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官員兼職面面觀

2018-03-12 08:02張熙惟
人民論壇 2018年5期
關鍵詞:兼職宋代

張熙惟

【提要】官員兼職在宋代尤為突出,這既源于其政治制度之設計,又是強化專制集權之考量,也是治國理政之所需。宋代官員兼職既有制度性兼職,也有非制度性兼職;既有中央各部門的兼職,也有地方各機構的兼職;等等。利弊得失,足為龜鑒。

【關鍵詞】宋代 官制 兼職 【中圖分類號】K44 【文獻標識碼】A

官員兼職歷代有之,但在宋代卻尤為突出,成為中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明代陸深《玉堂漫筆》在追溯中國古代職官之制時指出:“漢制:以本官任他職者曰兼?!笔聦嵣?,早在先秦時代便已出現官員兼職,《韓非子·說林篇》記“秦武王令甘茂擇所欲為于仆與行事”時,孟卯就對甘茂說道:“公佩仆璽而為行事,是兼官也”。近代學者俞樾對此考證說:仆與行皆當時官名,此“兼官”意指佩仆之璽,而為行之事也。即本官兼他官,說明官員兼職由來已久。秦漢時不僅出現兼官重紱,且形成一定制度規范而影響后世。而在宋代官制術語中,常見有兼、兼官、兼權、兼判、兼知、兼攝、兼差、兼假、兼統、兼領、兼管等說法,盡管這些稱謂皆能與現代意義上的“兼職”劃等號,但整體上反映了宋代官員兼職較為普遍的歷史事實。

官無定員人無專職,成為宋代官員兼職的制度基礎

對宋代職官設置,《宋史·職官志》總序有一個總體性說明:“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師、三公不常置,宰相不專任三省長官,尚書(中書)、門下(?。┎⒘杏谕?,又別置中書禁中,是為政事堂,與樞密對掌(文武)大政。天下財賦,內庭諸司,中外筦庫,悉隸三司。中書省但掌冊文、覆奏、考帳;門下省主乘輿八寶,朝會板位,流外考較,諸司附奏挾名而已。臺、省、寺、監,官無定員,無專職,悉皆出入分蒞庶務。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類以他官主判,雖有正官,非別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書令、侍中、尚書令不預朝政,侍郎、給事不領省職,諫議無言責,起居不記注;中書常闕舍人,門下罕除堂侍,司諫、正言非特旨供職亦不任諫諍。至于仆射、尚書、丞郎、(郎中)員外,居其官不知其職者,十常八九?!边@種官無定員人無專職,雖有正官不理本政,官職維持而職能牽制,職司分離與差遣委任的疊床架屋式的職官制度,就成為宋代官員兼職較為普遍的制度基礎。

宋朝對各級官員的任命使用,馬端臨在《文獻通考·職官考》總序中有一簡明概括:“至于官人授受之別,則有官、有職、有差遣。官以寓祿秩、敘位著,職以待文學之選,而差遣以治內外之事?!彼未賳T所授之“官”,也稱正官或本官,或稱“寄祿官”,主要是來決定官員俸祿厚薄以及決定官員公服顏色和享受贈官、敘封、恩蔭、薦舉等待遇的重要標準。雖然本官只是官員的資級,不再是與官名相對應的職務,但官員仍需達到一定本官階后,才能授任與之相應的實職。即如宋人徐度《卻掃編》所說:“國朝參知政事、樞密副使必以諫議大夫為之?!彼纬刑萍局?,亦行兼官之制,凡親王、樞密使、留守、節度使以及檢校官兼侍中、中書令、尚書令者,皆稱“使相”。使相不預政事,只是一種榮譽職位,并非真正的宰相。元豐官制后,“廢翰林侍讀、侍講學士不置,但為兼官”。又有檢校官兼官,也稱“檢校官兼憲銜”。南宋岳珂《愧郯錄》即記云:“兼官則御史大夫、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p>

官員所授之“職”,稱“職名”,也稱“貼職”,實為內外職事官所帶榮譽之銜,主要作用在于標志其文學高選,為朝廷儲備人才,官員可據此越級升遷轉官,并領取相應的添支錢物或貼職錢米等。在宋代政治生活中,貼職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系列,以其名目主要為諸殿學士、諸閣學士與三館秘閣之職,通稱“館職”,作為職事官員的加官。即如《文獻通考》所云:“宋朝庶官之外,別加職名,所以厲行義、文學之士。高以備顧問,其次與論議,典校讎。得之為榮,選擇尤精?!纬允佛^、昭文館、集賢院為三館,皆寓崇文院……直館、直院則謂之館職,以他官兼者謂之貼職?!睂m觀官也是宋代最重要的加官。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建玉清昭應宮,以宰相王旦兼玉清昭應宮使,宮觀置使自此始。宮觀官開始作為宰相的兼職,后來則成為一種專任官職,并據此領取一定俸祿,故又稱之為祠祿官,實為無執掌的職事官。

宋代實任職事官實行差遣之制。差遣最初是作為加強中央集權的一項措施推行的,逐漸形成為一項職官制度。官員惟有通過差遣才得擔任實際職務,差遣由此成為宋代任官命職的法定程序與制度規范。實行官、職、差遣分離之制,使機構設置、政令運行、職能調整和確定官員身份有機統一,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一種歷史進步。但由于實行官、職、差遣的授受官制度,也導致為官者看重職位是否榮顯,“以登臺閣、升禁從為顯宦”,不太注重官位遷轉是否快慢;最看重差遣是否位居顯要,“而不以階、勛、爵邑有無為輕重”。故當時官場有一句頗為流行的話:“寧登瀛,不為卿;寧抱槧,不為監?!?/p>

宋代官員兼職現象紛紜雜沓,眼花繚亂

由于實行官、職、差遣分離之制,使宋代官員兼職現象紛紜雜沓,眼花繚亂??偫ㄋ未墓賳T兼職,主要是制度性與非制度性兼職,臨時性與長期性兼職,重要部門與重要崗位兼職,重大權力與重要事項兼職,遇寵官員與清要官員兼職等。兼職官員上至宰執大臣,下至軍監縣鎮基層官員,甚至包括皇子和皇位繼承人皇太子。如太宗即位后,即令太祖次子德昭為京兆尹、兼侍中。這樣的兼職自然是虛銜,但后來規定皇太子兼任開封府(南宋為臨安府)長官“府尹”或“府牧”,則為實兼,稱為“判南衙”,意在借以訓練其治國理政能力,積累行政管理經驗,也是皇帝考察皇儲品德能力的一個機會。而培養皇儲的東宮官員,亦多由他官兼任。如真宗天禧二年,趙禎被立為皇太子,即委任參知政事李迪兼太子賓客,知開封府樂黃目兼太子左庶子,升王府諮議參軍張士遜兼太子右庶子,直史館崔遵度兼左諭德,直史館晏殊兼太子舍人,魯宗道兼右諭德,內副都知周懷政兼管勾左右春坊事等。

宰相雖“論列百官之長,要百事之聽”,但也有兼職。從宋初起,即實行三相制,凡為宰相者各兼館、殿之職,位居第一的宰相兼昭文館大學士,簡稱“昭文相”,次相兼監修國史,簡稱“史館相”,第三相兼集賢殿大學士,簡稱“集賢相”。即如南宋王應麟《玉?!匪洠骸氨境蛱乒适?,命宰輔以兼領三館。首相曰昭文館大學士、次曰監修國史,又次集賢院大學士?!比首跁r期,文彥博、劉沆、富弼三人同時為相,文彥博任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兼譯經潤文使為首相,副相劉沆任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兼監修國史,富弼任戶部侍郎、同平章事兼集賢殿大學士?;兆谛湍觊g設講議司,即委任蔡京兼領,隨后又命戶部尚書唐恪和工部尚書李梲皆兼講議司詳議官?;兆诔袝际≡O講議司、議禮局、禮制局等機構,皆由宰相或執政兼領。玉牒所,因涉及到皇室事務,高宗時也規定由宰執兼提舉官。至南宋孝宗乾道二年間設國用司,即委任宰相“兼制國用使”,參加政事“同知國用事”。endprint

在宋代,與中書門下并掌文武大政的是樞密院,自宋初設知樞密院事兼樞密副使一員、同知樞密院事兼樞密副使二員,樞密使和知樞密院事、樞密副使和同知樞密院事多交錯設置。但從元豐改制后直至南宋初年,卻長達半個多世紀不設樞密使。高宗紹興七年,為加重事權,依“祖宗故事”,復置樞密使和副使,令張浚由兼知樞密院事改兼樞密使。紹興十一年韓世忠、張俊和秦檜同時兼任樞密使,岳飛兼任樞密副使。另南宋初還設置御營司總管軍政,規定御營使一員或二員,以宰相兼;副使一員,以執政官兼;參贊軍事以從官兼;提舉一行事務以大將兼。御營使以宰相兼領,這為宰相染指兵權提供途徑,為此后宰相兼職樞密使之嚆矢。

經筵侍讀官也因為直接為皇帝服務而為主要兼職,多以學士院翰林學士或其他官員充任或兼任。如景祐四年,命賈昌朝等皆兼天章閣侍講。仁宗年少即位后,召翰林侍講學士孫奭和龍圖閣直學士兼侍講馮元講《論語》。神宗元豐官制改革,侍讀、侍講成為侍從以上官員的兼職。又慶歷二年,召御史中丞賈昌朝侍講邇英閣,是以言官兼經筵;紹興五年命宗正卿范沖和秘書少監朱震兼翰林侍講學士,則是以“庶官兼侍講”;自紹興十二年任御史中丞萬俟卨兼侍講、左諫議大夫羅汝檝兼侍讀后,“每除言路,必兼經筵”成為制度。又元豐八年命資政殿大學士兼侍讀呂公著兼提舉中太一宮兼集禧觀,則為宮觀官兼侍讀之始。

因合并事權而兼職更為普遍。如太宗時以判流內銓兼知考課院,仁宗時令判太常寺兼領太常禮院事,判禮部事兼領貢院,司農丞兼領提舉常平倉等。南宋初年為減少冗員,并省尚書省各部及戶司郎官,規定禮部兼管子司主客,祠部兼領膳部;兵部兼領子司職方,駕部兼領庫部;刑部子司比部兼領司門;工部郎官兼領虞部,屯田郎官兼領水部等。南宋孝宗時革新官制,再以集中事權為要,詔吏部所屬司勛與司封合并,以司封郎兼領司勛職事;禮部、祠部總以一員兼領,兵部所屬駕部、兵部郎官由一員兼領,刑部都官兼比部、司門省為一員,工部、屯田由一員兼領,光祿寺并歸太常寺兼領等。

出于省員而不廢事、強化掌控地方事權的目的,地方各級官職亦多兼職。從宋初起,河南和應天府、大名府是宋朝陪都,所任知府必兼“留守司公事”。太原府和延安府、慶、渭、熙、秦州的知府或知州,則兼經略安撫司使、馬步軍都總管。定州、真州府、瀛州、大名府、京兆府的知州和知府則兼安撫司使、馬步軍都總管。瀘、潭、廣、桂、雄州知州則兼安撫司使、兵馬鈴轄。穎昌府和青、鄆、許、鄧州諸知府和知州則兼安撫司使、兵馬巡檢。一般知州也必兼本州提舉或主管學事、提舉數州兵甲巡檢公事。州通判一般兼任管內勸農使。而軍、監判官可兼任通判。州內則有幕職、曹官互兼,縣內則有令、丞、簿、尉互兼。也有知縣兼領兵馬者,南宋時州學教授則多兼本州書院山長。至鎮之監官,不僅管勾鎮事或主管煙火公事,還兼管酒稅,或兼監閘、兼巡檢等。

州府之上的監司事務,更多兼職。如自宋初起,委任某路轉運使或行在轉運使、勾當某地諸州水陸轉運使事時,官高者則兼提點三司某數路諸州轉運使事或提點轉運使事,甚至委派宰輔兼任轉運使。掌管一路兵民事務的安撫司,一般也由本路最重要的州、府長官兼任。各路提刑使例兼管河渠公事。南宋初還令提刑司兼領經制錢的拘催和管理事務,兼管巡檢盜賊公事。又令諸路提舉常平司職事由茶鹽司兼領,無茶鹽司路分則令提刑司兼領。

以官員個人兼職而論,南宋宰相喬行簡登紹熙四年進士第,歷官知通州,召試館職,為秘書省正字兼樞密院編修官。出為淮西轉運判官,知嘉興府,改淮南轉運判官兼淮西提點刑獄、提舉常平。移浙西提點刑獄兼知鎮江府。遷起居郎兼國子司業,兼國史編修、實錄檢討,兼侍講。遷宗正少卿、秘書監,權工部侍郎,升兼侍讀,兼國子祭酒、吏部侍郎,權禮部尚書、刑部尚書,擢拜端明殿學士、同簽樞密院事,進簽樞密院事。拜右、左丞相,平章軍國政事,兼職幾乎伴隨其宦途始終。

宋代官員的兼官兼職,展現了宋朝統治者治國理政的制度設計

兼職無疑有利于提高行政辦事效率,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發揮官員理政處事的積極性。如宋代重視政令編敕,編敕工作例由宰執大臣兼領,但編敕官員“多是兼領于職事未能專一”,難以保持編敕的連續性與穩定性。直至哲宗紹圣年間規定“重修敕令所除官長可以兼領外,只于刪定官內量添員數,令專一看詳中外利害文字”,才改變編修官單一兼任的局面,提高了編敕效率。兼職也能有利于發揮事權相對集中和減少互相牽制的管理機能,充分發揮中央行政體制的運作效能。蘇洵就指出:“以大系小,絲牽繩聯,總合于上。雖其地在萬里外,方數千里,擁兵百萬,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間,三尺豎子馳傳捧詔,召而歸之京師,則解印趨走,唯恐不及?!奔媛氈圃谑聶喾稚⑴c皇權集中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調劑作用。古代先賢就不乏對官員兼職的議論。如 《慎子·威德篇》即講道:“古者工不兼事,士不兼官。工不兼事則事省,事省則易勝;士不兼官則職寡,職寡則易守?!薄俄n非子·飭令篇》亦主張“勝其官,輕其任”,明確反對人臣兼官。出于防微杜漸、強干弱枝的政治用意,宋朝統治者雖然也對官員兼職從不同方面作出某些限制,如規定宰相屬官不得同時兼任臺諫官等,但兼職仍容易形成個人專斷。兼職有時也讓官員本職與兼職難以兩頭兼顧,容易顧此失彼,更給那些尸位素餐者提供借口。熙寧年間知制誥孫洙即言:“典誥之臣皆有兼官,殫費文辭,慮妨其他職事?!?/p>

哲宗時左司諫王甫說:“政事之原,莫大于官制?!彼未賳T的兼官兼職,可謂前勝漢唐,后逾明清。一部宋朝興亡史,展現了宋朝統治者治國理政的制度設計、決策實施以及作用效果的成敗得失,爛羊續貂,足為后世之殷鑒。

(作者為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責編/張蕾 美編/楊玲玲endprint

猜你喜歡
兼職宋代
探究宋代翻異別勘制度的現代司法借鑒
大學生調研類兼職情況調查
宋代民間社團對基層社會治理影響幾何
宋代工筆花鳥用線
專業化視閾下專業課教師兼職輔導員角色認知
宋代浦城吳氏家族與王安石新法
淺談在校大學生兼職權益侵權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