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

2017-06-30 17:19吳秀霞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7年8期
關鍵詞:數學教學信息技術小學數學

吳秀霞

摘要:《數學課程標準》中課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有著諸多層次的應用。在數學課堂中借助信息技術的情景引入,能為學生呈現數學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信息技術使數形結合的思維在動態的過程中生成,便于學生充分體驗數形結合,從而對數學結論獲得認同感。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數學教學

《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整合,注重實效。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并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边@一段闡述說明了數學教育離不開信息技術的運用,它的運用將改變我們教與學的方式,而作為一線教師最重要的是如何針對教學內容運用好信息技術。

一、借助信息技術,做好情景激趣

1.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生活文化背景 如:教學商不變的性質時,我們可以通過“猴媽媽分桃”的故事引入。在故事的敘述的同時又在黑板上出示這樣一組算式:8÷2=4,16÷4= 48÷12= ,480÷12= 讓學生計算、觀察、討論他們之間的規律。這樣讓學生對新知識有一種期待,從而有利于他們主動進入數學課堂,充分感受到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那么多的難題,充分感受到了數學知識的神奇!從而達到愛數學,喜歡數學,達到課堂教學實效的目的。

2.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更生動的向學生展示數學知識豐富的文化背景 如在教學正反比例的意義和應用題時,可以讓學生想象如何測量學校大樓的高度?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又是怎樣測算出來的?多媒體課件展示“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桿高和影長成正比例關系”,并且利用Y:X=K這一正比例關系式就能夠找到工人叔叔和科學家解決問題的方法之后,同學大呼過癮,讓學生經歷了一次數學家走過的路,從而激發了興趣,增強了學習數學、探究數學、挑戰數學的信心。

3.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枯燥難懂的數學簡單化、趣味化 興趣是兒童認知的需要,也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因此愉快教育把在課堂教學中能否激發學生的興趣作為是否貫徹愉快教學的標志。從這個意義上講愉快教學就是興趣教學。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可以根據自身聲象并茂、視聽結合的特點,以直觀、形象的圖像、艷麗的色彩、逼真的音響創設生活化的情景、真實的意景,這在客觀上造就了一種全新的教學環境,為興趣教學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因為學生所的客觀環境的不同,學生所處的狀態與傳統課堂環境下的狀態自然也不相同。

4.借助多媒體的強大信息功能,展示數學知識的應用,數學思維的美感 多媒體手段給學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觀教學,加快了學生理解進程,相當于增強了學生的認知能力,從而縮短了學生對同樣內容的接受時間,為增大課堂容量提供了很好的條件。適時適當地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不僅可以使教師在單位時間內傳授更多的知識,更可以促使學生最大限度的實現知識結構的內部鏈接,最有效的和最大限度地把間接經驗(或說知識)轉化成直接經驗,通過媒體和多種提示性信號,在任何時間能夠在學生思維中進行最簡潔的提取和再現。

二、信息技術使數形結合的思維動態形成,也能直觀展示傳統教學難以解決的問題

小學數學學習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并將數學思維能力提升為人的素質。數學思維能力需要不斷經歷直觀感知、觀察發現、歸納類比、反思建構等思維過程。這些思維能力生成點是充分體驗。引導學生體驗概念的獲得過程,在體驗中獲得對數學知識的認同感,是學生學到知識,理解知識,初步運用知識的基礎。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情況:教師已經認識到新課程理念提出的探究學習的價值。學生需要經歷自主探索,發現并真正認識數學知識的過程,才能生成對所學知識的認同和理解。如何引導學生的探索活動?數學課堂模式為此經歷了在“探究式、發現式”的要求下大刀闊斧的改革。但很多時候課堂探究還停留在為了探究而探究的假探究模式。學生只是形式參與而沒有思維參與。對數學本質的假認同限制了學生數學思維的自由展開,造成學生學數學知識就是獲得了數學結論,但數學能力沒有提升。

信息技術教學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了,課堂“活”了,知識“活”了。通過操作幾何畫板,更利于學生在參數的動態變化中發現圖象變換的規律,有利于抽象的數學知識在幾何直觀中體驗生成,學生對親自獲得的數學結論具備了深切的認同感,便于應用獲得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三、拓展思維

如何借助多媒體拓展思維呢,我們覺得最重要的是關注以下兩點:一是如何借助多媒體引發學生多向思維;二是如何借助多媒體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

借助多媒體引發學生多向思維的關鍵要針對內容的特點和思考的需要進行。比如在以上教學“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時,除了把圓割拼成近似的長方形之外,還可以引發學生多角度地去思考,要求學生把圓割拼成其他已學過的圖形來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這個問題如果僅靠學生憑空想象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借助于多媒體就能把學生不同的思維過程演繹得非常清晰。在借助多媒體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的做法上,特別要注意應該先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想象后,再利用計算機呈現想象的圖像,從而達到提升思維能力的目的。比如在教學“三角形的高”時,為了使學生真正理解高的本質內涵,先針對高的定義讓學生好好地思考“從一個頂點向對邊作垂線,頂點到垂足之間的線段叫作三角形的高”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然后借助計算機從一個三角形先畫上一條底邊上的高后,就把這個三角形連同這條高一起進行旋轉,使學生在屏幕上直觀地看到不管三角形怎樣轉動,這條底上的垂線仍然是這條底上的高。

總之,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介入課堂,深刻地改變了傳統課堂以知識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狀況。為學生和教師創造了一個現代化的生態環境,重構了課堂教學形態文化的功能和價值,促進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形成,我們已經感受到了運用信息技術改進課堂教學的廣闊前景。

參考文獻:

張敏.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

(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華山小學 344600)endprint

猜你喜歡
數學教學信息技術小學數學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基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