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安排課內外英語知識架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018-05-10 09:49程浩
關鍵詞:合理安排

程浩

摘要:在教學管理中,創設開放、愉悅的教學氛圍,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熱情。我們所要打造充滿愉快的英語課堂就是在課堂中讓師生心靈融通,學生暢所欲言,激發學生的思維,喚醒學生的靈性,讓課堂洋溢著詩的情感。創造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思維得到自由發展,讓學生的情感活躍起來放飛學生的心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關鍵詞:合理安排;課內外英語知識架構;促進心智發展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基礎,為他們繼續學習英語和未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和社會的發展。努力創設開放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一、將課內知識有針對性地向課外延伸。

教師不僅在課堂交給學生語言知識,還應該讓學生能夠將課上所學延伸到課后,在一種開放的狀態下,促進學生心智,啟迪學生智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學生在生活中不斷地進行語言實踐,能夠比較順利地運用所學語言解決問題,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

1.在觀察中感悟語言意義。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對詞匯句型的意義的理解,但課上的時間必定有限,若讓全體學生都能理解語言知識的含義,還有一定的困難,盡管教師會用比較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例如在教學生認讀理解關于顏色的詞匯red, green, blue, brown, yellow之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記憶這些詞匯,教師引導學生在課下教室和家中觀察,都有什么物品有這些顏色,并把這些物品記錄下來,并試圖用語言進行表達,如The table is brown. The bag is yellow. The bed is red.等等,學生在觀察中不僅記住了顏色的單詞,而且還能夠用完整話對事物進行表達,促進學生正確運用語言的能力。

在北京版四年級英語Unit5《Which kind would you like?》中,教師引導學生學會句型The sweater will look nice on you. It will go with my trousers.來表達服裝穿在身上時候好看并且是否搭配合適。教師沒有讓學生憑空表達服裝是否相互搭配,呈現以下關于服裝的詞匯:trousers, T-shirt, shorts, overcoat, cap, uniform,教師為了讓學生很好的記憶這些詞匯,給學生分發一些關于這些服裝的圖片,讓學生在課下觀察哪些服裝搭配在一起合適,并且讓學生自己為這些服裝涂色,學生憑借自己的觀察,為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進行服裝的搭配,然后貼在紙上,并涂上自己認為漂亮的顏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訓練了語言,理解了語言的意義,同時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觀,學生在這個練習的過程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2.在實踐中強化語言能力。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各種語言知識的呈現和學習都應從語言使用的角度出發,為提升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服務。如在教授北京版四年級英語Unit6《May I take your order?》一課中,學生學習和理解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 以及回答Id like …來表達想要吃或者喝什么,學習關于食物和飲料的詞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理解此句型,教師布置給學生意向任務就是讓學生記錄在一周內自己早餐、午餐和晚餐都吃什么或者喝了什么,然后通過這項記錄,讓學生更好地記憶關于食物和飲料的詞匯,同時能夠用句型表達自己的想法。

同樣在學習點餐一課中,教師在幫助學生理解Mike一家在餐館點餐的過程之后,給學生布置實際點餐的過程,真正將語言用在實際情境中。教師給予語言的支持,學生以組為單位扮演服務員和顧客,真正用上May I take your order?以及點餐的三種表達方式,Id like some…, Ill have some…, I want some…,學生在情境中能夠比較順利地進行表達。學生在語言實踐的過程中,有效掌握語言的意義,同時能夠在正確的語言環境中運用語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這種實踐活動中,學習已不局限在課堂,她們在不經意中已經將自主的學習延伸到課外。

3.在交流中激發學習興趣。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師生間交流,更要關注生生間的交流,在交流中碰撞思考的火花,并能讓對方得以學習和借鑒。

在學習六年級《When did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begin?》時,教學內容涉及到古代奧運和現代奧運的區別,但是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教材中提到的比較少,為了讓學生理解更加透徹,教師引導學生制作關于古代奧運和現代奧運的手抄報,在各自制作的基礎上分享自己所收集的內容,同學們紛紛交流自己對這方面的了解,大家相互補充,使信息的交流效果呈現最大化。

另外,學生在學習關于十二屬相時,關于主人公的生肖birth-year animal。Yangyang was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tiger. Yangyangs birth-year animal is the tiger.學生表達起來比較陌生,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句型意義同時能夠正確表達句型,教師引導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屬相,一談到自己的屬相,大家都特別有興趣,進而教師引導學生表達家庭成員的屬相,學生這時開始想自己家長的屬相,然后利用句型,順利表達,并詢問其他學生屬相,大家都積極交流著自己及家人的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更好地運用句型進行表達。

二、將課內學習有目的地與課外學習互補,開放學生思想。

1.課前參與,培養習慣,發揮學生自主性,有利于課堂的主動參與和激發興趣。學生學習經驗和課外學習到的帶到課堂,豐富和活化教材內容。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層次要求,激發學生興趣,資源共享。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學生在學習新課之前能偶自主收集一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資料,使之更好地在課上掌握所學內容,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北京版四年級Unit7《What is nature?》中涉及天氣的詞匯,但是學生在生活中對天氣的中文表達都沒有問題,為了更好地讓學生認讀理解天氣詞匯,教師布置學生在課前通過畫畫的方式把自己知道的天氣畫下來,這樣當課上學習時,學生都能在理解基礎上認讀單詞,減輕學習負擔。

2.課外與課內的互補,課外學習內容,不同學生具有一定知識經驗,利用課外教育的資源和學生之間的信息差,促進課內的教學與學生的發展。

有些學生不僅在課內學習英語,還在課外的學習機構學習,為了能夠充分調動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教師會充分發揮這部分學生的作用,給他們示范和提高的機會,比如在講解四年級英語《Can I borrow your bat?》一課中,出現一些文具單詞marker, crayons, rulers, pencil-sharpeners等,這些學生對詞匯都能正確認讀,所以教師就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讓他們當小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小老師做得很棒而且又增強了自信息,發揮了他們的領頭羊的作用,同時被教的學生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非常有意義,不同層面的學生都得到了提高。

三、將課外活動變為學生真正的學習樂園。

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不僅發生在課堂上,同樣可以通過課外活動,持續激發其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可以提供各種各樣的活動,為學生提供鍛煉語言的機會。英語課外學習小組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鍛煉的自己的膽量,同時也能夠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為此,我組織我所教的學生每周定期組織英語課外小組活動,根據學習主題進行英語短劇的創編,或者演講比賽,還組織了英語詞匯競賽,活動不僅看結果,更多的是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感悟語言,相互交流,鍛煉了膽量,還提升了能力,學生真正沉浸在快樂的英語學習樂園里。

在日常教學管理中,要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而傳統的教與學方式已不能滿足我們的教學現狀,所以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就要不斷嘗試開放式的教與學。作為教師,我會不斷地研究和實踐,在開放的教與學環境下,教給學生知識,提升學生能力,不斷促進學生的心智發展。

猜你喜歡
合理安排
淺談高中生物學課堂中的自學方法
淺談高中生物學課堂中的自學方法
遵循認知規律,優化數學課堂教學
芻議合理安排時間、巧抓養成常規、靈活運用手段
均衡幼兒之間差異,合理安排美術內容
用心安排提升效率
自行車運動有氧與無氧訓練探討
中專學校學生座位安排的思考與探究
合理安排時間
“合理安排時間—沏茶問題”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