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初中英語中的文化教學策略

2017-06-30 08:58陳潔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7年8期
關鍵詞:文化教學英語教學初中英語

陳潔

摘要:語言和文化,相輔相成。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重視文化教學,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鼓勵學生注意文化的差異性,辯證得看待中西方文化差異。

關鍵詞:初中英語;文化教學;英語教學

美國語言學家Claire Kramsch認為:“語言表述著、承載著,也象征著文化現實,兩者不可分?!毙抡n程理念下英語學習的目標之一就是實現兩種文化背景下不同人民之間的有效交際和順利交流。達到這一目標的重要前提是要通過文化對比,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別和相似之處,尤其是前者尤為重要,從而達到增進對雙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英語教師,尤其是初中英語教師,因為部分學生初涉外語學習,應特別注意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多渠道開發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激發學生探索外部世界的熱情,從而最終達到掌握課堂所授語言知識并能靈活運用語言的目的。

一、文化意識培養原則

文化涵蓋面非常廣在對學生進行跨文化意識培養過程中必須遵循有效原則。

1.階段性原則 階段性原則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語言水平、認知能力和生理、心理狀況注意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從而逐步拓展文化知識內容和范圍在英語教學起始階段使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異同有粗略了解;在英語學習較高階段則要擴大學生接觸異國文化范圍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2.實用性原則 了解文化是為了更好地使用語言最終是為了跨文化交際在英語教學中應注意實用性原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教學中涉及英語國家文化知識應與學生身邊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并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和了解外國文化興趣進而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3.對比原則 中西方文化間有共性也有差異或個性文化上共性一般較為容易理解對于差異或個性往往有一定困難易于造成混淆和失誤因此在教學中要堅持文化差異對比原則通過中西文化對比使其差異更為突出和明顯從而有利于加深對中外文化理解有助于文化意識培養。

4.綜合性原則 文化是綜合體在教學中應將教材內容、日常交際、文化要素、文化共性、文化差異作“融會貫通”式綜合性導入使學生對西方文化諸多從整體上有理性把握。

二、通過日常對話進行對比教學

語言,是交際的主要工具。從生活中學習語言,從生活中感受文化,是最有效的方式。所以,初中英語教師為了引導學生發現兩種文化的異同,可以適當地創設一些教學情境或社會背景。

例如,在稱呼的使用方面,中西方差異巨大。如果一個中國人名字叫張麗,張是姓,麗是名字,但是英美人的姓和名的排列順序和我們是相反的,是名在前,姓在后,如,Thomas Edison,姓是Edison,名叫Thomas。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點是,中國的宗族觀念很強,會把祖先的姓放在前面,而英美更推崇個人主義、英雄主義,所以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姓的前面。

另外,在打招呼方面,中國人見面愛問:你上哪兒?上班?回家?你吃了沒有?但是英美人可能會覺得是在審問他,會認為你在侵犯他個人的隱私。而且在中國,朋友或者親戚見面喜歡問“你每月掙多少錢?但英美是不喜歡這種對話方式的,他們更喜歡與個人無關的打招呼的用語,如,“Hello!”“How are you?”“Its a lovely day,isnt it?”。

總而言之,文化在生活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語言的文化,發現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三、在詞匯教學中,比較中西文化差異

英語詞匯的文化內涵是經過長期積淀而形成的,它有跨文化教育的空間。詞匯中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各種文化信息,它是最明顯的文化信息載體,是反映人類社會文化生活的工具。詞匯本身的產生和消亡,也提供了有關文化發展的信息,許多詞匯都常有特定的文化信息。

我們教學時,要挖掘詞匯的知識內容及文化背景,以防學生單純從詞匯本身做主觀評價。例如:yellow一詞,在中國文化中,一方面在古代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另一方面,又象征著腐敗墮落,特指色情、淫穢,如黃色書刊、黃色錄像等。但黃色在美國卻沒有什么特殊意義。美國英語的秋天常用fall,這是美國人用落葉一詞生動形象地展現秋天時節落葉紛紛的景象。sheep在英國人心目中的隱喻形象很差,喻指“害羞的人”“膽小的人”甚至“愚蠢的人”,這種文化直接反映在成語a black sheep“害群之馬”和a lost sheep“誤入歧途的人”;相反,在中國文化中sheep有很好的文化內涵,它是古人主要的衣食來源,它是吉祥、善良、美好的象征。breakfast本身是由“break”和“fast”構成。在英語中,break是“打破”的意思,fast是“禁食”的意思。所以西方人把“打破禁食”的第一餐稱之為“早餐”,是有其文化背景的。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它會有不同的理解和產生不同的聯想。對西方人來說breakfast其內涵是牛奶、咖啡、面包;而對中國人來說就意味著饅頭、稀飯、油條之類。

四、通過角色扮演進行文化教學

課堂活動,是促進師生合作的關鍵環節。在初中英語文化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通過活動教學的方式,來增強學生的文化感,如,采取角色扮演模擬語言情景的方式,在這種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用語言和動作表達特定背景下發生的事情。這些活動的主要優勢在于能夠有利于交際能力的發展,如聽力、觀察力、靈活性、想象力和即興表達力等的發展,同時,初中學生也會因為這樣有趣的環節,而喜歡上英語對話,既能夠對文化有直觀的認識,也能產生積極的學習觀。

例如,當學生掌握了panda、lion、tiger等動物單詞后,教師可設置一個環節“At the Zoo”(在動物園);利用一些西方特有的打招呼方式或指示語等,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這樣能夠使學生更牢固掌握已學的知識,也能對交際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總之,一個優秀的外語學習者,不僅是一個語言工具的使用者,還應該是另一種文化的接受者。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有意識地滲透文化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教會學生得體地運用語言,同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國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和跨文化意識。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加強本族文化與英語文化的對比,從而更有效地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實際中游刃有余地運用語言。

參考文獻:

[1]王玲佳. 初中英語文化體驗教學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

[2]黃婷婷. 論初中英語文化回應性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15.、

[3]邱宏偉. 初中英語文化教學的現狀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1.

(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市黎川二中 344600)endprint

猜你喜歡
文化教學英語教學初中英語
初中英語“三段四部式”寫作教學法的實踐探索
英語教學中對任務的幾點思考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
高中英語課堂中文化教學應關注的兩個問題
淺析大學英語文化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文化教學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