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探究

2017-11-17 04:10董麗春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0期
關鍵詞:實效性互聯網+互聯網

董麗春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產業的互聯網也開始進行優化、升級,而成為“互聯網+”,學校教學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也不斷利用“互聯網+”的優勢,開始探尋新的課堂教學方式。本文主要通過對“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特征的分析,對如何做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出一定的看法。

【關鍵詞】互聯網 小學語文 實效性

【基金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 (10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0-0051-02

近年來,伴隨“互聯網+”的出現和推廣,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小學語文教師在“互聯網+”的教育形勢下,既面臨新的機遇,又面臨新的挑戰。具體教師應了解“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特征,掌握其要點,根據教學內容,安排出詳細的教學計劃,不斷改變教學方式和手段,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特征

(一)師生的開放性互動

“互聯網+”倡導創新、開放、兼容,這要求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一定要及時轉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模式,積極與學生互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時間的合理分配

新課改以來,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角色逐漸從主導者變成了課堂的組織者,教師要在課前根據課本內容,結合互聯網查詢到的信息資料,對課堂上學習的內容、時間做出自己的合理安排,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討論和自由發言。

二、“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要點

(一)教學任務的實效性

在一定程度上,教學任務的設計與安排,比實際的教學更為重要。即要想提高教學的水平和質量,就先得設計合理、實際的教學任務。小學語文的學習階段,是整個語文學習的奠基時期,一定要以培養學生的文字積累和語文學科認知為主。

(二)教學過程的實效性

具體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分為三個環節:課前、課中、課后。在課前環節,由于考慮到每節課的時間較短,教師通過互聯網來上課,可能存在時間不足、學生不能有效掌握知識點的問題,所以,教師在課前,一定先得對課本的主要知識做出概括;在上課環節,教師不應該要求學生對文章內容一字一句的閱讀,這對于剛上小學的同學可能有一定挑戰,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分清主次;在課后環節,教師應選取和課本相關或相近的知識內容,來豐富學生對于事情的認知和對文本的理解。

三、保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舉措

(一)運用網絡資源設置情景教學

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對事情都存有好奇心,但同時,他們對事情的認識很多情況下都停留在一種直觀、表面的階段。所以,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要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必須積極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根據課本內容,設置情景化教學,如在講到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21課《稱象》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個關于曹沖稱象的卡通視頻,或者在課堂上選取幾位同學,扮演曹沖、曹操等角色,這樣在學生學習的時候,就會對課文的內容理解更加深刻,學習曹沖聰明機靈的品格。

(二)加強課內外的師生互動

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無非就是教師在給學生教會生字以后,帶領學生閱讀幾篇課文,但在當前的新課改要求和“互聯網+”的大趨勢下,這種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能用來培養學生。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教師可以在課后通過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如利用QQ、微信群建立網絡學習平臺,供學生、家長、教師互相聯系。另一方面,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游戲、詞語接龍、趣味答辯等形式,和學生積極互動,營造一種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如教師在講到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章《遨游漢子王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那種用三個相同的字組合而成的新字,如三個口字組合而成品德的品字,三個水字組合而成浩淼的淼字,三個木字組合而成森林的森字,三個火字組合而成的焱字,三個牛字組合而成的犇字等等。

(三)改革評價機制

對教師的教學考核不能只依據學生的考試成績,還得注重從教師應用網絡多媒體的熟練程度、上課板書、課件與課本內容的相關度,學生的掌握情況、學生的專業學科素養的培養情況等等。這些方面很難加入到對教師的考核當中,所以,必須積極完善教師評價制度,例如,可以將學生、家長引入到對教師的評價程序當中,如此,就可以有效監督教師的教學情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例如,在評價時,發現教師關于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的板書內容為網絡上下載而來,這就在評價教師教學能力時,要給予批評。

四、結束語

在新課改以來,小學語文確實在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但依然存在諸如師生互動不足、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尤其是在“互聯網+”這個大環境下的網絡信息使用和教學模式的靈活轉變能力等等。

參考文獻:

[1]鄧伶俐.互聯網時代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發展研究[J].教育科學:引文版:00166-00166.

[2]于衛利.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探索與研究[J].教育:文摘版, 2016(2):00208-00208.

[3]尼珊瑜.“互聯網+”背景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實效性研究——以河南省為例[J]. 高教學刊, 2016(17):42-43.

猜你喜歡
實效性互聯網+互聯網
“主講主問主評”工作法:提升黨課教育吸引力實效性
利用微視頻提高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精梳巧練 理性分析——提升小學數學復習課實效性的教學策略
優化作業設計 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