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紅色文化為青年人補足精神之鈣

2018-03-12 08:00林于良劉廣登
人民論壇 2018年5期
關鍵詞:青年紅色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林于良++劉廣登

【摘要】紅色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天然載體。但實際生活中,紅色文化微傳播能力不強,紅色文化面臨“空殼化”危險。青年大學生是當前我國網民群體的主力軍,也是各種異質社會思潮競相爭奪的主要傳播對象。紅色文化必須遵循“微傳播”規律,改進傳播方式,以提升紅色文化在青年中的影響力。

【關鍵詞】紅色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青年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紅色文化超越時空所傳承的理想信念、價值追求是我國文化的重要構成。我們需要深刻剖析紅色文化的基本內涵和精神特質,深刻認識紅色文化微傳播對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

紅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內在契合性

紅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血脈相通。從脈絡結構上來看,紅色文化至少包括紅色革命歷史、紅色革命人物、紅色革命遺存和紅色革命文藝等幾個層次。第一,紅色革命歷史是紅色文化的根脈。這是一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舊世界”,過上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奮斗史,是紅色文化形成、積淀、凝煉和升華的文化根脈。第二,紅色革命人物。紅色文化正是由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無數革命人物用自己的艱辛甚至生命譜寫而成。第三,紅色革命遺存。這是指紅色文化中的物質載體,是紅色革命中形成的與革命歷史人物密切相關的遺址、物品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既包括紅色革命遺址,如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也包括紅色革命人物的著作、書信、講話稿等文字資料;還包括紀念館、烈士陵園等。第四,紅色文藝。這主要是指廣大紅色文藝工作者創作的歷久彌新的紅色文藝作品,如歌曲《義勇軍進行曲》、小說《林海雪原》、歌劇 《白毛女》等。這些紅色文化所蘊含的文化基因,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三個層次的價值準則具有內在的一致性,是當前青年價值觀培育必須關注和重視的珍貴財富。

紅色文化是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天然載體。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必須要依托一定的教育載體。從脈絡結構上來看,紅色文化包括紅色革命歷史、紅色革命人物、紅色革命遺存和紅色革命文藝等多個層次,是青年價值觀教育的天然載體。以我國的紅色文化遺存為例,資源分布廣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這些彌足珍貴的紅色文化,承載著驚心動魄的紅色記憶,詮釋著偉大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革命情操。紅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文化基因上一脈相承。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紅色文化超越時空所傳承的理想信念、價值追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具體依托和天然載體。

青年對紅色文化存在認知偏差

微媒體的一個顯著表征就是傳播方式的“去中心化”變革,這種變革顛覆了文化生產的“精英主義”傳統,讓每個參與其中的個體,都可以隨時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而且這幾乎沒有技術和費用上的門檻。但蘊含豐富價值的紅色文化,仍大量停留在紀念館、烈士陵園和紀念堂中。其傳播方式仍主要是通過一張床、一個櫥窗、一根扁擔、幾件舊衣服、數張圖片等簡單的靜態范式,難以生動地表達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再加之紅色文化本身崇高的價值屬性和宏大敘事的表達方式,更易使青年學生產生疏離之感。青年學生不愿意去接觸紅色文化,也就難以知道紅色文化的“前世今生”,也就難以理解其深刻意蘊。

青年學生對紅色文化存在認知偏差。各種異質社會思潮在微媒體空間相互碰撞,并以各種娛樂化和新奇化的方式吸引青年大學生的關注。特別是西方敵對勢力,利用微傳播媒介,以“戲說”、“惡搞”、“考證”、“揭秘”、“還原” 歷史為手法,向用戶推送極具迷惑性和煽動性的信息,歪曲、丑化、抹黑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革命史。加之微媒體的發展打通了媒介與媒介之間的技術壁壘,實現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跨界融合,使色情暴力信息屢禁不止、反動言論七嘴八舌。一部分青年認為紅色文化是空洞的與現實無關的說教。青年對紅色文化認知和認同上的偏差,是青年價值觀培育中難以回避的重要關切。我們應該重視紅色文化傳播范式創新,推動紅色文化傳播方式從單向度的言說向立體式的呈現轉變,讓紅色文化“前世今生”的故事活起來,以不斷增強紅色文化對青年學生的吸引力,從而充分發揮其道德教化和價值觀培育的功能。

紅色文化需遵循“微傳播”規律,創新紅色文化傳播理念

改進紅色文化傳播方式,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度。微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要實現有效傳播,就必須將其“傳統媒體話語轉換為現代媒體話語”,讓人們聽得懂,才能聽得進,才會聽了信、聽了用。具體而言,一是要促進紅色文化傳播方式從單向度的灌輸式傳播向交互式的生活化傳播方式轉變。既有的紅色文化傳播,多是自上而下的單向的言說,以宏大敘事和冷冰的展示為主。而微媒體平臺,則更突出生活化視角。這就要求紅色文化傳播者創新傳播方式,用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微言微語微行動”,傳播紅色“微文化”。這種交互式的紅色文化微傳播方式,有利于青年大學生在互動中增強對紅色文化的理解與認同。二是實現紅色文化傳播話語的生活化轉換。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偉大斗爭的生動表達和特有形式,不應是冷冰冰的靜態展示。在紅色文化微傳播過程中,這種合理的傳播話語的生活化轉換,更易于為人們所接受,有利于從生活領域對人們產生價值影響。

關注青年訴求,在紅色文化傳承中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青年是傳承紅色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紅色文化在微媒體時代的傳承創新,需要更加關注青年的價值訴求,引導其在認知、理解紅色文化的基礎上怡養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內生性建構。一是繼續注重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的發揮,積極推進紅色文化“進教材”“進課堂”和“進頭腦”。學校要以青年學生的實際需求為中心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設計和開發,科學規劃教育內容、設計教學過程和實踐環節,制定科學的學習評價標準。同時,研發符合實際需求、體現地方特色的紅色文化課程,增強親和力和吸引力,激發青年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對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二是注重家風傳承對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原基場域作用。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家風正,社會才會風清氣正。三是遵循青年思想特點和行為習慣,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微傳播的重要作用。我們要立足青年群體的需求,運用各類形式生動具體地表達紅色文化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通過微小說、微電影、微視頻等形式,傳播紅色文化,形象地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微傳播為平臺,融知識性、趣味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的議題設置,巧妙將紅色文化宣傳內容融于青年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樂于參與的各種互動中,可以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

(作者分別為蘇州科技大學環境學院講師;江蘇師范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導)

【注:本文系2017年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大數據視域下高校意識形態教育日常生活化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17SJBFDY646)和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常態化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7BKS112)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責編/孫垚 美編/楊玲玲endprint

猜你喜歡
青年紅色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在高校有效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探索
IP影視劇開發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融入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