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警部隊心理衛生士官崗位需求分析

2018-03-03 02:12張川敏梁秋野萬玲玲朱春紅
武警醫學 2018年2期
關鍵詞:心理衛生武警部隊士官

張川敏,梁秋野,萬玲玲,朱春紅

武警部隊心理衛生工作是指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調試化解官兵不良心理反應,糾正官兵認知、情感和意志上的偏差,塑造官兵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1]。心理衛生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補充和延伸,是管理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做好部隊心理衛生工作,是堅持以人為本重要建軍理念的內在要求,提升部隊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途徑,是維護官兵身心健康、促進官兵全面發展的現實需要[2],是實現“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重要途徑。

1 武警部隊心理衛生工作現狀

目前基層部隊在團以上單位已經設立了心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導和協調本單位的心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組成及分工如下[1]:訓練部門負責對部隊心理行為訓練的組織指導;警務部門負責對嚴重心理問題人員的管理教育;干部部門負責心理專業人員的選拔培養;宣傳部門負責心理教育和疏導,抓好基層部隊心理骨干培訓;保衛部門負責加強犯罪心理研究,指導部隊做好預防案件和自殺的工作;衛生部門負責抓好心理衛生服務和心理疾病診治,組織指導部隊心理測查和心理咨詢工作。各級、各部門均有相應的工作職責和制度,以保障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發揮心理工作對部隊的服務和保障作用。

1.1 武警部隊心理衛生崗位組成及職責要求 武警部隊基層心理衛生工作的具體實施由心理衛生工作人員聯合基層連隊心理工作骨干完成。心理衛生工作人員是由師醫院心理科的專職心理醫師和團衛生隊的兼職心理醫師組成。職責是組織開展心理測查、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工作,指導開展心理教育、疏導、訓練、管控工作。對求助者進行診斷、實施咨詢和治療工作,對精神病人及時轉診,定期到基層巡診和跟進遂行任務部隊開展心理應急干預。

基層連隊的心理工作骨干,包含連隊指導員、衛生員、班長、排長。要求心理工作骨干會宣講心理科學知識、會組織一般心理行為訓練、會發現周圍人員心理異常反應并及時報告、會開展心理咨詢和常見心理問題的疏導工作、會管護心理疾患人員等。

1.2 武警部隊基層心理衛生工作開展情況及存在問題

1.2.1 師醫院心理科心理衛生工作開展情況及存在問題 筆者所在單位的師醫院心理科開設有門診咨詢、電話咨詢、網絡心理服務平臺。每季度甚至每月到基層部隊巡診至少1次,組織開展心理拓展訓練,心理減壓游戲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針對基層部隊心理工作骨干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減壓技巧短期的培訓,希望可以達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緩解官兵心理壓力的目的,但是遠遠滿足不了基層部隊的實際需求。主要原因分析如下:一是心理衛生工作人員短缺。醫院心理科的心理醫師僅有2~3人,姑且不論心理衛生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如何,僅僅從人員的數量上,也難以覆蓋所屬各連隊及執勤點。二是心理衛生工作者自身的專業技能和水平、培訓經歷、以及督導機會均不足,專職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無法滿足基層官兵的實際需求;三是基層官兵請假外出看病難,看心理科更難。筆者常常接到官兵的電話咨詢,有許多問題是需要進行面對面的咨詢,而不是電話咨詢可以解決的。然而,基層官兵很難請假外出看心理門診,甚至出現屢次申請看心理醫師而不能,直至問題嚴重、矛盾激化出現自殺行為的情況。即使偶爾有個別人能請假來一次,也幾乎無法滿足每周一次的心理咨詢需求,除非成為連隊的“重點人”。

1.2.2 團衛生隊心理衛生工作開展情況及存在問題 筆者所在單位所屬的團衛生隊均配備有兼職心理醫師,也都開設有門診咨詢、電話咨詢、網絡心理服務平臺。按規定要求需要每月到基層部隊巡診至少1次,組織開展心理拓展訓練,心理減壓游戲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以達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緩解官兵心理壓力的目的,實際工作中卻很難落實。分析原因如下:一是基層衛生隊的心理衛生工作者都是兼職,本身所負責的許多具體的、需要落實的工作牽扯大量精力。整個衛生隊僅有3~4名軍醫,要完成千余人的衛生服務工作運轉,很難有精力去謀劃心理衛生工作這種出力無功的工作;二是基層衛生隊兼職心理醫生,要么沒有學過心理學知識被安排在工作崗位上,要么就是蜻蜓點水的培訓經歷,專業水平達不到,有心無力。還有就是本身不想做,領導命令難違不得不做,這些原因都制約著心理工作的開展,無法滿足基層官兵的實際需求。

1.2.3 連隊心理工作骨干心理衛生工作開展情況及存在問題 基層連隊心理工作骨干基本可以發現心理異常人員并及時報告,對心理問題人員給予關心關注和一定程度的生活工作上的照顧,但從心理專業角度進行疏導、干預、管護則很難完成。一是由于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匱乏;二是心理工作骨干本身的心理成熟度不足,存在認知和行為的偏差,甚至是人格偏差,無益于心理工作的開展;三是心理工作骨干們都是班長、排長和衛生員,本身事務性的工作牽扯更多精力,心理工作屬于“摟草打兔子”順便完成;四是心理工作骨干自身多重角色無法達到心理工作要求,比如部隊的管理要求雷厲風行、令行禁止,標準嚴格,達不到要求有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來規范;而心理工作講求的是無條件積極關注、溫暖、共情、客觀、中立、不評價和保密原則。這本身就是心理工作骨干們所面臨的角色沖突,他們不可能做到客觀中立不評價,否則他們的工作任務便很難完成。

1.3 武警部隊心理衛生工作人員的培訓情況

1.3.1 專職心理治療師以及兼職心理咨詢師的培訓情況 筆者所在單位的師醫院心理治療師和團衛生隊的心理咨詢師,均是由醫技人員改任,所接受的專業訓練以自學為主,各類心理學流派所組織的工作坊培訓為輔,個別人員曾接受各大醫院醫學心理科為期6個月~1年的進修培訓。還有部分人員僅僅是接受過軍隊院校為期3個月的短訓,即走向心理工作崗位。

1.3.2 基層心理工作骨干培訓情況及存在問題 筆者所在單位經常利用預提指揮士官培訓、士官集訓、衛生員培訓等人員集中的機會進行1~2 d的心理知識普及和基本工作技能演練,進行心理知識的灌輸。目的是讓這些骨干在日常工作中發揮心理工作的效能,但是由于培訓時間太短,這些骨干雖然能夠及時發現心理問題人員,但主動開展心理工作的能力和信心極度缺乏。在上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筆者也曾專門組織2批次為期1周的心理骨干培訓。課堂上骨干們比較積極,也希望自己能夠回到連隊開展心理工作,效果遠遠好于各類集訓的見縫插針。在后續的反饋當中筆者發現,這些骨干最大的收獲是自助能力提升。比如有的骨干可以發現自己的問題,并積極主動進行自我干預和求助行為,在無法請假外出時,利用繪畫作品自我調試,當有機會外出看心理門診時便帶著自己的繪畫作品進行門診,大大縮短了門診干預的時間,提升干預效果;有的骨干的家人出現精神和心理障礙后,可以主動進行安撫、陪伴和科學的治療,避免走彎路的情況發生;有的骨干對于需要心理醫生介入的戰士,能夠主動配合安排就診時間,提供支持和信心,鼓勵戰士配合心理治療,大大增加了戰士與心理醫生的配合度。骨干們之所以沒有主動組織開展心理活動,是因為信心不足,技能匱乏,領導的期望太高不敢挑戰,缺乏督導和指導等,但在私下的行為當中還是為其他戰友提供了一定的心理支持。最后就是人才難保留,“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最終留在部隊進行心理工作的士官寥寥無幾。

2 美軍的軍事心理人才培養模式及發揮的作用

2.1 美軍心理工作的發展及作用 軍事臨床心理學誕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中心理學家們被派往醫院,戰后退出現役。在朝鮮戰爭中,心理學家們開始在海外基地、作戰地區、醫療救護船上展開工作。但是由于保障單位不足,使得25%的美軍遭受心理創傷,戰爭后期心理工作保障模式得到改進,使得80%~90%的戰斗應激患者重返戰場,極大地發揮心理工作減少非戰斗減員的作用。因而在朝鮮戰爭中心理學家的崗位角色得到了強化[3]。海灣戰爭期間心理學家在航母上開展工作,取得了沒有一人因為心理健康問題被醫療后送的好成績[3],使得軍中心理學家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擴展。

2.2 美軍心理人才的培養 美軍的心理學工作人員有許多來自于具備執業資格的心理學家直接入伍,但是絕大多數心理學家還是持續的接受軍隊的心理學培訓。除了院校培訓,還要接受12個月的臨床實習和訓練,訓練地點為聲望很高的醫學中心,以保障學習質量。除了臨床學習外還要接受緊張的個人督導,以保障這些人員的個人心理和職業技能的成長,使之勝任各自的崗位需求[3]。

美軍中那些院校培養出來的心理學軍官,在工作中同樣面臨角色沖突。一方面是軍官領導的職務責任為主,另一方面是心理援助者為輔,與我軍目前心理工作骨干的角色沖突類似。所以,我軍設置心理衛生士官崗位,既符合部隊的實際需求[4],也可以適當避免角色沖突,還與現行的軍隊改革職業軍人的理念相匹配。

3 武警部隊基層設立或者配備心理衛生士官崗位的意義及建議

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對我軍的戰斗力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國內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嚴峻復雜,顏色革命任務繁重,我軍反恐維穩形勢嚴峻,備戰打仗、軍事斗爭準備任務艱巨。這樣的國際國內環境,都對軍隊履行職責使命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同時也考驗著部隊的戰斗力建設水平。官兵的身心健康是部隊戰斗力的根本保證,所以,切實做好軍隊的心理衛生服務工作,就是提升戰斗力謀打贏的科學舉措。在基層部隊配備心理衛生士官崗位,是建立健全心理工作隊伍,提升官兵心理健康素質、提高戰斗力的有效途徑。

3.1 武警部隊基層配備心理衛生士官的意義 (1)配備心理衛生士官可以緩解心理衛生工作人員短缺的問題。規避心理衛生工作人員不足導致的心理工作無法惠及基層部隊的偏遠執勤小點,也有利于心理衛生工作的連續展開和深入;(2)心理衛生士官便于集中培訓和選拔。心理衛生士官培訓時間有保障,避免速成帶來的弊端,有助于專業技能的提升和穩定,讓官兵獲得更加專業可靠的心理衛生服務,保證心理衛生工作的質量;(3)配備心理衛生士官有利于心理工作隊伍的穩定和遂行任務完成的便利性。干部擔任心理衛生工作可能會隨著職務的變化而變換工作崗位,士官在基層部隊的服役時間相對穩定和長期,更易于心理衛生工作的持續性;(4)專職的心理衛生士官可以規避骨干們的角色沖突。專職和專業的工作加上平時相似的生活經歷,使得心理衛生士官既了解基層官兵的實際需求,又沒有管理的壓力,避免了角色沖突,因而工作更有針對性和方便性;(5)心理衛生士官對于基層部隊心理障礙患者的管護更加科學、有效、安全。對于病患能夠實現全程專人管護,既方便??漆t生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又有助于心理治療的連續性、安全性、可靠性;(6)心理衛生士官崗位的配置,更有助于部隊心理衛生工作的同步展開和推進,有助于提前發現基層部隊可能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并進行研究和跟蹤,達到預防和解決問題的目的,避免事故、案件的發生。

3.2 武警部隊配備心理衛生士官操作方法

3.2.1 人才培養和選拔 (1)從基層連隊選拔心地純潔善良、樂于助人、愿意在部隊長期服役,有一定學習能力的人員進入士官學校進行心理衛生專業的培訓;(2)從地方院校特招入伍心理衛生專業人才,配備到基層連隊的各個執勤點,以確保每一個執勤連隊和執勤小點都有一名心理衛生士官;(3)上級醫院定期組織心理衛生士官進行集體督導和短訓;(4)利用網絡進行心理知識培訓督導,比如微課、QQ視屏等,來提升專業技能;(5)心理衛生士官至少要具備心理咨詢或者心理治療師資格,如果能夠繼續深入達到更高水平,將更加有助于軍事集團任務的完成和官兵的心理健康成熟成長,提升我軍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戰斗力的提升。

3.2.2 崗位職責 心理衛生士官隊伍屬于專職的心理衛生工作人員,不參與平日的管理工作,避免角色沖突帶來的弊端;要求心理衛生士官能夠在任何地方,針對任何一名潛在的心理問題官兵,開展心理干預疏導工作;能夠組織部隊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游戲等團體減壓,及團隊拓展活動;對于輕度心理障礙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疏導;對于中度以上心理障礙患者的治療負責陪同就診和平時的管護,負責向上級醫院的心理醫生報告患者的平素表現以及治療效果;對于康復期精神疾病患者進行安全管護和溝通治療等等。

3.2.3 人才隊伍的穩定和保留 用政策確保心理衛生士官隊伍的穩定性,連續性。如果可以連續服役達到2~3期(8~12年)甚至更長,將更有助于經驗的積累和技能的穩定提升,對部隊官兵的心理干預更適切。也與軍改的職業軍人理念和作用相匹配。心理衛生士官可以設置職業等級的考核與晉升,從初級開始,隨著訓練和督導的深入,心理衛生士官可以考取更高的職級,既可以提升工作能力,提高保障水平,也有助于心理衛生士官個體的職業成就感和事業心的滿足,增加崗位的吸引力,有助于人才的保留和心理衛生工作服務保障遂行任務的高標準需要。

總之,新的軍事變革不斷對部隊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考量著官兵的戰斗力和心身健康水平,也考量著部隊心理衛生工作的服務保障能力。心理學的保障模式重在預防,打好心理健康的基礎,把握關鍵環節[5],創造性地滿足軍事團體的需求。所以,心理衛生工作需要一個堅強有力的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在部隊基層設立心理衛生士官崗位具有深遠的實際意義。

[1]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心理工作規定(征求意見稿).2011.

[2] 張川敏,楊偉偉,萬玲玲.2013年武警某部新兵家庭環境與應對方式調查分析[J] .武警醫學,2014,25(1):62-65.

[3] 美)Carrie H. Kennedy,Eric A. Zillmer著,賀嶺峰,高旭晨,田彬譯.軍事心理學臨床與作戰中的應用[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4-22.

[4] 王春玲,張川敏.武警部隊基層心理工作初探[J] .武警醫學,2009,增刊:81-82.

[5] 張川敏,梁 銘,雷 陽.新兵訓練階段心理工作要點探討[J].武警醫學,2012,23(11):998-1000.

猜你喜歡
心理衛生武警部隊士官
定向培養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士官院校計算機教學內容改革探討
論新時期士官院校教學改革
咱是士官
常見精神心理衛生問題漫談
高校女大學生的圍經期衛生保健
角色認知與心理衛生對護生臨床實踐能力的影響研究
論武警部隊災害醫學救援應把握的問題
武警部隊搶險救援后勤保障應重點把握的問題
天津港“8?12”事故搶險救援對武警部隊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