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探索

2017-12-20 08:48梁曉霞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7年16期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有效途徑傳統文化

【摘要】現如今,高中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基礎素質的提高。而新課標對于語文教學的要求是讓學生在優秀傳統文化的陶冶中提升自己的素質,并盡力為弘揚中華文化做貢獻。因此,作為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當大力滲透傳統文化的知識,這不僅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來說意義重大,對于培養學生的優秀品格也有著很大的作用。本文對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途徑進行了分析,并闡述了其必要性。

【關鍵詞】傳統文化;高中語文教學;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234-01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是高中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這主要是因為語文教學承載了發揚中華文明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其融合了幾乎所有中華文明中優秀的品格,匯聚了大量中華文化。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里,處處可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影子。這些對于塑造學生的人格意義重大,能使其提高審美,開闊眼界。但我們也應當指出的是,在這些年間,中華文化正在被淡化,外來文化的不斷沖擊使得中華文化的存在感越來越低。也正是為此,高中語文教師就更要注重在高中語文課堂上對傳統文化進行滲透,并探究其內涵,培養學生們的民族情懷,讓學生們懂得中華文化的高深之處,并對中華文化充滿興趣。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對于大多數高中生來說,應試壓力往往是很大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經常會注重如何讓學生的試卷分數更高,而不注重于讓學生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如今的高中語文課堂顯得十分急功近利,大量的教學參考書代替了學生自己的思考,對于語文的學習學生經常是以死記硬背作為主要學習方法,在學習中很少自己去思考,也很少對語文作品進行品讀與欣賞。這種學習方法毫無疑問是不好的,失去了對語文作品的賞讀,學生自然也沒有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可言,只是被動地學習,為了分數學習而已。而如今的高中語文新課標也明確指出:高中語文課堂上必須對民族精神進行傳播與弘揚,要將學生塑造成熱愛祖國的人。學生必須要在優秀傳統文化中得到熏陶,才能積極主動地投身于人類進步事業。這其實對高中語文教學做了明確的規定,即一定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

在我國,傳統文化其實是具有著很豐富的內涵的,并有著深厚的底蘊。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能夠使學生擁有更加豐富的語文學習內容,加深自己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學生得以對中華民族的智慧有更深的理解,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與鑒賞能力。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

(一)充分熟悉作者的情況

在《孟子》中有言:“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边@句話的意思主要就是告訴我們,在學習語文傳統文化的時候,一定要提前去了解作者的生平。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命歷程,我們才能了解作者的心路歷程。作者每創作一篇文學作品,都肯定是與其個人生活有著緊密關聯的。每一個作者都會有其不同于其他作者的獨特思想,而這些思想就往往直接體現在所創作的文學作品中。比如,在進行李清照其人其事的學習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將李清照的生活情況與感情經歷讓學生先了解一下,這樣也許學生就會懂得為什么李清照一生中創作了很多風格迥乎不同的作品。這主要是因為她一生中命途多舛,在人生各個時期有不同的心境,體現在詩歌中也就有著不同的意境。知人論世,以意逆志,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高中語文的學習中以更高的層面去思考問題。事先了解作者的生平,對學生學習傳統文化作品時,是大有裨益的。

(二)感受傳統漢語思維

高中語文教學中,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漢語的教學。漢語作為我們平時使用的基本語言,也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通用語言,其實際上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傳承載體。這一點尤其體現在進行古典文化的教學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按照漢語本來的思維對文學作品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透過文字抓住作品的本質。比如,在進行蘇洵《六國論》的學習的時候,其文章前后呼應,一再強調“弊在賂秦”這一觀點,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傳統的文化思維。而在教學中,這也是必須對學生們強調的。還有,在很多文化作品中,都滲透著平衡與對稱的思想,這就是與中國人民骨子里的思維方式有密切聯系的。比如蘇軾的《前赤壁賦》、王勃的《滕王閣序》等作品,這些作品中的對偶往往做得天衣無縫。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傳統文化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讓學生去體悟中國文化傳統思維的特點。

(三)開展經典作品的教學拓展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出于教學課時與教學進度等原因,有很多作品沒有觀賞到其全貌。在高中教師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深入的引導,不能讓其不求甚解、淺嘗輒止。教師要注意以點帶面,讓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充滿興趣,試著了解其全部內容。比如,在進行《離騷》的學習的時候,課本中給出的僅僅只是節選,而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去閱讀《離騷》的全文,對屈子的思想進一步地了解與理解,這樣拓展對于學生的素質提升意義是很大的。

(四)深入挖掘語文教材

在高中教師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應當注意對語文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因子最大程度地進行挖掘。在講課的時候要注重深入挖掘其內在文化,將講課的重心轉移到文化的教育與觀念上來。從多個方面去探究文化的內在,為學生展示每一篇文章實際的文化特質。比如在進行韓愈《師說》的教學的時候,從文章開頭的疑問入手,由淺入深地為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們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讓學生真正明白韓愈到底想表達的是什么。又比如在進行司馬遷《鴻門宴》的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從其楚漢相爭的歷史背景入手,讓學生體會其文章的內在意義,讓學生明白項王的英武霸氣與劉邦的機智狡猾。并更深層次地對二人的性格進行探討,讓學生充分體會其中的民族精神。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對傳統文化滲透的必要性應當重視起來,因為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不僅可以使學生提高自己的民族榮譽感,也能讓學生更加愛國。并能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愛國之心轉化為報國之行,切實為國出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讓其在以后有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余慈榕.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探索[J].考試周刊,2017,(53):55-56.

[2]唐光明.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探索[J].魅力中國,2016,(45):118,120.

作者簡介:梁曉霞(1981.12-),女,漢族,烏蘭察布市人,高中語文教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工作。

猜你喜歡
高中語文教學有效途徑傳統文化
關于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解析與研究
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與時俱進推動效能監察工作的有效途徑探究
國際法務會計應用現狀研究
淺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新經濟形勢下加強企業管理的有效途徑分析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