低碳城市的建設提供了先進經驗。

2 合肥市城市發展現狀與研究意義

2.1 合肥市低碳城市的發展現狀

低碳城市不同于生態城市、綠色城市、山水城市等相關概念,低碳城市的目的性更加明確,而生態城市則更加具有綜合性,不僅僅具有低碳的內涵,也拓展了城市這個概念的外延,擴展到生態方面,更加側重于將城市建立成一個相關的生態圈,低碳城市與可持續性發展的共同之處,可持續發展是低碳城市發展的應有之義。

合肥市2014年城鎮化率已經達到49.15%,以全省第一的增速發展,現代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城市的進化過程,城市人口擴大,城鎮人口已經達到531.8萬人。相應的人口排放的二氧化碳,城市的建筑用地也必然擴大,城市的交通發展迅速。城市低碳化發展已經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近些年,合肥市低碳城市的建設已經有了很大成效。合肥市一直秉承著建設美麗合肥的理念,在低碳城市的建設上取得了優異成績,2014年《中國低碳城市建設報告》合肥市榮居榜首,2015年合肥市作為安徽省唯一入圍的城市成為全國八個低碳生態城市試點城市之一,這是合肥市低碳城市發展的一個有利機會,同時也說明了合肥市低碳城市經濟發展的成果顯著。

合肥市政府在各方面推動了低碳經濟的發展。從源頭上,合肥市提高高新裝備制造業在工業中的比重,逐步建立低耗能的產業化發展模式[1],在過程上,合肥市加快產業轉型同時完善供電方式,發展清潔能源,開發低碳能源供應模式。調整合肥市的產業結構,提高第三產業在GDP中的所占比重。在技術上,合肥市推行家電節能減排技術,提高地方的自主創新能力,扶持相關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2.2 研究意義

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氣候大會召開,中國在會議上做出了承諾,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將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綠色經濟,中國任重而道遠。2008年中國政府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選定上海、保定作為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的試點城市,探索中國特色的低碳經濟發展道路[2]。合肥市進一步發展低碳經濟對于中國實現在哥本哈根會議上做出的承諾有著重要意義。

近些年對二氧化碳的排放國家統計局并未給出極為精確的數據統計結果,但是相關的學者用不同的統計方法從人口的數量,交通建筑業的發展狀況等方面進行統計,但得出的數據相差很大甚至數十倍,可以明確的是,不管數據多少,統計運用何種方法,這個數字都是在逐年上升的,這也是為什么要發展低碳城市的原因。但是在我國,缺乏檢測碳排放的有效方法及手段,沒有有效的途徑去衡量碳排放的量的變化,建立碳排放量的衡量機制是低碳城市建立的前提條件,合肥市政府應該推動碳排放衡量機制的建設,為低碳經濟發展提供可靠地衡量標準。

城市的發展是遵循著城市發展的規律進行的,城市化發展的初期,城市化水平比較低,相應的,城市的交通發展程度和基礎設施建筑設施建設的完善程度就相應較低,工業體系不夠完善,城市人口聚集度也相應較低,因此城市的碳排放量必然相對較小。城市發展到后期,城市化水平較高,技術水平較高,城市規劃較完善,因此碳排放量也必然較低。綜合我國的國情和建國后發展的歷史,由于在建國后我國經濟相當落后,因此國家大力投入建設了一批城市,這批城市多依托于工業和自然資源,如沈陽、長春等。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這些較先發展起來的城市開始顯露出弊病。工業城市和資源城市的碳排放量相當大,故此,這一批城市如何建設低碳城市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低碳化合肥市才能在可持續發展中贏得有利機會。這不僅僅為其建設后期做鋪墊,也為后發展的城市提供了經驗。

現代城市的發展中依托傳統能源已經無法滿足城市發展的進一步需求,合肥市發展低碳城市也是謀求城市進一步發展的重要舉措。

3 合肥市低碳城市發展的政策建議

3.1 制度建設方面

合肥市的低碳城市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功,然而在安徽省低碳城市建設中卻排名在宣城、池州、蕪湖等城市之后。合肥作為省會城市,在經濟發展程度,城市化水平等方面都要高于其他城市,能耗較高。合肥市在以后的發展中有些需要加強的地方。在制度上,合肥市需要加強制度創新,堅持《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堅持可再生能源優先發展的優先級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保障性收購規定。政府加強戰略性的城市經濟建設規劃,在產能方面加快更新淘汰速度,嚴格相關企業排放標準,完善環境保護相關法規,為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引領低碳經濟發展,優化城市建設的空間布局。

3.2 “互聯網+”結合

加強對新型互聯網加企業的支持力度,提高法律保護和政策支持。加快落后產能的淘汰,嚴格落實水泥產業,火電產業等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階梯電價制度和光伏發電的補貼政策。實現能源結構的調整轉換。環?!邦I跑者”是指同類可比范圍內環境保護和治理環境污染取得最高成績和效果,即環境績效最高的產品[3],促進“環保領跑者”的遴選有利于低碳城市的經濟進一步發展?!盎ヂ摼W+”智慧能源的提出也為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方向。我國能源結構的改革支柱是能源互聯網戰略。能源互聯網+是新近推出的一個概念,核心在于推動能源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度以此來推動能源革命,開發綠色能源,清潔能源,實現低碳發展。由于能源互聯網技術在國內還不成熟,同時需要技術與資金的大量投入,合肥市根據地區發展狀況開始試點運行。在試點初期,攻克技術上的難題和基礎設備建設是首要解決的問題,為后期的推廣打下了基礎。

政府提供資金與技術支持的同時引入社會資本,扶持能源互聯網+企業的技術改造和創新發展,由此形成帶動效應。推動可再生能源和化石能源的生產智能化水平,推動消費智能化。加強能源生產過程中互聯網+的融合度。提高居民的參與度,加大消費過程中電子終端的建設技術支撐。統籌城市發展,逐步加快落后產能企業的淘汰速度,建設綜合性電網,提高清潔能源與再生能源發電量比重。加強與國際的相關交流,西方國家發展較早,技術成熟。吸取國外的先進經驗,聘請國外的能源互聯網+的相關的專家學者進行實地調查并進行改進。根據合肥市發展的狀況提出合理的發展戰略計劃。提高民間資本對互聯網+能源產業發展的參與度,支持民間企業發展新能源產業。

3.3 “供給側”指導

供給和需求的相對平衡是維持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內容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供給側改革。這也為合肥市的低碳城市發展提供改革側面。低碳城市發展離不開能源結構轉型,城市交通優化和城市建筑規劃。加大清潔能源的供給,轉換以火電為水電,風能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政府提高居民綠色用電意識,支持扶植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提高居民綠色出行意識,同時多完善城市交通網,隨著合肥市的高鐵開通,對于合肥市的魅力城市建設,低碳經濟發展又邁了一大步。

3.4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國家生存發展的不竭動力,是城市發展的動力,是第一生產力。合肥市需要根據自身的發展狀況,依托高校的技術支撐,大力推動能源創新,加強能源革命與互聯網+的融合度。為合肥市的低碳城市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合肥市具有數所高校,為其低碳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合肥市政府鼓勵技術創新,積極引進相關人才,發展新技術。

4 結語

城市遵循發展規律,低碳化是城市經濟發展中的必然過程,合肥市建設低碳城市的過程中吸取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并取得了一定成果,這為合肥市未來城市發展描繪了藍圖,為合肥市成為皖江城市帶副中心奠定了基礎。也為其他城市低碳建設提供了經驗。但是合肥市目前低碳城市發展還存在制度建設不夠完善,落后產能占據較大比重,城市規劃還需完善等問題,低碳城市建設仍然需要政府的支持,相關企業的合作以及大眾低碳意識的提高,政府與企業合作,積極提高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共同建設美麗合肥。

參考文獻

[1] 楊搏,馮昭.中國低碳城市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青年科學,2010(7).

[2] 倪外,曾剛.低碳經濟視角下的城市發展新路徑研究——以上海為例[J].經濟問題探索,2010(05).

[3] 中國城市統計年鑒[Z].2014.

[4] 佚名.《環?!邦I跑者”制度實施方案》發布[J].中國石化, 2015(7).

猜你喜歡
低碳城市供給側經濟發展
咸寧市低碳城市發展路徑與治理路線圖
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構建的法治保障研究
電子商務對上海低碳城市建設的影響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戰略探究
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創新創業為“供給側”蓄能
低碳城市建設視角下城市新區規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