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市社區體育公共資源均等化發展水平現狀研究

2017-09-11 06:21楊玲
西部論叢 2017年3期
關鍵詞:均等化現狀

摘 要:本文以協調、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及社會體育公共服務資源配置管理等角度,對西安市社區體育公共服務資源在政府經費投入,公共體育設施,居民鍛煉需求,社會體育指導服務,體育資源均等化發展水平等方面進行分析與研究,進而為社區體育公共服務資源的均等化供給側改革,為西安市社區體育公共資源均等化發展路徑規劃提供依據。

關鍵詞:西安市社區 體育公共資源 均等化 現狀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居民健身矛盾集中在健身需求與體育設施資源不平衡之間的矛盾。合理的規劃與發展社區體育公共資源配置,是以增強人民體質,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宗旨,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體育需求。因此深入分析西安市社區體育公共服務資源現狀,才能促進體育資源的均等化發展,使全民健身惠民落在實處。

一、西安市社區體育公共服務資源均等化現狀

西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在向國際化大都市邁進中,城市建設不斷擴大。社區體育公共設施資源面臨著發展與滯后相互存在的局面。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體育鍛煉不在是生存的需要,而是人們對健康生活的需求。因此研究社區體育公共服務資源均等化的發展水平,有利于消除人們的健身矛盾,提升幸福生活指數。以政府體育經費投入,設施的現狀、居民的鍛煉需求及政府全民健身設施建設等現狀出發,對現狀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1、近三年政府對體育公共資源經費投入

西安市體育局2015-2017體育經費支出預算(單位:萬元)

年度 體育競賽與訓練 群眾體育 其他體育之支出 體育場館

2015 2890.67 1294.46 512.26 836.46

2016 2155.83 1316.79 1447.52 954.71

2017 2277.72 989.37 240.08 956.44

通過資料調查顯示,西安市在2015-2017近三年的體育經費預算支出上,在群眾體育和體育場館建設投入上的經費預算較少,重點經費投入在體育競賽和體育訓練方面。體育經費總體的投入相對比較平穩,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體育競賽與訓練依然是經費投入的重點,在群眾體育經費上的投入上呈現先穩步提升,又有趨于穩步下降的趨勢。這幾年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經費在全民健身體育公共服務設施上,開展了很多群眾體育活動,在基礎設施建設到一定程度上,對體育公共健身設施的經費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緩。其他體育支出方面也是隨著省運會和市運會的舉辦,有比賽的年度支出較多,沒有比賽的年度支出較少。從體育場館的經費投入上,呈每年遞增的趨勢,但遞增的趨勢幅度不大。體育場館經費的支出,主要用于現有的體育場館改造和維修服務。但隨著我省承辦2021年的全運會,對于體育場館的建設經費將會成倍的增長,將有大量的資金用于體育場館的建設和服務上。

2、西安市社區公共健身體育設施現狀

走訪調研中了解到,隨著城市建設發展需要,西安市區的一些老舊的社區面臨著拆遷改造,使部分體育公共體育設施損壞,社區健身器材的使用率大大的降低。而新建的社區由于受到市場調節因素的影響,土地緊張,使得土地的價值劇增,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社區公共體育健身設施有規劃卻無實施,即使有也是種類單一,數量較少。通過對西安市雁塔區和蓮湖區的20個社區和小區的實地調研,對社區的健身場所、健身器材、及使用狀況進行了統計,從整理的數據來看,西安市兩大社區的公共體育設施資源單一,總體缺乏。大部分的社區里體育健身設施單一,以健身器材為主,少數部分社區里籃球場、羽毛球場、游泳池等,但是數量極少,只能滿足少數人進行鍛煉。就目前調研的情況來看,西安市城市建設密度較大,在一般小的樓盤里,除了綠化面積能保證外,體育健身器材難覓蹤跡。在大多數的小區里,健身器材也是數量單一,不是開發商沒有資金建設,而是土地緊張沒有多余空地,即使有點空地也搞綠化了,這種現象在很多新建小區里很普遍。

3、西安市社區居民的體育鍛煉開展現狀

社區居民進行的鍛煉項目還是有特點的,從項目的選擇上也是種類多樣,從項目性質分析鍛煉人群來看,從事走路和廣場舞的占了大約27.6%,這類人群主要是年齡偏大的群體,因為廣場舞的群體年齡特征主要集中在50歲以上的人群。球類運動比較激烈,運動量大,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人群。因此社區居民的鍛煉需求會越來越多,社區體育公共資源建設跟不上居民的需求,也就是說體育資源的不均等化,一定程度限制了居民出門就能鍛煉的意愿。

社區居民鍛煉的場所顯示了體育資源的現狀,從居民的鍛煉場所選擇分析,每個社區里內體育健身資源是極度不均等的。

4、社區居民鍛煉的組織形式

在城市社區體育公共服務建設中,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還是體育愛好者自發組建的體育組織有很多。如武術協會、足球協會、乒乓球協會、羽毛球協會、籃球協會、棋牌協會、秧歌協會、氣功協會及各級體育社團等。通過協會能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體育鍛煉的隊伍中來,體育活動也是成為人們進行社會交往,增進情感的方式之一。大多數的體育協會組織完善,有專門的人員會進行指導,使基礎差的人也會找到依靠。有組織的協會有相對固定的活動場所,固定的時間,相對固定的鍛煉人群,再這樣的群體中鍛煉,才能愉悅身心,促進身體健康。相比自己獨自鍛煉,隨意性強,自由度大,這種鍛煉適合極少數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人。因此,大部分的社區居民的鍛煉組織形式更加趨向于團體、組織、朋友一起鍛煉。

5、西安市社區居民對體育公共服務需求及滿意度現狀

在對西安市社區居民進行體育公共服務需求調查中,居民對此反響較大,因為現階段,城市建設發展已經提高到一個階段,人們不在為吃飽肚子而奮斗了。隨著社會水平提升,人們最為關心的就是健康。健康首先就是鍛煉,居民意識強烈。在體育公共服務需求四個選項中,體育場館排在首位,器材設施、體育社團或協會組織、公益體育健身指導、國民體質監測依次隨后。原因分析,在城區由于城市規劃建設中,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很多樓盤建設都不會把健身廣場留出來的,他們把體育公共健身場所依賴于政府規劃,健身資源被擠占,城市人口激增,就形成了鍛煉公共健身資源明顯不足的局面。

社區體育公共設施的滿意度并不高,究其原因,其一,不同的社區差異化較大,高檔社區服務設施比較齊全,除了小區里能鍛煉,小區外的鍛煉場所也比較近,環境也好,所以滿意度高。其二,一般老舊社區器材落后,無人看管,器材就是擺設,離健身廣場較遠,交通不便,導致不滿意。其三是社區密度大,運動空間小,社區的門禁安保不允許陌生人隨便進入,健身廣場周邊體育設施較少,而鍛煉的人較多,所以不太滿意。

6、西安市社區體育指導員指導現狀

體育公共服務資源不僅是全民健身中心、健身長廊,最為關鍵的還是居民的體育鍛煉還要需要人的指導,具體體育公共服務的專門體育人才就是社會體育指導員了,是體育公共服務核心指導力量,是科學健身方法的指導者。截至2018年5月底,西安市共有各級各類體育指導員20886名,其中國家級152人,一級1647人,二級4315人,三級14772人,占全省社會體育指導員總數的34%以上。西安市目前人口接近900萬,平均430人擁有一名社會體育指導員,與《全民健身計劃剛要》中每千人5名指導員的名額,幾乎相差一倍,這些指導員分布在全市的各個健身站點和社區的服務中心中。但從調查和實地走訪得知,很多地方是看不到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也就是說相當一部分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有證而不參與體育指導,造成了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育指導員流于形式,而沒有實際的參與具體的工作。

二、西安市社區體育公共資源均等化的發展水平

體育基礎設施是居民提高身體素質的硬性物質條件,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健身需求的保障,也是開展體育公共服務的物質基礎。因此,加強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是地方政府應著重開展的工作內容。

從十二五期間的完成情況來看,西安市城市社區健身器材、體育基本設施的覆蓋率已經達到了全國的中等水平,市區兩級體育部門和體育社團每年舉辦各類全民健身活動超過 560項(次),參與人數超過450萬人(次)。先后建成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全民健身示范區、漢長安城遺址公園全民健身長廊、世博園全民健身示范區、青龍寺遺址公園全民健身園區、民樂園全民健身示范區、未央廣場全民健身示范區。社區全民健身器材配送工程221個,社區全民健身路徑624個,累計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16609名,建成體育晨晚練點1600個,積極開展國民體質監測,每年監測人數不少于500人。十二五”時期,全市公共體育場館建設得到不斷加強,基本建成西安市傘塔路全民健身中心,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建成后將滿足周邊群眾健身和我市業余訓練需求,填補了我市東郊公共體育綜合場館的空白。通過第六次體育場地普查,我市的各類體育場地達到12185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32平方米。

三、結論

西安市城市社區體育公共服務資源均等化水平達到中等水平以上,全民健身園區和示范點已具備一定規模。但是社區全民健身服務體系不夠健全,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仍有差距,公共體育場館設施陳舊、功能不齊、數量不足,與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體育產業發展不平衡等。因此打造城市15分鐘健身圈,城市健身公園,全民健身示范長廊等亮點工程,健全體育法規和國民體質監測評價,促進西安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資源均等化發展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玲燕等.城市社區體育公共服務現存困境與發展路徑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19-22.

[2] 劉亮等,供給側改革視角下我國公共體育資源供需矛盾的消解與改革路徑[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4):51-55.

[3] 劉會平,常州市體育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現狀及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2016(5):83-85.

[4] 王文蘭等,杭州市城鄉體育公共服務均等化評價研究[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2014(1):108-112.

作者簡介:楊玲,女(1979.3——),陜西渭南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社會體育。

基金項目:西安市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西安市社區體育公共服務資源均等化需求路徑的研究,課題編號:17IN20

猜你喜歡
均等化現狀
基于泰爾指數法的京津冀醫療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
基于泰爾指數法的京津冀醫療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
如何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策略研究
關于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思考
關于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思考
地級市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研究
完善省以下轉移支付制度的思考
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研究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