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綜合英語為例的信息化教學創新路徑研究

2017-07-13 13:45方蘭蘭張亮
校園英語·中旬 2017年6期
關鍵詞:綜合英語創新路徑信息化教學

方蘭蘭 張亮

【摘要】隨著信息化教學模式的不斷推廣和發展,給高職英語課堂的教學也帶來了全新的變革。本文從綜合英語的教學現狀出發,分析傳統的綜合英語教學和信息化教學創新的必要性,從而從創設信息化教學情境、信息化教學與實踐應用的融合、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網絡與多媒體的參與等四個方面探討了以綜合英語為例的信息化教學創新路徑,以期為英語教學的創新改革和信息化教學的應用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綜合英語 信息化教學 創新路徑

一、教學現狀

傳統的綜合英語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在課堂上用講授的教學方式,將一大堆知識點灌輸給學生,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厚,自主學習性不強,學生成了課程教學的消極參與者和被動吸收者。很多高職學生臨近畢業,仍然不能較熟練地閱讀英文書籍,尤其是聽與說能力的欠缺,很難有效的進行跨文化語言交流,這說明高職英語的教學效果不夠理想,還不能適應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特別是一帶一路戰略和互聯網+教育的需要。由此可見,傳統的綜合英語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二、信息化教學創新的必要性

1.信息化教學模式?!耙詫W生為中心的主題教學模式” 是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它圍繞一個精選的主題,創造最大限度接近現實的語言環境,把聽、說、讀、寫、譯5種能力的培養有機地貫穿到教學活動中去,逐步進行準備活動,通過以聽說為中心,以閱讀為中心和鞏固提高等階段的語言活動,來達到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目的。信息化課堂是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變為引導者和協助者,強調創設情境對信息化英語課堂教學的引導作用,強調個性化學習和團隊合作在課堂教學中的關鍵作用,強調對多維立體的學習環境的創設,強調利用各種信息和多媒體資源來支持“學”的新型復合型教學模式。

2.信息化教學的優勢。信息化課堂教學的中心是學生,載體是現代教育技術和多媒體教學資源。在信息化課堂教學中,老師不再是單純的講授,而是學生按個體需求學習中的引導者和協助者。信息化課堂教學要求教師能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多媒體信息資源,合理的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巧妙的應用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不是為了信息化教學而進行信息化教學,而是利用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來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信息化課堂的建構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個人自主學習,小組互助學習,師生互動教學的完美融合,實現分類分層次教學,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英語語言輸入輸出在第一課堂上的及時,高效的循環,極大的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另一方面學生還可以在課外充分享用到互聯網內豐富的教學資源,根據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學習方式,不僅能提高英語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還能改變學習習慣,成為學習的主導者。在開展綜合英語的教學課程中,學生需要積極的順著教師的指導去發散自己的思維,讓課堂上教學和學習都變成一個主動的過程。

三、信息化教學創新路徑

圍繞以上的基本方案,筆者建議綜合英語課程教學創新路徑如下:

1.創設信息化教學情境。文化的傳遞離不開語言,語言擔負著表現和傳遞文化的職責。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教與學的參與者之間往往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這就意味著教師需要在文化差異這方面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敏感性。多媒體技術在這一方面恰恰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更加直觀的感受文化的差異性,并在相關圖片或視頻的觀看過程中對基于不同文化環境的語言交流進行深入了解,同時相關的電視節目也可以推薦給學生去觀看,以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受到一定的文化熏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在想象,觀察和創造三方面的能力能夠得到進一步提高。在使用英語的國家中,不同的文化背景讓日常生活中的風俗習慣也不相同,例如手勢語等有著差異的習慣會讓學生對這種不了解的知識有著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對這些異國風俗的了解過程中自然的拓寬了視野,陶冶了文化情操。

2.信息化教學與實踐應用的融合。人的生活離不開語言的運用。運用交流提高在語言上的綜合運用能力就是綜合英語教學對學生來說的實質作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教材并非是主要的著力點,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在學習教材的過程中并不能得到提升,這需要實際生活方面知識的幫助,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下進行交流才能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這就意味著教師需要在教學的內容上進行拓展和研究。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信息化模擬軟件平臺,讓學生在基于一個虛擬的真實情景下進行相互交流,這不但能讓學生學習到知識,還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真實的樂趣。同時教師還需要在實際生活和教材內容之間找到一個搭接點,將實際生活的內容與教材內容用合理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讓教學的內容不局限于教材內容這個框架內,讓學生在課堂上也可以體會到實際生活中交流的樂趣,由此讓學生沉浸在學習的快樂中。

3.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學生的情感方面需要加以關注,同時教師還需要著眼于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學生的學習動力來源于其對學習的興趣程度,而這興趣又來源于對語言文化的不了解。教師在綜合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對于課堂時間的把握極為重要,需要在提前的課堂備課過程中,將課堂的時間合理的分配并安排許多互動式的環節,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的趣味性、互動性、藝術性等特點,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不但能夠得到相關的知識,還能在互動的過程中加強自身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才更能達到思維上的高效率,在這樣良好的語言環境下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由此在課堂短短的幾十分鐘內學生能夠得到最大的收獲。

4.網絡與多媒體的參與。隨著現在信息化時代中相關網絡及多媒體技術的高速發展,在外語教學方面的改革應著眼于最新的技術水平而展開。在以往教學高級英語的過程中,學生由于難以將所學到的內容與具體形象思維聯系到一起,學習僅僅是一個基于視覺和聽覺方面的思考和記憶過程,在這種抽象邏輯思維下的學習過程的效率和效果自然是不盡如意的,而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引入多媒體技術恰恰能完美的解決這一問題,因為現在的多媒體技術能夠讓學習變得多維化,同時也讓學習過程不再局限于抽象邏輯思維這一層面。另外,網絡上的相關資源也需要得到充分運用以滿足教與學的需求,學生可以在上課之前在網絡上尋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并在課上和課下都可以利用掌握的資料積極參與討論,這一過程是得到鼓勵的。

此外,教師在綜合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牢記“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僅局限于對知識的被動獲取,而是給學生一個方向讓學生去主動探究知識,在知識的主動獲取過程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并不能完全的體現綜合英語課程的內容,還需要在課外活動上進行延伸。學生課外活動的內容可以基于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在活動的深入過程中得到進一步提升,語言實踐活動中的具體角色和任務能夠讓學生沉浸在其中。他們在飾演語言實踐活動中相應角色的時候會將自己所知道英語詞匯和英語語法都盡可能的表達出來,這就培養了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達到了綜合英語教學的目標。

四、結語

教師在綜合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發揮著引導和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障礙”的巧妙合理運用在這一過程中必不可少,障礙可以激發學生內心的求勝欲望,在學習過程中跨越障礙后的喜悅也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成功是最能讓人內心得到滿足和激勵人更加奮發進取的因素,這一點在心理學的研究中得到了證實。

因此,因材施教在綜合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是極為重要的,每個學生都有著不同的特性,教師需要因人而異采取不同的激勵措施,以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成功的喜悅促進下更加努力和積極的學習。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作為這一過程的主體,學生的主動能動性最為重要,這就意味著學生需要在這一過程中有充足的時間去進行交流討論以及發散思維。老師在這一過程的引導作用就需要得到充足的發揮,在完成知識的傳授之后,留出充足的時間給學生并對學生自我學習和討論的行為進行鼓勵,創造出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以讓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能力得到根本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嫻嫻.綜合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 2012(03).

[2]唐燕玲.論創新型英語人才培養與綜合英語教學改革[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08).

[3]白楊.民辦院校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策略淺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10).

【基金項目】本文為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基于自適應學習的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研究》(編號XJK16BYY10),主持人:張亮。

作者簡介:方蘭蘭(1982-),女,漢族,湖南長沙人,講師,碩士,商務英語教師,研究方向是英語語言學,語言測試與外語教學,跨文化交際。

猜你喜歡
綜合英語創新路徑信息化教學
信息化教學學生學習效果評價體系的構建
淺析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信息化教學課程改革研究
基于PBL的高職綜合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教育信息化與高職《綜合英語》的深度融合探究
以網絡為載體的政府管理模式創新路徑分析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