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

2017-08-22 03:00朱萍
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 2017年7期
關鍵詞:學生素養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朱萍

【摘 要】課堂設計是指課堂教學設想和計劃,即在課堂教學工作之前教學的預謀和籌劃。課堂教學設計不僅是教師備好課、寫好教案的基礎,也是反映教師教學能力、體現教師自身教學特色和風格的重要途徑,更是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和保證。確定教學目標是進行教學設計的起點,這一目標起著靈魂的作用,將自始至終貫穿并體現于教學設計全過程。因此,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要緊密圍繞構成中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這些要素。

【關鍵詞】學生素養;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7)21-0093-02

一、聽說課的教學設計

聽與說是學習語言的基礎,也是終極目標。造成眾多學生學了多年英語卻只會做題不能聽說的“啞巴英語”的根本原因,是未能形成英語思維,而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加強英語聽說課的學習,從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等方面的提高發展中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聽說課的設計就要以引導學生進入主題聽力狀態為目標,結合學生能力基礎設計既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又滿足聽力準備的需求,既要讓學生明確聽力學習的目標與任務,也要喚起學生對聽力材料內容的注意,以最佳狀態進入聽力活動。

例如,在新版新目標九年級英語Unit 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Section A(1b)是一段問路的聽力材料,按照教材的要求,簡單地填入所缺部分的詞匯即可。但是在現實中,問路是要說整個句子的,同時注意到這個單元的語法重點是特殊疑問句在賓語從句中使用正常語序。學生在聽的時候,既可以從總體上把握問路的要點,同時也強化了本單元的語法重點。學生能從中提取信息,有效地詢問信息和請求幫助,同時根據話題進行情境對話,實現聽說一體的操練。

在“人教版”新目標英語教材中,說的操練可以不局限于每個單元的Section A中設計的2d部分,也可以設置在閱讀短文中。例如,“人教版”新目標八年級下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Section A 部分聽力材料1b和 1c中的《愚公移山》的故事,Section B的1b和1c的聽力材料《皇帝的新裝》的故事,2b閱讀文章《糖果屋Hansel and Gretel》的幾個片段,“人教版”新目標九年級Unit 11 Section A部分3a閱讀短文The Shirt of a Happy Man都是極好的表演題材,可以給學生創造表演時機,在聽說過程中運用英語思維,體驗中外文化的異同,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閱讀課的教學設計

閱讀課既是一門閱讀理解課,也是一門語言知識課,還是一門言語表達課。初中英語教學已逐漸由重知識學習轉化為重實際運用,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課的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教材中不同體裁和題材的閱讀材料,有助于學生開闊眼界,認識世界的多樣性,在中西文化的對比中強化跨文化交流的意識、養成自己的文化品格。

以“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九年級第六單元Section A(3a)的閱讀短文An Accidental Invention閱讀課的設計為例,主要將閱讀短文的學習設計成泛讀和精讀兩個階段。

1. 泛讀階段

泛讀階段分為4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閱讀導入,第二個環節是明確文章的中心及文章的結構,第三個環節是了解文章的細節,第四個環節是對文章進行總結并升華。

(1)閱讀導入,在課程導入階段分別展示出中國不同種類茶的圖片,green tea,black tea,white tea…通過觀看一段約兩分半鐘的洗茶、沏茶和品茶視頻,讓學生的視野和思緒進入中國的茶文化氛圍中。

(2)結構分析,細節描述。第一部分是介紹茶的偶然發明,第二部分是介紹陸羽和《茶經》,第三部分是描述茶文化在世界的傳播。

(3)在介紹茶的發明時,讓學生在中國古典音樂背景中描述神農發現茶的過程的圖片;在介紹課文第二段中國茶圣陸羽和他的《茶經》時,讓學生在古典音樂中欣賞《惠山茶會圖》中采茶、取水和煮茶時的美感,以及《陸羽與茶童》畫中老人與孩子品茶的愜意,咀嚼文章中兩個關鍵動詞describe 和discuss 及后面的賓語,讓學生了解茶文化、品味茶文化,在茶文化中提升自己的情趣和品味。在介紹課文第三段中國茶文化對世界的貢獻時,一幅展現古代絲綢之路的畫面呈現在學生面前,品味那久遠的駝鈴聲讓中國響遍世界的民族自豪感,讓中華民族的優秀的文化扎根在孩子們的心里。

(4)總結升華,讓學生在課后查閱世界上流行的另一種飲品——咖啡的發明、歷史、傳播和現在。使學生在文化對比中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培養跨文化意識,形成自己的文化品質。

2. 精讀階段

精讀階段分為3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理解詞匯,第二個環節是拓展詞匯,第三個環節是運用詞匯。

(1)理解詞匯。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掌握和運用閱讀材料中的詞匯和短語。

(2)拓展詞匯。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構建知識體系、拓展詞匯。例如,在學習accident這個單詞的時候,第一步聯想到它的形容詞accidental和副詞accidentally,第二步掌握與accident相關的短語by accident和a traffic accident,第三步運用以上詞和短語完成句子。

(3)運用詞匯。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用生詞編寫短文或編一段對話,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言能力。

三、寫作課的教學設計

英語寫作,是從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等方面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綜合反映,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學生薄弱的一環。寫作過程設計首先要讓學生明了寫作步驟,然后構思每一步寫些什么,并根據寫作要求列出提綱,在新版新目標課程里每個單元都有一個寫作題目,可以用兩種方法設計寫作課。

第一種方法是按照某一單元后面的寫作要求完成。例如,根據“人教版”新目標七年級下第七單元Section B(3c)部分的要求,完成下列短文:

你們全家正在陽光明媚的夏威夷度假,請你介紹夏威夷的天氣和你們一家人在那里做的事情。

第二種方法是綜合幾個單元的內容進行寫作。例如,在新目標英語九年級中考復習時,按要求寫出下列文章:

我們在初中的學習和生活中,走過一段美好的青春。每個人都遇到過或多或少的困難。請回顧這幾年的初中生活,以Growing Up with Difficulties為題,談談你在學習、交友或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所遇到過的困難及解決方式,并表達你解決困難之后的感受。

要求:①在學習、交友和與家長溝通3個要點之中,至少寫出兩點;②語言表達準確,語意通順、連貫,詞數60~80個;③書寫工整、規范, 文中不得出現真實姓名、校名和地名。

文題的設置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息息相關,旨在讓所有的學生都有話可說,有文可寫。所涉及的話題分別在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冊第三、四單元,九年級第一、三、四、及十一單元這六個單元有所體現。

在寫作過程中,可以通過整理思路達到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的目的,通過列出提綱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課程設計的終極目標要體現出課堂教學的靈魂,它是讓思維程序的加工、文化品質的提升,以及語言能力、學習能力的形成融合在一起的創造過程。而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進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緊密圍繞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這些要素的培養過程,就會創造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 于增環.論合作學習理論與英語寫作CPTT評改[J].中國成人教育,2008,(21).

[2] 宋瑋,馬建桂.多媒體和網絡環境下的合作學習探索[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7,(6).

(編輯:易繼斌)

猜你喜歡
學生素養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初中英語“三段四部式”寫作教學法的實踐探索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淺析如何培養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構建促進中職生禮儀素養評價體系
面對差異,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