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

2018-03-16 07:12呂敏敏
新課程(中學) 2018年12期
關鍵詞:譯林詞匯技能

呂敏敏

(蘇州大學附屬尹山湖中學,江蘇 蘇州)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這四者之間密切聯系,相互滲透,互為基礎。聽、讀是領會和理解別人表達的意思;說和寫是用言語表達思想。寫的能力要在聽、說、讀的基礎上進行培養和提高,而寫的訓練又能進一步提高聽、說、讀的能力。在這四項技能中,寫作對學生的要求是最高的,它要求學生具有以外語思維方式遣詞造句,熟練掌握拼寫、標點等寫作的基本知識的能力,還需要學生有創造性、有合乎邏輯的表達思想的能力。

一、英語合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1.詞匯量少,閱讀量不足

許多學生在寫作時往往會感到無話可說,有時明明知道寫什么,卻不知怎么寫,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思想。由于學生平時沒有足夠的英語閱讀量,寫作時整篇文章句型單一,詞匯普通,不能熟練運用各種語法,也就很難達到相應的寫作要求。

2.寫作能力培養的認識不到位

許多學校對英語寫作教學認識不足,學校開設閱讀課和口語課,但是很少有學校開設英語寫作課,對于寫作教學也沒有具體的教學要求,英語寫作教學無系統性,帶有一定的隨意性。

3.訓練方式單一

不少教師對寫作教學大多是蜻蜓點水,臨近考試才突擊強化訓練,臨陣磨槍。操作模式也比較單一、死板,一般是教師布置寫作任務—學生寫作—教師批改—反饋學生。

針對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筆者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來改善這一現狀。

二、增加閱讀量,保證語言輸入

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三到五級課外閱讀量的分級要求,我們可以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量化管理,把學生應掌握的課外詞匯量分攤到每周、每天去計算。

按每學年38周計算,對初中學生各個階段要求的課外閱讀量做了計算,如下表所示:

五級級別 三級閱讀量(詞) 4萬周平均量(詞) 1052四級6萬(累計10萬) 5萬(累計15萬)1578 1315天平均量(詞) 150225188

量化管理可讓學生明確每天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天天有收獲,周周有成就,每學期都有新的提高。同時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硬性要求和自覺行為相結合,學生監督與教師抽查相結合。

三、強化基本功,培養寫作技巧

在英語教學實踐中,作為聽、說、讀、寫四大技能之一的寫作是最難的一大技能,它要求學生敢想、敢思、善寫,把他們的思想轉化為外部語言。近年來筆者結合譯林版教材做了一些嘗試,在聽、說、讀、寫的教學中融入明確的寫作技巧指導,頗有收獲。下面以譯林版七年級英語下Unit 3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為例來說說筆者的一些做法。

1.閱讀課(Reading):加強仿寫訓練

譯林版教材的Reading課為寫作提供了豐富的可供模仿和借用的詞、句和寫作模式,有效使用這些范例定會為寫作增色添彩。結合學生寫作時常見的問題,筆者在Reading教學中側重以下兩方面為學生做寫作準備:一是詞匯收集,二是寫作模式。

教材上閱讀文章中有著大量的常用詞匯,以及與話題相關的短語,筆者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大量輸入這些詞匯和短語,及時內化,為準確輸出作好準備。如譯林版七年級英語下Unit 3 WelcometoSunshineTown的閱讀課是SunshineTown的一些相關介紹,里面常用的詞匯有:air,local,famous,theatre,western,fresh,underground 等,短語有:be far from...,by+交通工具,local theatres,learn more about...,welcome to...,look forward to...等。

譯林版教材的Reading中所提供的文章體裁也是多樣化的,有對話、人物介紹、故事、新聞報道、詩歌等,這些文章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寫作范例。學生只要掌握了這些語章的框架結構(開頭段+中間段+結尾段)就很容易寫出規范、流暢的文章來。如譯林版七年級英語下Unit 3閱讀課A video about Sunshine Town的文章結構:

開頭段:There are lots of things to do in Sunshine Town.

中間段的段落主題句:

Would you like to stay in a quiet town?

Would you like to go shopping?

Would you like to eat Chinese food?

Would you like to enjoy Beijing opera?

結尾段:Welcome to Sunshine Town.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meeting you soon.

學生明確了這篇文章的結構模式后讓他們寫一篇介紹家鄉的文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在開頭段和結尾段只需替換劃線部分,而中間段的話只需適當選取主題句就行了。仿寫練習多了,學生的寫作技能就會熟練起來,語言能力也會隨之增強,寫作思路也就可以暢通起來。

2.聽說課(Integrated skills):加強思維訓練

譯林版教材中的Integrated skills是訓練學生的綜合技能,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它常常在聽、說的訓練中有目的地訓練學生構建寫作的思維框架。學生通過對聽力材料的篇章和段落的理解及復述,認識英語文章的框架:篇章結構(開頭段+中間段+結尾段)和段落結構(段落主題句+支撐細節)。如譯林版七年級英語下Unit 3 Integrated skills A day at the Palace Museum的教學中筆者讓學生先根據A1中的海報對文章內容有大概了解,然后播放聽力讓學生完成A2中的表格,使學生了解段落中的支撐細節,最后讓學生根據海報及表格內容復述聽力內容。復述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識進行再創造,還可以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提高其語言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做到出口成文,下筆成章。

3.寫作課(Task):加強技能訓練

譯林版教材中的Task是引導學生整理思路、組織語言,再落筆成文。因此,筆者在Task版塊的教學中按照話題引入—焦點討論—結構分析—模仿寫作—反饋的過程寫作,對學生進行明確的、有針對性的寫作技能的訓練。以譯林版七年級英語下Unit 3 Task My hometown為例:

話題引入:展示John為制作a video about his hometown所記的一些筆記來引出本課的話題,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針對所展示的一些筆記,組織學生積極思維,為下面的寫作教學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焦點討論:在引出話題的基礎上,筆者以your hometown為焦點,讓學生圍繞主題進行小組討論,激活學生已有的與話題相關的詞匯、短語、句式等,拓展學生的思維,為后面的話題寫作奠定基礎。

結構分析:John’s hometown為話題寫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模板,明確文章的結構是學生獨立完成寫作任務的前提和保障。

范文【John’s hometown】

文章的開頭段:Hello,I’m...I’m going to show you around my hometown.

文章的中間段:介紹Things to do in John’s hometown,John’s house,John’s neighbours.

文章的結尾段:We enjoy our life here.I think it’s a good place to live.I hope you can come and visit soon.

模仿寫作:明確了本版塊文章的結構后,根據焦點討論中所提供的詞匯和相關語言知識,讓學生進行模仿寫作。寫作時要強調寫作行文要點,明確寫作的基本要求,如文體結構、段落分配、詞數限制等,教師必要時也可根據教學需要在課堂上進行寫作示范。

反饋:寫作教學中對學生習作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是提高寫作教學質量的重要步驟。筆者通常采用“先學生互評,后教師總評”的方法,對學生寫作進行評價。合作評價和集體評價是筆者在寫作教學中常用的幾種方法。教師通過多樣化、人性化的評價,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寫作的技能。

四、優化評價策略,激發寫作動機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評價有雙重作用,既能評價學生語言運用的水平,又能通過評價激勵學生繼續學習。傳統的英語寫作評價著眼于語法與詞匯,著眼于錯誤和缺點,教師是寫作評價的“獨裁者”。為了幫助學生建立寫作信心,教師急需采用科學的、人性化的評價方式,以鼓勵為主,著眼于學生的進步,對學生寫作過程和作品作出全面的評價,讓各個層面的學生都能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寫作自信心。

1.當面糾錯

我們在親自批閱學生的作文時,在錯誤之處作好標記,讓學生與教師互相討論或商議,面對面糾正。這種糾錯方式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余地,能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犯類似語言錯誤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也有利于他們的語言發展。此外,討論式的當面糾錯也會讓學生覺得很親切,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也不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2.自我糾錯

當學生出錯時,教師不必急于糾錯,可用一些不贊同的語言,或是給出書面提示,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學生一旦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們通過自我糾正比教師糾錯所學的東西要好。這種糾錯方式有利于保護學生自尊心,能同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

3.同伴糾錯

教師鼓勵學生之間互相糾正錯誤,也是一種很好的辦法。讓學生交換批改彼此的作文,即相互糾錯,可幫助學生辨認更多的語法錯誤和詞匯錯誤。這種同伴糾錯,學生會產生一種“當老師”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從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更重要的是相互糾錯可以讓學生獲得思考、聆聽以及與其他同學交流的機會,培養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合作精神。

4.集體糾錯

在批改寫作作品時,教師可以搜集大部分學生常犯的、具有共性的錯誤,在課堂上集體糾錯,一方面可引起全班學生的注意,另一方面教師可向全班學生講授所犯錯誤的規律,這種糾錯方式是針對全班的糾正,而不是單挑個別學生的錯誤作為例子。這樣受益的就是整個班集體,而不僅限于犯此錯誤的學生,而且這種方法要比教師直接糾錯效果更好,更突出重點,學生也容易接受。

英語寫作主要是檢驗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學生要真正掌握這一技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堅持將寫作訓練與聽、說、讀等語言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采用多樣的寫作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努力使寫作教學自覺化、序列化、靈活化。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多練、多寫、多分析研究,促進其語言知識學習和語言運用能力的共同發展,真正實現融會貫通。

猜你喜歡
譯林詞匯技能
基于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以譯林版《英語》必修第三冊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為例
基于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以譯林版《英語》必修第三冊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為例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一些常用詞匯可直接用縮寫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勞動技能up up!
秣馬厲兵強技能
拼技能,享豐收
畫唇技能輕松
本刊一些常用詞匯可直接用縮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