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

2017-09-11 06:21張鑫慰
西部論叢 2017年3期
關鍵詞:民族音樂中國傳承

張鑫慰

摘 要:中華的民族文化經過了五千年歷史的不斷演變,流傳至今,,中華的民族音樂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經過幾千的傳承和流傳,我國的民族音樂不但可以提高人民的音樂素養,還能讓各民族之間更具有凝聚力,增強民族的自信心,自強感。因此,本文從傳承與發展中國民族音樂的意義、現狀和對策等幾方面進行了論述和探討。

關鍵詞:中國 民族音樂 傳承 發展

一、傳承與發展中國民族音樂的意義

中華民族音樂是我國情感傳遞的一種方式,也是中華民族精神與精魄的體現方式。中華民族音樂是我國各個民族人民不斷傳承和發揚的結果。在民族音樂中可以感受到各民族的的生活,文化和發展歷史,因此民族音樂對于我過來將是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民族音樂從古流傳到至今,我國各地區的地貌,形狀在民族音樂中都有充分的體現。我國的民族音樂到目前乃至以后也應該一直流傳下去,這樣做可以讓我國廣大的人民群眾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我國民族的歷史,也可以讓我過的各民族之間相互促進,共同進步,推動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民族音樂可以讓我國的凝聚力增強,提高中華各民族的自信心,認同感,自強感。此外,民族音樂可以讓人沉醉在精神的世界,是精神的食量,能提高人民的潛在素質。

二、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的現狀

(一)古譜識讀能力欠缺

在二十世紀初期,五線譜和簡樸開始興起在人群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而古譜逐漸被眾人所遺忘,對于古譜現在能看懂的人少到了一定的程度。由于記譜方法的轉變,人們識讀古譜的能力逐漸下降,這非常不利于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F階段,流行音樂是熱潮,隨著我國在社會的影,歐美國家等音樂逐漸進入到我國,中國所具有的民族音樂也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以致于中國對民族音樂接觸越來越少。

(二)律制發展不夠全面

中國其實是擁有樂譜的,對于樂譜的準確記錄卻是不完整的,也就是無法做到定量定級技術。中國的民族音樂在樂譜的記載沒有得到好的管理,而是熱于在在原作品的基礎上進行改變創新,其中不斷的對曲子進行改變可以讓音樂更具有靈活性,而不斷地改變給曲子的音準程度。這樣做,讓曲子的律動和韻味都發生了變化。律制的不全面讓該曲子的二次改變存在了更多的困難,而中國土生土長的民族音樂韻味和細節也就無法從中體現。

(三)民歌的異化

民歌大多數的創作都是在民間口頭傳唱出來的,在民間的傳唱范圍是最廣的。民歌的產生是根據地區的地域環境和自然環境、以及不同的生活習慣,當地的文化傳承所演變出來的形式,因此民歌根據不同的地區和不同區域特點,地方方言所演變出來的。但是現如今中國的民族音樂受到不斷的侵蝕,并且來自歐美,日本韓國等外來音樂文化也逐步侵犯著中國的音樂思維,中國的民歌也不斷地發生改變,變得不再像從前那樣。

(四)傳統文化的假再現

我國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中華人民也不再像從前那樣崇洋媚外,對我國的傳統文化又恢復了曾經的信仰。但是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目前我國的一部分人對傳統文化的復原存在錯誤的觀念,在古風盛行的環境下,全國很多地方都在大肆建造古跡,以及各種假古董的仿造,這些都是對傳統的東西的破壞,再現假象的傳統文化。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民族音樂受到影響是在所難免的。

三、做好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的對策

(一)更新觀念,重新認識傳統文化的精髓

中華的民族音樂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不斷的繁衍和民族智慧的升華,不僅體現了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更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它存在的含義是無法被任何東西所替代的。因此,我國的民族音樂是在傳統音樂的基礎上進行傳承和發展的,從傳統音樂中汲取營養和獲取發展的動力。

(二)民族音樂要做到與時俱進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文化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也要不斷做出改變,從而不斷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不能讓傳統音樂束縛了我國中華民族音樂的發展,應答昂讓民族音樂順應時代的潮流,在現如今的社會中不斷吸收經驗和完善民族音樂,進一步讓中華民族音樂展現其強大的實力。把民族音樂進行現代化處理,將民歌用豐富的想象力進行重新創作,以電子音樂及器樂、人聲和多媒體技術等營造出的舞臺空間,從新角度探索了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在未來的發展,為聽眾展現了中國多元民族音樂文化的魅力。

(三)民族音樂要朝著世界方向傳播

經濟的發展趨勢是全球化,中國的民族音樂是應當在世界上展示和發揚的,讓全世界的音樂愛好人員都能聽到中國的民族音樂,讓他們能夠充分感受到來自古中國傳統民族音樂的魅力,這樣不僅可以讓中國民族音樂在世界上傳播還可以增加中國在世界各國的影響能力,除了音樂能力外更多的是中國目前在世界的地位,并且在傳揚的過程中還可以對民族音樂進行不斷的改進,與世界接軌從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比方說我國“第五代”作曲家的代表人物譚盾,他的音樂被點評為“蘊含著厚重的歷史感與中國傳統精神,能聽見人類靈魂的聲音”,從那開始我國的民族音樂開始讓人產生關注;我國的作曲家何訓《阿姐鼓》在世界的國際音樂中也獲得了多項大獎,這讓民族音樂開始邁出國門走向全球。他們為中華民族音樂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讓民族音樂在未來可以走的更遠。

(四)促進中國民族音樂與國際音樂的交流

每個國家和每個民族都有自己所獨有的文化背景和音樂傳承,我國的民族音樂得以在世界進行交流,能讓我國在交流的同時吸收其他國家民族音樂的精華,讓我過的民族音樂顯得更加動聽,更加豐富多彩。我們來看一下印度的音樂文化,在印度被殖民時,印度音樂還沒有讓歐美音樂所感染,保存的完整度很好,并且歐洲樂器傳入印度時,印度人根據自身需要將歐洲樂器改成民族樂器,這個可以說是音樂上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其中印度音樂文化的發展和歷程也是十分有趣的。因此,只有多加關注世界各國的音樂走向,才能讓我過的民族音樂更好的發展。

四、總結

對于民族音樂的見解,對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揚是道阻且長的一件事。作為一名音樂人,音樂愛好者,音樂工作人員,對于傳統的民族音樂應該更加努力,改變觀念,重視到傳統文化的精髓;讓中國的民族音樂跟上時代的潮流;民族音樂在世界上進行傳揚;讓中華民族音樂與世界的音樂進行更好的交流。

參考文獻:

[1] 路澤雯.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初探[J].小作家選刊,2014(12).

[2] 向陽.漫談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J].戲劇之家,2015(1).

[3] 方曉.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探討[J].北方音樂,2015(1).

猜你喜歡
民族音樂中國傳承
在高一年級音樂教學中深化民族音樂教學的實踐
論高校音樂教育在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地位與作用
傳統文化與民族音樂的重構研究
中西民族音樂在多元世界民族音樂中的地位探析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國”調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