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類行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分析

2017-06-22 07:49程艷娜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7年5期
關鍵詞:上市公司內部控制

程艷娜

(西安石油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西安 710065)

[摘 要] 隨著財政部2010年《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頒布與實施,以及2008年《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深入,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報告進入了強制性階段。但就現階段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開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報告的質量有好有壞,還需要從多個方面實現強化。本文對酒類行業的內部控制評價報告進行了分析,結合酒類行業上市公司的發展現狀,對酒類行業上市公司的高風險項目、評方法等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 酒類行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018

[中圖分類號] F275;F83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05- 0033- 02

0 引 言

當前,我國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建設在風險管理水平、環境方面、控制活動、信息溝通與監控等方面都存在著不足之處,內部控制制度也并不完善,執行力度低,失效問題嚴重。因此對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環境進行加強,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實現控制活動與信息溝通的完善,加大監控的力度是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建設的重點工作。酒類行業自出現“塑化劑”事件,白酒類上市公司嚴重受到打壓,所暴露出來的內部控制問題也顯而易見,但在酒類行業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中則都表示其內部控制體系是健全的、有效的,這表明酒類行業上市公司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并不夠,內部控制評價缺乏實質。因此酒類行業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狀況亟待改進和完善。

1 2014年至2016年酒類行業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狀況分析

選取20家酒類行業上市公司進行本次統計和分析,其中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出具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公司分別有18家、19家、20家,所占比例為90.0%、95.0%和100.0%。根據該數據可知,自2014年到2016年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出具的酒類上市公司逐漸增加,這表明酒類行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披露變得更加的規范。上述酒類行業上市公司出具內部控制評價報告都認為其內部控制的健全和有效的,但是實際所暴露的問題是不容樂觀的。

根據《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第5條規定要求,企業要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對內部環境、風險、信息與溝通、監督等確定內部控制評價的具體內容,全面評價企業的運行情況。對2014年至2016年酒類行業上市公司的評價報告進行分析,盡管披露報告數量在增加,但是報告質量不高,報告內容基本為形式化內容。只有2家企業堅持按照《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要求進行內部控制五要素執行內部控制評價,同時也只有少數企業對重要控制活動實施了較為詳細地評價,根據業務層面進行內控評價的企業盡管得到明顯的上升,但是比例不足50%。

2016年對20家酒類行業上市公司披露的內部控制評價報告進行分析得出,有17家對高風險領域進行了重點關注,比例達到85.0%,另外3家并未對企業的高風險領域進行確定,17家確定企業高風險領域的酒類企業中高風險領域主要為資金管理風險、采購業務的風險、銷售業務的風險、資產管理風險、工程項目風險、財務報告風險,另外還有產品質量、戰略管理和安全生產的風險。由此可見,如何根據酒類企業的特點科學的確定內部控制評價要對高風險領域引起高度關注。

2 酒類行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主要問題

一是控制環境的問題。由于歷史原因,我國上市公司的國有股份集中度較高,酒類行業也是如此,因為企業控股股東可以通過股權集中讓上市公司的利益轉移到控制股東的手中,這對眾多中小股東的利益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并且高度集中的股權結構也將對公司治理結的完善產生不利影響,讓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無法體現作用。加上我國部分上市公司有內部人控制的情況,例如兼任企業高級管理者、企業董事等,對管理層的監督效力就會降低,出現腐敗案件等等。

二是信息與溝通問題。這里主要是指酒類行業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問題與信息傳遞問題。上市公司必須要及時披露對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包括起因、狀態和可能產生的影響等。信息傳遞是有效實施內部控制的途徑,因此在信息傳遞方面要保證及時、溝通順暢。避免出現隱匿環境污染信息、存款丟失未公告等情況。

三是監督問題。當前酒類行業上市公司監督方式有待改善,日常監督比較少,對日常生產運營當中的內部控制漏洞無法很好地發現;同時對一些重要環節與流程也缺少專項監督,主要依靠的是外部的會計師事務所等第三方機構,這都可能使酒類公司監督工作中操作效果不理想。另外酒類公司對重點需要關注的項目很少給予重點監督,對風險大的項目也缺少專門的評估,導致風險大大增加。

3 酒類行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完善建議

一是對內部控制環境進行優化。首先要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建立并健全缺少的制度,讓企業股東大會、董事會與監事會明確自身存在的意義,保持獨立性,相互制約和權衡,形成完整的治理機制。其次要提高管理層與各個部門和員工的內部控制認識,這也是內部控制得以建立和完善,發揮作用的先決條件。促進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自上而下進行改進,讓員工參與到內部控制中,成為內部控制的實施主體。

二是要完善風險評估體系。風險評估在內部控制中可幫助公司發現與規避風險,有效的風險評估體系可最大限度地促進企業的發展,避免風險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一個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首先要對風險事項進行充分地識別,通過流程圖分析法、現場調查、財務報表分析和其他方法發現和識別風險。其次要對風險做出全面的評估,確定風險的大小與重要程度,考慮行業的狀況與特點,獲得與行業、企業實際情況相符的結果,防止評估出錯。最后要有一個明確的內部控制缺陷認定標準,酒類行業上市公司要確定出各個類別的標準,在某種情況出現時按照標準做出判斷,并在評價報告中以此披露。

三是要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機制。對于企業信息獲取、梳理過程,信息與溝通相關制度的設置非常重要。實際操作中分為內部與外部信息溝通,首先要加強內部信息溝通,明確自身權責,在基層員工發現問題與漏洞時及時匯報給企業領導,進而快速高效的實現目標。其次要加強外部信息溝通,與利益相關者直接進行溝通。

四是要加強內部與外部的監督力度。在內部監督中可選擇持續性監督配合個別評估,二者共同使用。在外部監督中,要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對企業領導人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等實施監督、評價和鑒證,讓監督作用有效地發揮。

五是業務層面。要針對貨幣資金加強內部控制,這也是酒類行業上市公司的重點內部控制內容,通過完善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的人員、票據、監督檢查等環節,有效地降低貨幣資金的風險。

主要參考文獻

[1]趙立新,程緒蘭,胡為民. 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實務[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2]章超. 論上市公司如何建設實施內部控制[J]. 中國集體經濟, 2014(1):75-76.

猜你喜歡
上市公司內部控制
上市公司財務會計報告披露問題研究
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
互聯網形勢下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探究
行為公司金融理論的現實意義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問題以及解決策略思考
我國物流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及建議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質量研究
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控制的認識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制造企業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內部控制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