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初探

2017-06-30 16:15冉美玲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7年8期
關鍵詞:提高小學語文教學

冉美玲

摘要:新課改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春天,活躍的課堂蘊含著巨大的生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地方,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應需要充滿生命活力,需要教師與學生互動。課堂引導者——老師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要目標,這就需要教師把課堂打造成一個充滿學習激情的天堂,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筆者經過多年的小學教學經驗,就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展開以下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提高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對于小學生而言,習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時刻重視小學生各種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不論人格上還是學習方法都要嚴格要求,從各個方面進行引導,點點滴滴不能放松。新課程改革倡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快樂地去學習,這是必要的。但是良好習慣的養成不僅僅需要正面引導,還需要帶有一些強制性。教育心理學就此專門提到:“習慣養成教育,有時還必須帶有強制性?!爆F在小學語文教學有一種傾向,認為只要出現強制字眼,就應該遭到批判。這種傾向恰恰說明了現在改革存在一些盲區。

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沒有完全被激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需要教師意志進行左右。教育以人為本,并不是處處順從和遷就學生,在尊重學生和遵循教學規律的基礎上,教師也要有“強制”的意識,只要是切實來服務于學生、服務于教學的都應該得到認可。

小學生有八個方面的習慣需要教師著重培養:

1.培養他們主動學習、刻苦學習的習慣;2.認真謹慎的學習習慣;3.勤于動腦、善于動手的習慣;4.說話規范的習慣;5.愛惜書本的習慣;6.勤于發問的習慣;7.互助合作的習慣;8.寫字規范的習慣。這些習慣的培養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不僅僅要求學生有培養好習慣的意識,還需要教師能為學生做好示范,嚴格要求學生養成習慣。比如要求學生寫好字,就不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更不能過于遷就學生,寫字只有苦練才能出成果。就這個方面來說,如果一味地遷就學生快樂教學,好習慣就存在養不成的危險。

二、立足課本,挖掘語文教材資源

教材資源包括教科書、教學參考書、配套讀本、教學掛圖、工具書以及教師的教案和學生的學案等豐富的內容資源??梢哉f,教材資源本身豐富的內容為教學的成功實施和有序展開提供了很好的資源平臺。教科書一直是學校語文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面對這一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我們也應與時俱進,改變簡單“教教材”的局面,而是“用教材教”。在發揮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時,立足學生的身心特點,充分挖掘教材資源,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首先,科學把握教材,利用課本資源。教材是教師傳授知識實施課堂教學的最基本依據,對教材的整體理解和把握是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以往的課程學習中,學習者注重的僅僅是教材中的知識點,忽視了教材作者或編者在教材中貫徹的教學思想。對于語文學習和教學來說,由于教學思想的轉變,教材的編寫思路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地進行語文教學活動,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其次,尊重學生的想象世界,充實教材資源。語文教材中的資源開發和利用不能僅僅局限于語文學科知識,應該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主動地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過程。面對學生的“標新立異”、“異想天開”,教師應努力使自己所掌握的課程資源與學生所提供的充滿個性化的課程資源共融,努力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資源共享,努力將學生所掌握的信息轉化為課堂教學的現實資源。

三、掌握各種基本的讀書技能

讀書并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傳統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讀死書,但是新課程改革如果走了極端就會導致學生不會讀書。到底哪些是讀書的基本技能呢?首先,學生要懂得讀書要有感情,能夠動情地去讀書;其次,學生會默讀,能夠不動聲地抓住文章的核心;第三,能具備快速閱讀和略讀的技能;第四,讀書的同時能夠思考,能概括能質疑。筆者認為語文教學通過閱讀要培養學生語感,這是非常重要的。就新課程改革而言,如果學生并沒有完成所規定的課外閱讀量,課上也沒有很好地去進行語文閱讀,那么語感的培養就很難形成,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感,才能學好語文。

四、培養學生學習方法和技能

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語文讀書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讀死書,需要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傳授,授人魚不如授人漁,這是所有教師所期望的。教師都要把學習方法的傳授放在第一位。對于語文課程而言,會讀會寫會說,能讀能寫能說都需要一定的方法支持,不是教師講幾節課就能實現的,還需要學生在課下自己下工夫。語文課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結合的關系,一虛一實,緊密相連。學生要懂得讀書要有感情,能夠動情地去讀書;學生會默讀,能夠不動聲地抓住文章的核心;能具備快速閱讀和略讀的技能;讀書的同時能夠思考,能概括能質疑。筆者認為語文教學通過閱讀要培養學生語感,這是非常重要的。新課程如果學生并沒有完成所規定的課外閱讀量,課上也沒有很好地去進行語文閱讀,那么語感的培養就很難形成,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感,才能學好語文不論虛實都得抓,而且兩手都得硬。一方面給予學生充分的人文關懷和人文熏陶,讓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上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美好的人格;另一方面,還要給學生打好語文學習的基礎,為他們的長遠發展,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兩者千萬不能割裂開來,如果只是突出工具性,就陷入傳統教學模式中沒有走出來,如果一味地突出人文性,則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作為小學生,基礎是根本,全面是發展方向,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一切從學生的發展來看,培養學生學習小學語文的學習方法和技能,成為未來祖國需要的人才,成為一名優秀的接班人。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要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南,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識規律,結合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目標,運用藝術化的方法,實施創新教育,積極引導,用創造性的“教”引導學生創造性的“學”,培養與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創新能力,讓語文教學在學生技術能力培養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推進素質教育全面落實。

(作者單位:貴州省德江縣堰塘鄉朱家溝初級中學 565200)endprint

猜你喜歡
提高小學語文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的策略研究
讓作文互評提高能力
漫談初中作文教學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