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工藝品
——以元藍釉白龍紋梅瓶為例

2018-04-01 13:36楊迪蘇州大學江蘇蘇州215006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梅瓶龍紋火焰

楊迪(蘇州大學,江蘇 蘇州 215006)

藍釉;時代風格;工藝特點;文化價值

一、元藍釉白龍紋梅瓶時代風格概述

概述元藍釉白龍紋梅瓶的時代風格,將會分為兩方面來敘述時代風格,一方面是施在梅瓶上的藍釉色,而另一方面則是梅瓶的時代風格演變,以梅瓶為第二個切入點,分析時代風格的繼承與創新,在繼承中的時代風格尋找發展,把握時代風格審美的共性。

(一)藍釉時代風格演變

藍釉,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又稱“積藍釉”、“祭藍釉”、“霽青釉”,明、清藍釉習稱“霽藍”,一種高溫石灰堿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溫下一次燒成。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調濃淡均勻,呈色較穩定。其釉色藍如深海,釉面勻凈,呈色穩定,后人稱其為“霽青”,又因其呈色穩定明亮如寶石,又被舉為把它和白釉和紅釉并列,推為宣德顏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藝繼承元代傳統,延燒不斷,主要造型為祭器和陳設用瓷。明代霽藍最為后人稱道的首推宣德一朝是明宣德時期。宣德霽藍釉瓷器多為單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畫暗花的,另有藍釉白花的,多為折枝花及魚藻紋。官窯款有青花和暗款兩種。均為“大明宣德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凡四字款者,均為后仿。宣德霽藍釉主要有以下特征:里外滿施藍釉和里白釉外藍釉者并存;碗、盤口沿“燈草邊”整齊者少,多數線條彎曲,不規整;圈足施釉到底,平視不足圈足露胎;淺刻花紋多為龍紋,白花者龍紋少見,且白花均是用堆塑法制作,為突起的立體花紋,但觀望時,似無立體感;造型碗、盤常見,瓶、壺傳世品中少見。明成化至嘉靖時期,成化、弘治、正德時期,霽藍釉瓷器傳世不多清雍正藍釉花觚,尤其是成化時期,至今未見一件完整器,但景德鎮御廠出土過書有成化款的藍釉碎片,說明其生產從未間斷。嘉靖藍釉瓷器較為盛行,一是造型品種豐富多彩,二是釉色品種喲新發展。造型除傳統的宮廷祭器、陳設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見藍釉產品。釉色除霽藍外,又新創一種“回青”釉。嘉靖霽藍釉色藍中微泛紫色,有些釉面開細小紋片,個別的有棕色斑點,圈足處施一層醬色釉。嘉靖回青釉多刻暗款,均為六字楷書款,造型有罐、洗、碗、盤、杯、渣斗、香鏟等。

(二)元藍釉白龍紋載體梅瓶的時代風格演變

“梅瓶”是中國古代陶瓷器中常見的一種器型,是對具有小口、短頸、豐肩、修腹、窄脛等造型特點的陶瓷器物的統稱。對梅瓶的認識,主要從梅瓶器形著手來展示梅瓶時代風格的演變。

梅瓶時代風格的演變包括功能、工藝材料與技術、時代風尚與審美情趣等方面的影響。(1)功能上,陶瓷梅瓶的主要功用在發展過程中發生了變化,合理的功能是它設計的前提,所以每瓶的造型和裝飾所表現的時代與藝術風格的演變的其中一個影響因素就是由于梅瓶功用的演變。(2)工藝材料和技術是陶瓷梅瓶存在的前提條件,對時代與藝術風格的形成有直接的影響。(3)時代風尚與審美情趣的導向的陶瓷梅瓶以其獨特的方式,把社會時代的風尚,社會心理,審美情趣凝固并物化,體現著中國社會每一個時代的風貌。而不同時代的各種風格反過來也影響著陶瓷梅瓶造型與裝飾的風格。

梅瓶的造型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具有完整性特征的陶瓷造型代表,體現了人們對圓滿之美的追求。梅瓶最早出現于唐代,宋遼時期較為流行,并且出現了許多新品種。宋元時期各地瓷窯均有燒制,以元代景德鎮青花梅瓶最為精湛,其高超的燒造技藝,不朽的藝術價值,凝聚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梅瓶很美,但貯酒仍是它首要的實用功能。為了盛酒多,又不失“窈窕淑女”之美姿,制瓷藝人把它最大的直徑往上提高,這樣加大了盛酒的容量,又不失瓶體優美的形象。梅瓶上部重大,下部窄細。這樣重心較高,日常使用時容易傾倒。為了保持瓶體穩定,制作者在成型時,往往巧妙地將瓶體下部加厚,致使底足厚重不易碰倒,保障了它的實用功能。搬動時,梅瓶形體適合捧在懷里,置放在安定架上,讓人喜聞樂見。由于梅瓶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后來人們不再拿它來裝酒,而是擺設在家中,供人欣賞。由此可知,梅瓶,從造型到裝飾,無不表現出時代風格的演變與推進。

二、元藍釉白龍紋梅瓶工藝特點闡述

揚州博物館有一間國寶館,在300 平方米的展示空間內陳列了一件鎮館之寶——藍釉白龍紋梅瓶,在中國的博物館界絕無僅有。國寶館整個色調為低暗的灰藍色,更顯空曠、安靜。一束金色的光暈集中在展廳中,觀眾無論從哪個角度切入,視線一定會投射在展廳中這只藍釉白龍紋梅瓶上面。

傳世的三只藍釉白龍紋梅瓶另兩件分別收藏在北京頤和園和巴黎吉美博物館,揚州雙博館這件高43.5 厘米,口徑5.5cm,最大腹徑25.3cm,底徑14cm,是存世的三件元代藍釉白龍紋梅瓶中器型最大、造型最好、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個。藍釉白龍紋梅瓶產自御窯場,收藏于幽靜的深宮之中,世人難見其形。

藍釉白龍紋梅瓶口小頸短,口沿平坦,肩豐漸滑,肩以下逐步收斂,至近底處微微外撇。瓶口和瓶身均不太圓,修胎不太講究,有點隨意性。器底淺,內凹為砂底,足底邊角修刮隨意。梅瓶腹部刻劃出一條白龍追趕著一顆火焰寶珠的景象,其紋飾為俗稱的趕珠龍紋。白龍環繞瓶身一周,呈橫波浪形;龍首上仰,似鹿角形,雙角微微后翹;龍眼突起,炯炯有神。以藍釉點綴的眼珠,在青白釉的襯托下,猶顯突出,起到了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

從整體上看,此梅瓶主體紋飾與輔助紋飾相映成趣,更顯和諧統一。主紋是白龍和一顆火焰寶珠,輔助紋是四朵火焰形云。而火焰寶珠紋的時代特點是:唐代的火焰短,元代的火焰長,而宋代的火焰介于唐、元之間,不長不短。此梅瓶的火焰曲長呈波浪狀,火焰的根部連有一顆小型寶珠,像浮動的珊瑚枝。滿刻鱗片的龍身彎曲起伏,其動態與毛發的飄拂一致,神形兼備地展現了一條巨龍凌空騰飛,遨游于天際之間的十足動感。白龍那嬌健的身軀,飄拂的長發,堅硬的利齒,鋒利的尖爪,盡顯龍的威武、雄壯、生猛。再在巨龍周邊的空間中襯以四朵飄動的火焰形云紋,則更加襯托出巨龍以其咤風云之勢,騰飛于萬里長空之中的大氣磅礴之勢。

此梅瓶于口沿內施藍釉,器物內無釉。器物外壁通體施鈷藍釉,細看梅瓶上、下藍釉略有不同,器身上部釉薄色淡泛紫,器身下部釉厚色濃泛深藍色。整體釉質肥厚、瑩潤。胎釉交接處微露火石紅。云龍紋則施以淡淡的青白釉。藍釉深沉古樸,青白釉清新純潔。兩種色釉的差異十分鮮明,白釉龍紋在藍釉的襯托下亦顯得更加奪目,兩色相映,對比強烈。

三、元藍釉白龍紋梅瓶文化價值論述

元代陶瓷史在中國陶瓷史上是一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歷史時期。這一時期,創燒出了無與倫比的青花,釉里紅,寶石藍釉,但由于國內元代青花、釉里紅、霽藍釉瓷器鳳毛麟角,館藏稀缺,民間難尋,人們一度忽視了元代瓷器的重要價值。而這件偶然發現于民間的藍釉白龍紋梅瓶,恰好正是元代藍釉白花瓷器的典型器,因此藍釉白龍紋梅瓶具有里程碑的文化價值。如今這只珍貴的寶瓶,已成為揚州的一張名片,雖然還有不同的質疑聲,但其價值被世人所公認,毋庸置疑。

結 語

此論文以下三方面闡述,一方面是元藍釉白龍紋梅瓶的時代風格,一方面是元藍釉白龍紋梅瓶的工藝特點,一方面是元藍釉白龍紋梅瓶的文化價值的敘述。其中的時代風格又分為兩方面去概述,包括藍釉的時代風格演變及鑒定,另一方面是作為元藍釉白龍紋載體的梅瓶的時代風格演變加以闡述。在工藝特點上加入了明代永樂藍釉龍紋扁壺的敘述,對元藍釉白龍紋梅瓶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猜你喜歡
梅瓶龍紋火焰
梅瓶
最亮的火焰
繽紛的火焰
鈞瓷梅瓶
霽藍釉留白龍紋梅瓶
飲酒、插梅,作陪古人浪漫生活
漂在水上的火焰
西夏裝飾紋樣中的龍紋及特點
吹不滅的火焰
西夏壽陵殘碑龍紋復原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