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18-01-06 13:47王惠娟
考試周刊 2018年3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農村中小學問題

摘 要:在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下,信息技術教育越來越受重視,信息技術課程已成為中小學的必修課。但信息時代對信息技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優化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本文通過分析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改進對策。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問題;對策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信息技術教育已超越了單純的計算機技術訓練階段,成為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信息素養的培養教育,因此信息技術教育承載著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重任,信息技術課程的內涵更加深刻,內容也更加豐富。這對信息技術課堂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們的信息技術教育仍然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尤其是在農村,存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 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1. 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隨著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進程的加快,信息技術逐漸進入中小學,越來越多的農村中小學開設了信息技術必修課。但由于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將信息技術列入高考科目,所以從學校、家長到師生對信息技術重視不夠,存在認識不足問題。學校對信息技術課程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安排課時少,對信息技術課堂監管不夠,甚至有些學校的信息技術課形同虛設,課表安排只是流于形式,購置設備建設機房也只是為了迎接評估檢查。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認為信息技術課學會打字、上網就可以了,他們更多感興趣的是游戲。

2. 資金短缺,基礎設施薄弱

在農村中小學校中,信息技術設備落后,現有計算機配置低、數量少,與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的要求相比差距較大,無法滿足新課程的實施和信息技術教育開展的要求。資金是困擾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一個大問題,經濟條件差的學校,無法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能夠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學校,也存在著計算機數量少、配置低、教學資源匱乏,難以保證學生上機操作等問題。

3. 教師專業素養不夠,教學方法不科學

大多數農村中小學缺少信息技術專職教師,教師在學校充當多種角色,既是學校的電工,又是學校其他科室的計算機操作員、管理員,整天雜務纏身沒有更多的時間投入教學,上課都是照本宣科,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課堂缺乏吸引力。有些學校即使配備了專職教師,但因為信息技術教師總是被邊緣化,在待遇和晉升方面容易被忽視,因此教師缺乏上課激情,使教學效果受到影響。

4. 教學與教材無法接軌

由于農村經濟落后等各種原因,導致學生的基礎水平存在很大差異,甚至有些中學生處于零基礎階段,但是學校選用的教材內容水平明顯高于學生實際。以高中信息技術為例,教材注重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存儲、處理能力,重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我們學校所使用的粵版教材,第三章《信息的加工與表達》,涉及Word、Excel、PowerPoint三款軟件的應用,需要用這三款軟件加工制作不同的任務作品,而且這章內容是學業水平考試重點考查內容,然而課時安排僅僅是10課時,我所面對的學生中僅僅有40%的學生之前接觸過這三款軟件,但不熟悉,30%的學生只接觸過Word,有30%的學生沒有接觸過這些軟件,不知道軟件該如何打開。對于這樣的學生,按照大綱要求完成教學任務是不可能的,學生水平與教材要求水平差距太大,教學與教材無法接軌。

二、 推進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對策

1. 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樹立教育信息化環境下教與學的新觀念

教師觀念的轉變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問題和首要任務。人類進入信息社會以后,信息技術已成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已離不開信息技術。作為培育現代文明的搖籃的學校教育必須正確認識信息技術教育,把信息技術內容考慮為他們的教學目標的一個重要部分。教師要通過多方面努力,更新觀念,不能始終把計算機操作教學與信息技術教學畫等號,信息技術教育應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高中階段在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知識技能基礎同時,更注重提高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信息技術人文修養,培養良好的信息技術使用習慣和社會責任感構成的綜合素養。

2. 加大資金投入信息教學設備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農村信息技術教育發展需要一個良好平臺,需要政府、教育部門、社會等多方面的力量籌措資金增添信息設備,才能使農村中小學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在資金方面除了政府審批以外,應鼓勵社會力量、特別是一些優秀企業單位和個人為信息技術教育發展做出貢獻。鼓勵企業大力支持農村信息技術教育事業。

3. 提高教師素養改進教學方法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這也是信息技術教師肩負的責任,為了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完成這一責任,要求信息技術教師本身就應該具有較高的信息素養。所以信息技術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渠道,更新自己的知識水平,提高教學技能。只有不斷地充電提升自己,才能跟上信息技術發展的腳步。作為學校,應該招聘更多的專業人員任教,并定期請專家或者輸送教師參加信息技術培訓,讓老師們意識到快速發展時代的危機感和緊迫感,促使教師自覺的投入到信息技術教學研究中來。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取舍,花大量的時間充分備課,備學生喜歡的課,只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教師還應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比如任務驅動下的小組合作學習、案例教學法、分層教學等方法刺激學生主動學習,關注每位學生的成長,保證每位學生學有所獲、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三、 結束語

總之,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是由諸多原因所造成的,我們也不能指望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決,但是我們要敢于正視這些問題,正視與城市存在的差異。學校管理者和教師要積極轉變觀念,加強對信息技術的認識,考慮每一個影響因素。在現有的教學基礎上大膽地進行教學改革,吸收他人的成功經驗,找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迎接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挑戰。

參考文獻:

[1]鐘啟泉,王吉慶,黃鋼.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論[G].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2]趙虞斌.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銜接策略[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11).

作者簡介:

王惠娟,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回民中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教育農村中小學問題
信息技術教育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發展
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如何滲透德育教學
推進中小學藝術教育區域發展的對策研究
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在新課改背景下的改革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河南省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