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2018-05-10 09:49陳金成
關鍵詞:合作學習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陳金成

摘要: 合作學習就是:學生在小組中展開學習活動,讓所有人都能參與到明確的集體任務中,學生們是在沒有教師直接、即時的管理的情況下來進行學習的。每節課設計一些典型性、突破性和延伸性問題進行合作學習的鍛煉;在每節課中適當運用競爭和激勵;在教學中培養獨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每月進行重新分組并做簡單的記錄。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Slavin將合作學習定義為“使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并依據他們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取獎勵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①具體說合作學習就是:學生在小組中展開學習活動,這種小組要足夠小,以便讓所有的人都能參與到明確的集體任務中,而且,學生們是在沒有教師直接、即時的管理的情況下來進行學習的。合作學習的關鍵在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依賴,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共同負責,從而達到共同的目標。②

一、問題的提出

(一)存在的問題

1999年我參加工作以來,就一直以我國90年代初所倡導的——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嘗試合作學習的探討。經過幾年的教學探索和嘗試,也積累了不少的實踐經驗,但是,通過大量的課堂觀察與訪談調查發現,廣大教師和有關領導在采用合作學習組織課堂教學時,還存在許多誤區,導致合作學習停留在形式化的表面,并不能真正發揮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優勢。我在上評優課時,曾為了有小組合作這一環節,而特意安排四個人在一起討論問題,到底學生們是不是在討論問題、研究問題,我還是沒有十分的把握,當時我覺得特別牽強,這一直是我教學工作中久久不能擺脫的困惑。

(二)背景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ESCO)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指出,學會合作是面向21世紀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同時,合作學習也是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所要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與傳統的競爭性教學管理模式相比,合作學習對于減輕學生心理壓力,改善學生學習的社會和心理環境,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效率,都具有一定優越性。③④⑤因此,如何更有成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是目前中、小學在實施新課程中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

面對21世紀國際的大環境,我們不能避而不談合作學習,也不能一味的盲目追求合作學習,應該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適當的運用合作學習,開拓學習的新途徑,學會讓學生主動參與,使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學習進步。本次我探討的就是關于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怎樣引導學生合作學習的具體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意義

為了有效地推動合作學習的研究及應用,我們必須認真剖析國內外合作學習研究的現狀,還要深刻反思已有研究中的問題,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突破口和切入點。西方的研究者與教師進行了長期的探究,開發了小組成績分享法、小組—游戲—競賽法、小組調查法等多樣化的實施策略,以及對于學術表現的雙重評價等方法。這些實施策略與評價方法隨著合作學習在美國、英國等國的廣泛開展而不斷豐富、完善。合作學習的價值逐漸被我國教育系統內部成員所認可,不少學生從中受益,教師們在實踐中也開發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實施策略。合作學習的開展,有助于學生學會溝通、合作的技能,有助于學會處理分歧,分享學習成果,教師也要學會放權,有助于學生學會協調和組織小組的討論合作等等,當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何更有成效地促進學習者的合作交流,這是當前頗受研究者重視的問題。

二、采取的措施

(一)每節課設計一些典型性、突破性和延伸性問題進行合作學習的鍛煉

小組進行討論時必須要預先準備好問題,倘若泛泛討論,則效率低下。放不等于放任,要盡量使問題精,使問題的解決有助于整個教學過程各環節的過渡和有助于提示課的要點。學生的課后時間是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問題的延伸性還表現在把問題留給學生課后完成。如:

課題

《圖形著色》

教學目標

(1)學會給圖形著色;

(2)知道給圖形著色時應注意的問題;

(3)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4)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審美情趣;

任務描述

將全班同學分為每2人一組,小組內兩個同學先調出教師機中現有的“蠟筆小新”圖片(老師畫好的空白圖片,但有個別邊線沒有連接好)。然后兩個人一起,利用今天和以前學習的知識為小新“換”上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衣服,并幫他再裝飾一番,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的蠟筆小新最精神,最氣派。在這里我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選擇了學生們特別喜歡的蠟筆小新,孩子們一見到小新頓時就來了勁頭,都踴躍的發表著自己的看法,就連平時不太愛干事的孩子也興奮起來。鄰近下課,我還告訴大家:“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把圖片帶回家,自己獨立的做一做,還可以拿回來給老師和同學們欣賞欣賞!”。

設計意圖

本環節不但可以針對圖形著色的方法,來鞏固這一知識點,還可以在練習中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和互助,也能在練習中得到成功的喜悅。在練習中收集學生們喜歡的圖片,不僅能夠大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讓他們主動地投身到合作中去。這樣的合作也就真正的落到了實處,不再是泛泛的空談。

(二)在每節課中適當運用競爭和激勵

沒有競爭就沒有活力,如果在小組教學中沒有一點競爭機制,容易出現“死氣沉沉”的場面。學生也就沒有了動力和目標,競爭好比 “催化劑”,往往能催化全班學生行動起來。當然,同時還要加強對討論過程的評價,生生之間也可以展開評定。當孩子獲得同伴的欣賞時孩子的自信才可能真正建立。

課題

《綜合練習——海底世界》

2、教學目標

(1)鞏固畫圖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其運用的技巧;

(2)運用畫圖軟件畫畫,巧妙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3)小組同學相互幫助,激發創作熱情;

(4)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新意識;

任務描述

將全班同學分為每2人或4人一組,難度不大的問題可以2人一組商量,難度較大的問題可以4人一組小聲討論。本節課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的畫圖工具,和已有的海底世界的知識,完成一幅以“海底世界”命名的圖畫。這節課完不成的,可以回家構思,下節課繼續完成這幅畫。教師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要巡視指導,及時處理個別同學存在的問題,如:同學間產生矛盾或某些地方不會操作等;也要針對有全班性的問題,提出重點說明。我在學生做畫的過程中,即時對畫的好的小組同學提出表揚,并在全班展示他們的作品,被展示的孩子們的興趣更濃了,沒有被表揚的同學也有了前進的目標。

設計意圖

畫圖軟件內所有工具都講完后,學生可能對所學的內容并不是很扎實,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也不是很強,利用綜合練習課,他們不但能鞏固這些畫圖工具的使用方法,還能增進生生間和師生間的感情,我也能對學的不好的同學做重點指導,還能給美術方面有潛力的同學以指導,更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欣賞美,主動的去創造美??傊?,在作畫的過程中,我可以清楚學生的學習狀態,也可以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或設計進行相應的調整;學生可以在鞏固練習中,熟悉畫圖軟件里每個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技巧,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三)在教學中培養獨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讓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有助于培養創造力。我在新授知識時讓各小組主動探究方法,通過多數學生質疑、少數學生講解的形式讓學生們學會獨立解決問題。相反,如果我們總是習慣于牽著學生鼻子走,越是不敢放手就越是讓學生不會學也學不會,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煩的情緒,學生學習的動力也就更無從談起。因此在講《圖形著色》一課時,我運用了如下方法:

課題

《圖形著色》

教學目標

(1)探究方法,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2)知道給圖形著色時應注意的問題;

(3)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審美情趣;

任務描述

將全班同學分為每2人一組,小組內兩個同學先調出教師機中現有的“皮球”圖片(如右圖)。然后兩個人一起,探討用哪個工具為皮球添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的小皮球最漂亮。學生們在填充皮球顏色時,會發現顏色溢到了外面,于是他們會分析原因,原來是皮球的邊線沒封好呀,從而就引出了本課的教學內容:《圖形著色》。有個別組的同學可能會修補好邊線,然后再填顏色;大多數小組能發現問題但不知如何修改,這時再找已經解決問題的小組說出他們的方法,充當小老師在教師機上進行演示操作,并加以說明,把本節課的講授任務交給了學生,我再在重點的地方加以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會體現出來。

設計意圖

通過探究,讓學生樹立勇于獨立解決問題的信念,解決了問題的小組同學,既能得到了其他同學的認可,又能獲得成功的喜悅;沒解決問題的小組,就會特別敬佩那些解決了問題的小組,他們也從而確定了前進的目標。

(四)每月進行重新分組并做簡單的記錄

在分組時必須綜合考慮小組組員的構成,切忌盲目性組合。要全面弄清學生的學習基礎及學習的積極、主動程度,還要考慮男女生的穿插,有助于小組內的相互學習、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快樂的發展。

每個小組組長每月進行一次評價,并記錄下本組同學共同活動的情況,以保持小組活動的有效性,最后由老師進行全班性的總結歸納,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如:下表)。對一個小組而言,組長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組長的組織能力較強,課上的教學活動就很好進展;反之則不受組長領導,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一節課下來可能什么都沒學到,所以,一定要選一個稱職的組長。⑥

三、結論

綜上所述,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我擔任的四(2)班的信息技術的學習情況,有了較大的改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強了,同學間也能相互幫助了,原本不自信的學生也找回了自信,我和學生間的交流也多了,學生遇到難題能夠自己想辦法解決了,班里的學習勁頭更足了,學生的檔次漸漸縮小了……利用(下表)《課上問題記錄表》,使我對課上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有了充分的認識,也能及時把學生中存在的問題,準確無誤的加以解決;還有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夠通過小組形式得到解決,學生們的責任感更強了;另外,小組成果演示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表1《四年級(2)班學生(48人)研究前、后各項內容的統計表》中,很明顯看出此次研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在今后的研究中,我會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大力倡導合理有效的合作學習,讓更多的老師和領導真正認識、理解合作學習。

四、 收集積累資料的項目和方式

參考文獻

[1]Slavin.R.E.Cooperative Learning: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MA: Allyn and Bacon,1990(13):3-4

[2]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北師大出版社,1997.4第1版

[3]郭德俊、李原:《合作學習的理論與方法》,《高等示范教育研究》,1994年第3期

[4]張斌:《論合作學習及其對學生行為和態度的影響》,《教育理論與實踐》,1999年第9期

[5]費潔如:《自主—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探索》,《課程與教學研究》,1999年第5期

[6]馮旭夏:www.zlsyxx.net,2006.3.2

猜你喜歡
合作學習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推進合作學習激活中職英語教學研究
合作學習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