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撥云見日
——探尋議題式教學的路徑

2018-02-26 04:35陳宏亮
新課程(中學) 2018年11期
關鍵詞:議題協作設置

陳宏亮

(瀏陽市第九中學,湖南 瀏陽)

一、政治學科中議題式教學的運用

議題式教學通過“議題”把學生組織起來,為學生搭建共同學習協作的平臺,充分發揮不同學生互相學習、互相探討的作用,將知識教學的模式進行轉變。

1.議題式教學的內涵

議題式教學法是指在以爭論性議題為教學中心的基礎上,教師綜合相關學科知識,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將議題的正反不同觀點呈現給學生的一種教學法。這種教學方式的應用,有效打破了傳統教育模式中師生之間的等級界限,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并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通過協作方式的應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將在政治學科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系統化,并構建解題思路和知識框架。議題式教學是一種開放性、系統性和引導性的教學模式,在政治學科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相關材料,為學生提供思考問題的情境和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議題式教學的特點

議題式教學鼓勵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勤于思考,并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索更深層的內容。這種教學方式的改變,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從對政治知識的學習轉向政治思維的培養,政治素養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學習的質量。由此可見,議題式教學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更突出學生主動能力,通過協作方式,鼓勵學生以課程議題為中心進行合作學習。這是一種鼓勵學生深度學習的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枯燥死板,有效提高了學生政治學科的綜合素養,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而有效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育人價值。

二、政治學科議題式教學中協作方法的具體應用

在政治學科教學中,議題式教學首先需要合理地設置議題,需要注意設置的原則,并在設置議題的基礎上,合理布置教學場景和實踐途徑。具體到政治學科的學習上,可以根據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通過設置情境和議題,鼓勵學生協作學習,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議題式教學中教師應該設置合作與挑戰環節,讓學生組成團隊,互相切磋競爭。切磋是一種便捷有效的交流方法,鼓勵學生進行切磋,適當提高競爭力度,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動力。

1.學生協作前議題的設定

在引導學生進行協作學習前,要根據學科要點設置相關議題,一般有三方面要求。第一方面,設置的議題要符合教學知識,并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緊密聯系政治學科。第二方面,要注重場景的設置,在政治學科中,很多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因此在設置場景時,可以預設生活中的真實場景,這樣不僅降低了政治學科知識的難度,同時有利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悟。第三方面,設置議題要注重結構化,盡量將知識點系統化地向學生展示,鼓勵學生在協作過程中解決系統化的問題,進而建立知識的結構框架。

2.協作方法的具體應用

在議題式教學中,通過鼓勵學生協作、溝通、討論、辯論,將教學大綱相關知識點系統化分析,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教授《文化生活》中“文化的繼承與發展”課程時,老師可以就課題構造出不同的場景,設置不同的議題,例如,場景1(材料略)議題:繼承/創新更重要。場景2(材料略)議題:反對/贊成漢語言詞典中收錄西文字母詞。學生之間相互質疑,可以更好地引發彼此的認知沖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認識。

3.協作方法的優勢及發展

就本質而言,議題式教學對我國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充分踐行了新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這種議題式教學更能鼓勵學生進行深層學習,培養學科思維能力,并且在協作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大大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議題式教學在我國應用并不廣泛,未來的發展中要將這種教學模式不斷優化,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在政治學課中議題式教學要更貼近生活,并且增加趣味性,緊密聯系國家發展的趨勢。

總之,議題式教學是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的一大創新,這種方式的應用將傳統思想政治教學的枯燥乏味變得趣味化,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協作方式的應用,讓學生在討論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加深對課本理論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我國教育體系未來的發展更趨向于素質教育,在政治學科中議題式教學的應用是一項偉大的創新。

猜你喜歡
議題協作設置
21世紀以來中國歌劇批評若干重要議題述論
中隊崗位該如何設置
船舶防火結構及設置的缺陷與整改
例談群文閱讀中議題的確定
70年中國政治學議題變遷與轉向
團結協作成功易
監督橋 溝通橋 協作橋
科學議題歡迎君子之爭
狼|團結協作的草原之王
協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