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低段識字教學有效性的認識與思考

2017-06-30 09:01方園園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7年8期
關鍵詞:民族文化

方園園

摘要:識字的目的是促進孩子的閱讀,同時也是兒童語言發展的一種重要手段。識字教學不僅僅只是“教生字”,要通過漢字教學中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在漢字學習中,激發孩子對中國漢字的興趣,發現構字、識字規律,并重視漢字文化和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

關鍵詞:識字教學方法;民族文化;品行養成

一、部編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

第一次接觸部編教材,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無論是插圖的選擇上,還是內容的編排上都非常貼合孩子的認知。部編教材區別于老教材的一大特點就是從識字起步,再學漢語拼音。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漢字并不陌生,生活中隨處可見,多少能認識一些。每篇課文都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提高了孩子學習漢字的興趣。另外,部編教材重視學生習慣的養成,同時還增加了許多中華傳統文化的元素。如:《金木水火土》這篇課文,既包含了中國傳統元素,又富有哲學感,并且用傅抱石的圖畫做插圖,既有空間感又令人遐想。

2. 教材特點

部編本語文教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良好的思想道德風尚等人文教育內容自然地融合在教材之中,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培養自尊自信、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美好品德,增強社會責任感。

新教材以“兒童”的視角出發,尊重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保護兒童天性,在內容和學習方式上做好銜接。學生在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漢語言的興趣,并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它還注重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習并應用語言文字。教材中欄目的設計也是為了學生發現學習語言的規律,鼓勵孩子展示自我,樹立自信心,為今后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

二、識字教學重要性

語言文字的學習是學習文化的起點,也是閱讀寫作的基礎。低段孩子識字的多少直接影響他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小學語文教學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兒童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是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字都無法與之媲美的。漢字不單單只是一個字,它還是一部微型文化史。外形上,它具有形象生動的藝術美;意思上,它在不同語境中有著不同的含義。所以我們要正確認識識字教學,它不僅僅只是認識幾個字,而是要激發孩子對中國漢字文化的興趣,發現構字、識字的規律。語言,則是人與人交往的重要手段。語言能力的發展與兒童思維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的關系,他們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三、識字教學如何“有趣、有效”

1.尋找識字規律,體驗識字快樂

在新的教學理念要求下,老師的教學手段不僅要力求出新,還要努力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都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要放手讓學生挖掘多種識字的方法,尋找識字規律,讓學生走進快樂識字殿堂,體驗識字樂趣。

在教象形字時,我會利用圖片與文字相結合的形式呈現給孩子們。一年級學生還是以形象思維占主導,直觀的圖片不僅可以吸引兒童眼球,集中注意力,還可以調動積極性。如在《動物兒歌》這一課中,我屏幕出示“網”字,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的歷史演變過程,讓學生更直觀的觀察這個字的變化。我還將字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說一說曾在哪里見過“網”。這樣既加深了對“網”字的認識,又理解了“網”的意思,一舉兩得。最后揭示,這種模擬事物的樣子所造出來的字就是象形字,讓學生在學習和比較中掌握象形字的識記規律,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形象識記,引導學生學會識字。

2.收集漢字故事,了解漢字文化

中國漢字的演變歷史悠長。從甲骨文到現代漢語的這一演變過程中,中華漢字承載著民族的精神和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在古人眼里,認字不僅是知曉字詞讀音,明晰字義詞義,更要緊的是牽連背后的文化故事,以及對每個字詞的演變遷移有著切實精當的通盤了解。今日的我們在這點上距古人遠矣。究其因,語文教育多止步于對字詞作淺表的講解,學生了解的不過是漢語復雜語意中最平常粗鄙的意項,至于其富有原始意味的淵古本意,連及豐饒富美的延伸意義,我們一概不留意。因此,借助漢字學習,讓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每一個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字,借助多種途徑去了解中華漢字的演變過程以及蘊含的意義,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產生一種民族自豪感。

3.在閱讀中識字,在識字中成長

識字是低段教學的重點,也為今后的閱讀打好基礎。當兒童的識字量達到一定的數量時,往往會產生閱讀的愿望。課外閱讀是大家認為最常用又有效的方法。但這個年齡的孩子并不喜歡“直接”閱讀,更喜歡聽故事。這就要求老師及時抓住契機,在教學中穿插一兩個小故事,有效的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為此,我在一周內指定一節為閱讀課,精心為孩子們選擇幾個有趣的故事,將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誘導學生閱讀。想讓學生有閱讀的愿望,利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吸引學生的眼球,在閱讀過程中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老師是學生最好的榜樣,一位愛閱讀的教師他的學生閱讀水平一定不差。教師以身作則,與學生共同閱讀,共同探討故事中的奧秘,分享各自的閱讀心得。同時,積極鼓勵孩子講故事,演故事,給孩子展示的機會,培養自信心,調動閱讀積極性,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4.巧用生活元素,激發識字樂趣

我們常說“生活處處有知識”,學生的學習不能僅限于書本中,更應該將識字活動融入到實際生活當中去。在課余生活中,讓學生留意身邊事物,創設識字情境,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養成識字的習慣。學校還可以組織開展與識字相關的活動,比如識字大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認識更多的字。生活就是一個廣闊的識字空間,學生能取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這不就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嗎?

四、在漢字學習中促進品行養成

學生品行的養成,需要中華文化的熏陶與浸潤。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是學生茁壯成長的根基。人的優秀品德不是一日促成,而是在良好的文化氛圍的熏陶下自然形成的。

五、總結

在使用部編教材后,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我從中明白了識字教學不僅僅是“教生字”,而是要在漢字學習中提升孩子思維能力,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孩子品行養成。每一堂課都是教師生命活動的構成。在教學中,我們只要關注學生學情,站在兒童的視角去思考,切準教學目標,就會收獲不一樣的春天。

參考文獻:

[1]陳良蓉.小學低段識字教學策略[J].東方青年.教師,2013(4)

[2]崔麗媛.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思考.《考試周刊》, 2009(13)

[3]《語文課程標準》

[4]于永正. 教海漫記.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9

[5]葉瀾.教育研究方法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單位: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人民路小學泄川校區 323000)endprint

猜你喜歡
民族文化
昭通苗族花山節淺析
淺論民族文化對紫砂壺藝的發展與影響
從《大魚海棠》看國產動畫電影的文化回歸
數字媒體環境下民族文化的發展
馬克思世界文化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俄漢成語中動物形象特點分析
淺析民族文化和傳統圖案在面料設計中的應用
內蒙古民族文化對外傳播效果研究
論仡佬族作家王華小說中的鄉村鏡像與民間想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