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為政治課正名

2017-11-14 19:54伍天秀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7年21期
關鍵詞:聯系社會實踐政治課

伍天秀

摘要: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人對政治課不屑一顧,產生頗多誤解。通過對一部分網友進行調查,大多數人對政治課的認識都有偏差,筆者認為很有必要為今天的政治課正名。通過對筆者所教七年級政治課內容的分析與論述,通過列舉所教七年級政治課時開展的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說明今天的政治課不只是對學生灌輸一些觀念,而是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筆者要為政治課正名!

關鍵詞:政治課;社會實踐;聯系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7-0018

一、人們眼中的政治課

教書近30年來,當別人問筆者教什么科目,筆者回答教政治的時候,他們總是露出或多或少的不屑神情。于是,筆者設計了兩個問題對一些網友進行調查。這兩個問題是:1.“你心目中的政治課是怎樣的?”2.“你認為學生在政治課上可能學習些什么?”得到的答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這些:(1)我心目中的初中政治是枯燥乏味的,都是些思想啊、主義啊。在我的想象中,學生學習政治都是在死記硬背那些條條框框。(2)政治應該是非常深奧的大道理吧!如人生觀、價值觀等。我認為應該多關心時事,進行愛國教育,現在的人缺乏愛國精神。(3)對政治課的印象似乎就是死記硬背,又脫離了實用性,筆者認為應當取消,并入語文等科目中,并在這些科目中達到更好的啟發思想的效果。

這是不同的人對政治課的不同見解,其中對政治課的誤解不少!所以,筆者要為今天的政治課正名!讓大家知道現在的政治課都教些什么、學些什么。

二、實際的政治課

就拿筆者正在教的七年級政治課來說。全書分四個單元:青春時光、做情緒的主人、在集體中成長、走進法治天地。這些課程的編排旨在教給學生一些終身發展所需的必備知識,非常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每一篇課文都注重了培養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目的是通過政治課的學習讓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基本的善惡、是非觀念。

第一單元是以擁抱青春為主題的,以學生的成長為主線,設置了“青春的邀約”“青春的心弦”“青春的證明”三課?!扒啻旱难s”講述青春期如邀約一樣到來,帶給青少年的不僅是生理和心理的變化,更有青春作為成長禮物的饋贈?!扒啻旱男南摇眹@青春期敏感的異性情感問題展開,指導學生正確面對青春期的友情?!扒啻浩诘淖C明”在謳歌青春美好的同時,指導學生怎樣才能讓青春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第二單元承接第一單元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和心理變化,關注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情緒和情感變化。設置了“揭開情緒的面紗”“品出情感的韻味”兩課。從個性心理品質及自身調控的角度,幫助學生認識青春期情緒和情感的變化。在引導學生認識情緒的基礎上,把正面的情緒上升為美好的情感,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成長。

第三單元的主題是“在集體中成長”。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延伸。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親近集體、融入集體,教材從三個方面引導學生學會過集體生活。第一個方面是讓學生認識到自己與集體的關系;第二個方面是讓學生認識自己在集體生活中要遵循一定的規則;第三個方面是讓學生認識自己在集體中的責任。

第四單元從日常生活入手,幫助學生感受法律的存在,認識法律的基本特征。在總體認識法律作用的基礎上,從學生身邊發生的小事入手,幫助學生領悟法律對青少年的特殊保護。在對法律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從遵守法律法規的角度,幫助學生增強法治意識。

三、政治課與社會實踐的緊密相連

筆者在七年級政治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學有所用、學以致用,在學習相關知識之前和之后,都會讓學生做一些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以下為一部分活動事例:

1. 學習第一單元第一課之前,讓學生收集自己從小到大的照片,認識自己身體的變化,思考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從而引導學生悅納自己的生理變化;同時了解青春期成長的生理變化和心理變化,探討“心理斷乳期”“獨立”“批判精神及批判技巧”等話題。學習完第一課之后,筆者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在你生活的城市、社區或校園中,你覺得哪些方面不太令人滿意?選擇其中一個方面,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并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通過這一活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

2. 學習第二單元時,除了從理論上認識情緒的多樣性、情緒的不同作用、情緒的調節方法等知識,更注重在生活實際中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感,學會傳遞情感的正能量。筆者給學生布置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回家給父母一個擁抱!當天晚上,筆者在家長微信群里對布置的作業進行反饋,沒想到家長們在微信群里炸開了鍋:家長們都激動地談論自己的孩子當天回家的巨大變化,驚喜之情溢于言表;有的家長十二點多了還在發微信,稱一家人都太激動睡不著覺,因為孩子一直叛逆,沒想到當天回家不僅擁抱了爸爸媽媽,還擁抱了外婆!筆者也及時地對家長提出要求,多對孩子做出愛的回應,讓親子關系更加密切,讓家庭氛圍更加美好!所以,我們的政治課并不是只講大道理,而是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和培養,而這些又是作為一個合格的人的必備素養。

3. 學習第三單元“在集體中成長”這一課時,筆者是通過開展活動來建立課本知識與社會實踐之間的聯系的。當時恰逢學校開展拔河比賽,筆者讓學生自己組織比賽,在賽后反思本次活動有哪些地方是課本知識的體現。讓學生認識什么是集體,感受集體的溫暖,增強集體的榮譽感,認同集體力量的強大;并思考在集體中怎樣處理好與集體成員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處理好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的關系,處理好集體生活中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學習完本單元后,筆者又開展了一次班級“美食節”活動,由學生做好喜愛的食品帶到班里與同學分享。孩子們把活動組織得有模有樣,他們準備了集體游戲和個人才藝表演,并在開心之余不忘與教師分享他們的美食,他們挑選了食品送到辦公室給教師品嘗,教師都夸筆者所帶班級的學生有能力、情商高!所以,政治課真的不是一大堆的理論說教,而是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引導著學生學習如何做事、如何做人!這才是今天政治課的真諦!

4. 學習第四單元內容前,筆者把學生分成三組,第一組學生負責調查: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你了解的道德有哪些?我們學校有哪些校規校紀?第二組學生負責上網查找資料:在我國,跟未成年人有關的法律有哪些?里面有哪些規定是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第三組學生也負責上網查資料:關于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收到侵害的案件,最后是怎樣處理的?

通過調查,學生明白了法律、道德、紀律這幾種行為規范的異同,了解法律的特征,對我們的行為起規范作用和對權利起保護作用;了解了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實施特殊保護,認識到法律對青少年的關愛,同時增強珍惜權利、自覺履行義務的意識。明確了依法辦事的基本要求,認識樹立法律信仰對于建設法治中國的重要作用,培養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情感,增強法治意識。

通過以上事實,大家可以看出:今天的政治課已不是傳統的模式和內容,它從“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和知識”三維目標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絕不是靠學生死記硬背就能考得高分,如今的政治課程考試更具有科學性、思想性、人文性,非常貼近考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將知識、能力、素質的考查融為一體。只有具有一定素養和實踐能力的學生才能獲得高分。

所以,筆者要為政治課正名!

參考文獻:

[1] 陳賀來.試談思想政治課的學習方法[J].思想政治課教學,1995(9).

[2] 陳福榮.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課[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1996(S1).

[3] 吳春平.思想政治課教學生活化[N].江蘇教育報,2009.

[4] 宗少華.思想政治新課程理念下的探究性學習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5] 賀燕琴.思想政治課教學與發展性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01.endprint

猜你喜歡
聯系社會實踐政治課
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美育優化探析
高中政治課培育學生政治認同素養的教學策略
答案
談談“誘思導學”教學模式在農村中學政治課的運用
淺談平面圖與立體圖的思維培養
自我教育活動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
結合“室內檢測與控制技術”專業教育淺談高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對高校思政課教師暑期社會實踐的探索與思考
醫學研究生社會實踐模式建立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