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園、樂園、學園

2017-08-07 19:38鐘運紅王瑤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幼兒

鐘運紅 王瑤

幼兒園教育中,戶外環境潛移默化地對幼兒產生影響,在促進幼兒體能發展、認知發展、情感體驗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五大領域有機整合的幼兒園戶外環境,能讓幼兒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中,獲得美的體驗,增強體質,滿足其探索與創造的欲望。

一、花園——戶外環境是實施美育的有效平臺

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指出“各級各類學校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教室、走廊、宣傳欄等,營造格調高雅、富有美感、充滿朝氣的校園文化環境,以美感人,以景育人?!龑W生發現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靈之美?!庇變簣@更應如此。

(一)以自然之美“感人”

2005年,美國作家理查德提出了“大自然缺失癥”的概念,在《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癥兒童》一書中他指出,當代幼兒缺少與大自然親近的機會,而沉迷于電子產品?!按笞匀蝗笔ОY”會引起兒童肥胖、注意力紊亂、孤獨、抑郁、憤怒、感統失調等諸多問題。當前,隨著我國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兒童在“水泥森林”的包圍下失去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作為“家園”中地位僅次于家的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珍貴自然環境和戶外活動機會以滋養他們的心靈。幼兒園的自然環境主要以自然種植園、沙水區、草坪等方式存在。例如幾江幼兒園的自然種植區,種植豐富的常綠或落葉以及草本、藤本、木本植物,四季花卉和果木。在規劃時,對樹干的粗細,樹葉的形狀、色彩、大小、厚薄都進行了充分地考慮和布置,“春有花,夏有陰,秋有果,冬有青”,讓孩子在錯落有致、綠色生態的自然環境中獲得多重感官刺激。幼兒可以觀察動植物的生長過程,感受四季的氣候變化。教師可以通過一系列游戲讓孩子們更深刻地感受自然,讓孩子們脫了鞋子光腳踩在草地、鵝卵石上,感受青草和石頭的區別;如讓孩子閉上眼睛躺在樹底下傾聽,感受自然界的每一種聲音;用布蒙住孩子的眼睛,讓他們用手觸摸園子里的各種生物;利用戶外的涂鴉墻和移動畫板用寫生的方式記錄落葉樹木一年四季的變化。除了觀察感知四季花木的變遷,探索草叢的奧秘,在種植園里,幼兒全程參與水稻、油菜、中草藥播種、拔草、施肥、收割過程,讓他們在親身體驗中感受萬物有靈的思想,在勞動中感受自然之美。

(二)以景觀之美“育人”

在“與美感人”的同時,可以讓景觀自己說話,從而達到“以景育人”的目的。幾江幼兒園以打造“園中園”為理念,追求“三步一景,五步成詩,十步入畫”的境界,采擷傳統園林中的元素結合童趣,用屏風、亭臺、樹屋,建構了一個小橋流水,錯落有致的“園中園”。 如同“ 虎丘花雨亭聯”中說的,“俯水枕石,游魚出聽;臨流枕石,化蝶忘機”,坐在石頭上觀魚、喂魚,在亭子里玩角色游戲,在花叢中追逐蝴蝶,“園中園”的孩子與景觀融為一體,孩子本身也成了園中風景。

二、樂園——戶外環境帶來快樂的游戲體驗

戶外環境是滿足幼兒游戲天性的重要場所。幼兒園應因地制宜地將戶外場地進行合理規劃,讓場地無聲地對幼兒發出游戲邀請,從而通過游戲發展幼兒的粗大動作,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一)固定游戲器械區

投擲器、攀爬架、獨木橋、蹺蹺板、懸吊繩、大型玩具等游戲器材,不管在哪里都能牢牢吸引幼兒的目光,帶來快樂的游戲體驗。根據各年齡階段幼兒鍛煉需求的不同,幾江幼兒園的固定游戲器械區里在難易程度、活動量大小上呈階梯式設計,在游戲中循序漸進地發展幼兒的鉆爬、攀登、旋轉、支撐、懸吊等基本動作。例如竹子做的長平衡木,有高、中、低,寬、窄多種規格,滿足三個年齡段孩子的不同需求。

(二)可移動游戲器械區

在幾江幼兒園,可移動運動器械區主要指的民間游戲器械。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民間游戲對幼兒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幼兒教學中不可多得的珍貴民族文化教育資源。幾江幼兒園有專門的戶外民間游戲材料宮。民間游戲材料主要由教師和孩子共同制作,每種材料有多種玩法,適合多個年齡段,材料之間能自由組合,具有靈活使用的多功能性。如竹圈既可以讓小班幼兒練習鉆爬,又可以讓中班幼兒練習套圈,還能給大班的孩子玩跳圈。這些可以隨意組合的非結構性材料,為幼兒帶來豐富的游戲體驗,對培養幼兒綜合運動能力和運動思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自然游戲區

在生態自然的環境中,幼兒游戲的趣味性主要體現在場地特征的多樣性和活動的靈活性上,草地、鵝卵石小路、溝渠、小橋、帳篷、樹屋都可以讓孩子自由地奔跑、追逐、捉迷藏、跨越溝渠、繞開障礙物……既有開闊的場地又有私密空間,滿足幼兒自主、自由、自發的游戲所需。

三、學園——戶外環境發展幼兒認知結構

皮亞杰認為:“客體的、物理現實的經驗,顯然是認知結構發展的基本要素?!备醒芯勘砻?,物理環境的排列以及它所提供的信息和刺激的多樣性對感官知覺和認知發展都有影響。對幼兒來說,創設合理的戶外環境充滿了挑戰性,能不斷地給他們帶來驚奇、疑問、嘗試和發現,從而發展其認知結構。幾江幼兒園創設了觸摸墻、沙水區、數學小路、音樂小路、涂鴉墻等以滿足幼兒在科學、藝術領域的認知結構發展所需。

例如觸摸墻是用鞋墊、放大鏡、珠子、算盤、鑼等廢舊材料設計的,能讓幼兒用眼、耳鼻、手等多種感官通過看、聽、觸摸、敲打等方式感知各種材料的特點;數學小路是用碎石子在地面上鋪成了各種幾何圖形,孩子們可以在圖形上跳躍,也可以在用木板拼擺造型,感知幾何圖形的有趣;在音樂表現方面,幾江幼兒園用風鈴、鋁板琴、鍋碗瓢盆等材料打造了一個音樂長廊,可以徒手拍打,也可以用器械演奏,在音樂長廊中,真正做到了“玩音樂”。而沙水區是戶外最受孩子歡迎的地方之一,在沙池里做城堡,在水池里搭壩子,或者打通水池和沙池的壁壘,開溝修渠,把水池里的水灌到沙池里。也有孩子干脆跳進水里嬉戲一番,互相潑水。戶外環境更是“學習故事”的重要發生地,在自由自發自主的環境中,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大班的孩子們發現水池的金魚死了,難過的同時,自己去發現金魚是怎么死的,我們應該如何養金魚,金魚死了又該怎么辦?科學探索的同時,尋找生命的意義。大黃桷樹上,有孩子發現了像蘑菇一樣的神秘植物,大家都不認識怎么辦?自己查閱書籍,在家長的幫助下使用電腦,花了好久的之間,終于有孩子找到了,那是樹舌靈芝!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放孩子的空間,“去接觸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青山、綠水、日月、星辰……自由地對宇宙發問,與萬物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學習?!睉敉猸h境蘊含了室內環境不能比擬的豐富學習機會,從花園、樂園和學園三個角度展開創設的戶外環境,能文明孩子的精神,“野蠻其身體”,真正發揮環境的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重慶市江津區幾江幼兒園)

猜你喜歡
幼兒園游戲幼兒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我愛幼兒園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歡樂的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讓幼兒的每一天充滿陽光——論幼兒自信心的建立和培養
瘋狂的游戲
爆笑游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