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征地拆遷安置房屋繼承有關問題探討

2017-07-24 00:07谷守新
消費導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征地拆遷繼承房屋

谷守新

摘要:近年來,隨著城市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近郊土地被轉為國有化,原集體土地上的農民也被納入到拆遷安置的大軍中來。伴隨產生的拆遷安置房屋繼承糾紛日益突出,本文就農村征地拆遷安置房屋繼承有關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征地拆遷 房屋 繼承 問題

二0一一年一月二十一日國務院公布并實施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同時廢止了二00一年六月十三日國務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原來稱為拆遷,現在改稱征收了。國家對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做出征收與補償規定,但對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與補償沒有出臺規定?!段餀喾ā烦雠_后,對土地征收問題,國家對《土地管理法》也作了相應的修訂,特別是對農民的失地后的社會保障問題引起了高度關注,所以在補償費的給付、管理方面都有了新的規定。

農村土地的征收有的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有的是基于非公共利益的需要,當前基于公共利益的征收居多?;诠怖娴恼魇瞻ㄕ顿Y或批準的項目比如修建公路、鐵路、機場、港口、水利設施、重大能源項目等。

農村土地房屋征收補償與安置房屋繼承問題,本人認為也包括城中村的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補償與安置的房屋繼承。如農村離城鎮較近的區域,兩者是交織在一起的。對于征收與補償問題,用地單位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企業事業單位,補償方式就是單一的貨幣形式。至于說,被征收入農民因征收而置換所得的房屋,這是對被征收人的安置,是被征收人享有的生存權中居住權所必需的,所以,安置房是被征收人原有房屋權利的延續,是房屋形態發生了變化,房屋權利人的權利本身的屬性沒有發生改變,但是在量上的變化是有的,如面積大了,套數多了。套數多了,這正是給予失地農民社會保障上的體現。

一、農村土地征收補償與房屋安置的繼承也包括兩種。即基于土地補償款的繼承和基于產權置換房屋的繼承。

1.農村房屋的拆遷補償款的繼承

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補償原則上分房屋補償款和宅基地補償款。地上物(即房屋)的補償原則上應當歸屬于房屋所有權人即房屋權利人。房屋權利人已經死亡的,拆遷補償款作為遺產按繼承關系處理。而對于宅基地補償款,由于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具有很強的身份屬性,按戶計算,一戶人口減少,宅基地使用權則由一戶中剩余的成員共同使用,因此,能否作為遺產繼承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2.安置房屋的繼承

遺產證明是《房屋補償安置協議書》。補償安置協議內容包括: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安置房的地點、面積和戶型,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安置用房坐落、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過渡期限和違約責任等事項。

通常,征收補償方案對征收的農宅房屋的補償采取貨幣補償方式。所謂“安置,是對被征收人居住的安置。在實踐中有兩種做法,一種是貨幣補償安置,由被征收人自行解決安置房屋。貨幣補償的構成因素包括下列四點:①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②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③因征收商業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④地上附屬物的補償。由于宅基地使用權具有很強的身份屬性,并且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戶為單位無償提供給本集體成員享有的,所以一戶出現人口減少,宅基地仍是由一戶中剩余的成員共同使用,宅基地使用權征收補償款則由該戶剩余的成員共同所有。另一種是產權置換方式安置。產權置換安置是指被征收人按照征收補償方案選擇優惠價購買安置房和按產權比例置換安置房。優惠價包括:產權調換價和安置房建設成本價。

二、確定被繼承人及其遺產范圍

被繼承人應當是需要拆遷安置房屋所依附的宅基地已故的使用權人。對于被繼承人的遺產范圍,農村房屋繼承區別于城市房屋的繼承?!稗r村宅基地能繼承嗎?依據是什么?”對這個問題我國法律和政策有相關的規定,農村宅基地不能繼承,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宅基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是分離的,宅基地的所有權屬于集體,使用權屬于房屋所有人,農村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權是基于“村民”的特定身份取得,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權,不能隨意對宅基地進行處置,所以宅基地不屬于遺產,不能被繼承,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作為合法財產繼承,我國《繼承法》第三條規定公民房屋是公民個人合法財產,可以作為遺產予以繼承,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的“地隨房走”的原則,公民繼承了房屋當然享有了可以使用房屋所占宅基地的權利,確定的講被繼承人的遺產范圍為登記在其名下擁有使用權的宅基地上的房屋為其個人合法遺產,但對確定遺產范圍時要對遺產歸屬認定,在實踐中掌握,農村宅基地有很多老宅基,自第一次審批發證至第二次發證跨度時間較長,幾十年變化大,第二次換證時登記工作又比較混亂,很多地方換證前的摸底填表都是在村委會抽人登記,登記工作結束后統一遞交土地管理部門換發的新證,有很多使用權人變更時沒有辦理有效的變更登記手續,宅基地初始的申請是以戶為基礎按人口申請的,一般使用權人都填寫的是父親或母親名字,父親死亡的填寫的一般是家中長子的名字,所以在實際中繼承人的范圍實際上享有該項遺產繼承權的繼承人可能與法律上規定的繼承人范圍不相一致,在遇到此類問題時,對存在的問題且不可忽視。

三、產權置換房屋繼承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遺囑繼承

在遺囑內容中,遺囑人設立遺囑時在遺囑中是否對拆遷置換后的房屋如同拆遷前的房屋做了同樣的處分。如果遺囑人在遺囑中只是對原房屋做了處分,沒有對拆遷置換后的房屋做處分,當遺囑生效時征收房屋已被拆遷了,那么就不能按遺囑繼承處理,因為繼承標的物發生了變化,除非其他繼承人沒有異議。同樣的道理,遺囑人生前立遺囑設立了處分征收房屋的遺囑,但在遺囑生效前,征收房屋被拆遷了,而且遺囑人按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約定領取了補償款,這表明遺囑人以簽署協議方式撤銷或變更了遺囑。

2.在房屋所有權人已經過世的情況下,則屬于房屋所有權人所有的征收補償款應作為遺產依法予以繼承

若被征收人有遺囑的,按其遺囑辦理,若沒有遺囑,則按照《繼承法》的規定,由其法定繼承人予以繼承。若采取的是房屋產權置換方式,則被繼承人作為被征收人取得產權置換房亦按照上述繼承原則辦理。如果被征收的房屋屬于房屋所有權人實際居住、使用,則上述補償款依法全部屬于被征收人即房屋所有權人所有。

如果被征收的房屋并不是房屋所有權人實際居住、使用,則一般認定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全部屬于房屋所有權人所有,搬遷,停業補償等費用則根據實際情況確認是否歸房屋所有權人所有。

就上述列舉的農村征地拆遷安置房屋繼承有關問題,隨著農村征地拆遷工作的逐步規范、逐步成熟,被拆遷人及其繼承人法律意識的增強,將會運用法律手段合法的爭取和享有自己的權利,相信在法制不斷發展的將來,農村征地拆遷安置工作會做的更好。

猜你喜歡
征地拆遷繼承房屋
UMAMMA歷史房屋改造
房屋
轉租房屋,出現問題由誰負責?
完善監督機制防范拆遷領域職務犯罪
淺談杜審言、杜甫的祖孫關系:推崇、繼承、發展
論電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淺析征地拆遷群體性事件的成因、特點及管控
項目后評價方法及在大寧調蓄水庫工程中應用
評析張學英訴蔣倫芳遺產繼承案
氣象科技史研究領域又一重要學術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