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色扮演式教學法在護理學專業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評析

2017-11-03 02:03右江民族醫學院533000賓曉蕓黃秀峰銀聯飛李朝敢胡紅柳黃元河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7年2期
關鍵詞:生物化學角色扮演教學法

右江民族醫學院(533000)賓曉蕓 黃秀峰 銀聯飛 李朝敢 胡紅柳 黃元河

生物化學是連接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課程。該課程有內容復雜抽象,系統性強、晦澀難懂等特點,傳統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感覺枯燥乏味,學習效果較差。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升教學質量,是生物化學教學急需要解決的問題。角色扮演式教學法是使教學內容劇情化、腳本化,讓學生扮演劇中的人物,進入角色,體驗職業生活,在角色扮演中學習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所采用的教學方法[1]。筆者在生物化學教學中探索實施角色扮演式教學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以我校2014級護理學專業1-4班學生作為角色扮演法教學實施班級,共156人,分班次授課。其中男生62人,女生94人。以2014及護理專業5-8班學生共158人作為對照班,用傳統講授式方法授課,其中男生63人,女生95人,兩班性別、年齡、入學成績、師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教學內容 生物化學涉及基因表達的相關內容。

1.3 教學組織 在課堂上講解與角色扮演相關內容的知識點框架,在學生對基因表達內容有大致了解的基礎上,給學生布置表演的內容,大約8個學生為一個小組,根據中心法則的遺傳信息的主要流向規律,把基因表達的主要過程用角色表演的方式表現出來,進行錄像并配上解說。

1.4 評價方式 ①在小組自學、表演劇本研究、角色分配、表演實施過程中,各組員分別對自己表現、其他組員的表現進行評價。②按照組別依次播放學生的表演視頻,其他學生對每組學生的表演提出看法和建議,將其填寫在評價表上。③教師當場進行點評。點評學生的表演內容和表演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修改意。④課后教師將評價表按組別匯總整理,裝訂成冊;錄像帶刻制成光盤。將評價冊和光盤發給學生。

1.5 效果評估 授課效果對比:以問卷方式調查學生對生物化學實施角色扮演法教學方法改革的整體評價,獲取信息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等方面進行調查,該問卷的每個條目均采用Likert 5級評分,5分表示非常滿意,1分表示非常不滿意。對照班和觀察班分別發放問卷156份、158份,兩組各回收有效問卷151份、155份(有效回收率分別為97.1%和98.1%)。

1.6 結果統計 有關數值輸入SPSS18.0軟件進行描述性分析,t檢驗分析。

2 結果

通過問卷調查顯示(見附表),觀察班對角色扮演教學方法的整體評價是:92%的學生表示非常滿意或較為滿意,5%的學生一般滿意,3%的學生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平均分值為3.98,平均評價為較為滿意。觀察班的學生與對照班相比,邏輯思維能力明顯提高(P<0.05),獲取信息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對學習的興趣等方面的提高特別明顯(P<0.01)。并且通過學生自我評價,教師教學的觀察與日常交流發現:角色扮演式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課堂氣氛異?;钴S,小組學習、自主學習較為主動和有效,表達與溝通能力得到進一步鍛煉,角色扮演過程的投入感較強,對于其他小組的角色扮演敢于提出問題,評判性思維明顯增強。

附表 對照班與觀察班的教學效果評分(x±S)

3 討論

3.1 實施角色扮演式教學法的教學效果 現代護理教育觀念的重要轉變是注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1]。本次采用的角色扮演式教學法通過在課前給同學們講解基因表達的內容大綱,讓學生清楚角色扮演相關的知識框架,理解任務的情境。學生們對要完成的任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充分意識到解決這個問題的必要性,并且對完滿解決該問題充滿了信心。在此過程中,老師不再是課堂的主角,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主動思考問題,主動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根據需要完成的任務,各小組需要非常熟悉有關基因表達的內容,并且對于表演的主要思路、表演內容、角色的確定、演員任務的分配等具體細節,小組內需要進行充分的討論和磋商,最后形成成熟可行的劇本。此過程讓學生充分學習了相關章節的內容,并且學會對知識點的重難點進行分析和遴選,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自主學習的目標得以體現。角色扮演式教學法來源于心理治療領域,最初運用于轉變被治療者的態度方面,后被國內外廣泛應用于護理教育領域[2]。本次采用角色扮演式教學法的改革,使學生由傳統的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組織學習內容,并將知識進行整理、歸納,并用學生所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進行呈現,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加強了學生的素質教育,提高了教學效果。

3.2 實施角色扮演式教學法的素質教育效果 在角色扮演式教學法實施過程中,學生經歷了消化知識、查閱資料、構思劇本、設計角色、組織表演及后期制作等環節,增強了自主學習、獲取信息、分析整理資料、組織協調等的能力。在表演方案的制定中,為了能脫穎而出,各小組巧妙設計、大膽創新,提升了創造性思維能力;同時漸漸學會了表達觀點和懂得交換意見,提升了團隊協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協調能力等,逐漸養成了良好的團隊合作的意識。在小組任務進行的過程中,學生經歷了充當組織者、表演者、溝通者等多個不同角色的體驗,學會了從多個角度考慮問題,所獲得的心理體驗會為學生今后工作奠定堅實基礎。當同一教學內容因表演小組不同,而呈現出多樣化的劇情時,學生們開始體驗分享他人經驗的學習方式,拓展了其創新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同時,通過表演也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傊?,通過調查問卷反饋與平時授課觀察,學生們自主學習能力、查閱資料獲取信息能力、分析資料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甚至是電腦多種軟件應用能力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目的。

3.3 實施角色扮演式教學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一是教學過程耗時多。角色扮演式教學法的實施須進行詳細的任務講解,知識點及大綱內容的概述,播放表演視頻、進行點評和總結等都要占用課時。并且學生的自主學習、查閱資料、小組討論、表演錄制及制作課件等也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二是學習成果評價任務重。實施角色扮演式教學改革需要采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來客觀反映學生學習的成果。由于這種評價方式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列入評價的主要觀察點,這就要求教師要采取平時檢查、課堂觀察,收集分析組內互評材料等方法來考核學生所發生的變化和取得的進步。教師的工作量明顯增加,并且熟悉掌握這些評價方法的一線教師還為數不多。任何教學模式都不是萬能的,在教學過程中,應在生物化學整門課程的知識框架下精心設計和編制角色扮演法的教學實施計劃,有機地把角色扮演法與其他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做到因時因地制宜[3]。同時注意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提升教師的教學改革意識,增加教學方法改革、教學評價方式改革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不斷探索,培養更多高素質的醫學人才。

猜你喜歡
生物化學角色扮演教學法
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
角色扮演游戲
生物化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效果分析
批注式閱讀教學法探究
實施“六步教學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角色扮演”拯救荷蘭艦隊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語會話教學中的應用
習得性無助感與生物化學教學改革研究
開放引導式閱讀教學法描述
網絡教學在高職高專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