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前教育課程改革模式初探

2017-08-18 08:43袁遠青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7期
關鍵詞:課程理念初探學前教育

袁遠青

【摘 要】課程教育改革對學前教育課程的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就其課程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來說,離不開有效的教學策略優化。教學策略是整個課程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教學策略不僅能有效提高相應課程的教學質量,同時還能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學習積極性。那么在學前心理學課程教學開展過程中,究竟該從哪些方面入手進行教學策略的優化,既能從學生的角度進行綜合考慮又能最大限度的保證課程教學開展的質量呢?

【關鍵詞】課程理念 學前教育 課程改革 初探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103-01

學前教育是學前教育的主要途徑,也是幼兒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前的必經階段,所以幼兒園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近年來幼兒園教育卻存在很多問題,嚴重制約了幼兒的成長和發育。本文通過對幼兒園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然后提出改革的模式初探。

一、改變新的教育活動理念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所說“生活即學習”,那么幼兒園教育課程改革理念的核心應是對人的關注。首先應以人為本,突出人的價值,突出人性化。而這里的人除傳統意義上的兒童之外,還包括教師和家長,教師不僅要將幼兒的發展放在首位,還要在自身發展的同時為家長提供發展的機會。而以人為本的理念不僅體現在幼兒、教師、家長三者共同發展上,還應體現教育對每個幼兒個體發展的關注和重視。其次,形成幼兒一生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傳統的學前教育重視幼兒學習的知識性、技能性,而忽視了幼兒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良好品質的培養。

二、學前教育教學課程的改革

我在近幾年中,根據綱要精神和孩子的年齡特點,立足農村實際,進行了農村學前教育課程生活化的實踐研究。具體做法是:(1)觀察幼兒的生活,在幼兒的生活中挖掘教材。幼兒的生活和成人生活是一樣豐富多彩的,它不但能引發幼兒的參與興趣,還能激發幼兒探索學習的欲望,因此在幼兒的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中,蘊涵著極其豐富的教材。我們要注意幼兒的生活,從幼兒的生活中尋找挖掘教材。教師還要抓住一日生活中的偶發事件,作為教材,進行教育。只要我們能用一雙敏銳的眼睛去觀察,用一顆充滿熱情的心去體驗,就能捕捉到許多的活教材,隨時積累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2)將課程內容融于幼兒的一日生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又是相互滲透、相互聯系的。課程內容融于幼兒生活要體現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將生活與學習、運動、游戲等各類活動相互有機地滲透,融于幼兒的一日生活。對幼兒而言,一日生活的各環節都是教育的途徑。生活與教育,生活與幼兒的發展就是這樣纏連在一起。同時,課程內容融于幼兒生活,不但養成了幼兒關注生活的習慣,而且能有目的地幫助幼兒積累經驗,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3)創設真實的生活化情境,開展教育活動。真實的情境帶給幼兒的是所見即所得,所做即所悟,為幼兒提供實際的生活情境,能增加孩子的直接經驗,從而激起內心強烈的活動欲望。因此,我們在創設教室環境、活動環境中力求展現生活化的情境,讓孩子在與生活化情境的相互作用中獲得主動充分地發展。

三、新課程改革日漸深入促使學前教育改革,培養創新型人才

新課程改革日漸深入促使學前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國家也逐漸重視學前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學前教育改革進程。從目前學前發展來看,民學前教育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各地發展,積極性非常高,因此,學前民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學前教育市場化發展。面對日漸激烈的競爭,學前教育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面臨著非常大的發展壓力,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也面臨著非常大的就業壓力,實際就業效率并不是非常理想。隨著公辦性質學前教育數量銳減促使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需求不斷降低,一些畢業生不得不選擇民辦學前教育,但是實際的薪資待遇卻并不理想,一部分學生寧可不就業也不選擇民辦學前教育,學前教育專業陷入了發展瓶頸。

四、讓幼兒擁有快樂的童年,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

學前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因此,學前教育教學改革應當符合幼兒發展的規律。這意味著進行學前教育教學改革時必須重視對幼兒的研究,唯有研究幼兒,我們才能深入認識幼兒的生活、游戲、學習、本能、精神世界及其發展規律。這種對幼兒的總體研究,實質上是在研究童年,只有在這種童年研究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審視當前學前教育教學的種種問題,思考改革路徑。在學前階段,幼兒的生活、游戲和學習之間沒有清晰的界限,它們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構成多維交叉的幼兒世界。這種特性為學前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現實依據。

五、教師的專業情意是幼教改革的基礎,激發自己探索、創新的欲望和激情

專業情意包括專業思想、專業情操、專業性向和專業自我。專業理想是教師對成為一個成熟的教育工作者的向往與追求,它為教師提供了奮斗的目標,是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巨大動力;專業情操是教師對教育教學帶有理智性評價的情感體驗,是構成教師價值觀的基礎,是構成優秀教師個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師專業情誼發展成熟的標志;專業性向是指教師成功從事教學工作所應具有的人格特征,是適合教學工作的個性傾向;專業自我是教師個體對自我從事教學動作的感受、接納和肯定的心理傾向,這種傾向將顯著地影響到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教學工作的效果。因此幼教工作者應視幼教工作為人生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樹立自我成長的崇高理想和愿望;熱愛幼兒,努力去理解幼兒的成長方式,理解教育的真諦;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完善自己的人格;多關注國內外幼教改革的新動向,多學習、揣摩先進的教改經驗,并對有教育價值的信息做出迅速的反應;激發自己探索、創新的欲望和激情。

總之,新的課程改革給學前教育教師帶來的將是機遇和挑戰,我們要順應時代的要求,勇于走進新課程,面對新課程,在新的課程標準的指揮下走出一條全新的道路。

參考文獻:

[1]陳瑤.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弊端與改革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上2005(6)

[2]許誠詣. 幼兒教育課程改革模式淺析[J].科學中國人2010(8)

[3]吳云.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困境與課程改革探究[J].學前教育研究,2011.1.

[4]秦麗. 農村幼兒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及改革進路[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10.2.

[5]高祥. 在幼兒教育課程改革中教師如何轉變自己的角色【D】.重慶:西南大學,2004(1 )

猜你喜歡
課程理念初探學前教育
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評價方式探微
文藝作品中的化學素材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煙基項目管護模式初探
分層、過濾、循環教學法初探*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尾礦庫排洪系統封堵技術初探
學而明 學而悟 學而用
運動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