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敞開心扉讓陽光灑向學困生的心田

2018-05-10 09:49任保江
關鍵詞:轉化學困生

任保江

摘要:育人先育心。在由人的精神財富奏響的和諧交響曲中,最微妙、最溫柔的旋律當屬于人的心靈。對于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更是心與心的交流、共振、牽引,從而縮短與其的“心距”,走進其內心世界,促其健康成長。

關鍵詞:心理引導;轉化;學困生

學困生在每個班級中都是普遍存在的,而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又是多種多樣的。除個別是由于智力和生理有缺陷外,大多數學困生的形成是由于后天的環境與父愛、母愛的缺陷及家長的溺愛等因素造成的,就像小孩子走路跌倒了一樣,因而是完全可以轉化的。在擔任班主任工作的過程中,通過學習摸索,在學困生轉化問題上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換位思考,縮短與學困生的“心距”

蘇霍姆林斯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他小時侯住在一間雜貨鋪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們把某種東西交給雜貨店老板,然后換回自己需要的物品。有一天,他想出了一個壞主意:他將一把石子遞給老板換糖。雜貨店老板遲疑片刻后,就收下了石子;然后把糖換給了他。蘇霍姆林斯基說:“這個老人的善良和對兒童的理解,影響了我的終身?!边@位雜貨店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擁有教育家的智慧:他沒有用成人的邏輯去分析孩子的行為,而是從孩子的角度用寬容維護了一個孩子的尊嚴。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常常需要處在學困生的位置思考問題,把自己的心態放到他們的生活中去體驗其感受,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換位”。這種換位的思考方式就能很快架起師生互相理解的橋梁,幫助我們找到教育教學的障礙,從而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二.悉心呵護,保護學困生脆弱的自尊心

在傳統觀念中,人們常把學困生當成“壞學生”,說是“朽木不可雕”,“頑石不成材”,嚴重地傷害他們的人格和自尊心。學困生同樣具有強烈的自尊心,當其受到某種傷害,為了采取保護措施往往形成某種異常心理和畸形表現:有的存在對立情緒,不聽管教;有的產生自卑心理,消極沉悶;有的采取疏遠集體,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違紀,離校逃學。凡此種種,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愛的溫暖而使心靈蒙受創傷,正常成長遭到壓抑。因此,在轉化學困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評和處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須對他們傾注愛心,尊重他們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對待他們。拉近師生距離,親近差生,少指責,多鼓勵,少埋怨,多理解,少冷漠,多關心,少否定,多肯定,融洽同學關系,使他們感到老師并沒有拋棄他們,同學沒有拒絕他們,班集體歡迎他們,從而喚起他們的自尊自愛、自強。

三.用心經營 形成學困生良好的期待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在小學1-6年級進行測試,然后隨機選取了一些學生的名單告訴老師:“通過測試發現這些學生是班上最具潛力的學生?!卑藗€月后,羅森塔爾進行第二次測試發現這些學生的成績的進步遠遠高于班上的其他同學??梢娊處煂W生的期待對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是很大的,教師對學生抱有良好的期待,學生就會向教師所期待的良好方面發展,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也叫期待效應??梢娖诖m然看不見,但確實對教育起著很大的作用,產生讓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對學困生也抱有良好的期待,相信他們有他們自身的優點和獨特的方面,相信他們身上還有未發現的潛能,相信他們可以做得更好,并抓住時機適度對學生表達這種期待,如:平時多給他們一些微笑、贊許的點頭;上課時多提問他們,相信他們能回答得很好,多給他們一些等待或提示;多觀察他們,找尋他們的長處,給他們鍛煉的機會,多給肯定的評語等。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期待后定會激發起自尊心、自信心,積極去表現自我、提高自我,努力實現所期待的目標。

四.打開心扉 為學困生的過錯“留白”

教育需要心與心的交流,站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靜心思考,并非只有批評、責罵、懲罰能夠解決一切,在學校里,對學困生的教育,教師可以采取“空白藝術”,留一些“空白”給那些有缺點犯錯誤的孩子,激發他們認識并決心克服缺點錯誤的內驅力。

我們班品社老師是位和善的老教師,課上總有幾位調皮的男生不安分,其他同學多多少少有意見,這股風不經意間刮見我的耳朵里。午休前單獨找來他們談心,他們好像心中早做好被我批評的打算,默默無語地低著頭,低到快接近自己的胸口,出乎他們意料的是沒有嚴厲的責備,而是話題提及他們自己年邁的爺爺奶奶,換角度思考要是自己的爺爺奶奶被別人欺負,自己會有怎樣的心情?“老師相信你們愛自己的長輩,相信以后的歷史課,你們可以表現得很好”意味深長地說著,給他們留一點空間,心靈最深處的那根弦被撥動了一下,之后的課堂不再出現他們調皮過分的舉動。

學困生犯了錯誤,教師在說服教育時,應有意識地創設“空白”,即點到為止,讓他們自己去反省、思考,這樣既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還可以避免師生之間產生對立情緒,有利于引導孩子自覺改正錯誤。

五、表揚鼓勵 為學困生插上飛翔的翅膀

教育家魏書生說過:“后進生不缺批評,不缺訓斥,而缺的是鼓勵、表揚和感化”。學困生本身就敏感、脆弱、自卑,得到的表揚又很少,所以他們對自己倍感失望,常有失落感。鼓勵是一種動力,表揚是一種賞識,鼓勵、表揚對學困生有極大的激勵作用。我們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困生,不僅要會表揚學困生,還要創造條件使學困生獲得表揚的機會。善于抓住點滴的進步之處,細小的閃光點來鼓勵他們,如:在板書、提問時學困生稍有進步就要及時表揚鼓勵;做衛生時表現好的、紀律方面表現好的、拾金不昧表現好的都要及時給予表揚;還可以組織一些讓學困生也能得到獎勵的競賽。使他們樹立“我能行”的信心,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但要把握好“度”。一要實事求是,恰如其分,不能夸大拔高。二要因人而宜,講求方法。如對容易驕傲自滿的學生表揚時,應同時指出其不足之處,以防產生驕傲情緒;對智力差的且有自卑心的學生,要多鼓勵多表揚,從肯定入手,有時盡管他們取得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成績,也應充分肯定,比如課堂上,老師提出的問題學困生偶爾答對了,教師要及時表揚和肯定,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長處和進步,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三要兼顧表揚對象的多樣性,對取得各種進步的學生都要表揚,以激勵更多的學生共同進步。學困生除了學習差以外,他們的能力并不差,他們當中有的擅長組織工作,有的擅長于文體活動,有的社交能力強。教師應根據他們的特長和愛好,激發其興趣,鼓勵其積極向上,為他們插上飛翔的翅膀。

結束語: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贊科夫曾經說過:“請你不要忘記,孩子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別是這種待遇來自一個親近的人(如教師、父母)的時候,他的痛苦心情會在心靈里留下一個長久的痕跡”。

教育無痕,教育行為有形!你不知道你的那一句話、哪一個動作、哪一個表情會在哪一個時刻對哪一個學生產生哪一種影響!教師的真誠夸贊和及時的鼓勵,可能讓某一個學生終生都會帶著一種暖,使他積極向上,實現人生價值;而教師的某一個不恰當的動作或言辭,也可能會對某一個學生的心理造成深刻影響,甚至留下烙印,痛至一生!

教育者要使自己具有教育的心靈。育人先育己,對于學困生的教育,育心是重中之重,更應想方設法縮短自己與其的“心距”。千萬不要在孩子們的天空里留下太多的灰暗痕跡,心靈的成長才是人的真正成長。身為一名教師,一定銘記:幫助和引導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心靈的成長,是我們永恒的神圣職責。

參考文獻

[1]《良師手下無差生》

[2]《如何激發學生的自我學習效能感》

猜你喜歡
轉化學困生
用愛和機智幫助學困生轉化
如何轉化學困生
淺談轉化學困生的幾點體會
用愛托起明天的太陽
淺談年畫中人物的變化與人的自我意識覺醒
淺談問題學生的轉化
淺談學困生的轉化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有效的“學困生”溝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