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靡終偕老 伉儷冥合
——安陽大司空隋、五代墓發掘記

2018-04-10 09:16申文喜岳占偉
大眾考古 2018年9期
關鍵詞:墓主墓室青磚

文 圖 /申文喜 岳占偉

2 0世紀20年代以來,在安陽小屯及周邊的考古工作中,發現了著名的殷墟遺址,出土了大量珍貴的甲骨、青銅器等文物,還發現了數量眾多的隋唐墓葬為什么安陽地區會發現如此多的隋唐墓葬呢?這與鄴城被焚有著重要關系。

M165墓室全景

鄴城歷史悠久,戰國時魏文侯便曾以鄴為都城;東漢末年曹操以鄴為根據地,平定中原;曹丕代漢后鄴城仍為魏五都之一。自曹魏開始,鄴城成為北方重要城市。兩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鄴城先后成為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朝都城,時間達126年。特別是公元534年,東魏丞相高歡遷都鄴城,將洛陽的人力、物力輸入鄴城,《資治通鑒·梁紀十二》載“丙子,東魏主發洛陽,四十萬戶狼狽就道”,其中應包括洛陽的百工技巧。此后鄴城成為東魏、北齊的都城,大大地促進了鄴城經濟文化的發展,鄴城周邊的豫北冀南地區也因此成為富庶繁盛之地。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隋公兼丞相楊堅鎮壓了對自己不服的相州(治所鄴城)總管尉遲迥,為了防止河北反楊勢力死灰復燃,遂下令火焚鄴城,一代名都成為廢墟?!吨軙ば奂o》:“大象二年韋孝寬破尉遲迥于鄴城,迥自殺,相州平,移相州于安陽,其邑城及邑居皆毀廢之?!毕嘀?、魏郡、鄴縣治所和居民一并南遷四十里至安陽城,于鄴城舊址置靈芝縣。這么多人到了安陽之后,生者要找到居所,死者也要覓得葬地。因此,安陽成為除西安、洛陽之外隋唐墓葬集中發現的重要地區。

擁你入懷 愛你入骨

2017年5月,在安陽大司空村的一個考古工地上,我們發現了一座小型土洞墓,編號M165。此類的小型土洞墓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時有發現,墓葬面貌基本一致,墓主人也大多是歷史上默默無聞的普通人物。因此,并沒有引起我們太多關注。

M165為長斜坡墓道,向下打破了商代房基,墓道北端為磚封門,用青磚封堵得嚴嚴實實。

墓室系掏挖而成,鉆到了商代房基的底下,堅硬的夯土中放置的柱礎石也下陷到了墓室當中,頂部已經坍塌,由于多次進水,墓室內淤滿了厚厚的黃土。清理完淤土后,墓室全貌才呈現出來,為橫長方形土洞墓室,底部用生土筑成“凹”字形棺床,全部用青磚墁鋪。該墓隨葬品較豐富,有各類器物40多件。棺床西側放置著青瓷碗、四系罐、鐵券等,東側放置駱駝、馬、豬、狗、倉、井等陶質模型明器,棺床前面放置成對的陶質鎮墓獸、武士俑和一組男女陶俑。

此前,考古工作者在安陽洹河之濱發現一處大型瓷窯址,研究表明該瓷窯從北朝開始創燒,一直延續到隋唐時期,而文獻中卻并無記載。安陽在隋代稱相州,窯以地名,遂稱“相州窯”。它是目前發現的我國北方地區生產早期青瓷的一處重要窯址,也是北方白瓷的誕生地之一,為研究中國早期白釉瓷器的起源及其演變過程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相州窯瓷器在安陽的北朝墓、隋墓中時有出土,已成為斷定墓葬年代的重要證據。此墓出土的正是隋代相州窯青瓷器。再加上隨葬的陶俑形制也與安陽已發現的隋墓相似,由此我們認定這是一座普通的隋代小型墓葬,與此前的判斷基本吻合。

直到清理完棺床上的人骨架,一個奇特的現象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棺床上放置有兩具人骨,并未像一般墓葬那樣并排放置,而是上下疊壓在一起。上層人骨為女性,頭向偏西北,仰身直肢斜放在下層人骨上;下層人骨為男性,東西向放置,頭下有枕狀物,上半身被上層人骨疊壓,雙腿蜷曲。展現出來的奇特葬式好似下層人骨張開懷抱,上層人骨正安詳地躺在下層人骨的懷中,二人頭骨依偎,一臉安詳,既溫馨又浪漫,真是“擁你入懷,愛你入骨。生死相依,寂靜歡喜”。

發掘時并未發現鐵質棺釘、木材朽痕,再結合安陽發現的其他隋墓資料,判斷這座墓葬并無棺木,而是將兩具人骨直接放置在青磚鋪砌的棺床上(因無棺木也可稱為尸床)。兩具人骨各部位均未發生錯位與移動,仍然保持著初葬時的姿式。

更讓我們好奇的是,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故,M165墓主夫婦會在短時間內同時或相繼亡故?子女是出于怎樣的考慮要用這樣奇特的葬式安葬父母?若能發現墓志,或能解開這些疑惑。

M165風帽俑

M165持盾俑

M165小冠俑

M165胡人俑

M165青釉碗

M165青釉四系罐

M165下層人骨環抱著上層人骨

很遺憾,我們認真清理完墓室的角角落落,最終還是一無所獲。沒有墓志,也表明墓主身份等級并不高,只是一戶生活富足的尋常百姓。至于背后的故事也就無從知曉,只能讓我們自行腦補了。

執子之手 與子長眠

無獨有偶,2017年10月,距M165向西約百米,又發現一座土洞墓,編號M384。由于墓室系掏挖形成,其上也疊壓有豐富的商代遺跡。墓葬保存完好。

豎井墓道土洞墓M384

M384墓頂、墓壁均經過修整,涂有一層白灰。以往發現的這類墓室多為青磚壘砌,土洞掏挖式罕見。墓底筑成“凹”字形棺床,棺床面也涂有一層白灰。與M165情況相同,也未發現棺木痕跡和棺釘遺存,應是將墓主直接放置在棺(尸)床上。整個墓室初建成時當是光亮整潔,用技工的話來說形容:“高端,大氣,上檔次!”

M384是一座夫妻合葬墓,這在晚期墓葬中屢見不鮮。但當兩具人骨完全清理出來時,所有人都不禁驚嘆起來。只見男主人仰身躺在外側,雙臂半伸,雙腿大敞,并不像普通墓主一樣安詳地長眠,反倒極富動感。女主人仰身躺在內側,低眉頷首,一臉嬌羞。更讓人稱奇的是男主的左手竟然搭在女主的右手之上?!八郎蹰?,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座墓的男女主人就這樣恩愛牽手了千年時光。參與發掘的女研究生都不禁感嘆:“此生如能覓得如此男票,夫復何求!”

二人的骨骼保存完好,也沒有移位,說明也都是一次葬。M384墓主夫婦是否也經歷什么變故或疾病,同時或相繼死亡?我們希望能發現墓志,從中尋找出一些蛛絲馬跡。由于磚封門上層的青磚倒塌進入了墓室,我們欣喜地發現在墓室西南角的青磚下面居然壓著一塊墓志!

這是一塊方形的青磚墓志,邊長0.3米。由于是用毛筆書寫,輕輕一碰,泥巴就會將字跡粘掉,我們在現場立即將磚志封存。遺憾的是,后期清理時發現這塊磚質墓志制作粗糙,表面并不十分光滑,有些地方已經酥堿起翹,墨書的字跡大多漫漶不清,特別是邊緣的字跡毀壞尤甚,只依稀可辨男墓主稱“張府君”,女墓主稱“王氏夫人”。我們最關心的墓主名諱、卒葬時間、生平經歷等關鍵信息已很難辨認。但從殘存的語句“夫人先亡,府君享年七十有五”“合葬平原,禮也”“恐后年代深遠,河海變遷,故為刻銘”等句子的行文風格以及行楷的書法特征,判斷符合唐代墓志的特點。再加上墓室內隨葬的器物,如白瓷執壺、白瓷碟、醬釉瓷罐均具有晚唐五代風格,人骨上還出土有一枚開元通寶錢幣。志文有“清泰元年”四字,此年號正是五代十國時期后唐末帝李從珂即位的934年,可惜上下文難以全部釋讀。因此,將M384年代定為五代后唐時期。

M384男女主人恩愛地牽著手

M384青磚墓志

M384黑釉罐

M384白釉碟

M384白釉執壺

由墓志殘存的只言片語我們可知,原來是王氏夫人先亡,丈夫張府君死后合葬時,子女將其擺成了這樣情深意長的姿式,讓夫婦二人執手長眠。

伉儷冥合 生死不離

隋唐五代時期,夫婦合葬被認為是合乎禮法的喪葬形式。將已故的父母合葬,是子女后輩對父母盡“孝”的最好體現。歷年出土的大量隋唐時期的墓志中,除了少數為女性墓志外,大多是男女合葬墓志。試舉兩例:

仁壽元年《田保洛暨妻王氏志》是一篇反映隋代婦女婚后家庭生活的典型代表:“妻太原王氏,德行有聞,容儀可范,加以孝事姑,無替其潑盥,言其婦禮,不違機杼。事其夫也,則冀缺之妻;誡其子也,乃孟軻之母。寬以御下,儉以居身,故以閨門和順,宗親緝睦,孝誠所感,遂育五男二女,可謂足相之德也?!薄秲贾蓁η鹂h主簿馬君夫人天水董氏墓志銘》也描寫了一位唐代優秀女性:“夫人……內主中饋,履三千之禮,體九十之儀。且敬潔酒食事也,黼黻纂組工也,恭恪祭祀孝也,克諧叔妹睦也。嚴以教其男,順以訓其女,整肅以臨下,閑和以奉上,讓以與人,仁以由己……詩書禮樂之規矩,動循于軌范,賢懿明淑之柔婉,行合乎箴誡?!?/p>

隋唐時期,風氣開放,禮教松馳,女子擁有較多的人身自由,家庭和社會地位相較于其他朝代較高。但與封建社會的其他朝代一樣,男尊女卑仍是隋唐時期婚姻倫理的中心內容,所謂“丈夫百行,婦人一志”,妻子之于丈夫,是地與天、卑與尊的關系,猶如君臣、父子,統治者大力提倡的婚姻倫理規范的諸多觀念,政府法律、法規的各種規定,都是單方面針對女子而制定的?!缎绿茣ち信畟鳌非把浴芭又?,于親也孝,婦也節,母也儀而慈,止矣?!边@段話清楚地點明女、婦、母是隋唐女性在其生命歷程中的三個基本角色。在室是婦女養成教育階段,她們要學會作為婦女的禮儀、道德和從事家務勞動的諸多技能,為到夫家能做到恪盡婦道、適應新生活打基礎。嫁入夫家后,就要開始履行為人妻、為人媳、為人母以及為嫂、為妯娌的職責和義務,服侍丈夫、孝養舅姑,訓育子女,恭勤持家即成為她們生活的主要內容。

王氏、董氏恪守婦禮,孝敬公婆,服侍丈夫,教誨子女,又能使宗親和睦,家庭美滿,是為典范。志文雖不免有隱惡揚善的溢美之辭,但卻反映了隋唐五代時期社會對女性的完美期望。

這兩座墓葬的男女墓主能以這樣恩愛的葬式長眠地下,一個重要的原因當是夫婦之間鶼鰈情深,恩愛和睦。想必女墓主一定有著良好的品行德操,“敬愛肅恭,言容婉順,母儀令范,婦德幽閑”; 還擁有端莊美麗的容貌,“容則秀雅,滂心綽態,馥似蘭花荃,潤同琬琰”;也是一個操持家務的能手,“妙得縫裳,雅工織帶”“袿褵盡飾,箕帚是務”,才能得到丈夫這般深情的愛憐。

再一個原因就是父母上孝下慈,言傳身教?!杜⒔洝つ竷x章第十七》:“夫為人母者,明其禮也。和之以恩愛,示之以嚴毅,動而合禮,言必有經?!迸阅怪鞫ㄊ且粋€舐犢情深、無微不至的好母親,“奉盥承姑,停機訓子”“誨諸子以義方,睦宗親以柔順”,才能得到子女的這般敬重。

尤其是M384,時逢唐末五代,天下分崩,戰亂頻仍,從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54年間,中原地區竟相繼出現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而墓主夫婦卻能擁有一個溫馨靜謐的陰宅,安然執手長眠,實屬難得。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薄霸谔煸缸鞅纫眸B,在地愿為連理枝?!薄霸洔婧ky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薄吧頍o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碧圃娭心切┗驖饣虻睦_紛情事,早已隨時光遠去。這兩座普通的小墓,時隔千年,男女墓主依然相擁、攜手,雖然他們都是歷史上平凡普通的尋常百姓,沒有留下轟轟烈烈的愛情傳奇。但他們卻像一扇窗口,讓我們得以一探隋唐五代時期的婚姻與愛情,了解當時婦女的地位與形象,感受跨越千年的脈脈溫情。不由得讓人感嘆“結盡同心締盡緣,此生雖短意纏綿。與卿再世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

(作者單位均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

猜你喜歡
墓主墓室青磚
泥灰雕塑:青磚黛瓦上的技藝傳承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紋圖飾的表里漫談
江蘇盱眙大云山漢墓再考及墓主身份推定
古建筑青磚墻體修復施工技術研究
說文解字
烈馬
墓室探秘
“梳妝樓”墓主考淺析
與趙琦先生商榷
岳麓秦簡《廿七年質日》所附官吏履歷與三卷《質日》擁有者的身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