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透析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措施及實施效果分析

2018-01-30 01:53歐陽武
當代護士 2017年33期
關鍵詞:血液常規發生率

歐陽武 夏 雨

血液透析是腎功能障礙、尿毒癥等疾病患者常用的治療手段,近年來隨著血液凈化技術的不斷完善該療法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在血液透析過程中患者很容易出現一系列并發癥,如血液波動、心律失常、肌肉痙攣和院內感染等。研究指出[1],血液透析患者唯有接受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管理才能有效控制并發癥,保證順利完成療程。本研究重點探討血液透析患者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方法,并觀察其應用效果,旨在為此類患者提供更為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經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后選取94例實施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納入者均符合血液透析治療指征且均接受該方法治療,預期生存時間均≥3個月,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合并有其他類型嚴重的系統性疾病者,已出現并發癥者,依從性較差者,意識障礙者,拒簽同意書者。按照隨機數字表將所有受試對象分為常規組和改進組,前者47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齡38-79歲,平均(45.8±9.6)歲,后者47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8例,年齡39-78歲,年齡(46.1±9.4)歲。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常規組單純按照常規方法實施護理,即護理人員需要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同時配合給予生命體征指標檢測和記錄、不良反應觀察和評估等。改進組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首先由護士長組織所有護士進行培訓,培訓的重點內容包括血液透析操作和要求、透析患者常出現的并發癥征兆及預防方法、透析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然后開展頭腦風暴啟發并引導護士提出在日常工作中發現的問題,總結如下:患者心理狀態不佳、患者依從性和配合度不理想、患者并發癥多等,針對上述問題分別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并在患者中應用。在護理過程中,護士長需要定期組織所有護士開會探討近期發現的問題,如大多患者經濟壓力大、悲觀厭世情緒嚴重等,并且根據發現的問題及時調整護理干預方案,從根本上提升護理服務質量。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和滿意度。其中生活質量采用簡明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定,包括生理職能、生理功能、生命活力、軀體疼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心理健康和總體健康維度,均采用百分制量化評定,軀體疼痛為反向計分,均以高評分表示對應維度的生活質量更理想[2];滿意度需要借助衛生部調查問卷分級評定,評分≥90分、≥60分且<90分、<60分者分別記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其中非常滿意率與一般滿意率之和即為總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檢驗差異。計量資料均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均采用χ2檢驗。將P<0.05記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 改進組有1例并發血壓波動、1例并發肌肉痙攣、1例并發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6.38%;常規組有3例并發血壓波動、3例并發肌肉痙攣、2例并發心律失常、2例并發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21.28%。兩組差異顯著(χ2=5.101,P=0.012)。

2.2 兩組干預后生活質量 干預后改進組各維度生活質量評分均遠高于常規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滿意度 改進組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分別有44例、3例、0例,總滿意度為100.00%;對照組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分別有31例、11例、5例,總滿意度為89.36%。兩組滿意度等級比較有統計學差異(U=6.987,P=0.006),且觀察組總滿意度遠高于對照組(χ2=4.273,P=0.028)。

3 討論

血液透析能夠將體內血液引流至體外,經過透析器利用彌散/對流的原理進行物質交換,最終能夠達到維持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清除體內代謝廢物以及過多的水分的目的,最終可將經過凈化處理的血液回輸至患者體內[3]。在實施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盡管常規護理模式對并發癥發生風險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臨床效果和價值并不理想,且護理過程中仍然會出現諸多問題,拉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是指在護理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不斷提出改進對策并調整護理干預手段的一種新型的護理服務模式,該模式真正以患者的需求為中心,從實際出發,更容易發現血液透析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且也更能滿足患者高質量的護理服務需求[4]。在本研究中,通過對血液透析患者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干預逐漸解決干預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能夠保證患者配合完成治療,還可減少甚至避免各種不良事件。相關研究指出[5],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干預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應用還可改善其心理狀態和依從性,并且提高患者對于各方面的健康知識知曉情況,說明該干預模式具有較高的臨床可行性。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改進組并發癥發生率遠低于常規組,且前者各維度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后者,滿意度數據也明顯優于后者,證實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干預的應用效果和價值均較常規護理更為理想。

綜上,建議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干預,不僅能夠減少并發癥,還可提高生活質量水平和滿意度,不失為一種理想的提升護理服務質量的方法。

[1] 吳健誼,彭愛民,楊克舉.品管圈活動對降低血液透析導管相關感染的應用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4):3347-3349.

[2] 高玉琴,原露露,趙宏."運用醫院管理工具持續改進護理質量"培訓效果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6):721-724.

[3] 韓詠梅,李小萌,于曉波,等.持續質量改進在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5,22(1):37-39.

[4] 姚秀英,陳霞,徐栩,等.電子信息反饋法在重癥監護室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6):67-69.

[5] 冉維敏,冉玉力,粟玨佳,等.持續質量改進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鈣磷代謝紊亂的影響[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6,34(S2):290-291.

猜你喜歡
血液常規發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發生率的meta分析
護理干預對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影響
常規之外
緊急避孕不是常規避孕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別受限于常規
無縫隙管理模式對ICU多重耐藥菌發生率的影響
常規培養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報廢血液的初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