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AM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初實踐

2017-09-11 06:21劉平陳杰
西部論叢 2017年3期
關鍵詞:STEAM教育課堂改革美術

劉平 陳杰

摘 要:隨著人類知識領域的不斷擴張,專業學科間的系譜邊界越來越模糊。而跨界與學科整合的思潮讓藝術、社會、科學、數學等各學科得以在生活中不同層面建構聯結,這就需要我們在科學和工程領域從全新的經驗、思維過程、研究領域中吸取新的觀點,以人類獨有的思維與想象力去理解世界,不斷拓展創新,與自然并進,挑戰并超越傳統的方法,謀求新的解決之道。[1]教育教學也亦然!本文作者通過“問題導向”,以“內容活動化、活動內容化”的教學風格引導學生從美術、數學、物理等多學科綜合探究相結合的方式學習。

關鍵詞:STEAM教育 課堂改革 美術

臺灣師范大學郭禎祥教授認為:“在教育改革中,美術能與任何學科整合,處于‘軸心地位”。我們正迎來人工智能時代,重視綜合創意的整合型藝術教育,將會演變為藝術教育的主流。[2]

當初我們被兒童藝術那種毫不費力的夸張,變化和組合打動的時候,往往不勝驚詫;當這些兒童在五、六年級特別是進入中學以后,想象力和審美感迅速夭折的時候,又十分困惑。如何使中學生持續充滿兒童時期那種幻想純真、美妙的童話般的想象力,進一步發掘中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性呢?筆者在中學美術教學活動中,采取了通過“問題導向”,以“內容活動化、活動內容化”的教學方法,以快樂審美的方式,激發中學生少年時期的豐富想象力,在獲得審美感受的同時,促使中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發展、提高,收到一定效果。

一、內容活動化

美術就學科而言是典型的術科教育——實踐性的技藝形式,其實各學科分離的技藝有著相通的方法。

把美放在首位,挖掘美,表現美,揭示美,是美術教育的天職。培養中學生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在于教學過程中的啟發和誘導,把藝術欣賞和繪畫基礎教育相結合,使學生發現美,品味到美的無限快樂。在給學生講授藝術欣賞課的時候,我沒有對藝術品進行邏輯分析,而是努力培養學生敏銳的感知力和直覺的觀察力.這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發展了學生的智力。有一次在引導學生欣賞梵高的《向日葵》時,我采取直觀的形式讓學生們用自己的雙眼去感知,去洞察,去發現,然后問學生們:“《向日葵》你們能畫嗎?” 大多數學生說:“就是畫不像?!贬槍W生們的畏難和自卑心理,我在黑板上用線條簡單地把向日葵勾畫了出來,學生們一見,非常興奮,異口同聲說“老師畫得像。借此機會我就啟發學生,梵高的《向日葵》之所以畫得好,就是因為他把清晰的線條與明亮的色彩有機地結合起來,從數學的角度來講,無非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點、線、圓等符號的巧妙“編輯”。并在黑板上繪了鼠、雞、鶴、貓、豬……等簡筆畫。繪畫并不難學,世界上任何一件驚世之作都可以“分割”成一小件一小件我們都熟悉而且會畫的東西,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去剖析它去組合它。接下來,我就拿出一條魚的模型,用風趣的語言向同學們講述魚的結構,引導他們從物理結構的不同角度去認真觀察它,剖析它,鼓勵他們放開思路,大膽構想,大膽創作,只要讓人感到它是一條魚就行。這樣-來,同學的思維逐步擺脫了“像不像”的范圍,繪畫起來十分輕松開心,兒童藝術那種不受束縛,充滿幻想和純真美好的構思赫然躍在紙上,有的同學把教學符號與幾何形體“異想天開”地排列組合,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魚。真美??! “一石激起千層浪”,當這些千姿百態的魚展現在同學們的眼前時,有的贊美,有的自豪……同學們高興地發現自己有能力創造美。

各科獨立、缺乏溝通,學生必須自己負起聯結學習內容的責任。因為平時接觸整合應用的學習機會太少,“內容活動化”這一美術教學手段的實施,逐步使中學生懂得了融會貫通,自己運用、統整學習,積累了跨學科的學習經驗。更重要的是學生們通過觀察藝術形象形成審美意境,顯示了愉悅性,使學生更易于接受,從而產生美感,使其體驗到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喚醒了他們潛在的審美意識,激發了他們強烈的表現美的要求。

二、活動內容化

想象是中學生所持有的精神資本,是智與美、思與情的陶冶和創造。沒有想象,就沒有藝術創造,也就沒有豐富的審美欣賞。我在中學美術教學實踐中,就非常注重引導學生在獲得快樂審美感受的同時,不失時機地刺激學生產生快樂想象和構思。記得在一次圖案設計課上,同學們的思路總是滯留在我講的對稱圖上面,我急中生智,隨手拿起教室角落的一把掃帚,問同學們它像什么。同學們愣了一下,馬上踴躍發言,有的說象火炬,有的說象旗幟,有的說象大公雞……同學們想象思維一打開,我就要求同學們把剛剛說的內容用圖形描繪出來并逐一染色,于是形成了豐富的圖案。

“活動內容化”這一教學方法,使中學生堅定了只要有豐富的想象、獨到的觀察和耐心細致的作風,就能創造美的信念。

三、快樂創造

在學生們完成內容活動化、活動內容化之后,我就下功夫啟發、引發學生運用自己所掌握的技巧,按照“美的規律”去創造作品。在實際繪畫中,任學生無拘無束地發泄其內心的創造沖動,鼓勵學生對自己的表達方式充滿信心,引導學生再發現、再創造。這樣,學生不論繪畫能力如何,都會全力以赴地盡心創作。有一次,我指導學生畫一張怪臉,首先同他們一起分析臉部五官的位置,然后要他們打破常規,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再創造,形成一個“怪”字風格。剛開始,同學們都小心翼翼地畫著,畫著畫著有同學就把耳朵畫得一一大一小,我就啟發他干脆把它再夸張一點,使小的更小,大的更大。這么一說,他茅塞頓開,創造出一幅奇特的“怪臉”,并用對比色,使這怪臉更丑、更有趣。然后我把他畫的怪臉給同學們看,并告訴他們:既然是怪臉,就應該突出一個“怪”字。到下課時,已有各具特色的怪臉畫在紙上、。通過多次練習,同學們的思維變得敏捷了,想象變得豐富了,許多東西到他們手里,都有利用的價值。在一次手工課上,為一人物制作耳環,同學們僅在選材上就匠心獨運,有用皮拉罐的,有用包裝紙的,有用吹塑的,有用珠子的……不一一而足,有的同學甚至使用了風鈴,微風陣陣,叮叮當當,別有一番情趣。

這幾年的中學美術教學實踐表明,運用“內容活動化、活動內容化”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美術創作的基本知識與技巧,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體會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從而規范自己的言行,克服自身的不良習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 (美) 陳怡倩著.《統整的力量:直擊STEAM核心的課程設計》[M] 2017(8):3-5

[2] (美) 陳怡倩著.《統整的力量:直擊STEAM核心的課程設計》[M] 2017(8):6-6

猜你喜歡
STEAM教育課堂改革美術
美術篇
建構主義視域下的STEAM教育探析
STEAM教育在科學課堂中實踐與思考
基于大數據對STEAM教育進行師生互動研究
創客文化背景下的STEAM教育開展
淺議培養小學生在語文課堂的想象力
培養歷史探究能力, 促進課堂自主學習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改革研究
中國美術館百年美術收藏
臺灣當代美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