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人畫的衰落以及現代中國繪畫的媚俗性

2018-01-18 05:16陳敏
北方文學·上旬 2017年36期
關鍵詞:氣韻文人畫大眾化

陳敏

摘要:通過對中國文人畫的傳統源流的探索來以及文人畫在現代發展的困境來說明其媚俗性的不可避免,而文人畫的內在個體精神的張揚和現代的大眾文化的悖論也使其不斷衰落。

關鍵詞:文人畫;氣韻;靈韻;大眾化;媚俗性

所謂“文人畫”即文學趣味異常突出的中國繪畫。后人總愛把它的源頭追溯到蘇軾、米芾等人,因蘇軾提倡“文人墨戲"開文人畫之先河。但文人畫的正式確立則是在元朝,這是由當時的社會歷史環境及思想狀況、審美趣味等因素決定的。

幾千年來統治著文人士大夫的一直是儒家思想?!靶奚?、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他們的目標,遵循"學而優則仕"的人生道路,和“心憂天下”、“濟世安邦”的人生理想,努力實現自己的抱負。

元代所處的社會歷史環境正是如此。蒙古族進據中原和江南,漢族地主知識分子(特別是江南士人)蒙受極大的屈辱和迫害,其中一部分人或被迫或自愿放棄“學優則仕”的傳統道路,把時間精力和情感思想寄托在文藝上。繪畫也成為寄托的領域之一。院體畫隨著趙王朝的覆滅而衰落、消失,領導權和審美趣味由宋代的宮廷畫院終于在社會條件的變異下落到元代的在野士大夫知識分子——亦即文人手中了。

北宋的繪畫講求逼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要求真實,是完全的臨摹自然,重描繪而輕表現,是“無我之境”。到南宋則是形似與神似,寫實與詩意的融合統一,矛盾雙方處在和諧狀態中。但形與神,對象(境)與主觀(意)這對矛盾的繼續發展,在元代這種社會氛圍和文人心理條件下,便使后者壓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道與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與寫實迅速被放到很次要的地位,極力強調的是主觀的意興心緒。中國繪畫一貫講求的“氣韻生動”的美學基本原則,到這里不再放在客體對象上。

倪云林一再說:“仆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薄坝嘀窳囊詫懶刂幸輾舛?,豈復較其是與非?!蹦咴屏炙嫷摹读訄D》上有黃公望的題詩“遠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坡陀。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碑嫷碾m是太湖邊上松、柏、樟、楠、槐、榆六棵樹,體現的卻是作者“正直特立”的人格精神。

這種有我之境發展到明清,便形成一股浪漫主義的巨大洪流。在倪云林等元人那里,形似還基本存在,到明清的石濤、朱耷以至揚州八怪,形似便被進一步拋棄,主觀的意興心緒壓倒了一切,并且藝術家的個性特征也空前突出了。

那個哭之笑之的八大山人朱耷,畫山水筆簡意深,禿筆揮掃,虛虛實實之間流荒涼寂寞之美。他畫花鳥更為奇特,滿紙空白,碧清如水,一條或三兩小魚,瞪著大眼張著嘴,默默地自由自在地沉浸在水中,使你真想用手去撥弄一下。有時畫一塊水墨渾成的大石頭,上面蹲著一只鳥,縮著頭張著嘴,眨著的白眼,翹著尾巴,將動未動,似聞鳥語。畫鴨畫飛禽走獸都是這種意味,在似與不似之間,卻能傳神盡態。無論畫的是什么,畫面傳達的都是蒼涼蕭瑟之感,這是他作為明王室的后裔在國破家亡后憤世嫉俗而又自傷身世的悲涼心境的真實流露。

鄭板橋的蘭竹圖,可以說畫的既不是蘭也不是竹,而是那一個一生坎坷卻孤標傲世、寧折不彎的鄭燮的自我寫照。物之外形不過是他人之酒杯,作者要抒發的是自己胸中之塊壘。在疾風潑墨、水墨淋漓之間,我們看到的是孤傲絕俗、意興飛逸的文人自畫像。

文人畫的一大特色是對筆墨的突出強調。在文人畫家看來,繪畫的美不僅在于描繪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繪本身的線條、色彩,亦即所謂筆墨本身。筆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現對象(景物)的相對獨立的美。它不僅是形式美、結構美,而且在形式結構中能傳達出人們的種種主觀精神境界、“氣韻”、“興味”。線條自身的流動、轉折,墨色自身的濃淡、位置,他們所傳達出的情感、力量、意興、氣勢、時空感構成了重要的美的境界。它是自然界所不具有,經人們長期提煉、概括創造出來的美。元代趙孟(兆頁)說:“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保ā从舴陸c書畫題跋記〉)畫師、書家兼詩人,一身三任,成為中國繪畫的一種理想。

然而,隨著現代工業文明的發展,中國的傳統文人畫幾無立錐之地,那種以表現主體的強烈的個人情感和志趣的繪畫傳統逐漸喪失,徒留符合大眾化審美的繪畫外殼,表現的除了技法和約定俗成的美,再難和作者建立情感的共鳴。

由于中國傳統文人畫的清淡疏雅很少能為現在的藝術品買家的賞識,迎合市場的需要成了現在很多畫家的創作方向。不是表達自己的志趣和情緒,而是為了迎合某些特定人群的消費偏好而特意創作的,拍賣行的拍品價格成了某些畫者的創作方向,那些受歡迎的、價格高的畫作便成為了臨摹或者參照的目標。甚至有些機構預測未來幾年什么樣的風格將會受到市場青睞,而提前豢養畫師,讓他們按照預測的風格來創作,這是赤裸裸的媚俗,和傳統的文人畫精神完全背道而馳。

法蘭克福學派的阿多諾和馬克思?;艨撕D肓恕拔幕I”的概念,在兩人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中,他們認為:從根本上說,文化工業致力于向文化市場供應特別設計出來引導人們放松的產品。進入現代社會,由于社會化大生產而使得人們有了閑暇時間,人們在沉重的工作壓力之下,需要在閑暇時間獲得享受,他們不愿意花費精力去理解那些他們不愿意理解的藝術品的意義,于是能夠快速提供給他們消磨時間的大眾文化席卷而來。

任何藝術杰作,都可以有不同規格、不同材料的復制品以供家用,如今人們可以買來任何藝術杰作,放在自己的家中從而炫耀自己的藝術品味。他們所喜愛的藝術,只要是作為地位的標志被創造和購買的,不再需要去發揮他們難于把握的審美功能。

無論是人工復制還是機械復制,中國文人畫中最重要的靈韻都消失了。而中國文人畫的靈魂便是“氣韻生動”。所謂氣韻,是發展生華到畫的精神境界。這種精神境界,已經不是作者所描述的物象的直觀表達,而是作品所創造物象之外的精神境界。對讀者而言,是受物象啟迪而感悟的境界。這種由讀者自己悟出的境界,在陶冶讀者的心靈、使其得到更高層面的精神升華方面具有巨大的力量。所以氣韻是畫的靈魂,也是評判畫作的最根本的標準。

“氣韻”實際上就是畫家人品、學養、才華、思想在他作品中的綜合表現。這種表現并不是可以創造出來的,而是畫家的綜合素養在作品中的一種非自覺地、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意境。這種意境的高雅或低俗、清新或沉浮、空靈或庸俗、深刻或膚淺完全取決于畫家的修養。前人所謂“氣韻天成”即是畫家自然而然表現出胸中之氣。

現代的畫家們則很難有這股胸中之氣,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去滋養這股氣,他們在繪畫技巧培訓班上掌握了各種技巧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去市場上淘金了,他們用現代化大生產的流水線技術,按照市場的需要不停地生產大眾化產品,而他們甚至連詩、書、畫、印的技藝都是含含糊糊的,別說能詩能書善治印了,有些所謂的畫家甚至是篆刻都不認識,只把印章作為畫的一道手續,只把朱紅大印草草蓋上畫就算齊活。

有什么樣的受眾就有什么樣的作者,大眾的享樂主義文化使得人們已經很少靜下心來觀照自己的內心,而消費主義導向的創作傾向也使得文人畫的傳統不可在這個時代復現,中國傳統文人畫的式微不可避免,而在媚俗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我們生活在被設置好的議程中,按照大眾的文化導向生活,幾乎要忘記自己的內在精神需求究竟是什么了,而是把他們分發給我們的需求作為自己的需求,那么獨立的審美意趣如何能夠培養出來呢?又如何能夠支撐文人畫的發展呢?

我們只能看著傳統的文人畫在不斷地衰微而不能救,在自己制造的文化困境里幻想傳統復興的光芒,而終不可得。

參考文獻:

[1]瓦爾特.本雅明著,王才勇譯.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品[M].中國城市出版社,2001.12.

[2]戴維.弗里斯比著,盧暉臨,周怡,李林艷譯.現代性的碎片[M].商務印書館,2013.

[3]馬克思.霍爾海默,西奧多.阿道爾諾著.瞿敬東,曹衛東譯.啟蒙辯證法[M].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猜你喜歡
氣韻文人畫大眾化
“文人畫”里寫春秋
新媒體技術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的影響研究
新時期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推進路徑研究
當代畫家 胡石
淺談“氣韻”在傳統美學轉型中的含義
文人畫:內心自省的外在流露
陳洪綬木刻版畫中的“文人畫”研究
氣韻生動的傳承與發展
大眾化時代的內在困境
論中國書法之氣韻

北方文學·上旬2017年36期

北方文學·上旬的其它文章
做客浩罕村
海邊
我期待
吶喊者的心
溫柔
一夜思親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