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語用點”,讓語文學習更有效

2017-07-01 08:26仲錦宇
新課程·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矛盾沖突實際生活

仲錦宇

摘 要:語文教學的重點應該落實在“語用”上,從教材中發掘合適的訓練點,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讓學生有語文可以與實踐相結合、可以為生活所服務的意識。從以下方面論述:聚焦篇章結構,鏈接生活實際,尋找語用點;聚焦矛盾沖突,聯系真實心理,尋找語用點;聚焦遣詞造句,結合生活素材,尋找語用點。

關鍵詞:語文運用;實際生活;篇章結構;矛盾沖突;遣詞造句

“語用”意識越來越被語文教師重視?!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突出了“語言文字運用”的地位,為語文教學指明了方向。改善語文教學中“高耗低能”的現象,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就應該把語文教學落實在“語用”上。我們通過解讀教材、解讀學生,尋找“語用”訓練點,但也有這樣的困惑:在課文中能找到很多的語用訓練點,什么都想抓,卻發現什么都沒有抓實。那么,如何進行取舍,如何找準適切的“點”就尤為重要。我們在選取“語用”訓練點時,應該有年段意識,高年段的訓練點應該落實在表達方式和篇章結構上。

一、聚焦篇章結構,鏈接生活實際,尋找語用點

語文閱讀教學除了閱讀、感悟、積累外,還應有讀寫結合的功能。作文中,時常會發現有部分同學有材料,有內容,卻沒有文章的骨架,其實就是缺少篇章意識,意味著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從謀篇布局到構段方式,有整體意識。

《夾竹桃》是季羨林的作品。教學中,我和學生一起領略了文章的精妙,文章構思嚴謹,結構清晰,語言優美。文章采用總—分—總的構段方式,從夾竹桃有韌性、能引起許多幻想兩方面內容表達喜愛之情。作者運用對比、反問等表現手法又將夾竹桃的特點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這樣的“典范”之作我們怎可錯過。經過取舍,我決定將這篇文章的“語用”訓練點放在篇章結構上。教學中,我們注重對文本表達順序的整理,充分發揮教材文本的范例作用,梳理出整篇文章的脈絡。

在文本教學完后,我們進行相關寫作活動,讓學生從校園中選取一種植物,體現植物的特點,表現盛澤師生的精神。寫作時,注重整篇文章的謀篇布局,采用總—分—總的行文結構,也可用對比手法突出其特點。我們發現,學生在這個訓練中,雖無法做到季先生文質兼美的效果,但散文所要表現的“形散神不散”已經初見端倪。

我們從“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過渡過程中,以教材為原點,以生活為基點,根據文本的結構特點,鼓勵學生為生活寫作,從而為他們的言語表達建立支點,這才是有意義的。

二、聚焦矛盾沖突,聯系真實心理,尋找語用點

矛盾是文學創作中比較常見的創造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其獨特的表達效果。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學工作者卻從來沒有重視過它。讓高年級的學生學會在寫作時運用矛盾沖突來突出人物形象、品質,絕對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記敘了紅軍過草地斷糧時,彭德懷忍痛把自己的大黑騾子和其他所有牲口全部槍殺充饑的事,表現了他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的感情。細細讀文,其實我們會發現有許多矛盾沖突:彭德懷與飼養員及戰士們關于對大黑騾子“殺”與“不殺”的分歧;彭德懷語言、神態、動作等反常的細節描寫表現了他內心的矛盾。教學時,不需要過多地去討論彭德懷到底是愛騾子更多還是愛戰士更多,而應該聚焦這些矛盾點,去感知彭德懷這個鐵漢內心深處的柔情,去感受他與普通人一樣的情感,去明白他偉大的革命情懷。聚焦矛盾沖突點,讓學生對如何塑造一個人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揣摩方法,聯系生活進行寫作訓練,可以著手寫一篇文章,可以寫個段落,啟發學生思考,把人物當時復雜的內心以及他的形象表現出來。教師要做一個發現者,通過行之有效的方法讓學生嘗試寫出精彩的片段,在有針對性的拓展練筆中提高“語用”的水平。

三、聚焦遣詞造句,結合生活素材,尋找語用點

閱讀教學要關注文本的言語表達。作者表達上的遣詞造句非常值得關注,作為教師就是要尋找最有價值的訓練點進行提煉,指導學生學習并運用這些規范得體、生動的語言和表達方法為生活服務。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文,我們往往會忽視這類文章。其實,這類文章在遣詞造句方面給了我們很好的示范。文中所運用的一些說明方法和限制性詞語,把埃及金字塔的特征具體形象而科學準確地展現出來。我們不妨把如何科學準確、形象具體地表現事物的特點作為“語用”訓練點。我們引導學生發現并思考課文用到了哪些說明方法。他們能迅速發現列數字、舉例子等一系列說明方法。這不需要指導,我們需要引領學生去發現得更深入些,去體會作者遣詞造句上的精妙妥帖。如,教師提問:“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边@個句子用到了列數字,為什么還要用作比較?這個問題一出,學生自然明白作者在表達上的具體和形象了,為了說明事物的特征,說明方法的靈活使用是非常必要的。說明文中還有一些限制性詞語,不容易被學生發現。如“怎樣把這么多巨大的石塊壘起來?據說……”中“據說”一詞,“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中的“估計”,讓學生比較刪去和保留的表達效果有何不同,從而對說明文表達上的準確性有了清晰的認識。

文章在語言表達上總有亮點值得我們去品味、欣賞,說明文也不例外。在教學中,結合課文精心選擇語言訓練點,讓學生去咀嚼,去體會,會發現這樣的教學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學以致用。

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借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與作文的熟練技能。語文教師應該細細解讀教材、把握文本特點,找準“訓練點”,精心設計練習,讓它們成為提高學生語用能力的媒介。

參考文獻:

[1]陶行知.中國教育改造[M].商務印書館,2014-05.

[2]薛法根.文本分類教學:實用性作品[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10.

編輯 張珍珍

猜你喜歡
矛盾沖突實際生活
家庭倫理劇中的敘事模式與類型分化
小學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
解決小班幼兒區域活動中矛盾沖突的有效策略
數學概率統計在實際生活重要領域的應用
著眼細節,促進學生“四能”發展
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策略
喚起生命動態的初中數學教學新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