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數學語言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研究

2018-05-10 09:49李楠
關鍵詞:課堂參與數學語言積極性

李楠

摘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總目標要求: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而現實情況是,很多數學課堂的多數時間都是老師在講,學生在聽,如果有發言,也是班里的幾個尖子生,學生的參與度不高。數學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而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工具。筆者根據自己的一些教學實踐經驗,嘗試從運用數學語言這個角度,提出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數學語言;課堂參與;積極性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是: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缎抡n標》總目標要求: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課程理念和目標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并會與他人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

而現實情況是,很多數學課堂的多數時間都是老師在講,學生在聽,如果有發言,也是班里的幾個尖子生,學生的參與度不高。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有:老師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沒有給學生創造參與課堂的機會,沒有想辦法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學生的數學語言沒有得到訓練,沒有信心回答問題。

數學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而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工具。所以用好數學語言是順利、有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活動,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一個重要方面。筆者根據自己的一些教學實踐經驗,嘗試從運用數學語言這個角度,提出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幾點建議:

一、善用數學情境語言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

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低的原因之一是,學生覺得數學學習的內容與自己距離較遠,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不高。第一,如果老師能用貼近生活的數學情景語言將學習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便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萬以內數的讀法》時,我說,“現在,請你和老師一起去商場逛一逛(出示課件),看看這些商品,它們都有各自的價格,你會讀哪個商品的價格,你想試一試嗎?”這樣的語言一出,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因為老師這樣的語言首先尊重了學生,請學生和老師一起逛商場;其次,逛商場買東西這樣的生活經歷學生都有過,學生覺得很熟悉,也感興趣;最后,老師考慮到學生的已有經驗,在學習新內容之前,先讓學生試著讀讀商品的價格,學生都有爭強好勝之心,很多學生都把手舉得高高的。第二,如果老師能用貼近學生喜歡的人物語言設計教學活動,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積極參與學習。比如:在一年級學習《探索規律》時,我就設計了以《喜洋洋過圣誕》為主線的教學活動,以角色的語言特征配以數學的問題,讓學生分角色討論解決問題,第一個活動就是喜洋洋要裝扮房間,掛彩燈,喜洋洋一出場就以人物的聲音拋出問題,彩燈裝了一半你能幫忙嗎?美洋洋、沸洋洋、懶洋洋都來了,他們能幫忙解決嗎?選一個你喜歡的角色幫幫喜洋洋,讓學生以角色的語言參與到討論中,讓學生沉浸在喜歡的人物活動中,最終完成課上的學習任務。

二、巧用神秘語言設計數學問題,引發學生參與思考的積極性

學生都有愛挑戰之心,在課堂中,如果老師能結合課堂教學內容,設計巧妙的問題并以神秘的語言拋出問題,一定能引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思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比如,在《復習體積》時,剛一上課,老師就拿出一張A4紙,問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大部分同學都會說:“看到了一張白色的A4紙”。接下來老師會說:“我怎么看到了一個立體圖形?有同學也看到了嗎?”老師用神秘的語言拋出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的精神頭和積極性馬上被調動起來了,有的同學開始思考,有的同學開始搖頭否定,有的同學開始問:“可以動手折一折嗎?”很多同學都躍躍欲試,想要馬上驗證一下,接下來同學們都開動腦筋,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和討論中,通過老師開課時巧用神秘的語言設計數學問題,促進了學生參與數學思考的積極性,進而加深了對立體圖形的認識,更為后面體積的運用奠定了基礎。

三、用恰當的數學評價語言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課堂評價是為了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服務的,是師生經驗交流情感溝通的手段,語言評價在課堂教學中,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個體潛能,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語言評價顯得尤為重要。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還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并發揮評價的激勵和導向作用。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因此教師要恰當地運用課堂語言評價,建立支持性的課堂氛圍。

(一)教師的課堂語言評價,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個性化,靈活化,多樣化的語言評價,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樣就容易把潛在的情感轉移到數學內容的學習上,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認識方向》時,我先是問學生:“孩子們在生活中你已經會辨認哪個方向了?你是如何辨認的?”當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完老師的問題后,我及時表揚說:“你們的生活經驗真豐富,是會在生活中學習的小老師,在接下來的課堂中看看誰還能用你的生活經驗解決課堂問題!”馬上就能看到很多學生躍躍欲試,想要證明給老師看他的生活知識也不少。

(二)課堂教學中,運用語言評價,讓學生會傾聽,交流

在課堂上學生會傾聽,解讀交流的能力是不可少的,尤其對小學生來說,教師應該有意識的通過語言評價強化訓練,這是集中學生注意力,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進行有效教學所必須的條件。有時教師使出渾身解數,學生還是各顧各,猶如一盤散沙,有些小組合作學習后,你的意見還是你的意見,我的意見還是我的意見。究其原因是沒有傾聽,不會傾聽。一些同學不能靜靜的聽同學與教師說什么,而總是舉著小手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這樣的課堂效率是低的。因此課堂上的傾聽習慣是要有意識的培養的。而課堂語言評價在這里起著關鍵的作用。教師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表揚。要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如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有個別學生有時會走神,但這樣的學生只要有一點進步,我就會及時表揚如:“你今天聽課很認真,這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呀!”、“你聽出了他的不足,這可真是幫了他的大忙!”。有時我在講課過程中故意出錯,如我在講《乘法的初步認識》時,在寫一個連加算式4+4+4+4+4+4+4時,故意寫成4+4+4+4+4+4當有同學發現時錯誤時,我會及時表揚說:“你真會觀察,聽的真認真,看誰還會有火眼金睛發現問題!”并且讓學生說一說避免出現這樣的錯誤應該怎樣做!

(三)課堂教學中,語言評價要關注個體差異

俗話說:十個指頭伸出來不一樣長。說明差異是現實的,教師的語言評價不應該是分出等級的“尺子”而應該是激發前進的動力。我記得我在教學《利用余數規律探索規律》時,讓學生探索1、2、3、1、2、3……這組數中第23個數是幾?這23個數的和是多少?問題剛一提出,我就發現平時不愛舉手發言而且成績較差的一個同學舉手了,我想給他一個表現的機會,就點了他的名字,可是,他站起來支吾了半天說出了一個不相關的想法。頓時全班同學哄堂大笑,他一下臉紅了,我過去摸著他的頭說:“沒關系,今天你能勇敢的大膽發言,老師和同學們都為你高興,你已經有了自相的想法非常好,相信經過認真思考你可以回答的很棒。我們可以用哪種方法來找到第23個數?………經過我的啟發點撥他終于找到了正確的答案,看著他激動的神情,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時他臉上充滿了自信的微笑。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常常喜歡提問那些學習成績好地孩子,而忽視了對一些學困生的鼓勵和指導,當我們有意識的去關注他們時,你會發現他們身上也具備許多優點。

四、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樹立學生參與課堂的信心

在平時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語無倫次,急得滿頭是汗,心里想表達的話說不出來。這種現象充分說明了學生的數學課堂語言表達能力差。如果學生的數學語言得不到訓練提高,這會直接打擊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而且數學語言既是數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數學知識的載體。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參與課堂的信心,提高課堂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那么,如何在平時的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呢?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幾點建議:

(一)老師示范

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因為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語言。所以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準確、條理清楚、前后連貫、邏輯性強。通過教師語言的示范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比如,在講 “楊樹有42棵,柳樹比楊樹少21棵,楊樹和柳樹一共有多少棵?”這樣的兩步應用題時,要讓學生用綜合法說思路,老師首先要做好示范,“知道楊樹有42棵,柳樹比楊樹少21棵,就能求出柳樹有多少棵,用42-21=21棵,再把楊樹和柳樹的棵樹合起來就是兩種樹一共有多少棵?!?/p>

(二)及時引導、糾正

在課堂上傾聽學生發言時,當他們說得不規范,不完整,不正確時,老師要適時加以引導、糾正,再讓學生完整地說一遍。

比如,在學習《認識幾分之一》時,我是這樣引導的:

師:說說生活中什么地方還存在二分之一?

生:把一個西瓜分成2份,每份就是二分之一

師:我不太同意你的說法,你能說清楚些,告訴大家把一個西瓜怎樣分嗎?是隨便分成2份嗎?

生:平均分

師:為什么要平均分?

生:平均分,每份才一樣。

師:那每份是誰的二分之一?

生:是西瓜的二分之一。

師:你能剛才自己的話再完整說一遍嗎?

生: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西瓜的二分之一。、

通過這樣的引導、追問,學生慢慢地會養成認真思考,把語言說規范的好習慣。

在教學二年級下冊《解決問題》時,例1是這樣的:“圖書館的連環畫有

450本,一年級已經借走100本。二年級借80本連環畫。這時還剩下多少本連環畫?”對于這樣的題,學生列算式沒有什么困難,關鍵是說清思路。在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表達時,我是這樣做的:

師: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我用450-100=350(本),350-80=270(本)

師:那450-100=350求出的是什么?

生:求的是剩下的多少本?

師:是最后剩下的多少本嗎?還是?

生:是一年級借走后剩下的本數。

師:你是知道哪兩個信息求出的一年級借走后剩下的本數?

生:我知道原來圖書館有450本,一年級借走100本。

師:現在把剛才說的連起來說一遍,知道什么,求出什么

生:我知道原來圖書館有450本,一年級借走100本。求出一年級借走后剩下的本數。

師:真棒!350-80=270(本)求出的是什么?

生:求的是最后剩下的本數。

師:這是又知道哪個信息求出的?

生:又知道二年級借走80本。

師:那你能不能把這道題的思路完整地說一遍。知道什么求出什么,又知道什么,求出什么。

生:我知道原來圖書館有450本,一年級借走100本。求出一年級借走后剩下的本數。(師:算式是)用450-100=350。又知道二年級借走80本,就用350-80=270(本)。

師:你真棒!完整清楚地說出了自己的思路。誰還能像他一樣說一說?

關于“解決問題”這類題,最重要的是理清數量關系,如果學生能清楚地表達出來,說明思維非常清晰。通過老師的不斷引導,學生由最初的只會說算式,到慢慢地學會表達,這樣的過程,使學生的思維得以鍛煉。學生經常在課堂上得到這樣的表達機會,他們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就能得到不斷發展,數學素養也得以提升。

(三)學生示范

在數學課堂上,學生除了會模仿老師,還會模仿其他同學,因此,當學生匯報交流時,如果問題稍難,就先讓班中表達能力最強的學生回答,給其他學生做好示范。這樣,有的學生本來自己不會說的,可能聽到別人的回答,他就想試一試,從而增強其他學生參與課堂的信心。

比如,在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時,要求學生用正方形紙折出二分之一,并涂色,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折的,為什么涂色部分是這張紙的二分之一。當學生匯報時,就讓班中表達能力最好的學生回答,學生邊折邊說,“我這樣把這張紙對折,就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2份,那每一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彪S后,老師鼓勵到:“他說的很完整,很準確,誰還能像他一樣說說自己的想法?”結果,剛開始不敢舉手的學生,也開始踴躍發言,而且表達的效果也不錯。

(四)小組、同桌交流

數學課堂需要學生的全員參與,如果每個學生都在大家面前展示交流是不太可能的,那就需要小組、同桌交流這種小范圍的方式。在老師、優秀生做了示范之后,大部分學生應該都知道怎么表達。這時候讓小組或者同桌之間都交流自己的想法,就擴大了課堂參與度,讓每個學生都得到了數學語言的訓練,就算有一些學生不會,也能得到同組或同桌的指導。

比如,在學習人民幣單位換算時,1元5角=()角,在幾個學生示范之后,可讓同桌之間練習敘述:因為1元=10角,10角加上5角等于15角,所以1元5角=15角。簡單的三句話,同桌之間的交流、幫助,學生基本都會敘述,也掌握了類似這樣的單位換算時的思路。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2.1

[2]吳正憲、張秋爽、李惠玲.《和吳正憲老師一起讀數學新課標》.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11

猜你喜歡
課堂參與數學語言積極性
激發興趣,走出誤區
學好數學,從數學語言開始
讓學生樂于參與,讓課堂更加精彩
培養和提高小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探索
“生活化情景教學”提高小學生語文課堂參與程度的實驗研究
大學生課堂有效參與現狀及對策研究
如何培養一年級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巧創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何調動高校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中國文化對英語課堂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